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愿意为知识付费了呢?
不要简单以为,有好的内容就可以收费,消费在升级,用户的理性也在升级。
去年开始罗辑思维率先试水知识付费模式,把重心从社群电商转移到知识服务商,推出了「得到」,现在上面的付费订阅产品做的风生水起,本人也是重度用户,订阅了9个专栏,平均每天在线时长100分钟左右,超过了微信。
在线时间虽长,从价值上看还是比不上微信和淘宝,因为大部分时间花在听音频上面,没有操作上的交互,时长转化的想象空间有限。不过这些依旧掩盖不了高粘性的产品价值。
《未来简史》里有一段话:
如果想让人相信某些假想实体,就要让他们牺牲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牺牲令人越痛苦,他们就越会相信牺牲奉献的对象确实存在。
没有什么比钱更有价值了,虽然牺牲了规模迅速爆炸的速度,但换来用钱投票的用户是最精准、最忠诚的,这就是付费模式的优势。
知识付费的风口来了吗?
从消费升级的角度去看,罗胖有个定义
需求分两种:
满足欲望,比如开个餐馆。
实现自我,比如去健身房。
消费升级实际上是完成需求上的切换。
在知乎也看到对消费升级的一个很到位的分析:
消费升级本身。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积累升级了的消费习惯也需要一个过程。而经过了20年的高速经济发展,消费的辐射效果已经很明显,该吃的馆子都吃过了,该买的牌子也都买过了,该去的地方也都去过了,量的覆盖已经足够,质的提升就水到渠成。
质的提升也包括实现自我。
其实知识付费并不是一个新认知,买书、买杂志、听课都需要花钱。准确来说,这一轮知识付费是想强调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只要提供的内容能够满足实现自我的欲望,就会有更多的用户愿意花钱买单,并且有更多的用户会主动需寻找这样的好内容。
随着后续微信付费阅读的跟进,知识付费似乎已经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风口特质。
还有分蛋糕的机会吗?
知识付费的大蛋糕,「得到」已经咬了一大口。当然,还有一大块预留给微信。
不同的是既然定位于用户的“翰林院”,在内容质量和获取效率上,「得到」一定会优于微信。
近期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的大改版也证明了这一点,从周更变成日更,时间也被砍到5-8分钟,将碎片化的高效学习模式走到底。
但「得到」毕竟一个平台性的知识服务商,虽然目前每推出一个新的付费产品,打磨时间至少是半年,产能很低。可从长远看,借着风口的助力,产品多样化不可避免,多样化导致臃肿,臃肿的结果必然会使知识获取效率下降。
就拿我说,现在已经产生了信息过载的焦虑,碎片化的时间已经不足以消化所订阅的内容。
不过「得到」一定会极力避免这个情况,在知识品类上会有意克制,不会脱离让大部分人都能够「看的懂,还有用」的知识范围。
如果上面的分析成立,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切赛道的机会,即,那些特定行业的「有门槛、也有用」的专业知识,同样以碎片化的产品形态进行打磨和包装,比如《餐饮创业前的十节课》、《化妆品店长晋升5条路》,目的是覆盖到「得到」兼顾不了的用户群,作为「小得到」去提供垂直行业的优质知识服务。
抱歉这个风口,“猪”飞不起来。
这个“猪”并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想说这轮知识付费创业机会,依旧在大V手中。
上周有个朋友很激动的找到我聊(由于我运营了一个MBA同学迭代群,人不多,但有固定的内容输出,活跃度较高),他想拉我一起做收费社群。下面截几段他的一些想法,应该反映出了在所谓「风口」面试一类人的普遍心态:
简单来说,要么本身具有影响力,要么具有资源整合能力去制造影响力。
而本身已经错过微博、微信流量红利的个人,想去抢知识付费的红利,哪怕你起的再早,抱歉,真没有机会。
何况除了影响力以外,知识付费是一门生意,所以你必须得想清楚:
提供的知识服务形式是一个什么样的确定性服务。
适用群体、更新方式、持续周期、知识要点,从一开始就要给用户看到全貌,而不像自媒体一样灵活自由。
如何将一整套知识揉碎,重组,形成新的适用于碎片化学习的知识体系,并体现其专业性和权威性。
能够给予用户什么预期,就像一面镜子,用户能否通过产品形态清晰看到实现自我后的画像。
总之不要简单以为,有好的内容就可以收费,消费在升级,用户的理性也在升级。
作者:思考菌,微信公众号:secondthought
本文由 @思考菌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得到卖的是知识吗?只是人而已
不建议把罗胖看得太重,他也只是个商人。《罗辑思维》改版的出发点可能更多是出于对他的利益,而非用户。你居然订阅了这么多专栏。我只订阅了“薛兆丰”的课。因为我不懂且当下需要,而其他专栏我不懂但是当下不需要。 我一般是怼起来一起听的。 不是听他的结论,而是听他怎么得出结论的,所以听的慢还会反复听。
是的,他只是个商人,薛兆丰的课很值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