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论的在线教育,到底是个什么?
本文作者将对在线教育这个话题进行理论分析,无实操方法,有点烧脑,但值得一读~enjoy~
一年前转行到教育行业,现在回想,当时完全是凭着一股热血走进来的,虽然那时的自己并不这么认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正如谁说的一句话,世界分为两个样子:你眼中的样子和现实的样子(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
因此,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我们谈论的在线教育到底是个什么?
今天,我想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点自己的理解,虽然可能在某些垂直领域不够透彻,但整体把握上,我觉的还是可以写一下。当然这篇文章,可能更偏向于理论概念的辨析,如果你想看到一些具体的实操方法,可能会让你失望。
下图为媒体常常提及的在线教育:
一、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是什么?可以先看下百度百科(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书)的解释。我比较懒,就不打字了,直接上图。
(百科中对在线教育的解释)
根据百科的解释,在线教育是一种方法,是一种通过新兴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然后,它还有有效率、可探索、可拓展、可延伸、易使用等特点。
但是,在线教育是一种方法么?我认为有待商榷,至于为什么,后面会写到。
关于提到的那些特点,有是有,但很多只停留于概念上,另外在实践过程中,你会发现,与那些优点相对应,在线教育同样有各种缺点,比如互动性效果差,学习过程不可控,投入成本大,更新维护难,资源整合难等等,这些缺点也是目前在线教育变现难,备受质疑的原因之一。
那到底该怎么理解在线教育呢?我们先来看看在线教育的最初始的状态是什么。
为什么要看初始状态?因为一个新的事物的出现,并不是凭空产生,一蹴而就的,是不断实践、改进才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试问,如果有人问你,椅子是谁发明的?或者手机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我认为确实很难回答。所以,我们需要在很长的一个周期内看待在线教育的发展,那么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
关于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通过几个标志性的事件来概括:
- 1971 年,当时英国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首次采用电视、广播的方式进行教学。
- 1989 年,凤凰城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推出第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个人付费教学系统,当时仅有 25 个人注册使用。
- 1993 年,工程师 William Graziadei 提出了网络教学系统的标准——易用、便携、易复制、易压缩以及廉价。
- 1999 年,电子化学习(e-Learning)这个概念正式提出(注意,这时在线教育的概念才提出,百度百科上的解释主要针对这个概念)
- 2004 年,Salman Khan 将教学视频传到 YouTube 上,以帮助其兄弟姐妹学习数学。很快这些视频流行开来,于是他建立了一个非营利的在线教育机构—— Khan 学院。(著名的可汗学院,视频简短,内容主要为单个知识点)
- 2012年,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平台兴起,MOOC出现,其有单独的评测系统,加入了论坛互动;之后便又有SPOC出现。
- 2016年,直播技术运用到培训教育中。
未来几年,VR技术进步,产生的虚拟现实教育。
通过上面简短的历程,首先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即在线教育这个概念不是起初就出现的,而是有一段发展期。再进一步,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即虽然通过互联新兴技术进行学习的方式统称为在线教育(至少在大众看来),但是不同时间段内的具体学习方式又有所不同。最后,还有一个隐含的结论,科学技术在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比如YouTbe的出现,直播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
因此,目前,媒体,创业者,投资者口中所说的,包括大众眼中所看到的在线教育,并不是单指某个特定的概念,而是对将新兴技术不断应用到传统教育并形成新的教学方式的一种统称。但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信息化又是怎么回事呢?与在线教育有什么区别吗?
二、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同样,根据上面的逻辑,直接上图,百科对教育信息化的解释,虽说并不代表权威、精确,但我觉得还是有参考意义的。
(百科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解释)
总结一下,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说起教育信息化,自然不能不提目前学校的起源。理由同上,我们要从很长的时间跨度内来看这个问题,以帮助理解。根据迈克尔·霍恩《混合式学习》,可以将今日学校之起源追溯至1900年的美国,当时为了容纳更多的学生能够学习,教育者便参照当时的工厂体系设置了标准化教学方式(根据年龄分班级,班级教授不同的内容),形成了目前这种工厂模式的学校,其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学、练、评、测(这些环节都是在线下实体环境中实现的),这是起初的教育形态。那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怎么演进的呢?
