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揭秘”:小米,你为什么那么屌?

0 评论 19058 浏览 6 收藏 26 分钟

用互联网方法揭秘小米的六个秘密,4年时间小米成长如此之快,到底小米做了些什么?

小米的崛起,外行看到的是神话

4 年时间,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估值 100 亿美元、2500 多名员工、包括手机、电视、电视盒子等多条产品线的新型公司,据不同渠道统计,小米手机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迅速追赶华为、中兴这样的传统手机大户,也将多年品牌积累的 OPPO、金立等抛在了身后。

2013 年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小米超过苹果,数据来源:Canalys

在传统行业的目光下,从对小米的不屑,到对小米的惊讶,再到对小米的不解,小米,似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异样的标签,而小米的创始人雷军,也被奉为如同乔布斯一样的传奇人物。

这里,我们不想去吹捧和调侃小米和传统手机厂商的异同,而是完全站在一个多年互联网产品服务研发与运营从业者的角度,从互联网的角度,反向剖析一下小米,也许,你发现所谓的互联网手机不过如此。

小米到底做了什么?

小米到底做了什么?能让传统手机厂商感到无尽的寒意,也让无数用户追捧?从传统制造和营销的角度,看到了小米太多的创新,而这些创新,颠覆传统行业的同时,也毁掉了形形色色传统经理人的三观,在种种不解中,目视着小米疯狂的增长。

下面我们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讲述小米的做法和对应的互联网源头做法,让你深度探知小米是如何深度复制互联网的做法,而这种对比,完全也可以用在你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寻找新的做法和方向。这种转变,就是传统行业的互联网转型。

揭秘一:品牌定位——最有存在感的定位

揭秘一:小米发烧友定位 VS 陌陌的陌生人交友定位

小米:

手机的品牌定位,各个厂商一直在试图刻画到消费者头脑中,比如商务手机、音乐手机、女性手机等等,而小米却跳出了这个圈子,定位成“发烧友手机”,这个超越了性别、年龄、地域、阶层的神棍级定位,反而深得人心。除了创始人雷军是手机发烧友、小米手机可以随意去刷 ROM 满足发烧友的搞机需求以外,还有什么使这个发烧友的定位捧火了小米手机?

答案就是直达内心的定位,这种精准定位不是简单的从使用需求和场景而来,而是深入的从用户的心理和生活状态中,寻求当前社会中消费者心里的追求。

发烧友,这个定位却可以让他在朋友、同学、家人中彰显出他的个性,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用户画像,一个在城市中为了生存忙碌工作的小白领,闲暇时拿出自己的小米手机,秀出自己对机器的若干调整和配置,讲解的头头是道,更让那些小白女生惊讶点头,然后他也会晚上一头扎到小米论坛中和志同道合的机友探讨各种性能指标,这一瞬间,高高的生存成本已经可以暂时放在脑后,让他得到间隙的欢愉。而更多的人,并不会发烧到这种程度,他们更享受的是,自己和发烧友在用一样的手机,这种感觉,就好比和刘翔都穿耐克一样,心底得到的是一种久违的存在感。

互联网:

小米的定位方式,一直是互联网的生存之道,我们这里讲述两个例子:

主打陌生人社交的“陌陌”,陌陌 App 在 iOS /安卓上架后,火速增长到千万级的用户活跃,在 QQ、微信、米聊等诸多社交软件之下,为什么能有如此强的生命力?其原因就是差异性的定位,如同歌曲《只爱陌生人》一样,让深居在钢筋水泥中的都市人,在陌生人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这种对人群的深度剖析和细分,就锁定了自己的目标用户,而品牌定位也随之而来。

再讲另外一个例子,主打休闲娱乐语音服务的 YY,在腾讯各种社交工具的夹击下,偏偏硬生生的活了下来,而且活的相当不错,完成多轮融资之后又远赴美国上市,也是因为其精准的定位,如视频聊天房间,通过一位主持人来主持节目、播放歌曲等方式,大家可以给主持人鲜花,以证明主持人的受认可程度,这样主持人和参与者双方都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找到了各自存在的理由,而这种休闲娱乐定位转换为无法舍弃的黏性,也留下了刻在心底的品牌烙印。

小结:

活着,就是为了在这个社会中寻找越来越难找到的存在感,不管是小米的发烧友、陌陌的陌生人交友还是 YY 的玩家交流,都展现了互联网产品的独特定位方式,互联网超越传统产品的基本功能适用性的原始定位方式,追溯到消费者内心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自然更容易通过这样的定位来抓住人心,建立自己的品牌。

