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成长:继续潜水还是扩张

0 评论 2708 浏览 1 收藏 17 分钟

知识问答类社交平台更能体现其单向的社交欲望,从简+合理化分部,统一了互联网的网络圈,又从问答互惠增强了时效和内容,知乎的很多经验值得略晓网学习。消磨在学问,节俭在关注,知乎也将是问答SNS的新的风向标,沉默背后是推动。这些问题在社会化媒体信徒那里都不是重要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布局”。无论任何社会化媒体,只要有布局者存在,那么他的可信程度就会成几何数级下降。因为或早或晚,人们会识破那些”局”。当他们发现自己曾经是那么的愚蠢钻进了布局者的圈套时,那们会干净利落的选择忘记自己的登录密码。

知乎问题小样本研究–最重要的是“纽带”的同步

上周虎嗅网上有谈及关于知乎未来的发展问题,知乎CEO周源也对于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回应,我个人非常赞同知乎的初衷:“知乎帮助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将持续产生高质量、可沉淀的信息,并让有价值的信息和人都关联起来。”

记得全球投资界大亨、自由意志主义倡导者、Paypal创始人皮特泰尔曾经说过一句话,“科技的发展应该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真实有效地推动。”互联网行业帮助人们解决两个问题,kill time(消磨时间)和save time(节省时间),消磨时间我觉得有必要存在,但是现在很多消磨时间的方式并没有给人带来艺术上、人生上的美感和思考,是纯粹的打发时间,加剧“无聊情绪”的增长。相比在家里玩“愤怒的小鸟”,我更愿意花时间去电影院看一部让人回味的电影,尽管都是消磨时间,但明显后者更有意义。说到节省时间,我认为是互联网最大的魅力,尤其是在传达信息方面,从“古老”的门户网站到SNS(社交网络)通过人类关系纽带来传播知识、信息,这种技术的发展和全民的互动参与一起把文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周源想通过知乎这种社会化问答形式的网站传递有着更多有价值、对人们真正有帮助的信息。

这一切都是看似那么美好,那实际情况跟知乎团队的初衷相比会有差距吗?大不大呢?我先不做任何理论的分析,我们直接摘录今天知乎的问题来分析一下吧,因为每个人在知乎“关注”的领域不同,所以每个人展示的首页问题也会不一样,我先罗列一下我大概有哪些关注的领域:“互联网、阅读、社交网络、设计、创业公司、知乎、iOS开发、用户体验设计、投资、自然科学、法律、旅行等”的都是我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把知乎上所有的问题统统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尽管更加有科学性,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它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我们截取首页连续的20个问题,这样做更加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来看有些什么问题:(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扫一遍这些问题,后面在做分析归类时还会出现一遍)

蜡烛火焰下边缘的蓝色火焰区域温度最高吗?

电子商务和传统销售模式相比有很大的成本优势,为什么做电子商务的都在一直亏损?

中国有哪些培育商业人才的大学?

2012 伦敦奥运会闭幕式有哪些亮点及槽点?

汽车限牌、限购政策对中国汽车行业有何短期影响及长期弊端?

股票行情软件未来在移动App上的需求如何,在产品设计上应注意哪些点?

关于拉美文学,有哪些经典的书籍推荐?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跨界跨领域的知名人士?

在知乎上可以勾搭妹子么?如果可以,如何勾搭最有效呢?

知乎能否加一个“谢邀,但很抱歉这个问题我不了解”的一键回复功能?(有时候被邀请忽回答外行的题目,想说不好意思不会吧,但会耽误其他观众的注意力。一本正经的私信回复吧,也挺傻的,还增加了沟通成本。是否在选择“忽略该问题”的同时,有个对向邀请者的婉言谢邀提醒功能?)

你个人觉得,知乎上答案质量最高的几人是谁?

游戏公司有没有类似项目细节叮嘱、前期优化监管的职位?

有筒子们喜欢买旅行用品吗? A,会买上一件 B,会看看 C,不需要

产品细节十问之一:为何微信不做ipad版本,ipad使用场景相比智能手机有那些不同?

