避免宏大叙事,提出真正的产品创见

1 评论 2497 浏览 3 收藏 14 分钟

每当讨论一个市场机会或创意时,难免会落入俗套的境地,上升到宏观层面畅想,最终无功可返。宏大叙事如果出现的时机不对,会让人产生挫败感,进而反感。那么如何避免宏大叙事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家都知道有个关于华为的段子:一个毕业生刚入职华为,他就觉得华为的经营战略有问题,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上万字的建议书给了任正非,历数了华为的弊病和改进方法,写完之后觉得很是满意,原以为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打动领导,但没想到任正非给他的回复却是:“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本文主题就与这种宏大叙事相关。

一、宏大叙事现象

每每讨论一个市场机会,或是创意时,都难免落入俗套的境地,上升到宏观层面去畅想,最终无功而返。

“元宇宙、NFT、web 3.0是未来的趋势,我们来做元宇宙吧,市场前景广阔。”

“C端市场已经饱和了,我们应该多关注工业互联网,这是未来十年的重点赛道。”

“人口红利结束了,我们应该寻找新的增长引擎,目前来看新能源不错。”

……

在泛科技行业里,两类人最迷恋这种宏大叙事。

第一类是公司高管,第二类是新人。

1. 高管

公司高管通过抛出变革的议题,营造出更多的危机氛围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彰显自己拥抱变化的意识。这时候基层的人一般是当高层打鸡血或者画大饼,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变革到底能不能发生取决于决策者的决心和视野,而且即使有了决心,若不是业务濒临崩溃,大概率也搞不成。

所以高管玩宏大叙事,只要不借此克扣员工待遇占便宜,员工除了抱怨两句,无伤大雅。

2. 新人

比较糟糕的是新人沉迷宏大叙事,这里的新人不完全与年龄和资历挂钩,更多是对行业和自身职业的认知程度,认知程度低、能力差可以定义为新人。

说个故事:

假设在一次主题为“陌生人社交的新玩法”的产品讨论会上,组织者是希望基于陌生人社交做更多的破冰手段,提升关系链建立的效率。

当大部分人在贡献ta们在其他领域发现的新破冰玩法的时候,坐在中间的新人忽然发问,“为什么不基于元宇宙去做社交,现在的方案还是停留在移动互联网上,国际大厂们都在布局web 3.0这块,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社交产品做成一个元宇宙,让大家在元宇宙破冰打招呼,打造新的产品战略”。一鸣惊人的话音落了足足5秒钟,整场都是保持安静的。

然后会有同事尴尬得打冷场,先肯定对方,“是的,元宇宙的确非常有前景,我们公司也在看这方面的机会,只不过今天我们主要还是想订一下下一个大版本的迭代方向,你说的这个我们会后可以找几个人讨论下”。

新人就暂时收敛了一下,会后和同伴说“哎,元宇宙这么明显的趋势,他们怎么就不敏感呢,真活该业务增长遇到瓶颈,一点创新的眼力都没有”。

或者是,哪天新出了一款元宇宙社交APP,新人一拍大腿,“看吧,当初我就提过元宇宙+社交是个大方向,现在我的想法被别人做了,真是太可惜了”。

以上故事纯属原创,是否逼真自行感受。

从前,大家都鄙视那种在绿皮火车上两个穿背心的大老爷们在那里谈论“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相对论、量子力学、清宫秘史……”,认为这是典型的高谈论阔小市民形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泛科技行业内,也开始了反对张口闭口“打造生态系统、构建产品战略、万物互联、元宇宙+ ”这样的宏大叙事行为。

二、为什么宏大叙事遭到了反对

可能的原因是,它的时机往往不对,宏大叙事往往是群体在面临危机或者一次翻天覆地变化时,用于凝聚人心的手段,它是有正面积极的效应的,降低了沟通成本。比如喜欢宏大叙事的有作家,像科幻作家刘慈欣就是宏大叙事的高手。比如政客、媒体巨匠、国民主持人、名嘴等,需要引导社会舆论,构建想象的共同体。

如果大家只是希望知道下个月他ta们要做什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思路时,宏大叙事相当于对现在讨论的事情来了一次颠覆性否定,让人感觉现在讨论的事情毫无意义,现在大家坐在这里就是在浪费时间,这种空虚感会瞬间蔓延到在场的每个人,让人产生巨大的挫败感,进而不爽。

宏大叙事会阻碍大家为当下创造更多价值。

因为越是宏观层面的议题,它受到的影响因素越多,而作为基层的人,其掌握的信息完全不足以讨论这些议题,而且即使讨论了,ta们也无法影响到这个议题,导致最后鸡同鸭讲,大家永远飘在半空,无法落地。

