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急需“韭菜”
智能家居是“鸡肋”吗?关于这个问题,可能不同群体有不一样的解答,不过面对目前生态不互通、维修困难、应用场景碎片化等现状和问题点,厂商若想大规模地实现智能家居落地,可能还需一定时间。本篇文章里,作者针对智能家居的发展进行了一定解读,一起来看。
本文要点:
- 不“互通”的生态圈;
- 渗透率难题待解;
- 智能家居的未来是什么。
国内智能家居行业,正在迎来一场大考。
从宏观因素来看,在疫情冲击、宏观杠杆率以及房地产行业大周期见顶等一系列因素叠加下,2022年的房地产承受了巨大的挑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22.3%,当月同比-23.2%;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26.1%,当月同比-23.7%。
图源:wind
另据长城证券预测,今年四季度商品房销售仍处在低位。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从5月或开始回升,全年累计同比增速或为-10%左右。
显然,智能家居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后市场,上游的不景气自然也拉低了整个行业需求,传导至厂商身上就导致多家智能家居企业今年的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其中,小米今年一季度、二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营收增速分别为6.8%、-4.5%,不及去年全年的26.1%。海尔智家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则为8.91%,不及去年同期的20.4%。
抛开宏观因素,智能家居在C端的销量也坐上了过山车。双11大促活动当晚,多个智能家居品牌公布了销冠战报。但双11刚过,扫地机器人、智能冰箱、智能马桶等“爆款”商品就以最快的速度,出现了在闲鱼、转转等二手交易平台上,甚至有的扫地机器人仅拆封未使用就被用户以低于原价几百元的价格进行处理。
图源:闲鱼
所谓“科技改变生活”,曾被外界寄予厚望的智能家居,为何还没有发展起来就已经被用户所“嫌弃”呢?全屋智能家居被炒了这么多年,距离真正大规模落地还要多久?
一、跑马圈地,打造生态圈
得益于政策、技术和消费环境的优势,近年来,智能家居作为重点频繁出现在各类政策中,推动着整个家居行业快速发展。而进入到2019年以后,由5G技术形成的产业链进入到快车道,也为智能家居的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奥维云网此前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保持在2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而亿欧智库的数据也预测,2017-2025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CAGR约15.8%,到2025年有望突破8000亿元。
图源:亿欧智库
为了能够抢占智能家居“风口”,在庞大的市场规模下分的“蛋糕”,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海尔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企业,纷纷入局并加速构建自身的智能家居生态。
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华为、海尔智家在打造智能家居生态链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图源:公开信息整理,价格参考智家网
小米更多采用投资+孵化的方式,几年间成功培育了一批生态链智能硬件生产商,目前小米生态链企业已经多达400多家,生态链产品品类丰富,涉及智能手环、音箱、智能温控、照明设备等多种品类,显然其整个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型。
另外,为了更好地打开C端市场,小米智能家居和手机业务一样走的均是性价比路线,智家网显示小米智能家居“全家桶”价格为3.6万元,其产品包括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小米投影仪、小米床头灯、扫地机器人等产品。
小米的设计风格一般以白色为主,直线条居多,边角部分一般采用圆角设计。家装设计师刘伟告诉价值星球,白色为家装中的百搭色,放在很多的家装环境中都不会显得过于突兀,能够保持家装的整体美学。
但需要指出的是,小米的智能家居产品也存在不少弊端。一方面,雷军曾强调过小米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但过低的净利润不管是对于生态链上的上游企业,还是对于小米智能家居的下游经销商而言,都缺乏动力,尤其是全屋智能家居短期之内不可能会像手机那样形成爆发式增长。因此,去“小米化”成为了很多小米家居生态链企业的选择,而这也让小米家居的生态链不稳定因素增多。
以云米科技为例,这个曾经被小米养大的“干儿子”,后期意识到仅依靠小米的话,公司未来发展有限,主动选择去“小米化”。而且当前云米科技在智能家居上的业务布局和小米高度重合,这就相当于小米在给自己培养新的竞争对手。
图源:微博@米家APP
另一方面,小米自身的技术稳定性成谜。今年4月和6月,米家APP先后出现因出现网络故障导致用户无法访问的情况。虽然针对此事,米家APP在官微上也做出了回应并致歉。
但由于两次事件间隔时间过短,此事依然引发了不少用户对小米智能家居技术的质疑。甚至有一部分消费者反映,每次故障都持续到第二天凌晨,这也意味着,智能家居变成了传统家居,他们的连接属性全部失灵一整晚。
图源:微博
