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椰树直播间,花了三分钱

0 评论 4841 浏览 2 收藏 19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进行深入的用户访谈、调研、分析,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快速的用户测试、反馈、迭代

当短视频平台化身新的营销渠道后,直播表现越来越成为衡量品牌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美女猛男”、“0糖0脂”,椰树凭借营销奇招杀出重围,攻占年轻人心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椰树集团的营销策略。

正当你以为618已经无甚新意时,“营销鬼怪”椰树集团踩着祥云来了。

6月的第一天,椰树趁着618节日庆典开启直播。可它不卖饮料,直播间唯一的一件商品是“猛男蹦迪票”。仅有一份,出价高者,可以在直播间与椰树猛男共舞30秒。

不知道是被猛男的连体健美裤困住了理性,还是被骑单车的水蛇腰唤醒了野性,这张票,还真拍卖出去了——2小时的直播,吸引了近100万人观看。“蹦迪票”起拍价50元,出价300多次,最终以8.093万元成交(每秒2698元)。

网友前一秒还在惊叹椰树的脑洞,下一秒就在哀悼自己被贫穷扼杀的想象力。一边大呼不理解,一边在社媒上打听:这场共舞啥时候播?想看。

我在椰树直播间 花了三分钱

平台直播首秀,不卖货专“整活”,椰树的直播营销意味算是摆明了。

重营销轻卖货,从其带货成绩也能略窥一二。

自去年国庆节以来,椰树的“美女猛男”式直播已经进行了大半年。然而,椰树直播只有热闹没有热销。

数据显示,主打猛男直播的“椰树集团海南椰汁饮料有限公司”,抖音账号近一个月直播累计有超过600万人观看,但是带货销售额只有10万元-25万元;主打“美女直播”的椰树集团,近一个月累计超过500万人观看直播,带货销售额在5万元-7.5万元。

对于椰树来说,借助直播间打广告或许要比在直播间卖货更重要。当下的饮料市场,椰树集团的市场份额正一步步被压缩。据《北京商报》报道,1999年椰树牌椰汁的市占率一度达到75%,2019 年已下滑到约 26.3%,并且还在被进一步瓜分。

与之相对的,是老品牌的新热度。猛男美女直播不断制造话题,健美的身材和阳光的外形,让年轻人因“馋身子”进来围观,感慨着“他们真的好爱自己的工作”离开。

眼神和精神的双重马杀鸡之下,椰树想重新攻占年轻人心智。

当主打“0糖0脂”概念的茶饮之风盛行后,椰汁越来越难讨年轻人欢心。椰树需要在年轻群体中重塑品牌认知,而短视频直播无疑是当下触达年轻人最便捷的渠道。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短视频/直播用户年龄构成中,近八成消费者的年龄在22岁-40岁。

为了进一步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椰树还曾和瑞幸推出联名咖啡。目前,椰树集团的粉丝画像显示,超过七成用户年龄在18岁-40岁之间。

广告营销,被视为椰树集团的三大法宝之一。随着营销渠道从电视广播转移到短视频平台,椰树和其创始人王光兴的目光也随之移向了直播间。

01

椰树的“美女猛男”式直播带货,让#你觉得椰树直播算擦边吗##椰树 不带货纯擦#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并由此吸引更多人冲进椰树直播间。

“擦边”的争议下,有网友力挺椰树:“人家眼神纯净,大大方方展示健美身材,怎么就擦边了?”还有人表达感激之情:“一不骗我钱,二不骗我感情。这不是擦边,是底层送温暖。”

甚至有人挖出椰树猛男的连体健美裤,居然是若干年前的椰树集团创始人王光兴的同款。仿佛佐证了椰树的焦点在“强身健体”而非低俗擦边。(椰树则乘胜追击,在淘宝预告将售卖“总裁背心”)。

我在椰树直播间 花了三分钱

飞瓜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8日妇女节开始“猛男直播”的“椰树集团海南椰汁饮料有限公司”,抖音账号过去三个月内直播44场,累计有2432万人次涌进直播间。

然而,数千万人流在推高直播间热度的同时,却并未带来产品的热销。数据显示,椰树集团海南椰汁饮料有限公司近三个月的销售额在75万元-100万元,直播间销量在1万-2.5万。以3月17日的一场直播为例,1个小时的直播就有200万人次冲进直播间,但是销售额却只有5万元-7.5万元,平均每人仅消费0.03元。

