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大决战2:小黄车ofo的创业史

1 评论 23263 浏览 54 收藏 16 分钟

本文出自@钱致远 老师口述,全文仅对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做了一些微调,这个系列一共会有8篇文章,这是第2篇,enjoy~

小黄车ofo的创业史,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非常值得草根创业者学习!

他们是几个北大90后在校学生,以区区一两百万元天使投资起步,就走上了共享单车的爆发道路,但却是典型的“歪打正着”。过程的制胜法宝不是技术、人才、资源,而是创造性的商业体验模式。而且,从校园起步,非常符合精益创业的MVP与单点突破的基本法则。

成功不易,值得赞赏!

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更多:为什么几年前,各方面基本条件早就具备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其他人发现并开始撬动这一片(校园)共享单车的市场?以及,小黄车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以下为正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先说小黄车的创业史。话说2013年夏天,刚刚本科毕业的90后同学戴威去青海支教。山路崎岖,他选了一辆山地自行车通勤,由此成为一个深度的骑行爱好者。为此还和几个爱好者一起创立了ofo骑行,一个定制化的骑行旅游项目。所以大家能够知道,ofo为什么叫ofo,就是看起来像一个人骑着两个轮子的自行车。

后来一年之后回到北大读研究生,有一天经过一个校友的引荐,见到了一个投资人。这个投资人就是唯猎资本.他也是北大的老学长,所以很快拿到了一笔天使投资,100万。在2014年10月份,这100万相当于是一个比较小的天使投资了,到天使投资之后戴威继续做定制化的骑行项目。

很显然,这个项目因为需求不明确,其实就典型的伪需求,在15年5月份濒临倒闭。发完工资就没什么钱了,所以他们着急转型。此路不通,走另外一条路,此时提出了单车共享的概念。

虽然投资人不看好这个项目,但是觉得团队还可以,有反思进取的精神,而且放长线钓大鱼,还是继续投了一百万,但这一百万算借的。所以到那个时候,小黄车这个项目属于歪打,还没有正着,还继续歪着。

他们提出了单车共享的概念。但是一开始的设想的是鼓励校园内的师生将自己的单车共享出来使用,就是C2C的模式,也是前几年共享经济流行的时候,一个典型的模式,就是每个人把自己的设备拿出来与别人共享,而平台起到一个中间的介绍的作用。

但其实回头来看,这也是个典型的伪需求,效果不好。所以很快他们就继续转型,这一次再歪了之后,终于正着了。他们自购了自行车,然后把自行车租给师生使用,就走了B2C的路子。

所以虽然帽子带的还是共享经济,但其实已经不是之前C2C的共享经济,本质上已经不是共享经济了,我们后面还会再继续介绍。

终于在2015年6月份,第一批2000辆自行车在北大校园内上线,师生通过注册就可以使用,可想而知,他们师生数据和学校的数据应该是共享和打通的。注册了之后,师生只要一毛钱就可以用一次。学校也大力支持,既是本校师生的福利,同时也是本校师生的创业项目。

所以由此可知,大学生创业项目得到官方的支持,总体上也是一个有利的因素,至少官方还是乐于看到有学生有一些新的好创意去付诸实施。

有一个段子,小黄车ofo起源于北大校园,但是到目前为止,清华校园内部小黄车几乎没有。什么原因呢?据说,北大的小黄车想进入清华,清华说可以,条件就一个,你的小黄色的得刷成小紫车。为什么刷成小紫车呢?因为清华的官方颜色是紫色,比方说校花是紫荆花,校旗是紫色的棋子,甚至清华还有一个叫清华紫光的。小黄车显然不干啊,小黄车就是这个醒目的黄色,刷成小紫车以后怎么说得清楚?所以到现在为止,清华校园内小黄车还不是很多。

这就是典型的一个叫“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小地头蛇模式,后面会介绍。就是既然你的共享经济,共享单车是基于LBS的纯天然地域特色明显,那么必然会遇到很多小的地头蛇,当然这个也是中性的一个称谓。他们有各自的认知和思考方式,而且有的你就很容易进,有的就很难进。

2000辆车在北大校园一炮打响,那接下来的就是顺风顺水,终于歪打正着了。经过短短的几个月的发展,用户数量不断突破,更多的校园投放,多方开始投资。所以在2016年9月份的时候,差不多一年多时间,总订单量就突破了1000万,也就是有1000万人次使用过他们的小黄车,日订单突破40万单,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速度。

下面来看一下为什么小黄车在校园内歪打正着一炮打响,发展得顺风顺水?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校园的特点。校园是一个地理位置特别明确,LBS高度聚焦的一个场所,流量集中,有数万名师生,学生为主。

他的用户群也是高度聚合的,而且用户群的特性也是非常一致,都是非常年轻的学生。他们总体的用户的素质也比较高,而且身份认证也比较容易,即使你投的车辆有维修的问题,运营方面的问题,因为地理位置聚焦,所以方便去做好运营维护。

而且这些我们知道,学校很大,学生从宿舍楼到食堂到教室到实验室到图书馆,靠步行的话要走很远。那么学生有的有自行车,有的没有。有自行车的可能也是老爷车居多,好的自行车也是担心有人惦记着。

处在这么一个特定的场所内,特定的用户群,他们总体上也是第一篇我们说的,这里是边缘用户群和边缘场景。在这里,隐藏的问题就被掩盖掉了,压抑掉了,大家都是糊弄过去。其实,市场是在等待一个全新的自行车模式出现。

当然校园内这么一个场景和用户群,不仅仅是现在大家发现的,其实以前好多项目都是从校园突破的。比方说国外的Facebook从校园里突破的,国内的前几年的O2O,有家公司特别火的,也是从校园起步的,就是饿了么。饿了么是09年4月份,张旭豪,一个85年的在校学生,在上海交大闵行区校园起步的。你可以设想一下,为什么网上送餐在校园内起步?

