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72小时,我在人与AI战役的“最前线”

3 评论 4393 浏览 2 收藏 17 分钟

自从前段时间萝卜快跑爆火,后续各个地方都在给无人驾驶降温。无人车的发展,不仅关乎技术的突破,更触及到从业者的生计和社会的适应。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场战役的“最前线”,探讨无人车技术带来的深远影响。

7月20号中午,武汉市蔡甸区金湖花园附近,一个70岁左右的武汉老太太,拿起手机,拍下了乌鸦君坐上“萝卜快跑”的照片。

“你们真的敢坐吗?我是不敢坐啊。”老太太兴奋不已。

这是乌鸦君在武汉,人类与AI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即将开打的“最前线”,亲历72小时的一个瞬间。

前线之外,抖音上的网红在怒吼:无人汽车正在抢走底层人的饭碗;北上广咖啡馆里的中产阶级在担忧,职业人生可能很快会被AI取代。

但,这里的前线静悄悄。

除了,一家名为武汉市建设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的出租车公司,发出“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的“呐喊”;另外偶尔有几个司机嘲笑“苕萝卜”的种种笨拙外,你很难感受到无人汽车在这座城市存在的气息。

当网约车迎来最后一个黎明,“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降温”

蔡甸区,百度萝卜快跑汽车产业基地的所在地,被认为是萝卜无人车最多的区域之一。

7月20日11点,在武汉光谷等了45分钟依然没有打到萝卜快跑的乌鸦君,满怀期待地来到了萝卜快跑基地。

11点37到12点20,超过40分钟时间都没有车辆应答,在经历萝卜快跑三次延时和两次取消订单后,乌鸦君最终选择放弃。

在武汉的72小时,乌鸦君分别在揽胜公园、金湖花园、锦绣龙城、百度萝卜快跑生产基地四个地方,打了6次车,其中只有两次打到了车,4次由于没有车辆应答,被系统取消订单。

多位司机反馈,最近几天,武汉街头的无人车数量明显变少。“有时候一天都看不见一台。”一位司机说。

车越来越少就算了,萝卜快跑能去的地方也受到了很多限制。

“萝卜快跑”APP显示,其在武汉的营运范围较广,涉及武昌区、汉阳区、硚口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洪山区、江夏区等区域。

运营区域看上去很大,但并不是区域内的所有地方都能去。

比如,在7月20号上午10点,当乌鸦君将目的地定到江夏区永旺梦乐城和通达广场,萝卜快跑显示:当前路线无法通行。

据一位网约车司机未经证实的说法,由于无人车很容易造成拥堵,加上暑假又是旅游旺季,因此近期无人车在白天不允许进入市中心。

种种迹象显示,或许是受到网络上汹涌舆论的影响,武汉正在给无人车降温。

02 情绪喧嚣的出口

从武汉站出来,因为我们出站比较慢,司机绕武汉站两圈才接到我们。接我们的司机姓李,我们就先称呼他叫李先生。

李先生30岁左右,很明亮的一张脸。前座的后背上挂着崭新的招揽包车生意的广告牌。“你要是包车随时打我电话,电话就在牌子上,你可以记下来。”李先生说。

十几年前,李先生高中毕业之后一直在武汉一家本地开发商做楼盘销售工作,“2015年、2016年的时候,楼盘销售特别火,我们销售提成2%,每个月很轻松赚3、4万。后来,2020年,你知道的;再后来,公司没了。”

听朋友介绍说网约车很赚钱,于是3个月前李先生正式加入网约车。“谁能想到我刚开3个月,出租车不用人开了?”

李先生的担忧并不是个例。武汉无人车舆论的爆发,最早就源于一则名为“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的网传文件。

从4月份以来,这家公司已经有4辆出租车停运了,而且这个趋势还在蔓延。他们把冷清行情归咎到无人驾驶和网约车盛行。文件里最后那句,“科技是初衷是让人类生活的更好,现实是让底层人吃不饱。”,更是彻底点燃了互联网上的情绪。

但当乌鸦君真正到了武汉,在与数十位司机交谈后,他们讲述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在武汉,巡游出租车与网约车与巡游出租车的“矛盾”由来已久。在网约车没有出现之前,由于武汉人出行以出租车居多,在当地开出租是一个很吃香的职业,甚至比很多做生意的小老板赚的都多。

但这一切都随着网约车的出现而改变。现在在武汉,出租车只有1.8万辆,而网约车已经接近3万辆,相当于市场供给一下增加了一倍多。也难怪,出租车会对科技行业存在天然的敌意。毕竟,再来这么一次,出租车司机可能连饭都吃不上了。

于是,无人车也成了出租车公司们宣泄情绪的一个出口。

03 武汉的黎明静悄悄

抛开部分不满的司机,大部分武汉司机对无人车的反应比较平淡。他们普遍的一个看法是,有影响,但微乎其微。

第一,现在无人车数量太少。虽然网上都在传武汉有1000辆,但武汉市交通局的回应是,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规模只有400多辆。

现在武汉网约车和出租车加起来应该接近5万辆,按这个数据计算,无人车的数量甚至还不到网约车和出租车加起来的百分之一。

第二,无人车乘坐不仅等待时间长,开得还很慢。一位司机告诉乌鸦君,很少有人在日常通勤里会选择无人车,很多用户尝鲜后就不会再坐了。

因为“苕萝卜”太笨拙了。

现在想要坐萝卜快跑,不仅等待时间动辄40分钟以上,还只能在指定站点上下车,指定站点也没设置明显标识,只有通过手机地图才能辨认。

站点的设计,也并不完全是根据打车需求。比如,在武汉最繁华的江汉商业步行街一带,“萝卜快跑”的站点就很少。

另外,萝卜快跑的车速也明显慢于网约车。萝卜快跑在跟车时,会保持3至5米的安全距离,当前方或侧方出现车辆、行人等时,就会明显减速。如果到了拥堵路段,萝卜快跑不够灵敏的问题就体现得更明显了。