我在椰树直播间 花了三分钱

还真应了直播界的流行语:“上播就看,下播就散,分文不买,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

另一个官方抖音号“椰树集团”,直播数据更加惨淡。近三个月数据显示,椰树集团账号直播27场次,累计1253万人次涌进直播间,直播间销售额累计10万元-25万元。以6月1日的一场直播来看,1小时的直播有165万人次观看,最高在线人数达到了9万,但是销售额只有2.5万元-5万元。

我在椰树直播间 花了三分钱

单从带货数据上来看,椰树集团一场直播不到一万的销售额,与那些同样手握上百万围观用户,却动辄一场直播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品牌直播间相比,无疑是失败的。

然而,销售数据惨淡的背后,椰树集团或许就没有把心思全部放在直播带货上,比如并不专业的带货主播;相对少的投入时间。椰树集团的抖音账号三个月仅做了27场直播,另外一个账号“椰树集团海南椰汁饮料有限公司”三个月直播44场,平均每场直播一个小时,并没有形成常态化直播。

相比卖货,椰树集团进驻直播间的更大目的,或许是为了品牌营销,这是一场“深入到年轻人中去”的战役。

直播间成为椰树集团新的低成本广告投放途径,与其说这是椰树直播间,不如说是一个“椰树频道”,每天播出一个小时的椰树广告,成本低廉效果好。

猛男美女的直播出圈之后,椰树还在线下搞见面会,把直播间搬进商场。主播们在直播之余,还会跑进围观群众中热情送拥抱。

更有趣的是,心思不放在带货上,反而让年轻人觉得新鲜,成为了一个互联网热梗,这也是热搜词条“不带货纯擦”的由来。一个多年“初心”不改,一身反骨的形象立起来了。

我在椰树直播间 花了三分钱

尽管涌进直播间的人买东西的少,但议论的人多,实实在在给椰树带来源源不断的话题和流量。据“识微商情舆情监测”统计分析,2023年3月6日—6月5日间,有关“椰树直播”的网络信息量超21万条。微博话题#你觉得椰树直播算擦边吗#不到一周时间,已经吸引了3.1亿次的阅读量。

椰树的“土味”也越来越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符号,在电商平台,你甚至可以找到椰树风格的T恤和裤子。不管是约会、面试还是拜访亲友,保证没有一个场合适合它。

我在椰树直播间 花了三分钱

一个没心思卖货,一个没心思下单,椰树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奇怪的默契。

椰树借卖货之名,行营销之实的这套玩法,在地产圈早已多次上演。王健林、许家印等地产大佬,之所以甘愿花大价钱买“稳赔不赚”的球队,其醉翁之意就在于营销。2010年许家印花1亿元买断广州足球俱乐部,通过赞助足球,许家印迅速提升了自己和恒大的知名度。与之类似的是,王健林也通过赞助球队拥有了“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从一个地方性的房地产开发商,一跃成为全国性话题人物。

更重要的是,在新茶饮之风盛行的当下,椰树集团更加需要通过直播间打广告的方式,重新唤起年轻群体的品牌认知。

02

土味营销、有争议性的广告,以及擦边球路线,是椰树集团的一贯套路。谁能忘记广告牌、电视,甚至是电影院的大荧幕上看到椰树“美女”广告的震撼呢?

而这土味的三大核心要素就是:视觉设计、帅哥美女、金钱。其中最典型的,是在推出极具争议的直播带货模式、营销“美色”直播风格之前,椰树集团的“土味招聘广告”,一下集齐三要素。

近些年,椰树集团频频发布这类招聘广告:“椰树集团培养正、副总经理学校再招生……入学就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引来外界热议。2021年,椰树集团甚至一度在招生广告中标出“本科生年薪16.8万元,硕士生年薪25.5万元,博士生年薪33.6万元”的内容。在今年3月的广告中,“有美女追”的字样倒是没了,但美女照片少不了,颜色鲜艳占幅不小,成为视觉中心。

这些经过舆论发酵的策划,给椰树集团带来了流量,并且反馈到了销量上。今年3月份,椰树集团发布概要称,2022年销量比2021年同期增长两位数的基础上再增长5%,2021年销量同比增长16.82%。

