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数字化专题研究(二):消费金融行业发展PEST分析

0 评论 2178 浏览 2 收藏 24 分钟

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消费金融的数字化行业发展方向与当前经济政治、经济等有关,下面这篇文章笔者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当前其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以及未来的趋势的相关内容,接着往下看。

消费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边界及方向与目前行业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情况息息相关,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消费金融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及未来趋势,从而为后续的数字化转型中的相关举措提供宏观环境相关的背景支撑。

一、政策环境 Political

1. 政策态度:从开放到审慎

我国的金融基础相对薄弱,但是消费金融的发展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增速是比较快的,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相关政策的支持。政策对于消费金融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初步启动期:消费金融最早可以追溯到1981年央行开展小规模消费信贷业务试点,此后持续了长达30年的以银行为市场绝对参与者的长跑。

试点观察期: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方法》颁布后,银监会批准成立了首批持牌消费金融公司(4家),分别在上海、北京、成都和广州试点筹建。

这一阶段,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审核方面的要求相对宽松,其产品主要服务特点是小额、快速、无抵押担保,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贷无法覆盖的消费金融需求缺口。

支持鼓励期:2014年以后,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电商、消费分期平台、网贷平台、P2P平台、小贷等快速布局消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日益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互联网平台绕过消费金融公司牌照,通过申请互联网小贷牌照,直接在某些特定的消费市场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互联网公司在拥有大量用户、高频交易、场景优势后,金融自然成为变现的最佳渠道。

在高速扩张时期,留下了一些隐患。一些非持牌机构的涌入,整个行业暴力催收、高利贷等违法乱纪现象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行业整顿期:在消费金融行业高速发展期间,一些负面问题显现,监管部门逐步加强行业治理。2017 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政策,对网络小额贷款和现金贷等业务进行清理整顿,整治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和股市等问题。

2020 年后,国家针对互联网贷款业务出台了新规,P2P 行业风险也逐渐出清,消费金融行业开始逐渐进入规范期,对非持牌机构管控的趋严以及牌照发放门槛的提高,正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竞争优势凸显,迎来政策红利期。

审慎发展期:2020年的相关政策比较密集,包括牌照发放速度变快、全面清退P2P、信用卡利率市场化、支持消费金融等政策,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

之后,政策作用逐渐显现,行业乱象得到遏制,监管环境审慎放开,并陆续出台各项文件引导线上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多项政策的陆续颁布,鼓励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对行业进行规范,一方面利好于行业走向合规化、成熟化,另一方面也对从业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政策对于消费金融发展持鼓励态度,但是监管常态化

“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双循环”格局下,消费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关键引擎,消费金融作为支持居民消费和实体经济的助推器,政策对于消费金融还是持支持鼓励态度的,但是政策更加希望整个消费金融健康有序发展,所以之后的消费金融会走向监管常态化。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新版《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下称“新规”),自2023年11月10日起施行,原银保监会于2020年3月公布的原规定相应废止。新规在对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出资人变更、募集发行债务和资本补充工具等方面的规定有变化。

对于新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其控股股东最近1个会计年度末净资产不低于总资产的40%;消费金融公司申请变更股权或调整股权结构涉及控股股东资格审核时,其净资产率应不低于30%;另外,新规简化了消费金融公司债券发行程序,明确资本类债券储架发行机制。之后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准入门槛会更高,但是在融资侧会更方便。

监管部门持续健全信息保护、数据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征信管理等方面的规定,详见如下:

总体看,消费金融领域的监管政策出台或更新较为频繁,牌照审批速度放缓、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的出台等一系列举措都说明金融行业的监管不断深入,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消费金融机构机构需及时跟进最新监管要求,建立全面的监管体系,不断提高机构合规意识,合理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提高风控能力,理性扩张,有序发展。

3. 利率下行趋势明显,利差空间收窄

站在当前时点来看,国内经济修复的基础尚不牢固。

但值得注意的是,7月24日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提高“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并且明确表示经济发展是“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央行二季度和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也都强调了逆周期政策调节的重要性,截至目前已持续推进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的落地,宽松信用预期得到不断证实,预计后续货币政策仍有调整空间。

从历史上看,宽货币政策是各国在应对本国经济下行时与极端外部事件冲击时所采取的主要刺激手段之一。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自2010年以来4轮主要的宽货币周期也大都出现在短期经济面临明显下行压力的阶段。

站在当前时点,考虑到今年以来国内经济疫后修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预计后续货币政策仍会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政策利率的调降仍有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过去两年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贷款与存款利率调整的同步性明显增强,从而有助于商业银行缓解利率下行而带来的盈利压力。

利率下行趋势明显,银行客群进一步下沉,消费金融公司在利率上的优势进一步被被挤占。想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增量,需进一步做好数字化赋能,用差异化的产品、服务抢占市场。

二、经济基础Economic

1. 消费缓慢恢复,消费呈现结构性增长趋势

2022 年,居民非刚需性质的消费一定程度上下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放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负增长。2023 年以来,各界积极采取各类举措恢复消费,成效显著,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758亿元,同比增长8.2%。

除了总量特征,消费亦呈现出一些趋势性的变化:

长假出行需求和“体验式”消费需求相对强劲,消费存在结构性的增长,今年各大公共假期旅游人数及收入均较疫情期间明显回升,中秋国庆假期已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水平,社零中统计的餐饮服务消费 2023 年前 3 季度同比增长 18.7%、两年复合增速录得 6.4%,高于整体社零增速。

且城镇消费回升的动能弱于乡村;截至 2023 年 9月,乡村消费同比增速录得 9.3%,高于城镇增速 0.7%,可能体现出今年疫情影响消退后、乡村就业的边际改善更为显著,对收入提升的弹性也更高。