这个过程,我认为有两个方面:
- 教学工具信息化。比如早期的电子词典、复读机、电子白板、投影仪(PPT出现),现在的题库产品、智慧教室解决方案,今年中旬学堂在线发布的雨课堂。(现在的教学工具载体都转换到手机了)。当然,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
- 教学信息化。科学技术直接融入到教学中去,比如网络教育(远程教育)、MOOC(实现在线教授内容,课堂形成讨论这种翻转课堂的效果、直播教育)。
现在,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了。在线教育与教育信息化有什么区别?答案就是,在线教育是教育信息化中的教学环节中的一个环节,如果称之为在线学习更为合适。只不过目前大多被媒体混淆而已。但是,仅仅如此吗?这两个概念为什么会很难说清呢?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教育模式与新兴技术教育模式之间的冲突,两个话语体系的冲突。
前面提到过,在新兴技术未发生之前,教学一般发生在实体环境中,无论是公立学校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还是培训教育(课外辅导,考证培训,职业培训),都是如此。在新兴技术(互联网技术)冲击之下,独立于公立学校之外的课外培训教育企业会最先对新技术采取接纳,尝试的行动,因为其是市场化经营,零散且依附于公立学校教育而存在的,这点在创业公司身身上表现的特别明显。对于他们来说,新技术的出现是一个机会(尤其是互联网在其它领域的成功),让其认为可以从某个点切入,获得巨大的成功,比如13年梯子网就是一种尝试,但也成为互联网教育的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而公立院校由于其公办的性质,承载着整个国民教育的体系,在面临互联网技术的时候,其推动成本必然是巨大的,也必须慎重,因此其对新技术的采用必然是滞后于课外的培训教育的,比如去年底尚德机构的教学就已经全部转移到线上,前几个月新东方推出的双师教学模式,都是对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积极探索,而此时公立院校对新兴技术的应用则比较缓慢,比如大学正在进行的翻转课堂(mooc形式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学结合起来),目前也还是在实验阶段,并没有推广开。
因此,在面对新兴技术的冲击的时候,整个教育行业内各个教育者对技术的态度是有明显区别的,最先做出明显反应的是非公立教育且规模较小的机构(容易调整),很大一批创业公司最初直接的目标就是颠覆传统的老牌培训教育企业,之后是非公立教育且规模较大的机构,比如学而思,新东方,尚德等,最后是公立教育学校。在这样一个逐步的接触过程中,伴随着新兴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碰撞与融合。例如,最初很明显以互联网教育为代表的梯子网,91外教网,当然有其他的机构均是以传统教育机构的挑战者出现的,这是碰撞,在碰撞的时候,也是在线教育这个概念无疑是最为火热的时候,因为它是以传统教育的对立角色出现的。
但由于教育行业性质的缘故,这种碰撞以挑战者的失利告终(虽然有成功者,但至少互联网思维在教育行业并不是一番风顺),经过碰撞之后,以挑战者身份出现的互联网教育企业发现用互联网改造传统教育似乎并不是件容易事,传统的培训企业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对新兴的技术做点什么,此时,就会出现以传统培训机构主导的两种模式的融合,而在融合的状态下,用在线教育形容这种教育模式似乎不是很合适,因为它可能有一部分的学习并不是在线上完成,所以,用教育信息化来形容可能更为合适。而对于公立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无疑是最为贴切,最为常用的说法,鉴于公立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只能是在原有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新兴技术的应用,所以,其核心的出发点利用新兴的技术去改进提高教育方式,当然还有教务管理,教师管理等等,其涵盖的范围很广,因此,如果市场上有部分企业想进入公立教育的时候,必须遵从这一模式,用技术去提高原有传统教学模式,谓之教育的信息化。
因此,以上就是教育信息化与在线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以及为什么难以辨析的原因。但是,教育信息化的路走的对么?
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面提到过,目前我们的学校还是以工厂型教育模式为主,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以年龄划分班级,班级教授同样的内容,所有的学生接受同样的进度。那如果这种模式本身就不合理呢?那在此基础上的教育信息化的路该如何走?所以,教育信息化最根本的目的可能不仅仅是提高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基于个性的教学,基于个人能力的教学。关于这点,我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互联网教育的路,现在才刚刚开始。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次放学回家,都可以看到学校围墙上的八个大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想,在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人人都讲究快,快,快的时候,教育还是慢点好。
作者:贾褚,微信公众号:ginkgo1110
本文由 @贾褚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这ID不会是…….
绕不开的九年义务教育,离不了的小初高学校,以分数为标准的选拔考试对在线教育这种体制外教育就只有疯狂的扼杀了。
K12教育受到大纲范围的界定,考试政策和学生家长看中的分数,痛点都找到了吗
大数据能应用在在线教育上,或许真的可以改变一些情况。
评论也很精彩
教育信息化目前来讲想要走进课堂依然是各方想做的重点,却也是难点。市场上从电脑PPT、投影到电子白板和班班通,从答题器、平板电脑、智写笔、电子书包,从国家地方政府层面的三通两平台到移动电信推家校通,从个性化教学、MOOC、双师课堂、反转课堂到STEAM,设备、产品、概念层出不穷。但是目前能在课堂上生存下来能普及开来的产品依然难寻。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信息技术到底起了多大的促进作用。就比如现在已经最普及和流行的ppt,依然有人质疑不一定比板书更好;
对于老师来说,一些工具设备产品能把一节课上的精彩纷呈,在领导面前露露脸没问题,但是想要把一学期一学年的课用上这些产品,工作量望而却步。
教育信息化,一是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在教学效果方面,信息化确实是有成绩的,尤其是在我国,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情况下。比如翻转课堂,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教学效果,这个比较难衡量。这也是目前大部分人排斥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从旧的状态向新的状态演化中,比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肯定有一股力量在排斥的,信息化是趋势。
我到担心一线城市和优质学校凭借强大的政策资金和公司的支持,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占据优势,形成马太效应。比如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需要优质生源,需要强大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引导,也需要信息化系统的辅助才能玩得转。这些越优质的学校越有优势,教育资源不均衡会不会继续拉大。
在线教育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尤其是在天朝这个神奇的地方,以教育结果论英雄的模式不改变,其他的都变不了。
好厉害
不是以教育成果论英雄,而是以考试结果论英雄。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有句话挺有意思的,以目前国内的技术、资源、师资,在线学习本身不是需求,解决学生不学才是刚需。
映像比较的有一件事,高三数学课,老师讲解一道比较难的数学大题,把解题的运算格式都列出来了,直接跟我们说,照这个解题公式往里面套数字就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