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电商欧美跨境变天,砍掉商家,要做自营?
最近有消息传出,TikTok后续可能会砍掉欧美站点的第三方卖家业务,进而转做自营,而这一模式与Temu的采购模式或京东的超市模式有些相似。那么,驱使TikTok电商做出改变的原因有哪些?不妨来看看作者的解读与分析。
TikTok电商的欧美中小商家可能要迎来巨变。
最近,TikTok商家Fox(化名)向新榜编辑部爆料称,TikTok正内部讨论砍掉欧美站点的第三方卖家业务,转做自营,可能是类似Temu的采购模式、京东的超市模式。“东南亚站点暂时不受影响。”
Fox称,这个消息从TikTok高管处得到了确认,目前TikTok内部正进行讨论研判,正式消息将择期宣布。“如果真转做自营,那些在TikTok上做了两年多的商家就全完蛋了”,Fox感叹。
对此,亿邦动力报道称,该项目在TikTok内部的代号为“S(Store的简称)”,项目第一负责人直接向TikTok电商最高负责人康泽宇负责。
TikTok是否会转做自营,具体模式会是什么目前尚未尘埃落定,但从近几年TikTok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看,TikTok的确有不得不变的理由。
一、是出海太难还是Temu太猛?
TikTok为什么要砍掉欧美站点的第三方卖家?有TikTok商家认为,这可能是出于风险管控考虑。
一个客观现实是,数量庞大的第三方卖家虽然能带来极强的生态活力和平台利润,但也必须为此付出极高的治理成本,这点淘宝已经做了非常典型的示范。
在国内,得益于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第三方卖家如果出现售卖假货、劣货等问题,平台虽然有责任,但很少会导致封禁平台的严重后果,但对出海的TikTok来说,任何一例有问题的交易都可能成为攻击TikTok的武器。
虽然有着惊艳的市场表现和流量数据,但TikTok在欧美市场的处境并不乐观。以3月23日在美国国会大厦的听证会为例,TikTok CEO周受资在美国国会议员的包围下,接受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公开围猎”:TikTok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TikTok对儿童的影响……
欧美市场本就相对严格的商品监管要求,再加上复杂的外部环境,或许是TikTok考虑自营的原因之一。
“相比欧美,东南亚的政府环境要好很多。”TikTok的东南亚玩家Mary(化名)的感受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仅仅是欧美,而没有东南亚。
事实上,TikTok的相关举措早已开始。根据官方公告,对于跨境英国市场,2023年4月15日开始,商家必须将商品备货至TikTok Shop平台国内备货仓,否则“商品将可能暂时无法售卖。”
这一举措的直接后果是切断了众多一件代发和无货源卖家的生意,但更重要的影响是,提高了正常经营的中小商家的生意门槛:第一,兴趣电商的特点要求商家必须短平快,强制入官方备货仓可能会大大影响商家的灵活经营;第二,除了大商家、大品牌,大部分商家并没有大量备货的资金、生产能力,尤其是一些非标品商家。
Foxr认为,强制商家入官方备货仓,也许客观上能加强平台的管控能力,但却实实在在砸了很多商家的饭碗。“而且官方备货仓根本没准备好,服务能力跟不上,大量商家的货品入不了仓。”
另一方面,相比热火朝天的东南亚站点,TikTok的欧美站点不仅开通缓慢,销售额也不乐观。根据视频电商数据分析平台TiChoo统计,2022年,TikTok印尼小店是销量和销售额的双冠,而英国小店销售额占比最低,仅为3.4%。
有观点认为,TikTok选择用自营来破局,还可能是最近在欧美市场狂飙突进的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给了信心。
根据移动智能公司Sensor Tower公布的报告,自去年9月上线以来,Temu的总下载量已经超过3300万次。相关数据显示,Temu在美国的免费购物应用排行榜上已经霸榜170天,在加拿大是120天,在澳大利亚是20天,在新西兰则是39天。
据了解,Temu除了“砍一刀”这样的社交裂变玩法外,还采用了一种类自营模式:Temu负责商品定价、营销获客、履约,商家作为供应商只需备货到仓,形成“供应链-平台-海外消费者”交易链路。
图源:网络
在整个商业流程中,商家负责供货,Temu负责采购,再把货品卖给消费者,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不需要任何接触。
不独Temu,SHEIN靠着采购模式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速卖通、Lazada等老牌电商平台也在最近上线了类似业务,将其称之为“全托管”服务。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3月,速卖通订单量同比增长50%,达到历史新高。
于平台而言,这一模式无疑能大大简化商业流程,同时增强平台的掌控力,这可能也比较符合目前TikTok的风控需求和业务增长期望。
当然,参考国内的京东,自营是一门非常重的生意,高掌控力的背后是极高的人力、物力投入,对TikTok来说,采购管理能力、库存资金压力等都是不小的挑战。
有TikTok玩家听到平台可能做自营的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字节怎么可能自己下场干呢?这个事情太重了。国内都没做(自营),国外怎么可能会做呢?”毕竟,平台有自营业务和全部业务都是自营完全是两个概念。