为什么火车上不给旅客提供手机或者电脑充电服务(动车和高铁除外,毕竟D和G对整个铁路来说覆盖率还是有限,乘客有限),即使有充电的也是形同虚设?商业收费模式介入是否可行?

有哪些关于连锁运营的好的书籍?谢谢推荐

假如1985年乔布斯没有离开苹果,会改变什么?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周春富[周扒皮],刘文彩等人的后人是否可以告高玉宝等人侮辱诽谤罪?

米开朗基罗都设计过哪些建筑?

纯银的运营时代貌似很有道理啊,腾讯不也是以运营能力制胜吗,怎么看“运营时代”这个观点?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做些研究提问:

 1.有没有有八卦消息、娱乐性的问题在上面?

除了第9问题比较有点嫌疑以外其他都是知识性的问题,我实际考虑过是不是我没有关注娱乐信息的这个话题的原因,于是我点到右侧关注领域栏看了一下,好像根本就没有这个领域。这一点来看知乎对于信息的整体导向是以知识为主,符合“可沉淀信息”的初衷。

2.涉及某领域专业的问题占多少?

先做个定义,专业化问题应该是比较细节具体的,而不是泛泛的。以我的理解,大概可以把这些问题归为专业化问题:

蜡烛火焰下边缘的蓝色火焰区域温度最高吗?

中国有哪些培育商业人才的大学?

汽车限牌、限购政策对中国汽车行业有何短期影响及长期弊端?

股票行情软件未来在移动App上的需求如何,在产品设计上应注意哪些点?

产品细节十问之一:为何微信不做ipad版本,ipad使用场景相比智能手机有那些不同?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周春富[周扒皮],刘文彩等人的后人是否可以告高玉宝等人侮辱诽谤罪?

米开朗基罗都设计过哪些建筑?

纯银的运营时代貌似很有道理啊,腾讯不也是以运营能力制胜吗,怎么看“运营时代”这个观点?

这些问题占比不到一半(没有取绝对数量是因为某些问题的界定因人而异),所以严格来说知乎信息专业化程度还不是特别高,那么其他问题都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呢?

  大致还有这五类:

a.宏观动态问题:

电子商务和传统销售模式相比有很大的成本优势,为什么做电子商务的都在一直亏损?

2012 伦敦奥运会闭幕式有哪些亮点及槽点?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跨界跨领域的知名人士?

假如1985年乔布斯没有离开苹果,会改变什么?

b.渠道型问题:

(这类信息很特殊,回答一般不是直接解决问题,而是给予问题的解决的渠道,比如书目推荐)

关于拉美文学,有哪些经典的书籍推荐?

有哪些关于连锁运营的好的书籍?谢谢推荐

c.体验反馈类问题:

知乎能否加一个“谢邀,但很抱歉这个问题我不了解”的一键回复功能?(有时候被邀请忽回答外行的题目,想说不好意思不会吧,但会耽误其他观众的注意力。一本正经的私信回复吧,也挺傻的,还增加了沟通成本。是否在选择“忽略该问题”的同时,有个对向邀请者的婉言谢邀提醒功能?)

你个人觉得,知乎上答案质量最高的几人是谁?

为什么火车上不给旅客提供手机或者电脑充电服务(动车和高铁除外,毕竟D和G对整个铁路来说覆盖率还是有限,乘客有限),即使有充电的也是形同虚设?商业收费模式介入是否可行?

d.求职问题:

游戏公司有没有类似项目细节叮嘱、前期优化监管的职位?

e.购物引导问题:

有筒子们喜欢买旅行用品吗? A,会买上一件 B,会看看 C,不需要

 3.话题之间的关系,问题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从上面这些不同的问题类别我们可以看出在知乎上面的网民,需求各不相同。知乎针对不同的需求,归纳信息的方法只有通过话题,同一个话题下涵盖很多问题。因为每个用户都有添加话题的权利,所以当进入到网站的时候会看到大量出自不同用户各种不同领域话题,话题之间会感觉缺少逻辑,导致混乱,这种混乱会使得用户学习知识时分心,比如:原本在关注用户体验的话题,结果跑去看“肌腱断裂是什么意思”这种话题了。

其实,即使是一个话题下的从属问题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我试着点击了互联网-科技-创业领域中“用户体验设计”这一话题,看今天的“等待回答的问题”:“

亚马逊的设计部门是怎样的?影响力如何?

