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后VC,到B站抢项目

0 评论 2250 浏览 1 收藏 13 分钟

除了路演、FA对接、高校引荐等渠道,现在的VC还可以在哪里找项目?答案是B站,你可能没想到。这篇文章从当下的热门现象——B站抢项目入手,以知名UP主姚姚要投一个亿为案例,介绍了VC领域在B站争抢项目的那些事,欢迎感兴趣的伙伴们阅读。

别让那个优质项目跑了!

近两年,投资人找项目的玩法也开始多了起来。作为一个90后女VC,在创投圈摸爬滚打5年的姚姚已经不满足于路演、FA对接、高校引荐的项目渠道,虽然曾投资了齐碳科技、迁移科技、皓阳生物等十余家硬科技企业,她仍然想再离创业者更近一点,更早获得优质项目和创业者的“芳心”。

为此,在一个B站播放量12.6万的视频中,只见她身着一袭绿色连衣裙,在米色的沙发上笑着浅浅说道“我今年要投出一个亿。”

我,90后VC,到B站抢项目

来源:“姚姚要投一个亿”B站截图

伴随着“她更秃了、也更强了”等弹幕的刷屏,上百份BP也通过私信和邮箱朝姚姚涌来,正中这个硬科技投资人的心巴。谁曾想,在优质项目的抢夺赛中,B站竟也成为了VC的渠道。

一、在B站,凭“亿”近人、收上百份BP

“1个亿多吗?不多。”姚姚回忆2020年8月刚做B站时,投出去的资金就已经有几千万。当时说“投一个亿”,肯定考虑了节目效果,但金额也是相对真实的。而之所以做B站,是源于2020年初的疫情,投资人线下看项目的节奏被打乱。

作为90后、且把B站作为日常学习渠道的她偶然发现,真实的投资案例分享是B站内容上的稀缺内容。身为投资人做UP主,或许能够在吸引到创业者用户来关注的同时,还能让自己更早更快地接触到优质项目。

对此,姚姚在B站上给自己打上了“在浙江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了5年生物医学工程,现在每年要见500个创业者的科技投资人”的标签, 并且喊出了“投一亿”的小目标。

在第一个视频7w+的浏览量、2000多个点赞、几百条弹幕和评论下,“炒作”、“扒皮”声不断,姚姚并不介意,也在视频中阐述了自己产业投资人的身份,把网友对其“姚投亿”、“亿表人才”等称呼用在了新的视频当中。

此后一周,姚姚趁热度还在,立马做出了“30分钟投出1000万”的内容,在西二旗的一间小办公室内,对一个还在做3D无序抓取产品研发的90后团队进行了天使轮投资,而这个项目就是后面估值翻了几番的迁移科技。当然决定投资迁移科技的30分钟,是基于姚姚对机器视觉这个赛道先后聊过不下几十个团队和教授,最终做的决策。

看似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我做B站,其实就跟投资人投资一些创新项目一样,刚开始看起来匪夷所思、甚至不靠谱。但挑战了,才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化。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年轻人还是要愿意去做一些不同的尝试。”

我,90后VC,到B站抢项目

来源:B站截图

事实上,最开始几期视频,姚姚多少有点压力。一是投资人工作很忙,二是还得说服自己多去镜头前表达,此外,要增加内容的丰富度和可信度,还得拉上创业者一起上镜。甚至在2020年底,姚姚第一次跟一个从尽职调查、创始人访谈、高管尽调等都是在线上进行的项目创始人签投资协议时,直接带着摄像去北京把整个签字过程拍下来放到了B站上。

对姚姚而言,用视频记录工作已经成了习惯。随着关注点的升高以及粉丝的增多,BP也如期而至。在姚姚收到的上百份BP中,她比较看好一个浙大教授的创业项目,现仍在帮他找产业CEO中。“他对创业很有passion,技术上很领先,个人也发表过不少论文。

但对于创始人优秀的硬科技项目,找合伙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仅团队跟创业方向需要互补,还需要想清楚下游的客户到底是谁,给客户去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而这至少要跟几个客户接触过,才能知道他们需求是什么,而项目能做什么。”