所有土味营销的背后,都离不开椰树集团的掌舵者王光兴。

王光兴就是靠着土味营销的风格,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1983年,海口饮料厂因经营不善,仓库积压800多吨酒,王光兴就将这批酒用喜庆的红色包装起来,使得饮料厂最终大赚100多万元。这些年,借助土味营销,每隔一段时间,椰树集团就会引爆一波话题,并在营销助推下,一步步成为年营收数十亿元的椰汁头号品牌。

哪怕遭受外界批评和质疑,椰树集团也异常“头铁”,没有动过改变土味营销风格的念头。

2016年,椰树集团推出“胸模瓶”包装,被质疑物化女性、搞软色情,引发不小争议;2017年,椰树集团又因推出“促进少女发育”宣传语,再次引来外界质疑;2019 年,椰树集团“我从小喝到大”的广告语,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点名“椰树牌椰汁部分版本广告片面追求感官刺激、宣扬低俗内容、违背社会风尚,价值导向存在偏差”,当年还因为“丰胸神器”文案被全国“扫黄打非办”列为负面典型案例。

但外部质疑依然不妨碍椰树将“从舆论中获利”的手法写入公司喜报中,甚至将引起风波的广告称之为椰树三大法宝之一的“决策正确”。

我在椰树直播间 花了三分钱

03

椰树将直播当作另一个品牌广告展示间的背后,也反映着近些年营销渠道的变迁。

1988年,椰树集团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在全国市场上并没有什么知名度。但是在当时,王光兴却懂得借助媒体,通过在各大电视台推出广告来打响知名度。到1994年,椰树牌椰汁在全国饮料企业中销量排名第一,据报道,当时的订单都排到了3年之后。

然而,随着营销渠道的变革,短视频平台,正在取代各大电视台,成为一众品牌的新营销重地。消费主力军都在刷短视频,广告自然也得塞到他们眼皮子底下。

《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超过即时通讯(10.38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其中,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占比40.3%,网络直播领域市场规模占比17.2%,短视频和直播成了销售渠道和品牌宣传阵地中的新兴模式。

手握超7亿日活用户的第一大短视频平台抖音,就成了越来越多品牌选择直播营销的第一站。巨量引擎发布的《2021抖音私域运营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7月,抖音企业号总数量已达800万。

一众茶饮品牌,在新一轮的流量争夺战中表现尤甚。不仅仅是“茶百道”“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在抖音直播,即使是曾扬言不做电商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也在2020年现身抖音直播间,开始转型拥抱短视频直播。

在那次直播首秀中,宗庆后称“人家直播是为了带货,我们是送货”,重点放在了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不仅应网友要求试吃赠送的产品、比心、猜网络用语含义,还因网友好奇,就当场脱下脚上的布鞋展示:“看,这是我的布鞋,买来三十几块一双,很好穿的。”

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将直播间视为品牌形象宣传阵地,顶着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第一的苹果,也难逃例外。在近期开启的直播首秀中,苹果全程并未卖力带货,而是将直播间当作了一次产品功能演示间。尽管如此,一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依然有128万人次涌进苹果直播间。

当短视频平台化身新的营销渠道后,直播表现越来越成为衡量品牌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在很多“童年回忆”中的品牌逐渐被人遗忘,甚至看到时会惊呼“原来它还活着”时,椰树还活跃在热搜词条里。“擦边”争议、有热度没销量,也许只是它甘愿付出的代价。

作者:薛亚萍,毕安娣;编辑:赵晋杰

来源公众号:盒饭财经(ID:daxiongfan),最具洞见的商业思想。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盒饭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285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知识付费是内容赛道上的一块高地,有着上百亿的市场规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对知识付费的观点。
专题
20032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TO G产品的入门指南,包括什么是G端产品、产品的特点...
专题
33809人已学习17篇文章
作为产品经理,你真的懂什么是敏捷开发吗?
专题
1538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服务设计在流程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方面提供很好的思路和方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服务设计。
专题
1944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从不同维度拆解一款产品或者功能,有利于提升我们对于产品和功能的思考能力。
专题
19224人已学习5篇文章
面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商业产品经理要如何突破商业化瓶颈,找到职业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