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布局短视频,能行吗?

克劳锐
0 评论 4273 浏览 2 收藏 13 分钟
🔗 技术知识、行业知识、业务知识等,都是B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领域相关的知识,有助于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和评估

在短视频畅行人们生活的时代,短视频无疑不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个“工具”角色的补充,能够帮助商家更好的提高商品转化率。作为我们熟知的美团也开始向短视频领域进军,美团短视频的发展历程又如何呢?一起来看看吧。

正当抖音本地生活一路高歌猛进之时,美团亦在短视频领域长驱直入,直接对抖音发起了战略反攻。

2022年12月,美团上线了“圈圈探店”小程序,不仅鼓励抖音达人报名,也鼓励达人将创作内容发送到小红书、微博、大众点评等平台,此举自然是为了帮助美团商家引流。

明明遵循着“人找货”的经营准则,美团缘何一直都在短视频领域试水?从本质上溯源,美团此次发力短视频无非是为了缓解抖音带来的竞争压力。

根据《2022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报告》,抖音本地生活的商家数量增长22倍,合作门店突破100万家,整体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0多倍,覆盖370多个城市。

美团布局短视频,抄抖音作业?

当以内容为导向的抖音开始在视频里嵌入团购链接,美团自然坐不住了。然而,美团无论从产品上还是组织上并无短视频基因,在过往的多次尝试中均以失败告终。

目前来看,圈圈探店只在长沙布局了相应业务,最开始还有两三家门店加入,现在却仅剩下一家门店,其发展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果圈圈探店的尝试失败,美团在短视频领域的发展恐怕又要无疾而终。

一、美团放不下短视频

用“屡败屡战”来形容美团短视频的发展历程恐怕再合适不过了,早在2020年,美团就推出了“美团Mlive直播”小程序,主要模式以商家自播为主,上线的产品则是团购商品。“美团Mlive直播”上线初期,入驻商家多为医美、教育等相关门店,用户也可以在直播间购买到许多特价商品。

然而,或许是美团首次进军直播领域,缺乏运作经验,医美、教育辐射的受众圈层较为狭窄,种种因素叠加之下,导致“美团Mlive直播”小程序发展至今,直播观看人数最多的不过一万多人次,多个直播间总共只有几百人次观看。可见,这项业务到底也没折腾出什么水花。

不过,美团的短视频之路却并未停止。2021年12月27日,美团为了弥补自身短视频的短板,与快手达成了战略互联互通合作。而后,快手正式上线美团小程序,餐饮类商家率先入驻,快手也为美团商家提供了套餐、代金券的扶持,并帮助商家完善线上交易和售后服务。

从利益共同体的角度上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美团和快手合作无非是为了联手对抗抖音。此次合作对于双方而言,看上去似乎是双赢举措,毕竟快手在本地生活领域需要美团提供商家,而美团也需要快手的流量助力。

快手在2020年布局本地生活后,分别推出了特惠团购、榜单推荐,并在微信上线了“吃喝玩乐在快手”。但由于快手的本地生活业务刚刚起步,运营体系不够成熟,而且尚未过多占领用户心智,入局商家较少,美团恰恰为快手补上了这块短板。

不甘心在短视频领域频频折戟的美团没过多久又进行了一系列动作。2022年4月,美团上线了“美团直播助手”APP,这款APP是美团为商家和达人提供的免费开播工具,相较于“美团Mlive直播”,“美团直播助手”的功能更为完善,也拓展了新的直播品类。

诚然,美团直播功能升级的速度肉眼可见,但始终效果平平,当前应用商店显示该APP安装量小于一万次。

同年8月,美团直接在APP内测短视频功能,这次,美团主打“看视频赚钱”,运营模式类似抖音、快手极速版,用户通过浏览平台的种草内容就可获得金币奖励,不仅如此,美团还推出了一款名为“美团皮皮虾”的工具,帮助创作者进行图文编辑、视频剪辑。

此后,美团APP又于2022年11月推出了“上二楼”功能,用户下拉页面后,可以迅速进入外卖点单环节。但这项功能现已下架,美团的短视频之路不知何时能跑通。

美团布局短视频,抄抖音作业?