和小米入局方式不同的是,华为则是鸿蒙智联打通智能家电之间的互联互动。由于华为并不涉及到家电企业的生产,这也能够保障生态链上各方企业利益的相对均衡,不至于出现类似于小米那种生态链上合作企业不稳定的情况。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智能家居发布会上,华为公布了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3房2厅(约100平米)和5房2厅(约200平米)两款先发套餐,价格分别是99999元和149999元。从价格来看,其面对的主要还是以B端客户为主。据悉,华为目前已经与绿地、融创、中海、万科、华润等国内TOP级地产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
可问题是,目前这几家房企的营收和利润持续承压,各家房企纷纷选择储备现金流过冬,这也可能让房企减少对智能家居的投入,进而引发华为智能家居被大客户砍单。
和华为小米不同的是,海尔智家在2020年推出的场景品牌三翼鸟,具备涵盖家电、家装、家居、家生活的一站式定制服务能力,用户不光能买智能家电,更能买到从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家电家居配套一站全包的“智慧家”,具备一定的差异化竞争力。
另外,依托母公司海尔集团所提供的硬件优势、经销商优势,也能帮助其快速地占领市场。而根据智家网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海尔智能家居整套价格大概在10-15万左右,基本和华为持平。
但从事家电行业多年的张阳却告诉价值星球,传统家电企业在和互联网企业在竞争时,技术、平台、用户优势非常欠缺。同时,海尔智家的传统家电制造商形象在消费者心里根深蒂固,这也意味着海尔智家想要打破这个壁垒,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据海尔智家的财报显示,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已从2018年的5.93下降到2021年的4.52。同期,营收账款天数则从22.47天上涨到24.17天。换句话说,目前海尔智家的账期回款天数正在变长,其运营能力正在下降。
二、场景高大上,但渗透率不足
厂商们所提出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虽各有千秋,可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地到现实之中。
来自合肥的房产中介邵阳却告诉价值星球,从2017年到2022年,他带客户看过合肥不少的别墅、洋房、普通住宅,很少看到全屋智能家居的身影,更多的还是以智能门锁、智能音箱、窗帘、灯具、插座等智能产品使用相对较多。换句话说,当前整个智能家居也只是停留在半智能而已。
事实上,邵阳的话不假,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仅为4.9%,而同期美国智能家居渗透率达32%。
其实,导致当前国内智能家居低渗透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从华为、海尔智家所提出的全屋智能家居方案的价格来看,其面对的人群更多的是高净值人群,但现实却是他们很少会选择厂商们所提出的这些解决方案。来自上海的汪总告诉价值星球,自己在装修别墅时,基本上都是属于豪装,甚至在装修上的投入都远超于别墅的价格。而类似于别墅内使用的监控、吊灯、开关等物品,基本上都是找国外大牌厂商定制,因为自己更相信这些品牌产品的质量和售后。
其次,设计师刘伟表示,中低收入人群在装修时,往往更看重装修的实用功能和性价比,毕竟在国内的高房价面前,很多家庭支付完首付,手中所拥有的资金有限,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在装修上的预算。再加上部分厂商所提供的智能家居单品存在一些售后问题,重金置办的智能产品是否好用也有待商榷。
以当前使用较多的智能门锁为例,消费者嘟嘟告诉价值星球,现在的智能门锁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智能。上个月自己家的智能门锁指出现过一次指纹失灵的问题,无奈之下,她只能联系当地的拆锁师傅,而师傅给出的建议却是强拆。结果前前后后折腾下来,花了2000多元,比一套智能门锁的价格还要高。
而据去年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对12种网售门锁产品质量的调查报告显示,电子锁的不合格率为34.1%。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关于智能门锁和扫地机器人的投诉也频频出现。
图源:黑猫投诉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和当前智能门锁行业主要还是以代工为主有关,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是很多。而在其他企业代工过程中,其对供应商生产流程和出厂标准的考核也缺乏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更有甚者,有的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生产检测设备都没有。
最后,厂商们所提出的智能场景虽然看似高大上,但在不少消费者眼中却有打着“高科技”的旗号收割智商税的嫌疑。比如说,消费者瑞瑞告诉价值星球,智能窗帘和普通窗帘的区别不就是一个是遥控的,一个是需要自己手动的,使用智能洗衣机和智能电饭煲难道不需要我自己把衣服和米饭放入洗衣机和电饭煲中吗?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为什么要花大价钱去装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呢?
