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自己得了数据癌

4 评论 3587 浏览 6 收藏 9 分钟
🔗 产品经理专业技能指的是:需求分析、数据分析、竞品分析、商业分析、行业分析、产品设计、版本管理、用户调研等。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被数据所左右。从健康追踪器上的步数到社交媒体上的点赞数,这些数字似乎成了衡量我们生活的标准。本文深入探讨了这种现象,揭示了我们对数据的依赖可能已经超越了理性的范畴,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数据癌”。

01

最近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像是被数据支配,得了数据癌。

如果不达到某个数据,我就会浑身难受。

之前说Apple watch像是电子爹妈,但不对。

你不会这么听你爹妈的话。

你爹妈天天提醒你要多运动,要多看看远方,但你绝对不会这么乖的到点立刻站起来溜达溜达。

不到腰间盘突出、膝盖弹响、体检三高,你绝对不会把爹妈的那些叮嘱当回儿事。

但如果我之前数据都做到了,今天没做到。

我真的会立马去完成这件事。

很可怕,这就是数据癌的表现。

那里有个圈,因为这些圈可以变成数,你就被控制了,魔怔了,疯了,一定要把那个数字往上弄那么一格。

哪怕这个数字毫无意义,但没关系,只要数字上升,整个人就无比开心。

要是还能有那么几个人,凑到一起天天就比这几个数字,那简直要开心爆了。

再弄那么一个排行榜,每天光是盯着排行榜的排位变化,盯着自己ID后面的数字变化都能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心。

就好像,成了一个提线木偶。

哦不对,蓝牙木偶。

02

反过来看我的生活,有时候真的做事并不是因为自己想去做,而是因为任务列表上有这么一条。

手表上有个环,合!

软件上有个签到,点!

玩个游戏,为了白金奖杯在游戏里刷各种无意义的内容,干一些没屁用的重复劳动。

我为啥非要和谜语人较劲?

我为啥非要去收集一百根羽毛?

别问,不知道,一个奖杯没点亮我全身难受。

我知道这些事毫无意义,早就已经不快乐了,不好玩了,玩到底了,想看隐藏内容直接去B站看切片更快。

甚至折腾到最后我对游戏的喜欢也都消磨没了,拿完全成就一辈子都不想再打开这游戏。

但是就是忍不住,就是觉得不做不行。

有时候累得要死了,想到游戏里日常还没有做,就赶紧爬起来再去收个地。

虽然很蠢,我也知道这行为很蠢,就是掩耳盗铃,毫无意义,我也根本不用跟谁去证明我玩游戏的资历,甚至多年后回想起来想看看自己真实玩了多长时间游戏的时候还会被自己恶心一把。

但就是会有那么一种奇怪的欲望。

然后过一段时间看着这个数字突然一阵空虚。

我感觉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了,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被赛博克苏鲁附身了!

我一定要用这些数字来证明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的成果,用这些数据展现出来才行。

我在讨好这些数据,我患上了数据强迫症,被这些数字所强迫。

感觉就差把上班打卡弄出快感了。

03

之前有一句话,说为啥有些人追求另一半追到一半就不追了,下面最高赞的回复是:你倒是给个进度条啊!

然后很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的人生要是也能有个进度条,肯定就不会这么摆烂了。

之前还真有一些人想要利用这种心理,开发了一些奇怪的应用。

就是那种,给自己设定日常任务、目标和成就,然后每天打卡勾选完成的神奇APP。

然后使用者要不然是放弃了,要不然是被逼疯了。

直到Apple Watch 登场,大家开始了合环的日常任务。

谁能想到,在大家担心手机成瘾电脑成瘾的时候,手表竟然也能成瘾了。

当电子产品真的给我们的人生标出了一个进度条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并没有活得好。

数据化反而带来了更多的任务,更卷的强度,更多的焦虑。

完成所有任务之后并不会带来轻松舒爽感,只会带来自己还有好多事没完成的焦虑感。

今天的环没合,今天的运动量不够,这口饭到底有多少大卡?睡眠时间到没到八小时。

甚至到了超市,看到饮料瓶子上的那个大大的0,自己都会十分兴奋。

连看个电影这种事都没法简单说一句自己喜不喜欢。

看到特别喜欢的电影就期待他票房大卖,天天盯着实时票房排行榜当上了精神股东。

豆瓣分数和自己的预期有差别,要上去怒打发短评,狠狠平衡一下分数。

明明本来就是个人喜好这么简单的事儿,一旦扯上数字就变成了什么尊严之战。

就为了争一口气,就为了数字比别人看起来更好看,就为了比一比。

比到最后,自己的生活碎了一地。

04

讲白了,这一切本质还是比较,是把卷当成了意义。

不卷的时候,担心自己没有卷落后了。

去卷的时候,担心卷不过别人。

有没有数据,最后都是焦虑。

没有数据,起码还能在无法分出胜负的场合里假装自己赢了。

一旦有了数据,就没法躲了,就必须要赢,必须要比一比,必须要把这个数字做好看。

哪怕现在没人看,但万一呢,万一哪一天刚好需要这个数字呢?

甚至没有数字,只有记录也能比。

看到什么能够喜+1的东西,就好像被魅魔心控了一样一定要去点一下,不点全身难受。

从当年qq点亮图标,到现在在高德地图上点亮去过的城市。

这些东西就好像是自己给自己颁发的奖章,看着他们就像是看到了一柜子的奖杯和奖状。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这些东西才能证明我们的价值?

脱离了这些数字,这些荣誉,这些标签,这些记录,我们难道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吗?

当然不是,这种无休止的攀比,是错误和痛苦。

但可怕的是,这些道理,大家都懂。

但依然从朋友圈开始卷了起来。

什么都懂,什么道理都知道,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继续比。

这或许就是,数据时代的赛博克苏鲁吧。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半佛仙人】,微信公众号:【半佛仙人】,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艾跃进说:“在游戏的世界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设计游戏的人,一种是被游戏设计的人。

    来自河北 回复
  2. 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更加追求数据带来的更加直观的东西,而忽略了我们在做一件事时的体验和提升是更为重要的。

    来自广东 回复
  3. 高科技依赖带来的数字奶头乐吧,学会独立思考真的很重要!

    来自北京 回复
  4. 我觉得,这就像是被无形的枷锁束缚,我们追求的数字成就,其实只是数字而已,真正的价值在于我们的内心体验和自我成长。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742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当下人脸识别在生活中被应用得愈加广泛。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人脸识别的入门指南。
专题
18115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智能客服类产品,最根本的价值在于以低成本取代人工客服工作中大量重复性的部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一个智能客服。
专题
36173人已学习14篇文章
订单系统是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逻辑复杂的系统。
专题
52259人已学习14篇文章
现在业内很多人都强调产品思维,但它到底是什么?又有何用武之地呢?
专题
47574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如何提升用户留存率?——相信这是困扰无数产品和运营的问题。
专题
1490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搭建营销中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