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的火爆注定将只是昙花一现
特殊的中国国情以及特别的产品特性使得“秘密”命中注定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短命鬼。
最近,一款名为“秘密”的匿名社交应用突然蹿红。然而,特殊的中国国情以及特别的产品特性使得其命中注定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短命鬼。
“秘密”,一款匿名朋友圈的社交软件,上线仅一天就名列App Store总榜第13位,社交榜第1位。用户可以看到来自本人手机通讯录内联系人发布的各类匿名信息,但你只知道是熟人发送的消息,却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位。由于无法确认具体的身份,所以大家也敢于在此畅所欲言,有吐槽、有爆料、还有各种发泄、八卦,一时之间激起了大家窥探身边人隐私的欲望。
“秘密”基本效仿国外的一款名为secret的软件。其迅速爆红可以说是沾了微信朋友圈的光,因为目前社交应用中以微信为首的熟人社交是主流,朋友圈里充斥着领导和客户,让用户在表达观点时畏手畏脚。“秘密”提供了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畅所欲言的场所。
然而,一鲨认为,由于下面的三个原因,使得“秘密”注定不可能长久这么红下去。
首先,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人的特殊特点使得“秘密”会充斥更多的假消息,充满太多的戾气和负能量,很容易成为被打击和取缔的对象。
中国社会目前最大的特点是压抑,无论是贫富差距过大,还是社会公平问题,都导致人们的压力巨大,活得比较压抑。看看微博吧,上面基本上都在充斥负能量,本来很美好的东西都会收获一片叫骂声。如果说微博是实名登记的话,“秘密”完全是匿名,给用户的感觉是根本不用考虑后果,所以导致“秘密”上YY横行,负能量爆棚,假消息横飞。
最近互联网行业的两个例子就都是在秘密上产生,然后以讹传讹。一个是百度李明远辞职,另一个是刘强东辞任京东集团CEO。这两个消息都被人在“秘密”上爆出,然后被媒体、微信自媒体跟进,在没有得到当事人回应的情况下,擅自报道,引发轩然大波。最后被证明是假新闻。
如果你看看美国的secret,再对比一下中国的“秘密”,就可以看出两个国家的不同,可以看出两个国家国民的心理状态。中国人本质上没有信仰,所以一旦没有束缚,容易做出格的事情,容易人格分裂。其实中国也不可能没有束缚,监管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就像微博当年开始时候,谣言横飞,后来监管部门强势介入,要求实名注册,并强化了打击。现在的“秘密”也难逃被严厉监管的命运。
其次,虽然“秘密”可以畅所欲言,但并不意味着你不会对所说过的话负责任,如果一旦有处罚的案例出现,将极大地打击人们使用“秘密”的热情。
根据公安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利用社交平台对他人进行侮辱或诽谤,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由公安机关对其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如情节严重,则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当被侵权人对侵权信息提出删除等合理请求时,软件运营方有责任及时采取措施,以制止侵权内容的存在和传播,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赔偿责任。
再次,“秘密”从产品属性上更像是媒体,缺乏比较强的传播和社交属性,这也使得其更像是压力释放游戏,而非能像微博、微信那样的普适性产品。
“秘密”的内容从现在来看,基本上是三大类:情绪宣泄、告白、爆料。“秘密”更像是“朋友圈+微博”的杂交产品,是匿名的朋友圈,发布类似微博那样的消息,可以说具有朋友圈的皮和微博的肉,但却更加封闭。这些都造成“秘密”的信息是单向的传播。由于信息敏感,匿名设计,这使得用户无法实现之间的交流沟通,无法建立社交平台,无法像微博那样实现大规模的传播。
比如办公室恋情就是“秘密”上非常热门的内容。“今天我上了XX,明天我和XX搞了”这样的内容比比皆是,但对比现实,大部分这样的内容都像是主人公的YY和想象。看来看去,很多身边的朋友都反映,“秘密”越来越像是意淫,偶尔翻翻就当是缓解压力、图个乐子,满足一下偷窥欲,其实没什么太大的价值。
这些都注定“秘密”更像是一个小游戏,而无法成为像微博、微信那样的普适性产品,当然,这个产品也有其生存空间,只是更为小众和短命罢了。
本文作者南冥一鲨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