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中的Shein们,谁都没有避风港
在跨境电商领域,Shein 和 Temu 等平台凭借全托管模式和小额免税政策迅速崛起,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然而,随着美国市场关税政策的大幅调整,这些平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关税政策变化对跨境电商平台的影响,探讨了 Shein 和 Temu 等平台的应对策略,以及行业可能面临的洗牌。
30%、90%、120%,激增的税率环境下,不到一周时间,中小跨境卖家就被集体卷入了风暴眼。
“休息一段时间,等局势明朗了再说。”有8号之前还对「市象」称保持乐观的一些中小卖家,在最新的120%税率出来后直接休假。
根据最新公告,美区市场将对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货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包裹,将征收其货值的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此前为90%或75美元); 自2025年6月1日起,该标准将进一步上调至每件200美元(此前为150美元)。
新的税率政策下,小件包裹的税率和外贸关税145%仅相差25%,这意味着以Temu为代表,跨境电商行业盛行的“全托管模式”不再具备小额免税的成本优势。
在美国市场,Shein计划在4月下旬正式推出物流补贴政策。主要针对半托管卖家,售卖30美元以下产品可以获得2.99美元的物流补贴。而Temu美国站的一些全托管卖家,则观察到最近一段时间前端价格调整,大概上涨2-3元。
这些措施只能安抚尚未正式生效前的中小卖家情绪。有Temu的卖家透露,买手已经开始通知迁往欧洲地区,美国站的不确定性太大。Shein卖家层面尚未有更近一步的动作,但是据接近人士称,90%税率下来后,集团管理层已经齐聚南京紧急开会。
过去两年,依托小额免税和中国制造,全托管模式以成本和效率优势快速成为中小卖家出海的主流模式。
作为全托管模式的代表性平台,Temu、Shein两个跨境电商平台快速崛起,数据显示,2023年有超过10亿件货物以“小额免税”进入美国,其中从Temu和Shein售出的包裹占比1/3,2024年“小额免税”货物数量上升至超过13.6亿件。
在行业交流群里,有Shein的招商人士解释:“目前关税政策影响的是平台方,终端价格会上涨,卖家不用太担心,不会影响到给你们的货款结算。现在还没有正式的公告,但是有余力的卖家可以多关注欧洲、日本等地区的半托管。”
有卖家透露,为了配合商业模式转型,在流量分配上可能也有调整,会给到半托管和非美国市场更多的流量,激励商家积极参加半托管转型。有首饰类目的半托管卖家明确表示,Temu影响较大的是全托卖家,半托管卖家由于备货海外仓反而单量增加了。
更吊诡的是,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之时,企业之间的暗战也在悄然发生。
据「市象」观察,4月8日下午,新的关税政策尚未发布。围绕以“Shein员工自嘲洋企”的话题讨论就开始集中在社交媒体平台发酵。粗略统计,仅在小红书平台当日就有不低于50篇类似的内容集中发布。
同一时间受到关注和讨论的还有Shein供应链转移被叫停的传闻。
一天后,对于“Shein供应链转移”的消息。广州市商务局表示:作为从广州成长起来的全球化企业,希音持续在广州为核心的国内供应链加码布局和投资,今年一季度在广州的出口额继续保持增长。
可谓是关税风暴未至,跨境电商平台之间的舆论暗战就已经开始剑拔弩张。
有相关人士吐槽,现在这个环境,还有心思搞这些,都是中国制造红利下的产物,唇亡齿寒的道理不懂吗?这些都是行业洗牌前的小插曲,关于Shein身份的舆论战,只有竞对平台才会关注。
回到事件本身,可以确定的是,关税影响下,Shein们需要解决的不仅是转移市场,减少对美国站点的依赖性问题。当小额免税的红利消失,一场关于全托管的商业模式拷问,或许也正在跨境电商平台之间开始酝酿。
01 落地前的混乱:加群、逼单、囤货
“业绩没做成多少,找我加群的人倒是不少。”
有跨境招商从业者表示:“应该没有人能够分清现在的局势,消息层出不穷,政策一个接一个,不少人都找我拉行业交流群。我前几天发帖称关税对Shein目前影响不大,到今天还有人私信我说加到104%还叫没影响?”