揭秘二:得屌丝者得天下

揭秘二:小米低价高配争取屌丝用户 VS 完全免费的征途成就了史玉柱的财富梦

什么是屌丝,表面是一个人群的自我矮化,而实际是面对社会压力之下,一种无力而又坚持的抗争。这样的人群,就是我们当今社会的绝大多数,也是创造消费奇迹的最大群体,长尾,已经是 B2C 市场中绝对的主角。而小米,恰恰以合适的市场定位和价格,抓住了这部分人群,用发烧友的定位来迎合他们的自尊心,用低价高配来满足用户需求。

小米:

2013 年,红米手机以 799 的价格掀起了狂热的一轮抢购,在与腾讯 QQ 空间合作的预定活动中,30 分钟就产生了 100 万的预定,最终开放购买时 1 分 30 秒卖出了 10 万台,在小米合伙人黎万强的讲述中,在预定达到 100 万时,不得不和 QQ 空间合作方停掉了预定,否则预订量还会远远高于这个数目。

同时,小米电视 2999 的定位,更是让传统电视厂商跌破了眼镜,按照电视从研发到渠道的所有成本测算,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样的价位,而小米,却做到了,正是这样的价格,让屌丝们为之尖叫,尖叫过后,还是一码难求的疯狂追捧和抢购。

互联网:

互联网从来就是屌丝的天下,没有屌丝,就不能成就今天的互联网,这里我们来看看网络游戏的玩法,以红遍千万用户的《征途》为例,该款游戏是知名企业家史玉柱带领团队精心打造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游戏同时最高在线达到过百万人的规模,收入规模也早早过亿,但实际上,该款游戏真正的付费渗透率其实只有百分之几,绝大多数屌丝用户一起陪着高富帅南征北战,为付费用户打工,而且建立起虚拟的社会关系,在游戏内以家族、帮派、国家的形式来进行管理,游戏之外又成立等级分明的游戏公会来进行管理,而正式这种虚拟的结构,形成了最稳定的虚拟社会关系。

引来屌丝不是简单的一盘散沙,而是有效的让屌丝之间互动,形成稳定的结构和管理,然后引入高付费的高富帅进行深度挖掘,这样市场的想象空间就无限扩大,这也是为什么在征途中产生了付费几千万的游戏玩家。

小结:

让多数人都用起来,一向是互联网产品的要素之一,免费与低价,只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只要保持了用户粘性,就让后面的市场充满遐想,因为互联网产品,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源源不断的内容和服务,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盈利之道。

揭秘三:激活码里的饥渴营销

揭秘三:小米 F 码预约后的饥渴营销 VS 网游《炉石传说》分批发放激活码

小米:

没有渠道也能卖手机?这是传统手机厂商永远无法想象的,而小米却魔术般打破了这个多年的规律,通过在线销售的方式,将手机卖到了大江南北。虽然华为、OPPO 等厂家也纷纷模仿搞起自己的商城,但却表现平庸。F 码、预约、抢购已经成了小米消费者的习惯性动作,2013 年双 11 上,小米以 5.5 亿的销售奇迹刷新了天猫的单店单天的销售记录,也许没有谁能超越这个记录,除非小米自己来挑战自己。

是什么吸引用户从线下来到线上,定时坐在电脑前,精准的抢购小米产品呢?那就是激活码下的预售方式,每次商品都是紧俏的,如果网速不快、时间卡的不准,就无法抢到一部小米手机,在北京,竟然以认识小米公司员工搞到一个 F 码成为时髦,而淘宝网上也有各种小米产品激活码的预售。

互联网:

小米全新的卖法弄懵了传统的手机厂商,而这却是互联网里玩烂了的营销方式,10 年前,网游行业就开始用这种“饥渴”的方式来吸引玩家的关注和进入。

以网易最新代理暴雪公司的《炉石传说》游戏为例,通过前期的大量宣传和铺垫,激起所有深度玩过暴雪产品的玩家关注,网易在逐步开放这款游戏的过程中,就是利用这种激活码的方式,逐步逐批的发放激活码,在玩家群中形成了一个“一码难求”的情景,而且发展到不是网易一家在发放激活码,而是在各大游戏媒体网站都联合发放,但仍然绝大多数玩家无法获得激活码。同时在淘宝、游戏交易等网站,都有各种卖家以几百元来售卖一个本可以免费进入游戏的激活码,这就是物以稀为贵带来的用户追捧。甚至利用这款游戏来搭配拉动网易的其他产品,比如网易新闻客户端、笔记产品等。

