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什么没能把搜索做成支柱业务?

0 评论 1733 浏览 0 收藏 10 分钟

2010年Google中国战略调整之后,腾讯曾被视为最大的受益者。Google图片搜索创始人朱会灿、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颜伟鹏、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吴军相继加入腾讯,一时之间在腾讯内部被称作“空降三个Google高管”。但2012年5月,腾讯大规模调整架构。6月,吴军从任上离职,重回谷歌。

腾讯为什么没能把搜索做成支柱业务?吴军回答了新浪科技的提问,阐述了他的反思:非搜索公司进入搜索领域时存在基因缺失,且大多都过于贪求面上的市场份额,并找一些无用的流量来充数。

对于国内搜索市场的未来,吴军写道,如果后来者想要超越百度,需要在无线搜索、本地化搜索等方面下大工夫。而且,“没有耐心,一切免谈”。

  以下是新浪科技整理的吴军回信:

  搜索费钱成功率又不高,建议腾讯做小米

我最初加盟腾讯时就和腾讯的几个负责人都明确讲了,如果让我把搜索再做一遍,实际上对我来讲是浪费时间了,没有人愿意同样的事情做两遍。事实上我给腾讯的建议不是做搜索,而是做今天小米做的事情。

虽然在做什么上我们有分歧,但是,我还是看好腾讯成为真正意义上跨国公司的可能性,因此,我表示如果腾讯有这个雄心壮志,我愿意加盟。当然,腾讯还是让我去负责搜索。因此,我们约定用两到三年时间打造一个和Google水平相当甚至更好的搜索引擎,第二步是获得市场份额。

我一开始就强调这是件花钱的事,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前没有非搜索公司做搜索成功的先例。雅虎和微软(微博)有更好的工程人员,也没有成功。

在我负责腾讯搜索的两年多时间里,腾讯的无线搜索流量涨了六倍,市场份额从5%,涨到25%,PC搜索可变现流量涨了三倍,搜索广告收入涨了六倍。这些指标远远高于百度和整个行业,本来按照我们的计划,今年六月新的搜索引擎会上线,我们内测的搜索质量会超过百度。因此我认为第一步目标达成。

此时我自己家人(一直在美国)因为我长期在中国,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我一年要往返中美七八次,而且就是在中国时,每周要往返北京和深圳,即使是铁人,长期下来身体也快受不了了,因此提出不再负责搜搜日常工作。

如果按照这个计划继续前进,腾讯搜索还是很有希望的,没有理由要退却。

腾讯架构调整我没有参与,没有太多发言权。当然,任何调整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对于一个成熟的大公司,这些结果应该是在调整前就有预知的。因此,我认为公司如此调整,必有它的理由。至于搜搜今后的发展,新的负责人应该有自己的设想,他们自己会找到腾讯的优势所在。

  对搜索的理解,非搜索公司一般要比搜索公司差

到目前为止,非搜索公司做搜索还没有成功的,这里面有基因的问题。我在《浪潮之巅》一书中分析微软的情况,在《浪潮之巅》第二版中还会有更具体的实例。非搜索公司做搜索都是市场上的后来者,即使比前者做的好,尚且未必能成功。做得不好就更不用说了。

市场上的后来者要想成功,必须比以前的公司有本质的提高,给用户带来新的价值。所谓境界,就是要看得远,看到未来,引导用户,而不是简单迎合用户。这样用户才会发现,“嗷,原来搜索还能这么玩。”苹果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在将工程和艺术结合这个方面,世界上没有人在境界上超过乔布斯。

很不幸的是,对搜索的理解,非搜索公司一般要比搜索公司差,也就是说境界上超过原来的搜索公司是件很难的事情。搜索本身用到了计算机科学几乎所有的东西,从底层的操作系统,到数据处理,到互联网,到最上面的自然语言处理,需要做很多踏踏实实的事情,不是想一两个歪点子就能超越以前的搜索公司的。在做踏踏实实的事情上,微软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做了很多工作,他们有很强的工程师,尚且没有成功,很难想象灵机一动就能成功。

可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在非搜索公司进入搜索领域时,大多都过于贪求面上的市场份额,并且找一些无用的流量来充数,比如Bing把使用Office和Windows的帮助以作为搜索,计入流量,这用我们的话讲,就是强拉来的流量,而非用户喜欢,自己使用产生的,时间一长用户就烦了,会有副作用。两年多前我接手腾讯时发现类似问题非常严重,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把这些流量从考核指标中删除,从而关注真正对用户有意义的搜索。这些就是对搜索境界的领悟。

  要做出超越百度的无线搜索、本地搜索,没有耐心一切免谈

三年前腾讯找我做搜索时我就指出,百度的搜索虽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足够好了。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再塞给用户一个新的类似的产品,除非新的搜索产品能够给用户以前没有的好处。因此,当时我并不建议腾讯做搜索。

当然,目前因为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无线搜索、本地化搜索等方面有了新的机会,如果要想超越百度,需要在这些方面下大功夫。当然,基本的技术和产品体验必须全面超越百度。我们总不好意思和用户讲:放弃百度,使用我们更烂的产品吧。我们希望说,“看,我们已经做得更好。”当然,做到这一点需要时间和耐心。

  没有耐心,一切免谈。

对比美国市场,苹果、Facebook、Google虽然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但这三家公司基本上还是指不同的领域,入侵对方的领域不容易。

苹果和Google的竞争主要在手机和移动设备上,总体来讲,苹果还是高端产品,这是苹果的基因决定的。Google会走大众化路线。Facebook从长期看不会对苹果和Google产生致命威胁。扎克伯格这个人是“一定要将作恶进行到底的人”,他没有真正的帮手,虽然他自己是天才,但是毕竟一个公司的长期发展不可能靠一个人就能成功。当然,Google也进不去它的社交网络领域。

几年后,搜索会变得非常聪明。比如现在你去查“去年回报最高的股票是什么”,没有搜索引擎可以做到,虽然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分析互联网上的数据得到。未来的搜索引擎,可能会下载全部雅虎金融或者Google金融的数据,然后对所有股票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再进行回报率排序,最后反馈给用户结果。

当然,在此以前需要能分析自然语言的查询语句(不是关键词)。这件事三五年后能做到。届时,搜索的移动化和本地化(个性化)会有长足的进步。

看一下360做搜索的效果就可以看出,在中国,做搜索还不算晚。在中国,用户素质偏低,对搜索结果没有太高的要求,对工具性产品也没有什么依赖性。用户想要通过搜索获得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网址搜索和生活信息(这个百度知道和贴吧太给力了)。360现在做搜索的方式或许就是TX之前就该走的路。

来源:新浪科技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