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付费订阅是时代的必然,流量为主的内容逻辑必将颠覆
微信付费订阅是知识变现时代来临的必然。
有关微信订阅号即将收费的消息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腾讯方面对此三缄其口。进入到2017年,有关内容付费的呼声越来越高,马化腾对于腾讯付费订阅的亲自催促似乎让微信订阅号收费距离我们越来越近。
很多人会将微信订阅号付费与时下较为火热的内容变现话题结合起来,甚至有人将2017年看作是内容付费元年。此次马化腾对微信订阅的公开回应则让我们对内容付费又多了几丝期待。作为知识变现的一种形式,分答、逻辑思维早已开始了付费订阅的相关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腾讯的加入,势必会在内容付费市场搅动更大的动作。
可以预见,未来的内容付费市场将会出现群雄逐鹿的混战局面,用户的瓜分与分割将会让业已形成的用户格局发生深度变化,甚至将会颠覆现有的思维模式和基本逻辑。内容生产、用户划分、平台优化等市场要素将会成为内容付费市场的变革主角,基于三者之间的关系优化以及三者特征的重塑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深度运营时代悄然来临,知识变现优化用户体验
“互联网+”时代更多的是对人们生活习惯的引领以及消费习惯的重塑,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将人们的行为更多地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用户转化背后所蕴藏着的巨大的流量价值让“互联网+”时代被称作“流量时代”。唯用户量至上,成为“互联网+”时代衡量一家互联网公司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随着互联网从一种稀缺资源演变成为一种标准配置,将互联网技术看作是一种转化用户的手段已经不再具有相对显著的作用。一个以用户再度发掘、运营手段的再度提升、商业模式的再度升级的深度运营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知识变现正是在这样一种市场状态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作为内容输出的一种形式,内容付费是对用户的重新筛选和整理,分答、罗辑思维、知乎、喜马拉雅等内容提供商只是在流量时代就做了深度运营时代应该做的事情。腾讯推出的微信订阅号付费阅读只是顺应这样一种潮流做出的顺理成章的调整。
在流量时代,用户关注的是如何快速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并不会关注内容和知识的质量好坏,这在造就了内容输出的速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同样让用户的阅读体验不断下降。内容的简单拼凑与生搬硬套对用户体验造成了很多影响。如何提升用户体验,解决流量时代的顽疾成为深度运营时代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知识变现作为一种优化用户体验的形式,它将原本海量的,未经筛选的知识和内容从数量和质量上得到控制,最终给用户体验带来不同程度的优化。付费阅读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付费。付费的一个好处就是从海量的用户当中筛选精准用户,减少内容和信息推送不精准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数据假象;另外,付费还能够让内容生产者有足够的精力和信心来生产出足够多的内容,内容生产的质量也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激发创作者的才华与激情,让更多人的参与到创作中来,这样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内容。比如聚米众筹就通过众筹的方式支持创作者来实现这种新的内容创作模式的成熟。
用户的精准筛选,内容的精准推送所带来的是内容生产者与接收者两端体验的共同提升。借助知识变现的手段,用户不再是鱼龙混杂,内容不再是粗制滥造,一个“用户+内容”精准对应的深度运营时代或将来临。
内容为王效应更加凸显,一切或将重新开始
内容付费时代的来临或将终结当前自媒体行业当中的“标题党”乱象,转而回归一种相对较为平和、安静的内容输出氛围。诞生于流量时代的内容提供商为了获得足够多的用户关注和阅读量,很多时候会在文章的标题上下足功夫,甚至很多时候会将文章创作的时间与想标题的时间相提并论,有些甚至只有一个标题吸引人,等到用户点击进去之后,并没有发现类似的内容。
将标题看作是一个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将标题看作是决定内容成败的关键,显然已经脱离了内容本身的含义。随着内容付费时代的来临,用户的精准性让标题在文章当中的作用将会下降,用户经过精准筛选之后,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内容本身的质量,标题在决定用户是否阅读的作用将会显著下降,在流量时代风行的“标题党”或将逐渐式微。
以抓人眼球为缘起的内容输出将会回归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内容为王的效应将会更加凸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内容创业将会回归到一个新的原点。重新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内容,什么才是用户需要的内容,什么才是能够给用户带来触动和改变的内容……对于内容的重新认识将会为我们打开内容付费时代内容生产的新方向。
生产用户真正喜欢的内容,摈弃互联网时代内容过多、过滥的问题让内容真正回归到一个具有本质特征的层面上。对于内容的重新认识,对于内容创作模式的重新梳理,对于用户阅读习惯的重新培养将会在内容付费时代重新开始。
无论怎样,内容始终是知识变现时代里最根本的元素。内容在知识变现时代的作用将会更加凸显,可以说,在知识变现时代,谁掌握了优质的内容,谁就将会在这场由腾讯、罗辑思维、知乎、分答等互联网大公司都参与的竞争中获胜。一切已经重新开始,一个以内容为主导的知识变现时代已经来临。
内容付费重塑用户格局,内容生产者将成香饽饽
流量时代所带来的用户通常是未经划分和筛选的,这些用户偏好、习惯、需求等方面都会有很大差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流量时代的用户格局是未经分割的。即使通过订阅的方式能够让用户得到一定的筛选,但是这种筛选还停留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上。必须借助新的方式重塑当下的用户格局,才能在知识变现时代有所作为。
借助内容付费的手段,原本聚拢在各大互联网巨头下的流量将会重新划分,以平台为主的用户格局将会改变成为以内容为主的用户格局。平台在用户当中的决定性作用将会逐渐减弱,用户转而会通过选择内容重新聚合成为不同的群体,最终实现用户格局的重塑。
