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22年末 | 对助贷行业的思考与展望

3 评论 8296 浏览 42 收藏 17 分钟

助贷即协助机构进行放贷的意思,并从中赚取费用。这一行业,发展的方式是怎样的,未来的趋势又是如何,互金助贷平台破局的方向有哪些?作者在文章中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一、助贷业务模式介绍

1、定义:

顾名思义,助贷就是协助机构进行放贷的意思,并从中赚取费用。根据北京互金协会发文中的定义:“助贷业务是指助贷机构利用自身掌握的获客、风控及贷后管理优势,向资金方(包括持牌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推荐借款人,经资金方风控终审后,完成发放贷款,并获取相关服务费的业务”。

主要涉及资金方与助贷机构两个对象,其中,资金方主要是银行、保险、信托、资管、财务公司、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负责提供资金。助贷机构,承担获客、风控与贷后管理责任,又分为非持牌机构(网上商城、信用卡代偿公司、数据技术公司、p2p平台、现金贷平台等)和持牌机构,根据持牌照种类又可以分为持放贷牌照类助贷机构(新型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和增信牌照类助贷机构(保险公司、融资担保公司)。

2、助贷机构够兴起的原因

究其根本是因为下沉客户的金融需求始终存在,普惠金融总要践行。金融机构资金充足,但风控技术薄弱;助贷机构风控强,也积累了下沉客户与业务经验,但缺少资金,由此产生了助贷业务模式的商业合作。这里资金方地位强势,出于经营风险与声誉风险的考量,在选择助贷合作机构时非常谨慎。只有那些业务规模较大、资产质量良好的头部平台,才有机会走入主流金融市场。更进一步,又引出了各类担保模式(风险兜底)。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模式:

写在2022年末-对助贷行业的思考与展望

通过上述模式分析,持牌机构兜底模式合规性优势最为明显。随着监管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还在加码,无论采取何种兜底模式,都与监管要求相悖,助贷机构还是得回归信息中介本源。资金方应重点提升风险控制等核心能力,而不能仅仅依靠助贷机构兜底单方面增信,否则一旦助贷机构爆发信用风险,这些风险将倒灌至资金方,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二、行业发展方式——格局、模式与盈利

1、发展格局

监管意愿:认可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中国消费金融线上化进程贡献的价值,意在形成银行为主、非银类金为辅的供给格局,一系列政策体现了监管层对助贷模式业务规模的有意控制。

发展现状:当前,互联网金融对消费金融的贡献占比已经下降;未来,随着政策过渡期逐渐结束,在持牌金融机构已完成自生式互联网化、与合作机构互联网贷款业务总量和限额管理要求等背景下,预计助贷业务模式的占比将逐步下降,自营业务规模与占比将逐步上升。

2、商业模式

监管意愿:认可助贷的价值,政策强化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助贷模式中的责任与权利,意在推动平台助贷仅保留展业属性。

发展现状:2020年,助贷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放款规模与余额规模的贡献分别达到了86.2%与74.6%,2021年有所下降。

先看下自2017年以来的不完全列举:

  • 2017底:141号文——使得互金机构的ABS资金来源直接受限,对持牌金融机构的资金依赖性显著增加。另一方面,“141号文” 直接叫停了资金批发模式的助贷合作,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等条目,呈现出了监管层对助贷业务的红线法则。
  • 2020年5-7月,《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与正式文件相继发布,这是监管层首次针对银行互联网贷款和银行助贷业务发布的明确细则条文,在“助贷2.0”的基础上,对银行开展助贷业务的要求从放款、风控环节延伸到了其必须参与到贷后管理环节,并对风控、放款、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均做出更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同时将对商业银行的管控要求延伸到银行业金融机构。
  • 2021年12月《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中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互联网贷款、助贷业务的业务规模、合作机构规模等均做出限额。

从多年来发布政策可以知悉,监管层对于助贷模式持肯定态度,助贷对消费金融业务的价值也受到肯定,但一系列政策的发布不断强化了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助贷模式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权利,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到风控、放款和贷后管理各环节,禁止变相兜底,禁止风险外溢。

征信断直连的推进,实现了数据风控与技术风控的隔离,而仅承担风控科技输出的助贷平台的重要性被削弱。

两个断直连:

传输方式有所改变:

《个人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持牌个人征信公司正式成为平台机构与金融机构业务合作中的重要“链接”。受不同平台“断直连”前助贷业务模式差异及“断直连”后公司发展方向不同等影响,各家平台向合作金融机构传输的数据维度与字段差异很大。

一种极端情况(这种目前看来极端的情况,也是目前看来合规性风险最小、未来标准化可能性最大的情况)为包括用户申请信息、身份信息、行为数据信息、风控授信信息及给出风控结果的相关参考信息在内的所有数据均通过个人征信公司传输给合作金融机构。

该情况下,相当于平台几乎将积累多年的、所有的用户风控核心信息都同步给了合作金融机构及个人征信公司,征信数据个人征信公司成为重要且少量的合规核心数据源,助贷业务中的核心风控环节将实现系统与数据的隔离,助贷平台仅可承担技术风控环节任务,助贷平台的风控能力对于金融机构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技术风控角色难以使助贷平台保持核心竞争优势,仅保留展业属性将是非持牌平台的终极核心业务模式。

