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精神状态,都被他们演完了

新周刊
3 评论 2832 浏览 11 收藏 21 分钟
🔗 产品经理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需求转化为产品,并协调资源推动产品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如今,各种各样的互联网表情包不断涌现,互联网精神图腾,让年轻人发现同类。本文总结了当代年轻人的十大互联网精神图腾,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抓住年轻人的心的。

和过去“一生只信奉一个偶像”的生活方式相比,年轻人的精神图腾总在迭代。

一个合格的互联网冲浪选手,256G的手机内存里,会有不少于5G的互联网表情包存图,并从未错过任何一代精神图腾——说的正是我本人。

从“熊本熊”到“悲伤蛙”,从“柴犬”到“鼠鼠”,再到“吗喽”和“capybara”,一个不留神,引发社交媒体狂欢的精神图腾就会在互联网世界“上新”。

和远古时期一个图腾能够传承千年不同,现在,单一的物种已经无法充当全能的“代理人”角色,充分表达年轻人的情绪和情感、喜怒和哀乐、痛苦和忧愁、质疑和踌躇,因此,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精神图腾诞生了。

正如学术界会有这样一种习俗:当一个词被反复使用,大众对它的敏感被逐渐磨灭,学者们常会想出一个新的词语来重新指代它,以承接更多的需求,吸引公众的关注。

这些精神图腾的内核多有相通,能够帮助年轻人简短有力地认出同类,识别出相似的苦恼和追求,并以此为机缘,讲述自己更复杂、更深沉的故事,共同寻找生活的出口。

我暂且总结了当代年轻人的十大互联网精神图腾,但同样是精神图腾拥趸的你应该知道,直到目前,这些精神图腾还远远不敷使用。

一、吗喽:“保护吗喽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不知从何时开始,“吗喽”成了互联网热门生物。“吗喽”,猴子的地方称谓,流行于两广地区。但“吗喽”显然比“猴子”更接地气,更能跟年轻人产生与子同袍的革命情谊。

“吗喽的命也是命”“喽命贵”的表情包,让被社会反复锤打的底层年轻人深有共鸣。

谁不想在领导半夜催项目、休年假被安排工作、被上级PUA“我对你很失望”、资本家公然践踏劳动法时,甩给对方一张“卑微吗喽”“擦泪吗喽”“吗喽互害”“欺喽太甚”或“吗喽的命也是命”呢?

(图/小红书截图)

在吗喽表情包流行之前,我从没有仔细观察过猴子的表情。当收集了数百张meme后,我突然意识到,吗喽的五官,经常能排列出当代年轻人的五官惯常出现的几种秩序:

闭上眼睛、没有波澜的“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归西了”,双眼无神、嘴巴张开、嘴角下沉的“歇比了兄弟们”,眼睛瞪大、惊恐愕然的“我活得容易?”,抱起酒瓶猛灌、不闻窗外事的“在喝疯猴子果汁”“悲伤入喉”,怒气冲冲、举起木棒的“猴想一拳把地球打爆”,一动不动地敲击键盘的“吗喽辛苦赚来每一分钱”“在做了在做了”,垂头丧气的“我真的命苦”,有着比其他物种更丰富的表情和表达功能。

我只要上社交媒体,每天必然会和“喽门”同好们因“喽”集合一次。“保护吗喽”成为年轻人的常见梗,但其真正的诉求在于“保护吗喽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年轻人不再仅仅自况逆来顺受、无法对抗社会既有沉疴和陈旧系统的“社畜”,而开始转向“保护吗喽”“喽命贵”的自我捍卫。

二、水豚:“我豚糍粑”

