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重大调整后,有商家冲上单品“已售100万+”

2 评论 4178 浏览 4 收藏 13 分钟
🔗 产品经理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需求转化为产品,并协调资源推动产品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淘宝销量展示规则变动,重大利好商家!销售数据跨度从30天增至365天,新增全网热销统计和商品关注度等维度。这意味着什么?

近一个月前,淘宝持续了近20年的销售展示逻辑迎来重大改变,销量展示数量从30天“月销”变为近365天年销“已售”件数,时间刻度由月延长到年。

这之后,淘宝其实在搜索的数据展现端又有新的变化,譬如增加商品同款“全网热销”统计数据,将一些低价客单订单重新计入销量与权重,对于首次上架30天内的新品,还出现了“XXX人看过”的数据维度……

一些商家告诉《天下网商》,新的销量统计维度下,数据更加多样化,数量上也有所提升,而这个变化,也牵动着他们维系已久的经营法则。

近日,《天下网商》与多位淘宝卖家和电商行业人士沟通,分析新规则带来的变化。

一、热门标品受益,有卖家“老品翻红”

“展示销量高了,更自信了。”一位主营高端大米品牌的商家表示,他店铺内多款商品原本月销量显示在数百到一千,但如今展示已售销量都已经过万。

“8月后,店里生意好了起来,转化率提升明显。”来自杭州的丝巾卖家“我叫叶亲亲”也表示,淘宝展示年销量后,去年上的一款棉麻爆款围巾在今年生意淡季反而又火了起来,提前成为今年的爆款。“还有一款格子围巾,要不是因为下架后重新上了链接,本来应该也会卖的更好。”

淘宝重大调整后,有商家冲上单品“已售100万+”

丝巾的销售具有明显的淡旺季,去年秋冬的旺季也计入销售展示后,店铺老板叶女士店内多款围巾已售数量达数千件,而在变化之前,受限于月销,淡季销量展示只有几百。在她看来,“年销”是辛苦经营积累的成果展示,“看着心里更踏实了”。

有资深电商运营人士告诉《天下网商》,有一些中小商家正在淘宝开启“老品新做”计划,由于积累一定销量和高口碑的老品获取了一定权重,因此对其进行“重新运营”更容易获得结果。

“销量展示变化最直接的影响是转化率,再由转化率间接影响流量展现。”一位电商行业资深人士分析,销量展示变化对商品销量会有一定影响,但是链路作用较长,而且不同商家体感相差较大。

一家新消费睡衣品牌的商家表示,销量展示变化后,对于旧商品链接的运营上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有销量基础;对于新链接来说,其实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因为新链接平台会有相应流量扶持。

一位知名木质家具品牌的电商相关负责人表示,短期流量影响较小,但是中长期看来,转化率会带来提升。由于消费者从众心理的影响,销售数量高,且产品评分高的产品,有助于提升转化,延长爆款的生命周期。

总体而言,这对高客单、长周期的商家会是有利信号。对有淡旺季的服饰、体育用品商家,以及家居家电商家,销量显示数据的提升,还是会带来一定“冲击力”,从而提升转化率。

这一变化对经营热门品类的标品的老商家而言,影响是积极的,在“全网热销”、年销累计的加持下,这类商品的销售数字可能多达10万+、甚至100万+,这可以带来更好的消费信心,而对非标和冷门商品的影响没那么大—— “对他们而言,经营逻辑没变,主要看产品本身能否打动目标客群。”天下网商淘系电商店铺运营人员北极分析。

二、变化背后,稳定和拓新是基调

多位商家和电商人士强调,销量展示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不会改变最基本的运营逻辑和策略。“这不是颠覆式的调整,而是一种很平稳的变化和过渡。”

“其实现在整体的搜索,任何关键词都是千人千面的。商品搜索展现权重更在乎的是产品本身的差异化、匹配相应的价格力。”北极表示。

此次淘宝销量显示之变,未波及淘宝“销量”选项的页面之下的商品排序逻辑,依然按照原本30天月销排序;主要变化的是,淘宝“综合”选项的页面之下的商品排序逻辑,会将商品365天年销额计入搜索权重,此外,买家评价、店铺评分和基础权重等综合因素形成了最终排序。

例如,在淘宝搜索“咖啡”这一品类,在“综合”页面之下,销量显示20万+的产品可能排在1万+后面。北极解释,整个综合排序还是考量自身产品的优势点,如基础权重、优惠力度等多种因素的,所以事实上,从消费者端来看,对淘宝销量显示之变的体感并不明显。