在乌鸦君乘坐过程中,萝卜快跑就多次由于车速慢,被后方车辆鸣笛催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武汉大部分网约车司机都活得不错。网约车司机们反馈,如果一天跑10-12个小时,流水大约在4-500元,如果再辛苦一点,这个数字还能更高。

按每天流水450块钱计算,除去网约车平台业30%左右的扣点和每周休息一天,网约车司机每个月的收入超过8000元。如果车是租来的话,还要扣掉3000块左右租车和维修的费用,网约车司机收入在4000-5000元左右。

这个数字不算高,但在大部分人月薪只有4000-5000的武汉,网约车司机收入至少是在当地的中等水平。

网约车司机的淡定,与网络上汹涌滔天的恐慌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场人类与AI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开打前,寂静笼罩着武汉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网约车迎来了最后一个黎明。

04 进击的无人车

乌鸦君沟通的数十位司机中,绝大部分司机没有注意到,无人车的发展正在以他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一路狂飙。

今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北京发布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

不止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等各大城市都在加速推进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上路。截至 2024 年 6 月,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多个城市向多家企业发放了无人车资质,已有51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

加速的又何止政策落地速度,还有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成本下降。

今年 5 月,百度在 ApolloDay 宣布第六代无人车Apollo RT6,成本下降到了20万元。而此前百度副总裁、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王云鹏曾经透露,包括整车以及无人驾驶套件等在内,Apollo第五代无人车的各项成本总计48万元。

也就是说,仅升级一次,无人车的单车成本就下降了接近6成。这还没算,从第五代升级到第六代后,取消实车安全员带来的成本下降。

现役运行的车辆中,200辆车配备安全员,其余是远程监控、一人监控3辆车。在安全员无需轮班监控24小时运营的车辆情况下,也大约需要300人。而第六代无人车,实车安全员将被取消,全部转为远程监控。

根据《晚点》测算,在五年折旧下,萝卜快跑第五代车的单日运营成本为471元,而第六代单车单日成本也能降到109元,成本下降了近8成。乌鸦君沟通的无人驾驶厂商内部人士也证实了这一数据的可信度。

固然从现在看,无人驾驶出租车很难比人开车更有效率。但请相信,在汽车行业激烈的竞争下,无人驾驶车的成本可能会比预期降更多、更快。

这意味着,替代时点可能会比武汉网约车司机们预想得要更早。“我们预估五年内,无人驾驶将占据30%的市场份额。”前述无人驾驶厂商内部人士预测说。

目前来看,这一预测并非天方夜谭。

05 挑战远未到来

在任何科技革命里,人们总是高估短期的影响,低估长期的影响。这话固然听起来很俗套,但如今就这样真切地发生在武汉无人车的故事里。

在当下的互联网上,无人车彻底火了。

在抖音上,有关无人车最火的一个视频点赞量超过7.8万,评论更是多达43.6万。标题醒目地写着几个大字:出租车司机都可以失业了。

当所有人都在怒吼:无人汽车正在抢走底层人的饭碗。乌鸦君必须要说,无人车的真正舆情还远远没有到来。

别看现在这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但实际影响非常有限。原因很简单,由于成本高、投放数量少等原因,无人车并没有对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产生规模性的影响。

但技术总会不断进步,成本也会逐步下降,或许是十年后,或许是八年后,临界点总会到来的,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有关网约车司机的数量,各种机构统计差异很大,有的是600多万,有的是一千多万,差别在于统计标准,是只统计全职,还是全职兼职都算上。不管哪种算法,可以肯定的是,这至少会影响数百万个家庭的生计。

真到了这个时候,无人车公司们才算是迎来真正的挑战。而一切的未雨绸缪已经开始了。

就在乌鸦君来到武汉的前两天,百度宣布公关一号位的新人选,来自360集团的公关副总裁蒋昕捷。

蒋昕捷很多人并不陌生,2001年高考凭借《赤兔之死》一举成名,2010年又以调查记者的身份揭露地沟油丑闻。与璩静相比,蒋昕捷最大的优势就是口碑好。

这一出身和背景,百度显然希冀蒋昕捷能够在未来的无人车舆情中,获得更多的公众理解和情感认可。

毫无疑问,百度正在为无人车的变革时刻做着准备。当变革即将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做着自己认为对的选择。人是如此,公司也是如此。

但未来岂是这么容易预料的。AI是个新事物,对AI的未来谁也没办法说得准。技术所带来的时代更迭,总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快,也更加复杂。而真正身处浪潮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只能像一片羽毛,轻轻飞出窗外,去寻找新的落脚点。

一百年前,为了抗议电力普及,纽约市600个灯夫宣布集体罢工。那一天,纽约市一片漆黑。

但就在21年后,纽约最后两个专门点煤油路灯的灯夫宣布转行。从此纽约也有了新的称呼:

不夜城。

文/林白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乌鸦智能说】,微信公众号:【乌鸦智能说】,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头部生产力的提高没有为底层人民带来利益,只是增加了收割的武器,那么这种应用就不是好应用。

    来自陕西 回复
  2. 各大城市加速推进无人驾驶出租车上路,技术进步使无人车成本下降,看未来运营咯!

    来自北京 回复
  3. 未来发展应该来到了AI时代和智能化时代,只能说有利有弊吧!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