具体TikTok会把自营做到什么程度,目前也不得而知。据亿邦动力报道,目前TikTok尚未确认是采用直采还是代销模式。不过可以确定的是,TikTok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来自SHEIN和Temu的招商/采购端的竞争压力。
亿邦动力称,有不少原跨境业务线的员工被派去支援“S”项目,TikTok的组织架构则在两个月内微调了四次。
“最近,他们正在更换新老大,已经在交接工作了。”Fox说,虽然现在官方还没官宣,但很多平台小二已经开完会,开始到处找Temu的商家入驻了。
TikTok是否有能力、有决心做自营这种重生意?TikTok是否有方法找到一种不那么重的自营模式?目前还尚未可知。
自营是否就是TikTok的最佳选择,同样没有定论。比如靠采购模式在欧美爆火的SHEIN,最近就尝试起了平台模式,开始招募商家在SHEIN上开店,自行负责运营、物流。
二、平台转型,商家套牢
参考Temu和京东,能够保障产能、产品质量、且生产和库存稳定的源头工厂或贸易商,以及耐克、欧莱雅等有资格与平台进行平等合作的大品牌仍然能在TikTok找到一定的合作机会。
如果TikTok正式决定砍掉欧美站点的第三方卖家,真正受影响的更多会是个人卖家和中小商家。
自2021年2月上线TikTok Shop,一大批商家仿佛发现新大陆般蜂拥而上,认为TikTok Shop能够复制抖音电商的成功,即使千难万难也坚持了下来。但2年多过去了,这场梦可能要结束了。
Fox回忆,自己入局TikTok后累计投入了300万元资金,跨境项目员工则有40人左右,两年时间里累计销售了10万+订单。“现在跨境电商团队得解散了。”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TikTok Shop店铺数量突破13万,但其中英国市场只占7%,店铺数量只有不到1万,考虑到美国站点刚刚开放,需要被迫转型甚至直接解散公司的TikTok商家数量应该在1万左右。
连带受影响的还有TikTok上的电商培训服务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TikTok以后只跟源头工厂和大品牌玩,培训玩家们还能培训谁呢?
当然,对于中小玩家来说,机会也未必没有。
Fox认为,自己的跨境电商业务很难再做下去,但跨境服务商业务仍然可能继续。“平台也不可能自己亲自卖货,我们还可以帮平台或者大品牌卖货。”
总而言之,不论是对商家亦或者相关从业者,这都会是一次重新洗牌,一定会有人痛苦,但也一定会有人找到新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对TikTok来说,失意的欧美中小商家们可能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首先是舆论压力。因为平台业务调整被砸掉“饭碗”的商家们可能会爆出不少负面舆论,而且受影响的商家越多,TikTok遭受的舆论压力越大。
合理猜测,TikTok可能不会一刀切,而是在时间、资金、流量上做出一定补偿。就像强制商家入官方备货仓的同时,TikTok也提供了流量和货品等补贴激励。
其次,TikTok真正的挑战可能是合作伙伴对于平台的信任和信心。如果平台完全不考虑商家的死活,那商家为什么要跟着平台玩呢?毕竟,亚马逊、独立站等选择也不少。
一位前TikTok玩家在听到TikTok可能砍掉第三方卖家后,在不确定真假的情况下脱口而出:“肥肉自己吃,边角料给商家,可真是TikTok呢。”
Fox则感叹,还是不能寄希望于单一平台。
未来,TikTok可能需要花费大代价重塑合作伙伴的信任和信心。
三、目标230亿,TikTok能完成吗?
此前,据彭博社及雅虎财经报道,字节某消息人士称,TikTok2023年的年度电商交易总额目标是230亿美元,相比2022年,计划实现超10倍增长。
年中进行业务调整,会影响TikTok年度目标的实现吗?
目前来看,TikTok可能会在东南亚和欧美两个市场测试两种完全不同的电商模型。
东南亚市场,TikTok可能更类似淘宝、拼多多,主要靠第三方卖家的低价玩法攻占市场。举例来说,据第三方数据TiChoo统计,TikTok印尼小店平均客单价为2~4美元,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各小店平均客单价为4~6美元,而菲律宾小店仅为1~2美元。
至于欧美市场,转型自营的TikTok是会更类似主打低价的Temu,还是主打品质的京东,目前尚未有结论。3月20日,TikTok曾透露目前美国拥有1.5亿月活用户,从用户规模占比来看,美国是TikTok最大的市场。如何让美国人民下单购买,这会是TikTok接下来的重要挑战。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TikTok美国购物平台开放时间从原定早春推迟至6月。
自营模式能帮助TikTok打开欧美市场吗?哪种电商模式会为TikTok贡献更多GMV?TikTok最终又会进化成何种模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云飞扬;编辑:松露;校对:小八
来源公众号:新榜(ID:newrankcn),专注互联网内容领域的观察报道,关心与内容产业相关的人和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榜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