这样的好处不仅仅是吸引了玩家的关注和参与,而且可以精确的准备服务器、网络等基础设施,确保服务器都是饱满,而减少 IT 基础设施的浪费。

小结:

激活码式的饥渴营销,看似一种简单营销方式,实际上包括了全方位的运作,包括宣传口碑的建立,线上销售渠道(如何激活使用和购买)的建设等多方面的配合。更深一步,让少部分人先用起来,满足的是拥有者超越别人的那种优越感,也让后来人增加更强的羡慕感,这一前一后,燃起的就是购买拥有的欲望。

揭秘四:粉丝经济

揭秘四:小米每年的粉丝节 VS 金山游戏玩家在游戏峰会上的 CosPlay

粉丝一词来自于娱乐业,那些为了追寻心目中的明星,不远万里、不吃不睡的善男信女的行为方式,为互联网商业精英们开辟了一片全新的营销方式,而小米,对粉丝的塑造和利用,更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小米:

很多公司都声称自己的产品也有无数的粉丝,就像华为流出了花粉,OPPO 产生了 O 粉,但什么才是真正的粉丝?其实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可以判别出来,你的产品发布会上,粉丝愿意花钱来参加吗?小米这样做了,而且票还不便宜,相对于 2000 元左右的小米手机,200 元的门票已经定价不菲,可不仅仅有人参加,而且还有人远从外地赶到北京来参加。

除此之外,小米还在每年的 4 月 16 日,创办了小米的粉丝节日——米粉节,全国各地不同城市成立了小米粉丝同城会,粉丝之间自发自动的进行小米产品的交流,这种互动,也带来了新的社交和口碑传播,让这些人围绕小米产品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朋友圈,自然当小米有了新的产品和服务,他们依然会是最忠诚的用户了。

互联网:

互联网游戏的世界中,永远是粉丝在创造新的奇迹,以小米创始人出身的金山软件为例,其核心盈利的游戏工作室西山居和七尘斋,是网游行业的明珠,其《剑网 3》等系列产品一直吸引着无数玩家,所以有玩家愿意自发的走在一起,不仅仅是在网络上结伴行侠,更在现实中,自己玩起角色的 CosPlay,玩家通过自己创造性的设计、一针一线缝制出一套价格不菲的游戏人物服装,装扮成游戏里的各个角色,只为在各种游戏活动现场一展风采。

无独有偶,腾讯游戏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游戏玩家瞩目的游戏嘉年华活动,玩家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自己花钱买门票、住酒店,就是为了能一睹新品发布、高手对决,而这种门票,一般不是一般人都可以买,而是一定要在某款游戏中达到一定级别,才能有资格购买。

小结:

未来的社会,在消费者市场不停的细分,如果你能为你的产品找到 1000 个核心的粉丝,就已经成功了,而如何维护好和这些粉丝的关系,就决定了是否能走的更远,小米充分的还原了互联网的做法,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粉丝经济。

揭秘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揭秘五:小米首席产品经理雷军 VS 腾讯隐形首席产品经理马化腾

产品经理,是一个产品的总策划和设计师,是产品的灵魂人物,尽管这样,在一些传统公司,还依然没有一个清晰的产品经理的定位,而在小米的做法中,产品经理的责任和意识,已经蔓延到每个角落。

小米:

谁应该是第一个带头的产品经理?

是 boss!

相对传统职能管理者/经理人,小米创始人雷军更是一个产品经理,在小米手机/MIUI ROM 的研发过程中,雷军总是第一个去体验和思考是否达成了应有的体验,是不是把产品的体验做到了极致。

众所周知,雷军本身就是一个电子设备的发烧友,在他的金山时代,董事会成员的手机几乎都是雷军送的,原因就是雷军不停的买各种手机进行体验,发现体验不好就送给他人。而在小米,除了产品经理和 boss 以外,每个员工都算是产品经理,包括研发人员/客服等等,因为每个有机会接触到用户的人,都能得到的用户反馈,而这些反馈都是改善用户体验的机会。

互联网:

