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焦虑的背后,是数百亿的蓝海市场

6 评论 6425 浏览 19 收藏 12 分钟

随着经济的发展站,人们的焦虑感也越来越明显,而火爆的知识付费,只是缓解焦虑的第一步。

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提出质疑:“我们在这个世界辛苦劳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对财富、权力、名声的追求,目的是什么?”“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同情,赞美,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一切行为的价值。”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快,物质条件空前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和物质财富的渴望比起来,人们心里底层更需要的是安全感、肯定与赞美,当这一切无法实现时,就会带来身份上的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感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而这种痛点的背后,带来的就是百亿级别的商业机会。

1.火爆的知识付费,只是缓解焦虑的第一步

在这两年,罗振宇创办的得到火了,这个利用大多数人年轻人和职场小白的知识焦虑感,而聚合而成的知识APP,自成立以来,利润一路狂奔: 2017年1季度,营收就达1.51亿元,利润超过3805万元,计划于2018年下半年提交A股IPO申请。在得到的带动下,千聊、饭团、小密圈、小鹅通等等相关的平台和工具也火了。多数平台已经完成了数轮融资。

按照罗振宇的说法,知识付费之所以火爆,“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这个焦虑已经不是谋生的问题了,它是一个“求存”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你对社会环境的信息感知能力下降,你原来的生存方式是无法维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付费更多是解决的是用户职场上、生活、学习上等一些实践性的解决方案。

但是现在的知识付费,有两个明显的问题,一个是内容比较浅,更多是偏职场技能型的类似如何让你当一名幸福生活家这样的内容大行其道。各种小白型、鱼龙混杂型的内容大行其道。在某些APP里,甚至能看到如何教你电信诈骗这样黑产的内容大行其道。另外一个就是知识覆盖面比较窄,针对一些大学生、职场的小白和年轻人。甚至有部分人用一些看上装神弄鬼的概念去忽悠用户,让他们沉浸在一种虚无的假大空概念里,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安抚。但是,知识付费并没有让焦虑感有实质上改善。

2.真正的焦虑,是心里底层的情感焦虑

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提到:“给一个人最大的惩罚,就是给一个人自由,但是不给他丝毫的关注和尊重。”(大意)。除了职场的知识学习之外,包括情感、被爱、尊重等多个方面的危机和焦虑感,才是人类底层的心理需求。

现在的网络关系,其实是游离在现实和虚拟之间。从好的方面看,一个即使在现实中在孤独的人,也有可能在社交媒体,游戏,旅游或美食社区,获得数百甚至上万人的关注和互动。

但是,另一方面现实的情况是,网络的热闹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困顿和麻烦。你在网络上认识上百个网友,但在你感冒生病时,在你家自来水管爆裂时,在你工作中遇到麻烦与争议时,能帮助和解决你问题的,绝大部分还是来自你现实生活中的亲人和朋友。而不是网络上的某一个虚拟账号背后的人。

于是,网络上的热闹反而会加剧网民们现实中的孤独感。从而由于对于网络的热闹和上瘾,会加剧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于是,如何让用户的心理获得慰藉就成了一个刚性的需求。

YouTube上曾经有一首歌:“你想和我虚拟的化身约会吗?”“如果你对我不满意,下线吧,下线我们就两清了。”在网络时代,微信拉黑,微博取关,朋友圈屏蔽,我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像一个像是高高在上的国王一样,只要动一动手指,所有的不想看见的人和事都会消失。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要面对的困难和尴尬并不会因此减少。

美国学者FURTICK曾做过一个关于友谊的调查,结果表明,相比起美丽闪耀的时刻,脆弱和尴尬才是催化友谊的重要契机,因为暴露弱点这一行为体现了信任,而彼此信任是友谊的基础。

一个人在社交网络上展现的形象,已经某种程度上变成个人的品牌形象。社交媒体上的生活对真实生活的影响,已经从个人生活领域拓展到工作领域。这让人更加重视对社交网络的个人印象管理,而且在被动消费的情况下,看到更多其他人精心展现的形象之后,下意识地以更高的标准来评估和改造自己。

社交网络让每个人都更加完美了,但也更加孤独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有比较强烈的倾诉欲望。但受制于安全、面子等因素。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更愿意通过付费的形式来解决问题。

