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小程序,你可能没有想到的点

15 评论 14533 浏览 55 收藏 19 分钟

微信作为程序的运载体,会很快变成一个巨无霸应用,之后会对各种服务和工具提供商产生影响,更会逐步把我们推进后APP时代。

微信近两年来除了发力微信红包和支付外,在产品功能层面一直没做太多的更新。按照产品正常的生命周期来分析,大家都认为微信基本只剩下维护和衰退的可能,所以很多产品社区网站都在探讨颠覆微信的下一代产品是什么。

但其实了解微信的人都知道,他们花了很长时间在布一个大局,你肯定会说这个局就是小程序,但其实远不止于此。微信的未来肯定会打造一个更宏观的战略生态,不单只是入口,这也得益于腾讯的战略观和生态布局。各位看官,具体听我慢慢道来…

小程序作为微信这个自带聚光灯平台下的产品,一经发布曝光,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掀起了全行业性波澜。

那腾讯为什么要做个小程序呢?他的出发点和战略目的是什么呢?

一、小程序的缘起

1.在信息繁杂的时代让信息获取的唾手可得

在谈到做小程序的初衷时候,张小龙谈到了PC时代的信息,他认为在电脑浏览器上用户可以快速切换网站获取信息,根本不需要下载东西。而对比手机,用户切换的成本很高,普通用户最长用的就是那么几个应用(对应的是获取信息入口)。微信考虑的其实就是如何在单一入口内给用户提供更多信息和服务,这一点一旦做好就会把用户很好留在自己闭环的生态APP里。

如果仅考虑到这一点还不算什么,最多只能做个百度的直达号。微信想要的远非如此。

另外张小龙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下一站——智能时代,我们访问网络的形态可能是类似眼镜式的智能端,我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见即所得——看到的事物自然就包含了它的信息,和它的处理程序。到那时的网络环境下,信息是唾手可得的。他举了两个例子,比如我想开关一个灯,戴着这个眼镜看到灯,它上面就会出现一个开关的小程序,你可以用眼镜去控制它。而当你走到公园门口,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公园售票的小程序。

可见,作为微信小程序要探索实现的就是一方面就是像在浏览器切换网站一样快速地把不同的信息在用户需要时呈现给他们,另一方面怎么样更直接把你和所见的事物关联起来。用户无需下载就自动出现该场景下的信息和小程序。

2.设立线下入口,通过二维码连接线上和线下

说到人和到事物的直接连接,就很好地介入到了线下场景。张小龙还曾谈到了餐馆吃饭的例子,用户在餐馆排队点菜,根本不需要下载这个餐馆的应用程序,而是直接扫描一个二维码就可以点菜,吃完之后也不需要卸载。

想到线下一方面是连接人和物的必然。另外线上用户的时间都已经被微信占据很多,而线下还是一片蓝海,这个时候和用户分享线下时间是一种极具战略眼光的选择。用户时间和注意力依然是都在抢占的焦点。

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微信的出发点就是想做一个能够让用户短路径低成本获取信息,切同时便捷连接线上和线下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让信息让获取更智能化。

这是做小程序的初衷,那在略层面应该怎么考虑呢?其实微信远不至于做一个(获取信息的)工具。

二、从连接商业服务到连接一切的战略

1.从链接人与人、人与服务到连接商业

马化腾在14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就提出了“连接一切”的战略口号,大家当时的理解是微信作为超级APP会做各种服务和应用APP的入口,其他的靠未来智能设备来做,当时腾讯做的车联网投入很多,现在也不知道具体做到什么地步了。其实这个局远没有这么简单,如阿禅在小程序想要什么里分析的那样,连接一切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连接人与人
  2. 连接人与服务
  3. 连接人与商业
  4. 连接人与物

其实连接人与人是微信的基础功能——即时通讯(IM)+朋友圈(社交)来实现的,目前日活用户已经有超过 8 亿的微信几乎每个有手机的中国人,可见这个目标已经实现。连接任何服务靠众多的服务号来实现的,同时微信还为几个战略合作伙伴提供了入口,用户可以在这里获取一些社交、娱乐、购物、本地生活等服务。

而连接人与商业的连接就靠小程序了。比如每个商家都在微信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程序,那就这么说,连接线上和线下就可以解读为连接人与商业。

这一点你通过小程序的图标样式都能看出来——“连接”的含义,甚至还有点无穷大的意味。

2.不久,微信和支付宝必有一战

我可以再延伸解读(纯属臆测)一下,微信如果成了万千商家小程序的入驻平台和入口,也就会是一个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的商业平台,那对谁的威胁最大呢?在中国提到商业,这块版图你最先会想到那家互联网公司呢?