互联网的大佬们又怎样呢?众所周知的腾讯系的马化腾,经常半夜拉起微信群,挑出不同产品的毛病,这种站在产品角度讲出体验不好的问题,比吆五喝六的强势管理更为有用,因为这样让团队心服口服,比如在非常火爆的微信游戏刚刚发布后,小马哥甚至半夜 3 点在香港发现了功能问题,招来团队即刻修复。商业大拿史玉柱先生,更是通过每天晚上几个小时游戏的体验过程中,发现产品的不足,然后找来策划团队马上响应。

再看腾讯 QQ 空间的另外一个例子,QQ 空间在 2013 年推出了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功能,叫做水印相机,用户可以在拍照分享前,在照片上加上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当时的想法,而这个绝妙的点子,就来源于一名普通的研发工程师,而这个功能,也在腾讯内部评为为创新大奖。

小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不是要所有人都转型去做产品经理,而是我们要在大脑中保留一块区域,来存储我们的产品 sense,这其实就是心中有用户,保持用户思维,换位思考,如果我是用户,产品体验还有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揭秘六:不做一锤子买卖,内容付费,产生粘性

揭秘六:小米电视突破性内置内容商城 VS 免费舞蹈游戏 QQ 炫舞的虚拟形象销售

传统消费电子产品,总是一次性销售,将产品卖给用户之后,唯有当产品出现问题,才在返修的时候接触一下用户,而小米的互联网玩法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卖出产品,只是第一步,随之是通过产品建立一个连接用户的通道,通过后续源源不断的内容和服务,来吸引用户,然后挖掘出新的收费盈利点,这就是互联网人天天挂在嘴上的“粘性”。

小米:

小米凭什么把 47 寸电视定位在 2999,这个让所有传统电视厂商难以理解,据小米电视研发内部消息,小米最开始有意和创维进行合作,当小米提出这样的价格而又较高的配置时,对于创维来说,根本无法接受,因为这种靠硬件成本低价铺量,然后内容和衍生服务收费的方式,是创维闻所未闻的。所以这段合作也被告夭折。虽然创维后续也醒悟过来,自己再做所谓的互联网电视,但已经晚了一个周期。

小米为什么这么做?就是在互联网一切都免费的口号下,以接近甚至低于成本价的方式来进行销售,获取市场用户,也许有人会说,硬件都这么便宜,用户怎么可能还会花钱对内容、增值服务付费呢?这就是你不懂的中国用户。

也许看看下面互联网的做法,你就会明白。

互联网:

中国网民和欧美网民最大的差异就是喜欢免费的内容,因为从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一天开始,互联网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免费的,比如新闻、电影、音乐等等,就连本来中国玩家接受按照时长付费的网络游戏,也被史玉柱先生改变了玩法,游戏变为免费,而玩家可以在游戏内付费购买各种装备道具。

再以拥有几亿用户的 QQ 为例,普通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以免费的门槛招揽了海量的用户,而且围绕这个 QQ 平台上的诸多产品,也都是免费的模式,比如 QQ 空间,QQ 音乐、视频、游戏等等,而免费的背后是,每个产品都提供更深度的高级别服务,而这些高级别服务就成为了核心盈利点,以 QQ 空间为例,当普通用户升级为黄钻用户后,就可以在相册容量、好友访问记录等多个方面获得扩充。而用户恰恰更能接受这种个性化、看得见的消费。

我们也可以从这样一个游戏玩家的身上看清这背后的情况,比如休闲舞蹈类游戏《QQ 炫舞》,玩家可以通过在舞蹈内购买自己的虚拟形象和道具来装备自己的形象,使自己看起来更炫更靓,所以这位玩家会省吃俭用买几千块的游戏内虚拟服装,而现实生活中,她只是一个三线城市的护士,工资也只有 2000 元而已。

这就是内容付费的魔力。

小结:

体验经济源于服务经济,只有持续不断的提供新的服务和内容,才能持续提供新的体验,而这种持续的粘性,带来的就是欲罢不能,最终引导用户为高级内容付费,而且一旦产生一次付费,就会产生连续的效应,就形成一条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结尾语

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这两年太多人对小米的所作所为不解,记得和深圳一位传统手机厂商的管理人员聊天时,对方总是用“想不到”来形容小米的各种玩法,其实,这只是一种信息不对称之下的效果放大,因为,这些玩法,不过是千百个成功互联网产品的通用玩法。

而所谓小米的秘密,也许就是互联网的秘密。如果想同小米一样开创先河,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互联网思维和实践导入到传统行业中。

 

来源:极客公园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