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们赚的是谁的钱

1 评论 4280 浏览 0 收藏 6 分钟

关于余额宝的种种传说和担忧在春节前已经有所蔓延,尽管官方的解释可以把这种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归因于竞争对手的抹黑,但是春节之后首次出现的“暂无收益”事件还是让人惊出一身的冷汗。

是虚惊一场吗?

余额宝的收益通知通常都在上午,到账则在下午三点之前。理论上讲,只要到账则不存在违约责任,事实上支付宝也承认,由于春节后余额宝用户增长再次出现高峰,2月12日凌晨派发收益的文件大小甚至超出了系统阀值,其紧急升级收益发放系统,导致收益显示时间出现延后。

互联网是个是非之地,无风三尺浪,更何况已经耳闻传言的屌丝对于旱涝保收已经产生的疑问,那就是余额宝的高收益究竟来自何方?为什么银行的活期存款才百分之零点几,而余额宝却能高达6%,这里面相差数十倍的差距是否合法、合理、合规?银行又为什么对于这种存款搬家束手无策?更有意思的是,支付宝归纳的2000多亿资金绝大多数又以协议存款的方式流回了银行,支付宝的收益又能高到哪里去?

以支付宝为典型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后,各种以资金归集为特征的这宝那宝纷纷出现,收益许诺一个比一高,口气一个比一个大,你敢叫6%,我就敢叫8%,这其中有网络金融赔本赚吆喝补贴的因素,同时也的确让长尾理论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实践的基础,无数看似单独没有什么价值的散户,当他们以某种方式完全集聚后也有不菲的价值,这就叫集腋成裘。天弘基金的实践是标准的逆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互联网的本质特征。理财产品高于6%以上的产品有的是,但是门槛也是相当的不低,没个一百万也要五十万,这种高门槛阻挡了无数梦想高收益的中低收入人群,五十万是钱,五块难道不是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支付宝巧妙地利用互联网转账系统在瞬间完成了散户到大户的转换,所以一定程度上,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锐减而形成的机会利润,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天弘基金真的具备超常的盈利能力吗?

其实不然。

即便天弘具备,其他基金也未必具备,支付宝具备,零钱宝也未必具备,如果谁都具备,那只能说明这是一种社会平均利润,社会化的规模化的资金收益率就在6%,换句话讲,市场化的利率其实就是6%,银行间拆借利率就是真实的市场利率,而这个Shibor现在差不多就是6%上下,季节性“钱荒”的时候,甚至能在短期波动高达15%上下,支付宝以这种利率借钱给银行是完全可行的且风险可控的。在实际操作中,年化收益率的年化两个字又为基金留下了空间,因为按规定,资金转入转出当日不计息,以一周计算,如果宣传年化收益率在6%左右的话,实际收益率不过4.6%左右,基金切换空间就有1.5%左右。

分析到这里估计会有不少的人有相同的疑问,既然市场的实际利率已经达到6%左右,那么为什么银行的利率管制还那么低呢?银行为什么多此一举跟支付宝买钱而不直接把收益支付给储户呢?何必舍近求远或者作茧自缚呢?这个问题问商业银行是没有答案的,只有去问周小川做行长的央行,而央行是不会回答你的,所以问了也白问,搞不好反倒提醒了央行监管互联网金融的策略和思路,把互联网的这种技术革命带来的对传统封闭低效金融业的冲击也给封杀了。央行和商业银行的诉求与我们投资者都不一样,后者要求收益,前者控制风险,基本上是鸡同鸭讲。

简单讲,支付宝们赚的是技术革命的价差、思想观念的价差、制度安排的价差,表现上看赚的是银行的钱,实际上是市场化的钱,什么时候央行醒悟,不再自欺欺人了,支付宝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来源:华夏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