今年社交媒体上最火的BGM之一一定是Capybara(《卡皮巴拉》),这是水豚的英文名称。“想拥有水豚的精神状态”是很多网友今年共同的目标。

最常见的水豚表情包是这样的:泡在温泉或池塘里,头上被人放几个摞在一起的橘子,随便人类怎么骚扰,体型肥硕的水豚闭目养神、岿然不动。

因此,水豚成为了“精神状态稳定”的代言,并被经常游走于“发疯文学”的年轻人视为“身心灵”偶像。

即便水豚表情包的背景可能是一辆爆炸起火的汽车、嘈杂的游客、被另一只水豚提刀威胁、鹈鹕张嘴咬向其脖颈,主角水豚依然神情安详,并配上“love and peace”、“精神依旧稳定”、“我豚糍粑”(“我佛慈悲”化用)、“公司着火我拍照,同事催我我睡觉”等文字,跟几年前流行的“吼叫土拨鼠”形成强烈反差。

(图/小红书截图)

今年,一些新媒体文章总是以“松弛感”作为标题,骗年轻人点击,那么谁能担任“松弛感”的导师呢?水豚。

在情绪劳动越来越成为一个显性问题的时候,年轻人自然想要摆脱这种困境。

毕竟,资本家不仅剥削剩余劳动价值,还勒索情绪价值,情绪劳动可比单纯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累太多了——强烈建议强制打工人情绪劳动的公司发放精神补贴。

对拥有正常情感和情绪表达的人来说,水豚是“不在乎”“置身事外”的代名词,但年轻人最可贵的就是“在意”和“认真”,跟水豚这种无欲无求的状态相比,我和很多年轻朋友,更愿意做“吗喽”和“英子”(黎明朗)。

三、卖崽青蛙:中国人自己的悲伤蛙

自卖崽青蛙出现在全国的街巷和商业区后,中国人开始有了自己的悲伤蛙。

卖崽青蛙最初是以娱乐大众的面目出现的,穿上电商平台定制的绿色青蛙玩偶服装,提起一串小青蛙造型的发光气球,凑上每一个有消费可能的路人,哭诉“生活不易,青蛙卖儿卖女”,并同手同脚地做出立正、敬礼的招牌动作,一次街头行为艺术就完成了。

(图/小红书截图)

在和城管、路人的频繁互动中,卖崽青蛙的人格逐渐丰富起来。

在被抓拍的和城管对峙的表情包里,青蛙们常常瞪一对大眼睛,露出倨傲的表情,“我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满意”“我警告你不要警告我”。

而摘下头套的青蛙,又是另一种故事:在一张由路人拍摄的照片里,青蛙的衣服里面,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或许是天气太热,她把气球放在路旁,坐下来休息。

(图/小红书截图)

“生活不易”原本是卖崽青蛙的角色设定,但此刻却成为了许多打工人的“天涯共此时”。年轻人反观,自己又何尝不是“生活不易”的亲历者呢?

四、印度心灵老哥:打工人的“精神马杀鸡”

印度老哥Masood Boomgaard不只是一个精神图腾,打工人将他的金玉良言视为在淤泥一般的职场环境里杀出清流之路的“精神马杀鸡”。

他常戴黑色墨镜拍摄视频,一口印式英语,语速不快,带人进入一种参加冥想或瑜伽的沉静。

许多年轻人每天上班前会用他的视频做心理建设——“只做你工资内的事,你不是奴隶,努力工作对你无益,努力工作只会让别人变得富有。努力工作、努力玩乐是个坏想法,少工作、多玩乐才是更好的。不要多工作一分钟,工作一做完,就把电脑和手机都关了,也把大脑关闭了,你有自己的生活,好好活!”

(图/Youtube截图)

“老板不是你的朋友,公司不是你的家,不要为你的工作感到emo。你老板根本不关心你,只关心赚钱。当你干病了,你老板就会说快点好起来,因为他想让你好起来给他干活,帮他赚钱。再也别做你不想做的事了,从义务和责任中把自己解脱出来,啥也别干,专注生活里重要的事!别忘了找乐子!”