近期她在看的专注动作捕捉的女博士创业项目,无不例外,也都需要对团队、下游的场景、产品等做更深入的交流。而除了科学家项目外,“有意思”也成为了姚姚在B站筛选BP的一个维度。在一些不成熟的BP中,有一个高中做编程、曾给食堂做过自助点餐机的00后创业者跟姚姚保持了联系,虽然这个项目她不会投,但她并不介意给他做创业方向的指导。

“一是创业不急于现在,程序员、技术人员创业是我很看好的一个方向;其次他从小就爱发明创造,对硬件创业有比较强的热情、能折腾,这类创业者对我比较有吸引力。”姚姚坦言,作为一个做科技和生物医药早期投资的VC,跟尽可能多的优秀创业人才在早期建立联系才是她做B站的初衷,毕竟优质的项目和顶尖的科学家和创始人一直都是稀缺资源。

“晚点,可能就不好投了。”

二、VC找项目各显神通,抢项目还得趁早趁小

据《天眼查数据研究院》显示,截至6月16日,在先进制造、医疗健康、企业服务等22个行业,共发生2650起投融资事件,总金额达7091亿人民币,其中,先进制造、医疗健康、企业服务为投融资事件发生最多的三个行业。可见2022年,硬科技依然热度不减。

6月,苏州一家新能源创业公司的融资现场,坐着20多个给了TS后来参与尽调的投资人,与线上参与的10家投资机构,共同抢一个新能源项目。

7月,有医疗投资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之前好几个在走尽调流程的案子,被半路杀出的投资机构用更高的价格抢走。随着科学家创业项目估值水涨船高,以至于还有投资人花了大半年时间飞往全国各地,去认识各个科研院所的大专家,以方便在他们决定创业时顺利拿到早期份额。

最近更有意思的是,北京的投资人甚至“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里,通过躬身入局去挖掘错失的水下项目,逃离北上广去寻找一个个潜在的独角兽。而投资人找潜力股找得热火朝天的背后,是一众机构正在涌入种子期的现况。一级市场项目估值仍居高不下,二级市场新股破发频频,愈发明显的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将更多VC/PE机构推向更早期的投资领域。

2018年红杉中国宣布将种子基金“单列”,全面发力早期投资,此举一出搅动了整个创投行业,释放了早期投资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2021年,红杉将早期投资(seed+venture)的比例更是上升到了80%,尤其是在天使和种子端加大了投入比例。

此后老虎环球基金也在今年5月杀入了种子轮投资;国内最大的天使母基金——深圳天使母基金也在去年11月发起设立了深圳市天使一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开始踏足早期领域的直接投资。源码资本设立种子期的投资业务并命名为“源码一粟”,高瓴更是在10月推出“Aseed+”种子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100家左右的种子期企业。

显然,在抢夺硬科技创业项目的过程中,投早投小的内卷早已开始。无论是高校还是三四线,都成为了投资人的资源池,甚至在项目还没面世前,投资人都喊着要抓住那个潜力股。这一点,姚姚在一线也深有感触,那就是抢项目的情况在硬科技上一直不降反增。

“这倒不一定是体现在项目早期,反而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业务跑通且有现金流的时候,做到了细分领域做到龙头和标的时,就会有特别多的机构来联系早期投资方或者企业端,希望能够投进去。”但这时其实有点晚了,姚姚坦言,跟企业在早期就建立“感情”,从0到1是机构能够抢进去投资的重要节点。

“科学家的项目,早期机构除了资金外,还需要帮他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转型,包括构建团队、场地落地、人员招聘等等。在他最需要人和经验的时候,去帮助他的业务步入正轨,这样尽早地跟他们认识、交朋友,而不是跟着一群机构蜂拥而上。这样才更容易建立基础和互动,以更高的性价比在早期抢占到一定的份额。”

而现在,姚姚就希望通过B站圈粉刷BP,来打破高校抢科学家资源的固有思维,增加一个获得更多更有意思的增量资源渠道。虽然姚姚所关注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国产替代及一些生物医药的创新疗法等方向对于B站的调性过“硬”,但谁又愿意错过任何一个优质项目的可能?随着投资人找项目的竞争加剧,一个属于硬科技创业者选择被谁投的时代悄然而至。

作者:孙媛;微信公众号:猎云精选(ID:lieyunjingxuan)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w8xRmdiNcX6-IzcWK3lWrA

本文由 @猎云精选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