有哪些有关用Photoshop做网页设计的网站教程或书籍推荐?

腾讯、淘宝的产品,从无到有一条线上,是如何分工的呢?(期待内部员工答复)

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互联网设计师?

像fipboard.com和path.com首页那种背景就是视频的功能,是怎么做的?”

这5个问题可以说提问动机都不一样:

问第一个问题的人可能是在找好的设计部门所应该有的特质以及好奇亚马逊里面设计部门是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地方,我猜TA应该是一个做设计有一段时间的朋友;

问第二个问题的人可能是想去了解初级知识;

第三个人和第一个人需求有一点像;

第四个问题只是想从宏观角度了解行业背景而已;

问第五个问题的人是关注的是一个具体的项目问题。

所以,可以看出,即使在同一个话题下:

问问题的人水平也会不一样,有高低;

用户最多问到一个项目大概流程怎么走,没有非常细节性的问题;

每个人的需求差别大。

这3个特质会带来什么问题?

与上述三个特质相对应地来分析:

因为水平不同,导致沟通成本会很高,相对来说知乎用户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还是较弱的关系。在中国的差序格局的文化当中,大多数人还是更习惯跟自己的熟悉的人去分享,换句话就是同样“高水平教低水平的人”这件事更可能会发生在强关系的环境中;

因为每次问一个领域的问题只能问那些比较大的,没有办法深入探讨,也找不到固定的人深入探讨,有时候换了个人探讨又可能会往另外的方向去讨论,所以这会使得用户粘度很有限,很容易离开。这种情况使得周源最初期望的“加大人和人之间的联系”会大大折扣,大家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没有产生一定的协作关系,那么就只会保持着比较弱的联系。当然,我可以乐观一点认为:或许在某一个时间段,集体意识、集体目标的趋同性会发生作用,大家可能会形成某种比较一致的目的。不过问题是这里的“某一个时间段”会不会长到用户不能够接受?

各自需求差别大会阻碍上述的趋同性的发生,而且中国人骨子里毕竟还是有点沿袭“各扫门前雪”的文化,这种文化与全开放的互联网世界是有点矛盾的,人们不会很乐意去向陌生人分享,即使偶尔分享也是为了一种存在感或者基于“别人可能会通过回答我的问题来回报我”的乐观假设而做的“预先付出”。

总之,有一天知乎可能会把高质量信息从现实生活中搬到网络中,但是只要不把这种强关系的纽带同步上来,那信息的质量仍旧不会爆炸式地提升。

我们是否可以构建一个强关系的网络,把现实生活中有共同目的、线下就熟悉的人群引进互联网,在相对半封闭的平台中互相提问学习?在一篇2010年的经济学论文《强关系对于创新知识的学习与传播的重要作用》中提到一点,本来就互相熟悉的团队成员之间,比如实验室研发人员之间他们在同一个领域知识架构上都有一定的commence(常识)和默认结论作为基础,通俗点讲就是外行听不懂的暗语他们之间会很有默契地知道其所以然,在这个基础上交流将会变得很舒服,不大会形成信息流传递上的障碍,而且也会促进专业知识的快速传递与扩增。所以,可能这会是一个启发,把团队这种现实生活中已经有的纽带搬到网络中来,会不会更容易促使高质量、具体的问题在这里传播?会不会更容易促使人们深入探讨?会不会让人们更乐意主动分享工作秘技、技术圣经?

或许周源会说不?他会说,“团队人太少,就你们几个,我们是要把扎克伯格的分享精神发扬光大到更多的人身上,我们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其实,我的意思并不是丢弃分享精神,只是我们究竟是先加强与熟悉的人之间的联系呢?还是加强和陌生人之间的呢?让是人们进入新的圈子走马观花还是在已有的圈子深度挖掘?或许这没有谁对谁错,或许根本没必要做单项选择,而是应该让这两者共存、互补。

来源:Teambition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