美团之所以放不下短视频,一方面在于互联网行业整体基本已经发展到了天花板,美团亟需拓展自身边界,寻找增量拉新。而短视频更适合为用户种草本地生活领域的饮食、旅游等服务,毕竟,短视频的种草能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感,从而吸引用户下单。

另一方面,抖音早就着手布局“心动外卖”领域,意在撬动美团本地生活的霸主地位。据交银国际发布的研报数据显示,美团到店业务2022年GMV约2360亿元,而抖音本地生活2022年定下的全年GMV目标是500亿元。

但根据《2022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报告》显示,抖音超额完成目标,最终GMV为700亿,并在2023年定下了1500亿的目标。这一增长速度确实令美团产生了一定的危机感,无奈美团只得在短视频领域频频试水。

二、美团短视频的困局

美团做短视频,存在着天然的壁垒。我们可从“用户”与“场”的逻辑来分析美团的短视频业务,美团在两方面都不占优势。

在用户端,由于美团一直遵循着“人找货”的经营法则,其长期深耕本地生活服务,着重发力商家建设、低价套餐等业务,在团购领域自然牢牢占据了用户心智。

但是,其产品内用户对于美团的短视频业务却很难提起兴趣。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虽然是独孤求败的存在,但对于短视频的玩法却不够熟悉,这点从美团频频发力的商家自播就能看出。

商家在美团自播时,其一并没有知名度较高的主播作为吸引流量的角色,这造成美团直播间的各项数据处于低位;其二,商家在直播间售卖时表现力相比抖音较差,这导致美团的直播间很难获得好的转化率。

美团布局短视频,抄抖音作业?

就连美团推出的“上二楼”功能也不过是效仿抖音的运作模式,美团“上二楼”的短视频内容风格单一,缺少新意,“诱人”程度远远不及抖音推出的花式美食大赏视频。

至于在“场”方面,美团App整体上看无非是“吃喝玩乐一条龙”,能给消费者提供充足的选择,消费入口下方也是形形色色的图文内容安利。

然而,美团并没有为消费者搭建短视频的使用场景,从这点上看,大众点评做的远比美团出色,早在2017年,大众点评就上线了“点评视频”页面,并形成了符合平台功能的特色内容。

虽说大众点评的短视频也无法与抖音、快手相比,但却实打实地增加了用户使用时长,有网友感慨,“就连大众点评的视频也能刷一会儿”,而美团短视频何时能让用户养成刷一会儿的习惯,还需静观后续发展。

三、留给美团的时间不多了

结合前文所述,短视频对于美团而言更像是个“工具”角色的补充,其更适合帮助商家提高商品转化率。至于短视频对美团各项数据的拉提作用,目前尚还难以评估。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互联网红利已经见顶,但本地生活领域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9.5万亿元,2025年将会增长到35.3万亿元。与此同时,本地生活服务线上的渗透率也将由2020年的24.3%增至2025年的30.8%。

随着抖音本地生活的崛起,可以料想美团为了守住自己的“护城河”,将持续开拓自身的短视频业务闭环。毕竟,平台的商业转化率往往与用户停留时长息息相关,而短视频对这一指标有着明显的拉提作用。

而面对抖音的竞争,美团“吃喝玩乐”式的店铺逻辑越来越“留不住”用户了,“短视频+商业化”的经营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平台青睐,这点从以图文业务起家的小红书、大众点评纷纷布局短视频就能看出。

虽然美团的“圈圈探店”小程序也鼓励达人在微博、小红书等渠道发布内容,但相比之下其对于短视频的布局已经落后了许多。

美团布局短视频,抄抖音作业?

除此之外,自从外链打通后,各大平台融合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美团与快手达成合作后,抖音也选择了与饿了么联手。从本质上讲,双方强强联合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打通内容与商业化之间的壁垒。

在未来,以内容为导向驱动平台的商业化进程或将成为主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美团的短视频业务都需要快速“支棱”起来,找到那个破局点。

原文标题:美团布局短视频,抄抖音作业?

作者:雨过炊烟

来源公众号:TopKlout克劳锐(ID:TopKlout),一个集好看和有料于一身的自媒体生态观察号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opKlout克劳锐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285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知识付费是内容赛道上的一块高地,有着上百亿的市场规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对知识付费的观点。
专题
20032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TO G产品的入门指南,包括什么是G端产品、产品的特点...
专题
33809人已学习17篇文章
作为产品经理,你真的懂什么是敏捷开发吗?
专题
1538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服务设计在流程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方面提供很好的思路和方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服务设计。
专题
1944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从不同维度拆解一款产品或者功能,有利于提升我们对于产品和功能的思考能力。
专题
19224人已学习5篇文章
面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商业产品经理要如何突破商业化瓶颈,找到职业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