内容在用户格局重塑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让内容提供方和生产者真正成为决定用户来源的主要因素。流量时代对于用户的争夺将会最终演变成为对内容生产者的争夺。哪个平台能够尽可能多地聚集内容生产者,哪个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哪个平台就将会在这场用户重塑的战役中获益。
因此,互联网上半场对于用户的争夺将会告一段落,以内容生产者为源头的新的用户争夺方式将会开始出现并完善起来。借助内容生产者对用户的影响力,以内容来重新划分用户,以内容来重新留住用户,这样内容付费的产出与接收才能更加精准。以内容划分用户将会更加精准,基于内容的数据抓取将会更加能够反映用户最真实的状态。
内容多样化触发的社群多样化将引发想象
随着知识变现时代的来临,传统的以图文为主的内容输出形式将会更多地被直播、短视频、音频等新的内容输出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内容形式同样附着在不同的平台上面,因此针对这些内容将会衍生出不同类型的社群,以社群为缘起的新时代将会带来更多想象。
由社群引发的新的内容输出逻辑或将改变当前以内容生产者为主导的内容产出现状,通过社群,内容生产者能够直接与用户产生联系,了解用户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用户在获取内容的时候真正在意的是什么东西,减少当前的内容生产较为盲目的缺点。
以社群收集足够多的用户信息,将社群看作是一个与用户能够直接建立起有效互动的桥梁,不断优化和处理用户在内容获取上存在的问题,真正将内容两端的元素通过社群连接在一起。此外,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社群过程当中,不断找到社群运营的突破点,甚至有些时候能够通过社群实现知识变现的实时、快速。比如,通过社群做一些演讲、培训、问答,借助社群里的群视频、群语音等功能让用户直接能够参与,通过群收款则能够实现知识的实时变现。此外,借助内容的多样化,我们还能够发现更多赢利点。聚米众筹就通过将项目加入到内容产出的队伍当中来增加内容来源的多样化,进而实现社群的多样化,最终达到项目目标与内容产出共赢的目的。
由内容多样化引发的社群多样化无疑为知识变现时代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不断将新技术应用到社群之中不仅能够增加社群的含金量,而且能够通过社群实现更加简单的知识变现,减少知识变现的中间环节,真正让社群多样化成为知识变现多样化的开始。
知识变现或将重塑内容逻辑
流量时代的内容产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流量思维。流量思维主要体现在内容流量和用户流量两个方面。内容流量带来的是内容的不断增加,等到内容增加到一定规模之后,内容将会具有流量优势。以百度、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以腾讯、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平台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内容平台。
搜索引擎通过算法和爬虫将不同领域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汇聚到它们的搜索引擎平台上,从而获得内容流量的优势;电商平台则通过商品在电商平台上的不断填充来获得内容流量的优势;社交平台则通过将人们的社交动作产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不断填充到社交平台上来获得流量的优势。
内容流量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它能够借助海量的内容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最终获得用户流量的优势。用户流量是尽可能多地将用户吸引到搜索引擎、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上面,等到用户规模达到一定量级之后,便会具有用户流量优势。流量时代的结果就是内容和用户都汇聚到了一起,内容的产出与用户的需求并不能真正实现对等的联系。很多时候,内容的过多、过滥超出了用户的接受程度之后,流量将会变成一种负担。
随着知识变现时代的到来,这种以流量为主导的内容逻辑将会被颠覆。基于深度体验、自我实现为基础的内容逻辑将会出现。传统的以内容流量获得用户流量,以用户流量充实内容流量的做法将会被个性化、定制化的内容逻辑所取代。以分答、罗辑思维、知乎、喜马拉雅为代表的订阅式的专栏只是这种全新内容逻辑的雏形,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类型来充实内容逻辑,其中定制化、个性化将会是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按照用户的需求生产内容,这种按需生产的内容产出模式或将会对按量生产的内容产出模式产生本质的影响。
微信付费订阅是知识变现时代来临的必然。以流量为主导的内容逻辑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用户的需要,以付费订阅来实现内容产出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只是内容产出逻辑改变的一个方面,未来知识变现或将还会从个性化与定制化方面衍生出更多类型,最终改变以流量为主导的内容产出模式。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多年,长期关注行业研究。微信公众号:孟老狮。
本文由 @孟永辉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互联网通过免费,极致的用户体验,打败了出版社的付费购书的市场格局。现在回头又要开始收费,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始。怎么精准定位用户?怎样让用户订阅的肯定是他需要的,将是体现运营商实力的标准之一。
作者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你买的书,有多少是因为书的名字吸引你而买的。买来这些书后,你是不是会坚持看完。书籍作为上百年的一种知识载体,书名不就具有文章标题的作用么?以上回答你“标题在决定用户是否阅读的作用将会显著下降”这个论断。标题的作用无论在内容付费还是不付费的时代都具有同样吸引人的作用。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的心理、可支配的时间等等。中国人对于知识的盲目饥渴造成了内容付费的兴起,是由于物质条件满足太快带动的文化需求。另外,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一夜之间,随便的一个人就能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当你消费完之后,却还是那么空虚。内容付费,现在是有泡泡的。
格局有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