在她看来所谓影响不大是指:4月9日生效的104%关税政策,主要指800美元以上的大额交易,对于B2B外贸商家影响比较大。对Shein和Temu等B2C的跨境电商平台小额商家而言,主要看的是5月2号的政策落地。
但这些政策已经再次更新,10号的公告显示,针对货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包裹,最新的税率将从90%激增到120%。
各种消息铺天盖地涌来,很多中小卖家没有时间理解,毕竟今天的政策,可能明天就失效了。因此加群成为不少卖家的首选,抱团交流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些情绪价值。有Shein的新手玩家称,9号一天就加了10个群。
疯狂加群解决信息焦虑适用于新手,更多的跨境老玩家忙于逼单。
“忙着逼单呢,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把这种压迫和恐慌传递给每一个美国人,让他们赶紧下单,下个月就不是这个价了。”有电脑配件类目的卖家透露:“目前来看,自己店铺近段时间美国地区的订单数量和金额都有在增长。”
也有独立站跨境卖家表示:“关税冲击最大是B2B外贸玩家,搞B2C的跨境卖家基本2月份就有心理准备了,那个时候美国市场的小额免税政策都定好,只是受制于清关的技术复杂度延期了。我了解到不少成熟卖家,基本都布局了欧洲,特别是英国市场。”
因此,成熟卖家目前美国市场的策略就是“逼单不涨价”,利用美国消费者最近的囤货恐慌心理再催一波销量和清库存。之后就看一步走一步,政策三天两头变,美国市场无法做长期规划,但是不变的主线就是扩展非美市场。
不仅是商家逼单,美国消费者也在囤货。据The Verge报道,美区TikTok的好物种草博主们正在Shein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下单囤货,用来满足未来数月甚至半年的视频创作。
有博主认为,制作购物视频分享平价好物是她和粉丝联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当价格大幅上涨,购物兴奋感消失,可能会让内容制作陷入困境。关税风暴,正在将受益于中国制造成本优势的很多从业者裹挟其中。
02 Temu一招鲜失效,Shein们半托模式自救
新的关税政策影响下,跨境电商平台也在调整姿态,来应对新的出海环境。
4月9日,有从业人士公开整理跨境平台应对策略:Temu暂停部分低价商品,合作美区物流;Shein改为“本地仓发货”,减少直邮。TikTok Shop跟进涨费,计划从5月2日起收费30%的税或者25美元/件,暂未跟进最新120%的税率政策。
随后一天,针对美国地区的全托管存量卖家,Shein推出新的平台政策:还在测款期的全托管商家如果还想继续做美国站,可以用全托管的主体开通半托管US账号。
不需要海外库存证明,可以后续再备货到美国本士。这意味着shein美国市场的全托管转半托管进一步简化。同样加速半托管转型的还有Temu。
虽然早在2月份就已经开始布局转型半托管,但是激增的税率变化下,近期的半托管转型更激进一些。在卖家管理后台,进去就是“跨境新风口——半托管”的醒目网页设计,可以实现一键转半托。
为什么半托管模式会成为紧急上场的救兵?有跨境咨询人士对「市象」透露,主要在于为后续的自主涨价和本土仓提前布局。
一方面在商品调价方面,以Temu的全托管为例,商家没有自主调价权,想要涨价就需要下架旧链接更新商品价格,但是会损失历史销量权重。
在过去的经营环境下,经营往往以平台为主导,全托管模式下主打高效、省心、低成本。但是面对高度不确定的税率,商家需要更多的自主调价经营权。
另一方面,在物流方面,一旦测完爆品半托管卖家可以基于海外仓,采用海运备货,成本较全托管模式下中国直邮的小包空运可以低58%。
不过一切的数据分析都是单向的理论数据,对于整个商业体系而言,需要考虑的是涨价后美国消费需求会萎缩多少?
供给侧税率涨价传递到需求侧商品涨价,需求侧消费缩水传导到供给侧生意难做,一个坏的商业流通循环就开始了。
在这个环境下,Shein和Temu
作者|古廿 编辑|文昌龙
来源公众号:市象
本文由 @市象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