于是,解决孤独和焦虑感就成了一门大生意,诞生了各种商业模式。如果说得到主打的是知识付费,那么松果倾诉主打的就是陌生人之间的倾诉、交流和陪伴。用户通过平台上入驻的倾听者的标签、简介、评价等,找到合适的人,去倾诉包括情感、家庭、职场、校园等各种话题。链接需要倾诉的和愿意倾听的人,帮助用户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感,同时帮助某个过来人或有专业资质的人获得变现和价值肯定。

(数据来源:iiMedia Research)

3.精神服务类的生活方式将会普及

由于网络与现实的巨大差异和落差,让人的焦虑感越来越严重。从而越来越不快乐。对年轻人来说,社交媒体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基本统治了年轻人的生活。数据统计显示,有超过20%的人每天查看微信50次以上。

日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受访人群中最讨厌的三件事中,得票最高的,就是生病了自拍的照片。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中更加突出,有些女生连切水果削到手指,买了一盒感冒药都会拍照发出去。其实在这些令人不太愉悦的照片背后,她们想要的只是被关心和被关注到,需要爱。但是,城市化节奏的加快和竞争激烈化,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于是,通过便捷的互联网获得情感和心理上的慰藉就成了痛点和刚需。

通过社交媒体,年轻人可以随时同步朋友的状态,就算每年只见一次面,也可以成为所谓的熟人和好朋友。很多人和朋友在线上相处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线下。人们开始分不清,哪个才是他们真正的朋友,是社交网站上穿着高跟鞋喝下午茶的一面之缘的“朋友”,还是穿着人字拖和自己吃烧烤的邻居?

物质的发达,和互联网对现实的割裂,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慰藉,将会转移到网上去寻求。包括情感在内的精神类的服务类的在线交易,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将会需求越来越大。根据美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在美国,仅仅是2014年,接受付费心理、情感沟通的人数多达4250万人,占到了美国人的13%(美国总人口约为3.1亿)。

在中国,这更是一片尚待开发的巨大的蓝海市场。而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创新模式出现,得到走的是一对多的知识路线,更多是教程和知识的单项输出,这种需求将长期存在。松果倾诉走的是一对一的陪护和交流,从人性需求的层面来说,更加私密和有效。也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这种需求从未来看是更大的趋势。成立两年用户就突破100万,连续获得多轮融资。70亿的得到只是精神服务的第一个走出来的大IP,毫无建议,在这个数百亿乃至更大的市场里,还会有更多百亿级别的公司产生。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从未像现在如此便捷的,获得更重信息和服务,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和朋友同事的心灵距离从未如此遥远,哪怕是近在咫尺。互联网产生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互联网来解决。

#专栏作家#

南七道,微信公众号:南七道,人人都是产品专栏作家。南七道新媒创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联网明星创业公司脸萌、FaceU等品牌操盘手,关注互联网和科技创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松果倾诉这个软件很好用,方便简单,能马上解决我的需求,我经常情绪化很严重,就很想找个人听我说说话,或者给我安慰,或者给我建议。希望越做越好,能帮助更多像我一样被情绪困扰的人。

    来自广东 回复
  2. 个人特别赞同您的观点,细分之后的市场将迎来大发展,虽然时间有点长,但绝对能引爆一个前所未有的增长点

    来自上海 回复
  3. 又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觉得很low吗

    来自山东 回复
  4. 知识付费1.0“景观式知识”,“游览式知识”,“概念式知识”好比信息高速延伸的“地理景观”,可指引用户下一站,明天,后天的行程目的地,中间一天或半天时间即“游览完成”,有个基本概念,好比北上广小白领在与人聚会聊天(或上非诚勿扰聊天对话)的时候,可以把“我去过布达佩斯~“,”我在新西兰呆过“等台词对应地换成“我学习过区块链”“我参与过AI场景搭建”随时随地挂在口头上,以证明自己不是土鳖,紧跟时代前沿。 😉

    来自江苏 回复
  5. 个人总结下来,这个焦虑来自于信息超载与快节奏,形成多元化离散性价值观。好比开一辆宝马在高速上狂奔,2小时最多1天,我就可以到达现在想去的地方;而后又需要思考下一站该去哪儿——我们只知道一天之后可以到达哪儿,但我们不知道一年之后又该到达哪儿?缺失一个长时间指引的宏观灯塔! 😉

    来自江苏 回复
    1. 说得好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