另外,在综合页面内显示的销量,也是以365天内“收货人数”为计,并不是销售件数,点开商品详情页,显示的则为365天内的商品“销售件数”。

多样的展示机制,显示出一个电商平台内部盘根错节的生长逻辑。但现阶段对于淘宝来说,“稳定”和“拓新”依然是基本策略。

年度销量的展示变化,老店铺、老链接间接获益,对于快速起量的新商家、新品来说,建立竞争优势,更成为一场持久战。

平台也在尽力平衡。据了解,近期淘宝会陆续推出新品扶持计划,北极透露,一些新品计划如“新品陪伴30天计划”已经开始在做灰度测试,类目涉及服装和美妆等,还有流量推广补贴、冷启动专属流量扶持等支持新商家快速成长的计划在持续推出。拓展出更多新商家入淘扎根,也是今年淘宝重点工作之一。

《天下网商》观察到,淘宝新品展示也发生了变化,由已售件数改为关注度,在首次上架日30天内展示为“XXX人看过”。

而针对有推新品需求的商家,一方面平台会做相应的扶持,另一方面,平台也鼓励商家进行私域运营和内容种草。“比如,在新品上架之前,给粉丝设置相应折扣,就能获取到流量。”

不少具备风格特点的新锐商家,则在摆脱“卷”流量的旧游戏规则。“我们在淘系吸引自然流量,在站外和私域通过内容和直播拉新。”一位新锐内衣商家表示。

最终,一切动作都要以产品力作为支点。随着流量竞争白热化,北极认为,短期内打造爆品,首先要基于用户需求去做相应动作。在价格力基础上,要做出差异化并对应精准人群做运营。

“举个例子,拉杆箱已经很常见了,但是如果有中间可以挂水杯的、针对女性消费者有扶手的箱子等就更容易爆,商家需要挖掘趋势需求、放大卖点宣发。”

三、积极展示销量,防御平台之争

《天下网商》发现,在销量展示上,淘宝最近还有多个新的变化。

譬如,在一些热门单品的商品详情页,会显示“全网热销”数量。据官方介绍,“全网热销”指天猫、天猫国际、淘宝平台上销售的同型号同规格的同款商品,基于过去365天销量加总计算所得。

淘宝重大调整后,有商家冲上单品“已售100万+”

此前,淘宝对于价格低于一口价3折且支付金额低于5元的商品订单,不累计销量和评分。这也是之前很多淘客都喜欢设置5.1元价格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之后都将计入权重。

另外,若商品SKU或历史订单中有设置5元以上价格,那么曾经不被计入的1元以下价格的支付订单也正在恢复权重。

淘宝重大调整后,有商家冲上单品“已售100万+”

淘宝这些变化,让商家价格设置更加自由,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家冲产品权重的难度和成本。

淘宝正在对平台的销量进行更全方位和系统性的展示。种种变化,不排除受到平台间竞争的影响。作为最早崛起的电商平台之一,淘宝摸索、制定了最早的电商规则和玩法,30天的销量展示也是基于产品周期考虑。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品牌商家,不利于产业带商家和白牌商家的生长,而这间接也给其他平台的崛起创造了土壤。

反观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为了快速扩充、起势,早已在商品销量展示维度方面做出改变,商品详情页长期以累计销量展示,以高销售额数据推动转化提升。对于消费者,其实带来了不同观感,一定程度上将其作为评判平台人气与势能方式。

对于商家来说,周期更长的真实成交量也能提升平台高品质、高信誉商家的竞争能力,鼓励品牌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与平台绑定更深、一起成长。

另外,多平台全渠道经营的商家品牌越来越多,平台也在争取品牌的资源和注意力。

《天下网商》注意到,一家新锐国产彩妆品牌的爆款产品在拼多多和抖音的销量都在数十万级别,原本在淘宝的月销量展示仅为几万,但变为年已售件数展示后,销量数字变为“已售100万+”。该品牌负责人表示,从月销变为年销后,品牌在淘宝的销量有所提升。

“淘宝走这一步有点晚。”该品牌负责人表示。

不论如何,淘宝在以积极的变化面对新的平台竞争格局。在整体互联网流量都趋于稳定的当下,如何为商家提供一个精细化流量运营、数据管理的基础设施,是一种新的考验。淘宝也在摸索汇聚流量、提升转化的更有效的良方。

作者:天下网商

来源公众号:天下网商(ID:txws_txws),记录互联网商业的人物和故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天下网商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唯有充钱才是

    来自江苏 回复
  2. 感觉这种做法只是短暂的利好,长期来讲并不能改变什么

    来自浙江 回复
专题
1417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SaaS产品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定价。
专题
12847人已学习14篇文章
现在,不少企业和行业都走上了数字化转型的征程。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字化营销策略。
专题
62980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你说你会写产品需求文档,我信!但是肯定写的不好,不服看看别人的。
专题
52400人已学习14篇文章
现在业内很多人都强调产品思维,但它到底是什么?又有何用武之地呢?
专题
11752人已学习11篇文章
考勤打卡系统几乎是每个公司的必备,是员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常见的打卡方式有指纹打卡、人脸打卡、蓝牙打卡等等。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考勤打卡产品的设计指南。
专题
12200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制定业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