由于个人征信公司的加入,使得助贷业务中的核心风控化解实现系统与数据的隔离,持牌个人征信机构承担数据风控环节工作,包括互金助贷平台转型在内的各类技术服务商承担的风控工作,但一环节竞争众多,互金助贷平台在将自由数据共享给个人征信公司后并不具备明显优势。而随着行业竞争,未来互金助贷平台的核心能力将集中在获客能力上,仅仅保留展业属性将是其终极核心业务模式。

监管意在通过利率控制引导消费贷用户回归持牌机构,利率调整压缩业务利润空间,促互金平台细分市场进一步出清。

3、助贷盈利

助贷收入来源本质为减去所承担坏账损失后的助贷技术服务费,利率上限下调使得原有成本结构与分润比例下的主流的分润模式盈利困难。

借贷业务的用户定价体现的是其风险损失,36%定价与24%定价下对应的坏账损失成本不同,兜底模式下,坏账损失全部由助贷方承担,虽然在对客定价下调后对应的坏账损失有下降,但仍未能跟得上收入下降的幅度,在获客、资金和运营等成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助贷方兜底模式的利润下降了6个百分点,仅为原有利润的三分之一。

而在当下监管要求金融机构独立承担风控与风险背景下,助贷方不承担风险的分润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模式。但是,相比兜底,分润模式为助贷方所带来的利润本就有所降低,在成本结构和助贷服务费20%分润比例不变情况下,助贷方的利润区间在放款本金的-1.2%至1.8%区间内,平均水平0.5%以下,几乎无法盈利。

三、行业趋势展望——削与破

削:个人征信公司加入后,互金助贷平台重要性被削弱、分润费率降低,风控服务环节可能被征信公司替代。

作为数据使用方,短期影响不大,长期可能增加数据采购成本,即个人征信公司加入数据传输链条中后产生的“通道费”,理论上这一费用需由链条中金融机构(数据使用方)承担,但由于相对强势,可能实际承担方多为助贷平台。

作为助贷服务方,重要性减弱、分润降低,风控服务环节可能被征信公司替代,助贷服务分润费率降低,收入减少。原因是在个人征信机构其快速积累数据并建立数据壁垒后,更多地去选择与平台进行商务置换,即减免数据“通道费”,增加与平台间的数据交互、贷后数据返回、联合建模等风控输出合作。导致平台助贷业务核心优势被进一步削弱,进而与金融机构间助贷服务费率将被压降,合作金融机构亦有可能减少。

破:互金助贷平台破局五大方向:技术向转型、持牌化发展、获客向助贷、联名信用卡、小微贷助贷。

将互联网消费金融助贷平台的关键词进行拆分,这些关键词分别体现其核心能力,基于核心能力进行深化与转型,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助贷平台破局的主要思路。

1、技术转向型

重点在于核心壁垒建立,借由个人征信牌照补充数据多样性短板可强化竞争优势。

2、持牌化发展

助贷是互金平台再缺乏牌照或资本金等限制下的次有选择,积极布局具备放贷资质牌照开着自营业务是回归行为。

3、通过场景深化与线下延伸等方式发力获客环节

获客能力成为助贷平台核心竞争能力,但当下线上可挖掘流量日渐减少、流量购买费用日渐增加,助贷平台“找到用户”并以相对低的成本“获取用户”成为关键。通过去更下沉的地区找到尚未被覆盖的优质客户和寻找更多与消费或优惠直接挂钩的细分垂直场景,将是“找到用户”的可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在线上获客成本逐步上升到等于甚至高于线下水平时,原本纯线上运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将转向线下。

此外,目前行业内一个主流的声音是将会出台一个针对助贷模式及助贷平台的管理办法,但尚未明晰,我们判断助贷牌照将以备案制的形式开展。

4、转型案例-联名信用卡

联名卡业务已覆盖多数银行,全国性银行(实力强、规模大,主动发起联名合作、以覆盖更多场景,提升卡次数)以“品牌联名”为主,区域性银行(初级阶段,规模小)多以“品牌联名+联合运行模式”。

平台方(尤其是自身具备生态的平台)对生态内用户的消费习惯等了解度更高,更有利于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权益合作,提升信用卡定制化程度。平台方为银行推荐用户开展联名信用卡合作,并联合参与消费促活、账单查询、还款管理等环节提供科技服务,是介于以上两种模式之间新模式。

5、小微贷助贷

宏观扶持背景下,小微助贷或存机会,供应链金融成大趋势。

国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中,助贷模式占比极低(15%),政策支持+业绩压力下,银行对小微助贷业务需求将快速增长,目前已有多家互金机构开展了小微助贷服务,精细化运营是关键

最后,补充一句,因为需求始终存在,助贷业务不会消亡,只是越来越纯粹。

作者:王小宾;微信公众号:一起侃产品

本文由@并不跳步交叉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干货满满,👍

    来自上海 回复
  2. 专业!

    来自湖南 回复
  3. 大佬是艾瑞咨询的人吗?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