对,那肯定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旗下有2C的电子商务:淘宝,有本地生活:口碑网,还有以支付宝为首的蚂蚁金服。

再想想微信有什么:小程序、微信支付、微信理财通。

商业服务+支付,这个时候一定会是微信干过支付宝,支付的一条腿已经迈开,下面就看商业服务了

所以这个局的第一层就是接下来一两年微信和支付宝必有一战。当然这个战争的力度和范围,完全取决于微信小程序的推广和普及程度

3.围剿与反围剿——两强相遇勇者胜

明年支付宝依然会在社交上有大动作,你可以想想,现在你都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支付宝?应用频率是怎样?一天几次?一周几次还是一个月几次?每次使用多长时间?主要做些什么?

以我个人为例,我每个月平均就使用四五次,多数用来还信用卡或者大额转账,从淘宝或天猫购物直接调用支付宝支付,根本不会手动打开。

再回到微信,生活中更多的线下支付都会选择微信,比如生活中买点零食或者和同事之间吃饭钱转账都是在微信完成的。想想近一年多微信线下支付的推广,不仅能够对抗支付宝,更有超越的趋势。一个微信二维码夺走了支付宝巨大的生意,而此时又诞生的小程序会残忍到让你遗忘支付宝。

下面看两组数据:

从2016年行业APP活跃度排名来看:微信第1,支付宝第46,前者活跃度是后者的3倍多

从使用时长上看微信是支付宝的近46倍

从这些数据你就能明显看出在抢占用户时间上,微信遥遥领先支付宝。另外,毕竟很多用户也被支付宝频繁发布版本戏耍过,你肯定也对于他没有节制的粗暴社交做法苦笑不的,作为用户使用产品出发点就是用户满意度。此时微信敬业、克制的产品态度完胜了,微信的社交完胜了。再加上最近支付宝安全漏洞丑闻事件,虽然靠手段避免了事情的扩散,并及时做了处理,但用户对其形象认知也会多少发生改变。

有人曾说过微信和支付宝是分别现在社交和金融的两端往中间跑,谁朝对方跑得快,并且能把对方挤在对方的区间里谁就是赢家,当然两强相遇必有短兵相接的一战。这一站恐怕就出现在接下来的一两年。

微信和支付宝的对战

4.通过连接一切甩掉对手

微信小程序发展到后面可以根据地理位置或者其他智能方式,实现自动判断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小程序推荐,让用户真正实现对信息的触手可得。

当然微信(可能不限于小程序)的最高级阶段就是通过连接人与物,这个时候人和物能够直接对话,真正从手机时代步入微智能时代(微智能:作者认为未脱离手机实现的智能生活方式)。

这时候微信就会甩掉现在在线服务、O2O以及人工智能初级阶段开展业务的所有对手。

说说微信如何推进和改变现在的APP局面

三、作为操作系统——打造一个后APP时代

谈到小程序,绕不开张小龙对于小程序的定义:

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就能打开应用,也实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安装太多应用,应用随处可用,但又无须安装卸载。

怎么理解小程序这个定义呢?

不需要下载安装就可以使用是建立最短的连接路径,尤其是单一的目的和行为根本没必要注册,这样小程序就在线上就帮用户争取了时间,

小程序强调线下和用户触达,扫一扫就能用是因为二维码在成本和普及率(8亿手机安装了微信)上,相比于NFC和AR有着极大的优势,所以目前阶段“二维码是现实世界和电子世界的超链接”。

是到线下把时间还给用户,让用户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线下体验上,分享用户线下时间。

“可以运行程序的程序,通常意味着是一个操作系统”,所以你肯定说微信依然变成了一个操作系统或者管理平台,那作为操作系统的微信会给用户和行业带来什么变化呢?

对于普通用户生活方式的改变:

1.首先是卸载低频APP

对于像旅游、租房等低频的APP,普通用户可能更倾向于卸掉本地APP而选择小程序来使用,这能够节省一部分手机空间。

2.微信变成巨无霸应用,用户停留时间更长:通讯(IM)+社交+工具和服务。

用户把省下来的一部分空间,留给微信使用。原本已经很长的使用时间,因为所提供的工具和服务的多样化而变得更长。

微信小程序服务领域

由上图可知,微信小程序涵盖的服务类别非常多,涉及的面很广泛,可见微信在起初设计的时候就想圈起来更大的生态圈。

这时,对于行业应用和服务提供者而言:

  1. 不仅体验不佳的服务号会快速转移阵地
  2. 先是给本地生活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带来很大的便利,尤其是有战略很作关系的应用服务商,这些应用app的核心功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触及用户的面会更广,使用频率会更高,他们肯定会成为享有小程序的第一批红利者。
  3. 随着商家直接制作小程序的开始,微信会逐步变为商家入驻平台,就会给本地生活电子商务等应用带来巨大的冲击,到那个时候人们更习惯于在微信里完成闭环的任务,基本上不会再想起来用别的APP。