因为那个时候校园还很偏,学生往往必须准时准点到食堂吃饭,过了那个点,饭菜要么很差,要么没了。但是在晚上,周六周天复习,考试期间,节假日,大家肚子可是要随时随地饿的。饿了怎么办?只能靠方便面对付为主了。

你要到校园外来吃的话要走很远,这时候有一个网上的应用可以让你随时随地点餐,把校园外的大排档的饭菜送到你的寝室里面,这个应用一下子火了。

反而在城市白领的工作区,商务区有很多项目做过网上订餐,但是都死掉了。为什么呢?非常的不聚焦。白领中午午餐可以走出写字楼,可以有很多选择,越是中午就餐时间,那些线下的餐点越不care网上的订单。因为线下的订单都忙不完了,大家都排着队呢。所以,那网上的订餐的体验就很差,有的时候十二点订的餐,两点钟都没到,这个项目就黄掉了。

但反而在校园内,这个问题就不存在。因为校园内的大排档,校园外的大排档,主要给校园里的学生服务的,而且学生吃饭时间是分散的,这样的话就方便大家把这个服务能够做起来。

回到小黄车这个项目。所以在校内也是同样的,你有压抑的最后一到三公里的交通需求,而且你天然的聚合,用户素质也不错,不用担心丢,也不用担心很多人搞破坏,当然个别的是难免的。

这时候投放一批小黄车,这些小黄车大家就可以用起来,大家觉得挺好。用起来这个,然后在更多的校园内复制,反正校园跟校园也是差不多的,发展顺风顺水。但是这一发展,既是成也是败,发展了一年半,就没有想到进入城市市场。

我估计小黄车中途可能也想过,推敲过这个城市市场,物理上范围一下子扩大了几十倍,用户群种类和素质参差不齐,他最大的担心就是车辆被损坏丢失。

所以在摩拜单车后来进入上海半年之后,进入北京三个月之后,小黄车最终才进入了城市市场。当然了,这一次是因为有别人打了前阵,所以他们是后来者。经过排兵布阵,来的气势汹汹。

这里其实我们可以想一个问题,就是在校园内,校园肯定不是在近两年三年才有的,这个几十年了。而且校园的大学生交通这个痛点也是早就存在,也不一定等到2015年6月份才是痛点。

那么,为什么到15年6月份才有一群学生在北大校园开始把共享单车做起来?所以这反而奇怪了。因为小黄车做ofo的方式,它的技术要求并不高。甚至你在移动互联网之前都是可以做了。不就是看到一个车辆的编号,六位编号,想要知道这辆车的密码吗?

没有移动互联网,以前的短息也可以解决。你发个短息,很快会给你,密码是多少,你就可以骑。你所要的就是需要提前注册登记一下,可能用一次,短信会自动扣费。而且学校高度聚合,你在校园里某个指定的地方,让大家登记注册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为什么没有人做?这是一个大家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那个时候三年五年之前,就有人做了这个项目,那么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就不一定是现在这个成熟度了。等到今天移动互联网都来了五六年了,才有人做,那么今天这个项目的成熟度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所以小黄车项目,最大的创造性不在于技术,也不在于共享的商业模式。它的最大的创新就在于在网上取密码,这样解决了一个有桩停放,或者是必须有人值守单车的这个问题,这样的话就让一个长期存在的需求瞬间在校园内爆发了。

小黄车这一条创新的道路,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第一是发展的速度慢了一点,因为在校园内给师生投放好几千辆,每次骑收一点点费用,这个听起来不是很时髦,还不是很有前途,再加上资本寒冬,所以资本方,总体上不太感冒。就像饿了么当年早期融资也是磕磕碰碰,大家不看好,觉得没前途。O2O的火热那是后来的事情,甚至饿了么当时的孵化器也有投资团队,但都没有投他们,当然后面的孵化器就后悔不迭了,这是后话。

因为毕竟这是一个想不到的领域,有人看得起才奇怪,像刚刚我们谈到逻辑,有人看的起大家就问,为什么之前没人做呀?那意思就是大家都看过,但是不想做,没兴趣。

大家都看不起,那么就没有特别的资本力量,技术力量和团队力量。只能慢慢熬,所以这个机会落在了90后学生身上,而且他们好像还不是学计算机类的学生。但是中国的校园够大,发展的也挺顺风顺水。所以这样的话他们就没有时间精力和魄力走出校门,走入大城市。

这样在早期阶段,就是别人看不见,看不起的阶段,你发展的是顺,但是你被别人盯上了,别人是可以超前发展的。直接往大城市铺,所以后来被走产品路线加快速资本路线的摩拜单车给截了胡,摘了一个桃子。

像是当年饿了么在校园内发展,后来O2O火热的时候,被百团大战里面获胜的美团快速跟上了,所以现在中国的网上订餐市场是三分天下。其中以饿了么和美团为主,百度外卖基本上是追随者。

小黄车在城市中来晚了,产品是来不及做了,产品要开发,要迭代,而且还要确保万无一失不出问题。所以继续把之前的产品拿过来,趁着产品成本低,制造速度快,总体上供应链反应也快,就霸王硬上弓,走了一个汪洋大海战略,就是人民战争,让你的城市先行者陷入到我的一片汪洋当中。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创新案例解读:即将决战,共享单车的大蓝海到底在哪?

 

作者:钱致远,国内的创新创业专家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个胖子的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文章写的还可以,但重点还是没突出小黄车真正成功的地方! 光是一个网上取密码不足以概括它的成功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