“摆烂!如果你明天小命没了,你的职位会忘掉你,马上找别人接盘。每分钟都要摆烂!人生没什么伟大的目标和意义,没什么好着急的,我们都会死掉的。摆烂!你就会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

(图/Youtube截图)

“让PPT去死吧!PPT既没有power也没有point,我们被洗脑去相信PPT能赋予我们创意的力量,但它只会杀死我们的灵魂!让PPT去死,也要让Excel去死!它的行和列成了你大脑的监狱,把自己从这些毁掉灵魂的软件里解救出来!活出更有意义的生活!”

“别整天回信息了,从回复每个混蛋的压力中解放自己吧。拒绝掉那些没用的会议吧,只是孤独的混蛋们想找人陪聊罢了!”

Masood Boomgaard的发言被年轻人称为《打工者心经》。

当全世界的“资本家”和“工贼”联合起来的时候,工人阶级永远能相信Masood Boomgaard。

五、章鱼哥:“质疑章鱼哥,理解章鱼哥,成为章鱼哥”

作为《海绵宝宝》里的角色,章鱼哥似乎不像海绵宝宝和派大星那样讨喜。但童年时看章鱼哥和成年后看章鱼哥完全是两种心境。

童年时期,你会觉得章鱼哥每天垮着一张脸,面对主角时相当冷漠,打工时只管自己一亩三分地,下班后就回到造型古板的家里躺平,但凡多出门社交,戏份也能多一点。

章鱼哥形象出自动画《海绵宝宝》。(图/《海绵宝宝》)

然而,“质疑章鱼哥,理解章鱼哥,成为章鱼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章鱼哥的打工心态和疲倦已经成为年轻人向往的“人间清醒”和生活状态——“我生活里重要的事情是六点准时回家”“工作如果可以拖到明天,为什么要今天干?”“我就是快乐不起来”“我恨全世界”“我讨厌大家”“让我一睡不起吧”。

章鱼哥的冷漠和直抒胸臆,正是规避精神内耗的好办法。在职场里对同事和老板表达真实的情绪,是章鱼哥的勇敢之处,而下班回到家,吹乐器、浇花、躺在柔软的床上,看似没有什么宏伟的人生意义,却已经是许多普通人最朴素的愿望了。

六、英子(黎明朗):“发疯文学”是必要的探路者

2004年,抄袭美剧《欲望都市》的中国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播出,歌手那英饰演性格直爽的黎明朗。谁也无法预料,十几年后,黎明朗和“从不内耗”的妍珍一起成为“发疯文学”的重要先驱之一。

“这简直是危言耸听!”“人不光有爱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人活着不是为了一个女人,或一个男人”“那些片子就是拿来吓唬那些小女孩的,让她们赶紧结婚用的,生怕她们有女人的独立意识,生怕女人不受男人管制”,很多台词提到的问题,今天仍然没有解决,而黎明朗的直接和坦诚,仍然被许多人推崇。

(图/《好想好想谈恋爱》)

“确诊英子”和“英子治好了我的焦虑”的反馈让人发现,直到2023年,很多人依然没有逃离社会规则和直面自己内心所求的勇气。也许,在真正的勇气生长出来之前,“发疯文学”是必要的探路者。

七、大笨狗:洞穿了自我阉割和违背心意的自己

“大笨狗”是国产IP,其形象是一只随时堆满笑容的小黄狗。

和水豚的不为所动不同,大笨狗往往在痛苦的场景下也不改笑容,这种反差感更烘托出了强颜欢笑的悲哀。

说出“你们都这么快活,只有我一个人受苦是吗”的时候,它在微笑;走钢索时,它仍然在微笑:“怎么,你以为我活得很容易是吗?”大难临头前,它要“先玩一会儿”;精神世界里空无一物,但它“有时真的很需要进来待着”;做情绪稳定测试时,它在“你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吗?”“你为你的自卑感到苦恼吗?”“你似乎总能遇到倒霉事?”的问题下都勾选了“每一天”,即便如此,它依然笑容满面。