三、大规模落地,仍需时间
以上问题或许是智能家居厂商短期之内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若是拉长时间周期来看,厂商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只有这些。
第一,表面上来看,智能家居的用户主要是以追求科技、新鲜的年轻人为主,但基于国内家庭结构来看,智能家居真正要想得到普及其真正面对的客户则是中老年群体,这就需要他们所推出的智能方案要足够“傻瓜式”,要让所有人都能学得会、用得懂。
设计师刘伟告诉价值星球,此前自己接触到不少客户的确有安装全屋智能的想法,但很多年轻人之所以放弃主要就是考虑到后续家庭中若是有孩子的话,祖辈帮忙带孩子时,对这些智能产品使用不好、无法操作而放弃。
事实上,刘伟的话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抉择难题,由于当下年轻人普遍面临着房贷、车贷、以及较高的生活成本,双职工在国内现有的家庭占比很高,这就决定了不管是祖辈帮忙照看孩子还是请保姆照看孩子,其家居都必须要足够简单,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门槛。
图源:益普索
第二,目前现有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包括小米的米家、华为的HiLink、Aqara绿米的AqaraHome、苹果的Homekit等,无论是哪个生态,跨品牌、跨品类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操作,都存在一定障碍,未来行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这个标准的建立实则很难,尤其是在下沉市场之中,存在着大量产品的平替,各种不知名的杂牌产品盛行,而且当地的消费者也愿意接受这些产品。但厂商们未来是否愿意将这些不知名的杂牌产品接入到自有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很多未知。
第三,后续的维修问题也令人棘手。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传统家电企业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复购率,一直在加大自身的售后体系建设。以美的为例,即使在国内农村地区,当消费者通过相关渠道保修后,当地县城的家电维修师也能够做到24小时维修。
因此,对于国内的智能家居厂商而言,若要想让全屋智能真正打开市场,其售后服务体系也必须跟上。但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智能家居厂商也是这几年刚刚兴起的行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上明显不足,而且智能家居和传统家居相比,由于涉及到多厂商,维修难度大,这也让目前的售后服务体系远远跟不上。但维修人才的培养和整合,智能家居厂商绝非是短期之内可以完成的。
四、总结
综合目前智能家居厂商和消费者的反馈来看,其短期之内若想让全屋智能家居大规模落地,恐怕还为时过早。
中金公司研究部科技硬件行业首席分析师、执行总经理彭虎认为,智能家居行业面临着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家庭生活场景的高度碎片化,智能家居产品需考虑解决诸如家庭清洁、洗衣做饭、照顾宠物、寄取快递外卖等各种碎片化的需求。
第二,智能家居产品的应用程度受限于某区域的家庭总数量和单一产品渗透率上限,而家庭总数量和单一产品渗透率都有天然的天花板。某区域的家庭总数量就是智能家居行业的第一个天花板,而当一个智能家居产品在某个地区、某个场景下被消费者快速接纳以后,大概会在2-3年达到产品渗透率的天花板。因此,智能家居行业持续的商业变现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力。
同时彭虎也表示,未来,智能家居行业将会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期待智能家居企业能够以一个相对低成本的方式解决一些综合场景的问题,并且能够涌现出一些平台型厂家将各个应用场景从碎片化整合到一起,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参考资料:
[1]《2020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亿欧智库
[2]《以用户为中心的理想智慧家》,益普索Ipsos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作者:归去来;编辑:唐飞
来源公众号:价值星球Planet(ID:ValuePlanet),发现公司价值,讲述资本故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价值星球Planet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智能家居刚开始还行,如果时间久了,很多东西更新换代,会不会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