与经济周期波动更为相关的可选消费的同比增速持续回落、低于必选消费的增速。

可能体现为高端消费韧性较强,平价消费多点爆发,而普通耐用品消费的增长较为温和。比如金银珠宝、烟酒和体育娱乐用品零售增速高于疫情前趋势水平。

在经济缓慢复苏,结构化增长的大趋势下,消费金融机构不应一味追求规模增长,需持续”精耕“,针对潜力较大、韧性较强的重点场景进行布局,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细化、灵活性的高品质金融产品。这也是消费金融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2. 长期来看,经济基本面向好,消费金融仍有增量空间

我国住户部门贷款余额持续上升:占金融机构境内贷款余额的比例已经从2015年的28%上升到2021年的36.6%;住户部门杠杆率持续上升:根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已经由2008年末的18.2%上升到2019年末的65.1%,2020年,住户部门杠杆率同比增幅比2008—2019年年均增幅高3.1个百分点,住户部门杠杆率增幅对宏观杠杆率整体增幅的贡献率为31.3%。

我国居民杠杆率的快速上升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监管已明确提出“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当前我国居民部门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宏观空间已经不大,预计未来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对消费金融贷款规模增速的管控,保持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宏观指标增速的相对一致性,中国消费金融步入平稳发展阶段。

未来,在消费作为推动GDP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主力驱动这一基本趋势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国内消费环境逐渐丰富,消费场景多元化和消费产品升级化也将继续刺激居民消费,中国狭义消费信贷余额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狭义消费信贷余额规模将以7.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速持续增长,到2026年将接近25万亿,消费金融仍有增量空间。

三、社会环境Social

1. 短期内存在预防性储蓄,信贷意愿疲软,长期内仍有渗透空间

收入端层面,居民可支配收入边际改善,就业较为疲软,促使高储蓄释放较为缓慢。居民消费与收入呈同向变动趋势,面对收入下降,消费的同比变化幅度更大且回升更慢,与居民储蓄率上行趋势相反,在2020年,最终消费率结束长达十年的增长态势,转而下滑。

收入端减少及消费端的收缩促成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增强,截至2023年2月,定期存款占存款比重高达70.2%,为近十年最高水平。一季度新增定期存款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居民新增长短贷低于三年的同期历史均值,信贷意愿疲软。

我国当前约55%的最终消费率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约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大多同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内需有待扩大提振。消费信贷仍为经济增长内需提振重要动力。未来几年,在金融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居民的基础信贷教育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2. 信贷消费理念在代际之间、地域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

消费信贷理念的差异也影响不同消费金融市场的拓展难度及消费信贷供给密集度。由于代际差异、消费理念、社会保障等差异,导致不同代际、不同地域之间的信贷消费存在结构性差异。

首先,不同代际的人对信贷消费的接受程度和理解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年轻人对信贷消费的接受度相对较高,他们更加熟悉和适应这种消费方式。而中老年人则相对更加保守,他们更倾向于传统的储蓄方式,对信贷消费持有一定的疑虑和担忧。在产品营销侧,针对不同年龄段客户提供的信贷服务也需进一步进一步细分。

其次,地域之间的信贷消费理念也存在差异。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信贷消费被视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方式,人们可以通过信贷消费来满足各种需求,对信贷的认知也会更加全面。然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人们更加注重储蓄和稳健的财务管理,因此对信贷消费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此外,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同也会影响人们的信贷消费理念。在一些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地方,人们可能更放心地使用信贷消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他们相信在遇到困难时,政府和社会会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而在一些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的地方,人们可能更倾向于自我保障和储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针对不同信贷理念的客群需要提供更差异化的解决方案,需要数字化的客群洞察及触达链接手段进行信贷认知教育,并根据客户需求更精细化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

四、技术支撑Technological

1. 消费金融领域金融数字化投入持续加大

如今,在监管趋严、成本上升、产品同质、息费下降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数字化转型、风险的控制、产品的创新、精细化运营等因素均已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各机构需持续加强金融科技与业务的融合,持续挖掘用户价值,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据《【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2023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主题调研报告》,各金融机构均逐年提升在数字化领域的投入,包括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转型组织架构上数字化人才储备、数字化科技投入等。

2.技术的发展为消费金融数字化发展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大数据、云计算和数据库等技术为消费金融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建设。其中,大数据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深入理解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和需求。云计算则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弹性的计算资源,使得他们可以在需求高峰期快速扩展业务,而在需求低谷期降低运营成本。

此外,数据库技术则帮助金融机构有效地管理和存储大量的信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例如,消费金融公司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打造了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唇语识别、语音识别等通用基础技术,赋能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营销等解决方案。

在全球范围内,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业并提升了变革速度。以区块链技术为例,该技术有望简化金融机构的操作流程,提升经济服务的效率,实现与更多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因此,可以说,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库等新技术为消费金融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正在逐渐改变金融行业的面貌,尤其在消费金融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这两项技术的应用更是为行业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首先,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学习和模式识别能力,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需求。

例如,利用AI的相关技术,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开发出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唇语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以及意图识别、活体检测等智能风控方案,这些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更能有效地预防欺诈风险。

此外,AI还在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资管等多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金融服务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定制化。

其次,区块链技术则为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具体来说,区块链技术能够在无需信任的环境中实现可追溯、不可篡改的数据记录。在消费金融领域,区块链可以确保资金流动的透明性,并有效防止双重支付等问题。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支付清算等多个细分领域找到了具体的应用项目。

本文由 @瘫瘫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