(图/小红书截图)

偶尔,它会流泪,但也仍是在一张笑脸上流泪。

大笨狗经历的糟心事前赴后继,但它很少露出对生活的动荡情绪,很多年轻人在它身上洞穿了自我阉割和违背心意的自己。

无法对生活还手的时候,强颜欢笑似乎是用欺瞒的方式对生活做出的最后抵抗,但无法对生活还手的时候,难道还不能还以颜色吗?这未免太苦涩了。

当情感表达被抑制,社会将“精神稳定”作为规训时,年轻人不免更愿意让精神图腾越俎代庖。

八、Loppy海狸:浇心中块垒

粉色卡通海狸Loppy擅长阴阳怪气——“好喜欢吃苦瓜,比我的命甜一点”“又是我的错呗?”“表面:遵命,老板;实际:拿命来,老登”。这种个性很可能是被中国人二次创作出来的。

经过国人改造后,Loppy 被赋予了“阴阳怪气粉色淀粉肠”的新身份。

Loppy原本出现在2003年播出的韩国卡通片《小企鹅Pororo》里,角色特点是“善良”,但经过国人改造后,Loppy被赋予了“阴阳怪气粉色淀粉肠”的新身份。

精神符号往往离不开民意的推举,精神符号的作用也是如此——借Loppy酒杯,浇心中块垒。

九、萨卡班甲鱼:清澈且愚蠢

萨卡班甲鱼是生存在奥陶纪的无颌鱼类,已经灭绝,死亡原因可能是一场大型风暴引发淡水灌入其栖息区。

关于萨卡班甲鱼流行起来的原因,一种说法是,2022年8月30日,古生物学博士生Kat Turk在推特上发布了于芬兰自然史博物馆拍摄的萨卡班甲鱼的修复模型,其憨蠢的表情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热议。

(图/小红书截图)

萨卡班甲鱼有点像“清澈愚蠢的大学生”,常伴以问号出现,看似在思考,其实脑袋空空,搞不清楚状况和发出疑惑时,用“蒙圈”和“我精神状态挺好的”来迷惑自己和对方。

面对世界的出其不意和自己的无可奈何,人的一生中总会多次经历“萨卡班甲鱼时刻”。

十、momo:在联盟中做一个强烈的个体

momo,即匿名者联盟。无论在豆瓣、小红书,还是在微博、微信,momo大军都日益壮大。

(图/小红书截图)

momo的头像通常是一只粉色小恐龙,在这个“一人犯错、全员背锅”的身份下,momo更加畅所欲言,更便于“发疯”、玩梗,也更便于恶言相向。

当我将用户名改成“momo”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在这个集体下扮演“momo”这个角色,而是褪去所有社会角色赋予的身份,完全成为了我自己。

(图/小红书截图)

在momo联盟里,非但没有彼此模仿、复制,反而出现了更多性格迥异又强烈的个体。这在现实世界里,几乎将是相反的走向。

作者:刘江索;本文首发新周刊646期《喀什之魅》

来源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周刊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通篇不知所云,矫揉造作

    来自新西兰 回复
  2. 发疯之后 世界才会变得温柔

    来自浙江 回复
  3. 每次看到整个momo的昵称和头像就头大。。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295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OTA,在线旅游(Online Travel Agency)指“旅游消费者通过网络向旅游服务提供商预定旅游产品或服务,并通过网上支付或者线下付费。
专题
1619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做用户调研是一项很重要的过程。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用户调研。
专题
16971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图标是用户页面不可缺少的元素,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图标设计指南。
专题
16558人已学习16篇文章
私域模式已完成从探索到落地的转换,许多企业也纷纷落局。而基于私域衍生出的SCRM工具,也成为私域运营必不可少的利器之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SCRM工具的搭建以及相关业务运用场景。
专题
1322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金融产品经理需要知道的金融基础知识和产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