当你在说“我如何给这家咖啡厅的灯光布置更温馨的颜色”,有人告诉你“咖啡厅行业本质上是打造一个区别于家和工作的第三空间,灯光颜色不重要,你要考虑顾客价值”。

当你在说“我的简历怎么样才能被谷歌HR看到”,有人告诉你“多关注产业互联网,这是下半场,也是未来十年的趋势,那里的机会最多”。

遇到这种场景,多半是让人语塞的,如果你反驳,对方会告诉你。

“你不懂,你还是见的少了。”

“你的格局不够,我们不在一个频道上。”

事实上,能说出这样带有认知优越感的话的人,一般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某个知识付费群、某本畅销书、或者短视频营销号来获取信息,也就是二手信息

在大众媒体上对二手信息的获取是无门槛的,一个人知道某个新概念,只是因为花了点时间去看,另一个人不了解不代表ta错过了,只是因为ta不感兴趣,或者ta最近忙没有看大众媒体。这种错过每天都在发生,不过影响不大,因为我们并不是靠每天浏览大量大众媒体来保持个体竞争力的。

因此综合来看,宏大叙事的常见动机有三种:

  1. 凝聚人心,引导取向
  2. 彰显认知优越感
  3. 插不上话,只能通过上升到宏观层面加入进来

宏大叙事看情境,和年龄无关,21岁的扎克伯格在facebook早期遇到危机时站在办公桌上给一群比他大十岁的工程师们阐述自己对社交网络的畅想,给大家留下难忘的印象。

25岁的毕业生坤坤跑到华为发表自己对营销战略的看法,会被人当场丢出去。

三、避免宏大叙事,提出建设性意见

可能你也发现了,宏大叙事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对当前决策毫无帮助。

不过,有时候我们在讨论问题时,的确也需要正确的废话来做铺垫。

比如我们要讨论“如何用AI技术让盲人也可以读书呢”,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在这个议题达成共识,那就难免会提及“AI就是取代人类劳动的,AI对盲人生活的巨大影响”诸如此类的论述。

大家怕宏大叙事最怕的是不能落地,因此,当难免会聊到宏观层面的议题时,我们需要有个落地论证的过程,这个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拐点”。

什么是拐点,可以理解为这个事情可落地的前提是什么,之前之所以没落地,是因为某个条件没有成立,一旦成立就成了拐点。

团购鼻祖Groupon 2008年在美国成立的,而中国的团购大战2011年才爆发,“copy to China”的信息差居然有三年么?这三年就没有人all in团购么?当然有,只是虽然大家都看到了这个趋势和新机会,但是当时的中国互联网渗透率还不够高,2011年正值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达到36%,一线城市更高,土壤也就成熟了。

发明推荐算法,最早使用推荐算法的也不是头条,但是头条在2012年的时间段,当时移动互联网井喷式发展,一方面互联网普及度急速上升,带来大量新用户,一方面用户时间碎片化,在线时间大大延长,这些条件才是推荐算法应用迅猛发展的拐点。

最早做短视频的可不是抖音,短视频的拐点在于4G的普及率和费用,流量费和网络基建是短视频最大的阻碍。所以2014年你说你觉得内容视频化是未来趋势,没有建设价值。

人工智能的概念大约诞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途遇到几次浪潮但都遭遇瓶颈,直到深度学习有了突破,才被科技大厂关注,在Alpha Go赢下人类围棋冠军时才开始进入世人眼中。

在写这篇文章的这段时间,AIGC蓬勃发展,一天好几个新产品出现,其拐点在于Open AI发布的新模型,让文字生成图像的质量大幅度提高。(这里只是简化这一过程,事实上是由好几个拐点接力而成的)

你说AI可以改变人类社会,是的,大家都知道,隔壁驻拐杖的吴老二也知道,但我们如何真正剖析这个机会点是否适合我们呢?

如果我们希望“通过AI技术让盲人可以读书”,那么就要问了,为什么现在没有出现现象级的盲人读书产品呢,既然这个方向不必重复,大家都认同,那让这件事情发生的拐点是什么,如何定义一个临界线。

比如盲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不够?

比如TTS技术模拟人声的质量不够高,亟需一个新模型?

比如盲人的读书普及率不够?

比如智能手机就不适合盲人,必须等到一个新的数字世界成为基础设施?

定义了这一层,我们其实可以透过宏大叙事的华丽外衣,窥探我们要探讨的核心问题,而非沉醉在半空无法自拔。

如果定义的问题是可被解决的,那么它就形成了我们对市场的深层认知。

如果定义的问题是不可被解决的,是周期和时代决定的,那就等风来。

本文由 @WIPO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说架空的东西总是很容易的,放下宏大叙事,我喜欢实干家。

    来自广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