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焦虑:为什么我们对于购物不那么热衷了呢?

0 评论 6096 浏览 16 收藏 11 分钟

为什么他们不买了? 我的答案是,买不起。先不要吐槽,这看似废话的答案来源于我们对购买成本的重新计算,在购买过程中,我们支付的现金形式的成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了,是时候考虑一下我们的物理成本和心理成本了。

5年之后我们买什么?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有多少投资人想过这个问题。作为看消费的早期投资人,如果没有认真想过,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想想,5年之前我们在买什么?在哪里买?怎么买?再想深一步,5年前的我们能不能想象现在的我们在买什么?怎么买?在哪里买?

5年时间说来并不长,对于生活在20世纪以前的人来说,5年时间社会可能没什么变化,而对于2016年底的我们来说,5年可能意味着一个时代。

不久之前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有关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其中未来学家Ray Kurzweil总结过这种人类社会加速发展的规律,称其为加速回报定律(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就是说人类的历史发展速度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性的,越往后越快。

按照他的说法,整个20世纪100年积累的进步,2000年之后只需要14年就可以达成,而2014年后只需要再过7年就可以又达成一个100年的进步。 

虽然这个理论缺乏严密的论证过程,也极富争议,甚至不可以称其为科学,但是近十几年来的社会变迁,确实让我们有如此的感受,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按照Kurzweil的算法,5年后和现在的差距大体相当于现在和10年前的差距,要知道10年前,iPhone1还没有上市,360安全卫士刚刚推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是盛大,北京的天还是蓝的。

所以谁对我说5年后我们会怎样怎样,我是将信将疑的,到那时什么东西会热卖,什么样的销售形势会成为主流,最近流行的“新零售”是否就是未来零售的样子?我说不好。

不过这不妨碍我大胆的假设,将来什么可能会发生,反正要到5年后才去验证(笑)。我打算分成三个问题来讨论。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不)买?

这几年线下零售不好过,大量的商场内零售店门庭冷落,生意仿佛都被线上抢走了,连ZARA,MUJI都开始关店了。

另一方面,大量线上的玩家也在叫苦连天。刚刚过去不久的双十一又一次刷新了单日的电商销售记录,达到了1207亿,相比过往每年超过50%的年增长率,今年的数字增速下降了不少。

作为最早一批电商从业者,多年的电商投资人,大量业内的朋友都在向我传达这样的信号,电商越来越难做了。

即使没有内部的数据,第三方的调查,仅仅作为曾经的淘宝重度使用者,从自己的身边也能感受到,在一线城市,我们同龄人中,对于网购的热情在逐年下降。公司里只有毕业不到3年的90后们还会选满整个购物车满心期待的守在电脑旁等待12点的钟声。

作为最具购买力,最具互联网精神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对于购物不那么热衷了呢?

如果我们问那些还在买的人,为什么要买?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列出一大堆原因。而对于那些不再买买买的人,他们的回答我觉得更有意义,为什么他们不买了?

我的答案是,买不起。 

先不要吐槽,这看似废话的答案来源于我们对购买成本的重新计算,在购买过程中,我们支付的现金形式的成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了,是时候考虑一下我们的物理成本和心理成本了。

物理成本 

对于30岁以上的这一代互联网用户来说,近10年来电商的高速发展,让所有人的购买欲望得到迅速的满足,中国人可以快捷的买到世界上任何想买的商品。环顾一下自己的房间,早已不是刚刚买房时的“家徒四壁”,各种黑电、白电、小家电、服装、百货塞满了家里的各个角落。对于已经买房超过3年的人来说,该买的东西都已经买了,现在不是没钱,而是没位置了。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市平均房价是47487元/平,租金62.3/平/月,租售比1.57%,一平米的年租金约为750元,我们做个简单的计算,如果一件商品占地0.2平米,那么存储它的空间使用成本就是每年150元,如果这件商品一年只使用一次,那么每一次用不超过150元去租用理论上就是合算的。这只是全市的平均价格,如果按照市区的价格计算租金,如果按照归还房贷的计算月供,成本会再高几倍。

大家可以粗略估算一下一台跑步机,一辆自行车,一台电脑,一台电视,一张床的空间占用成本大概是多少,再算一下自己的使用频率。也许得出来的数字会让自己吓一跳。

这也难怪14年某著名礼品电商应用评选十大最不受欢迎的礼品中,“无用的摆件”当仁不让名列第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今后所有商品在设计过程中,都需要考虑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就是空间利用率,即同等空间占用条件下实现的商品价值,这部分价值会直接影响商品本身的购买成本。

心理成本 

这是一个还没有科学的测量方法,但却真实存在的成本项。

对于50/60后的父辈这一代人,他们经历过新中国初期的物质匮乏,长期养成的勤俭持家的习惯,已经很难改变,他们对扔东西这件事有天然的抵触,宁可家里各种商品堆积如山,也不愿意舍弃。可能每件东西都带有一段故事,一段历史,心理上的价值远大于表面上可见的那一点点使用价值。

这种情况并不是只出现在老一辈身上,也大量出现在年轻人身上。此前曾经看过一个早期的二手衣服回收的项目,原本商业模式是以极低价回收二手服装进行二次销售,结果实际操作下来,有相当多的用户宁愿出钱让公司帮助自己把衣服拿走,只要保证不是随手扔掉,究竟是捐掉还是卖掉她们都可以接受,而这部分用户中比例最大的是90后女生。

以前优衣库就曾经就出现过因为商品质量太好,用户的旧衣服怎么穿都不坏,影响更新换代率的问题,对于一个在本国做到年均人手2件的国民品牌,这可是个大问题。

后来优衣库在每个门店实行的CSR(社会企业责任)回收衣服项目,将衣服免费捐献给非洲、亚洲等落后地区的活动,就从心理上对更新换代的心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算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成功案例。

闲鱼、转转等二手平台在最近两年的高速发展除了提高社会整体效率,或许在心理需求的满足上也提供了很大的价值。

如果购买一件商品的成本结构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那么零售的业态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我经常用这个例子去解释一件商品的拥有成本,如果别人免费送给你一件价值1万元的商品,体积是1立方厘米,你会不会要;如果体积是1立方分米,你会不会要?如果是1立方米,你会不会要?以此类推,总会有一个临界点你会选择不要,这个临界点就是你对于商品空间成本的心理定价。

这样就会出现一种极端的例子就是,白给的东西宁愿不要,因为它的价值小于我为保有它支付的成本。

如果再引申一下,将来可能会出现,一件商品的租金接近甚至超过售价,因为出租的一方承担了存储这件商品的成本,还降低了用户为了丢弃另一件商品的心理成本。想清楚这一点,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共享经济,不是情怀,不是新鲜感,不是VC的头脑发热,也许是非常理性的成本收益考量。

对相当一批商品,成本结构的天平已经发生了倾斜,如果连免费都可能没人要,那还有什么可以吸引消费者呢?在下一个问题中我们会展开讨论。

 

作者:VC投资笔记

来源:微信公众号“VC投资笔记”(ID:VC-Note)

版权声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尊重行业规范,所转载的文章都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请联系主编QQ:419297645更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