所以微信小程序的出现,我们会进入后APP甚至无APP时代。

真不敢相信,到后面成千上万的服务提供者舍弃原生APP转向微信小程序,微信本身是否会遭受到苹果或谷歌的这种操作系统的绞杀。

四、场景化、AR式智能化工具——从所用即所得到所见即所得

1.场景化智能推荐——所用即所得

微信入口一直强调在线下,并且还说用户在某一位置就可以获取到附近的小程序。可以想象一下,不远的将来微信小程序有可能会实现围绕用户的行为、位置、时间和场景做智能化的推荐。比如用户在逛商场,时间是中午吃饭,微信可以根据用户的生活偏好、消费习惯、店家优惠信息等推荐最适合他的参观小程序。真正做到用户所用即所得。

2.AR式智能工具——所见即所得

另外,人工智能(AI)是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趋势。长远来看,微信要实现的就是在用户未脱离手机这块屏幕时,就能够做到取代眼镜做些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式连接人和场景,以及连接人和物的智能效果,直接让接触到的事物的相关信息和处理程序触手可及。比如我们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画面一样。

科幻电影中的AR效果

再想想文章开头说的那个透过眼镜看到灯的例子,我们就能直接获取灯的信息如:品牌、产地、照明时长、寿命、亮度等,还可以看到与之相配的小程序,你可以调节灯光的亮度或者进行开关操作。

可以说这些将会是微信面向未来的一种重要尝试,它探索的是离用户最近的智能化形态!

对于这点我很期待。

五、总结

综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微信做小程序是有很远见的战略眼光的。

首先微信做小程序试图使用实现信息的唾手可得,并且连接线上和线下场景。

其次从战略意图上他要逐步实现连接一切的梦想,而小程序就会实现连接服务和商业的层面,之后不久就会和支付宝这些商业应用进行短兵相接,必有一战。

微信作为程序的运载体,会很快变成一个巨无霸应用,之后会对各种服务和工具提供商产生影响,更会逐步把我们推进后APP时代。

微信是一种AR式的智能化工具,它没有脱离手机屏幕,是离用户最近的人工智能。

不过,它也有一定的风险,如,用户是否买账(刚需)?应用场景是否足够的多(规模化)?它潜在的威力是否能够足够爆发(变革力)?作为操作系统微信是否能够很好地运营和维护(平衡商业服务和用户体验)?作为巨无霸APP的微信是更有魅力还是被用户嫌弃(用户满意度)?等等。

但愿接下来小程序带来的价值能够变成用户必不可少的刚需,而不是介于服务号和APP之间的可有可无。

面对小程序这种新事物,我总体上抱以赞赏的态度!

我相信未来一段时间也是属于小程序的时代!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 @阿外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抱歉,刚看到,可以转载。转载的话,注明作者:任永波(阿外),微信号:外说

    来自北京 回复
  2. 小程序怎么让用户乐于接受值得考量

    回复
  3. 你也说了,从你本人来说,那我还说,如果不是公司用,早卸载微信了呢!

    来自四川 回复
    1. 知道你会这么说,已经加上活跃度和使用时长数据了,请细看2016年度APP数据排行!

      回复
  4. 支付的观点有点太极端,支付宝支付软件10多年,完全指数还是支付宝更放心。现在很多人微信都不敢绑定银行卡,我身边很多朋友基本都是,微信都是放些零钱,发发红包啥的。

    回复
    1. 后面小程序如果做得好,对于支付会有带动,尤其是大额支付。就看能不能形成生态闭环了

      回复
  5. 看好它是因为有微信这个大资源做背书,其实这个跟chrome中的扩展插件是一个概念,估计微信下面就有做系统的想法了。不看好它是因为它自身的属性:淡化用户(企业的命根子,要企业找到平衡点才行)、自身规则(符合带你玩,不符合或竞争对手就一边玩去,貌似阿里系肯定是不会出现在小程序里)、小程序的体验和跟微信之间的交互(并没有那么好用,同时也并没有那么流畅,就像微信中的京东入口,也没起到预想的效果吧,不过也可能是现在开发的还不成熟导致。)

    来自北京 回复
  6. 关键词:所用即所得,所见即所得。

    回复
  7. “生活中更多的线下支付都会选择微信,比如生活中买点零食或者和同事之间吃饭钱转账都是在微信完成的。“对这个观点有所保留,本人和朋友都是支付宝,反而从不用微信。是篇好文,认真看完了,个人也认为小程序会是一个颠覆

    来自浙江 回复
  8. 低频app如果场景复杂,需要沉浸式体验,定制服务,小程序也不适合,比如旅游。期待未来以微信作为先导的产品能突破app的限制,成为AR平台。

    来自福建 回复
    1. 对,非常期待微信能够在探索智能化连接线下和线上的路上走得更早更快。

      来自河北 回复
  9. app何去何从?支付宝如何应对?

    来自北京 回复
    1. 小程序给微信带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很高,具体能否带来巨大的变革,得看腾讯整个公司层面的战略支持和资源投入了。

      回复
  10. 醍醐灌顶

    来自浙江 回复
    1. 欢迎关注,多多交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