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互联网正在加剧信息的不平等

1 评论 4234 浏览 18 收藏 14 分钟

为什么说互联网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著作《世界是平的》里面,提出了一个受人关注的观点:在未来,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平。这个观点的起源,是印度互联网公司Infosys首席执行官奈里卡尼,在接受作者采访时说:“汤姆,当今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

从这个观点出发,弗里德曼揭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全球变化。在他的描述中,开放源代码、外包、离岸生产、供应链和搜索技术等被称为铲平世界的10大动力,世界从一个球体变成平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的分工协作正在一体化,同时信息也在一体化,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球的信息也在快速的共享和平等化。但是,在这美好的表象之下,由于信息获取和认知能力造成的新的不平等,正在越来越严重,互联网正在加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和不平等。

1、信息的不平等从没有消失

互联网创业者安德森是互联网鼻祖网景核心成员之一,后来创办了高科技公司森尼韦尔。他说:“今天我感到最深远的变化是,一个 14 岁的小孩子,不管他是在罗马尼亚、印度、 俄罗斯或是越南,他都能随心所欲地运用各种信息、工具和软件,因此我确信下一个Napster将出自非主流国家。由于生物科技越来越不需要在实验室完成,各种染色体方面的数据都可以在网上获取,因此你甚至可以在电脑上发明疫苗。”

互联网确实加速了信息的流通速度,极大的提升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渠道的丰富性。在很多媒体人及互联网创业者眼中,互联网的世界简直就是一个乌托邦的大同世界,在这里,不分地域、年龄、性别、种族、阶层、肤色、教育、财富多少等,大家可以在这自由的获取各种自己想要的信息或者资源。

但是,这只是互联网对世界有利改变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正在加剧这个世界的分化。从主动获取信息、协同的角度来看,世界是扁平的,然而扁平并非平等。即便信息流通是扁平化的一个要素,能让获得信息的人有机会参与世界,可对于那些无法分辨和提取信息的人来说,平等或许根本无从谈起。

在过去的数千年里,信息的采集和传播历来都是一种特权,普通人根本无法参与到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早在中国西周时期,还没有发明纸张,主要是用刀笔在竹简、木牍刻写制作成册,一般人的财力和人力根本无法企及。相关的书籍也是由政府管理,读书人要想学习,必须向官府申请。 而口口相传,变成歌曲等形式后,演奏所需的的器物只有官府才有。同时在宗法制条件下,代代相传,世袭罔替,学习和信息的获取成了一种垄断。虽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开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但是覆盖的人数还是很有限,主流教育依然受贵族把控。

即使在几百年后欧洲的中世纪,也是宗教垄断着欧洲的教育。只有教士和贵族才具有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几乎是由神职人员垄断着,他们按照自己的利益和需求,来传播和解释着一切信息,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知识文化信息的垄断和解释权。中世纪的欧洲,除少数进过教会学校的教士能阅读、书写拉丁文外,普通老百姓几乎全是文盲,就是世俗贵族能读书识字的也不多。所以中世纪被后人称为“黑暗的时代”。

待发展到了近现代,信息的垄断依然释放出巨大的商机和红利。在国内饱受争议的书籍《货币战争》里,就特别提到神秘的罗斯柴尔德巨富家族。书中提到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英法等多个大型战争前,就建立了自己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收集欧洲所有的首都、各大城市、重要的交易中心和商业中心的各种商业、政治和其他情报。“罗斯柴尔德银行的间谍们遍布(欧洲的)城市街道,他们最新的独家消息在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中被迅速地传播着。” 据说这个情报系统帮助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滑铁卢战役中优先获得情报,并借此掌控了整个英国的经济。当然后面也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辟谣。

时至今日,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已经开放了很多,但整体依然是垄断局面。就算媒体开放的美国也不例外,美国主流三大电视网络巨头ABC、CBS和NBC,和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三大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这些媒体控制着美国的社会、财经和政治舆论导向,影响着其他媒体。它们是信息的原始来源,而这些核心媒体,都控制在犹太人族群(含犹太高管)手中。他们几乎控制了全球90%的媒体。

2、互联网正在加剧信息的不平等

移动互联网克服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让信息的采集、传播和规模超过了以前数千年的水平,实现了真正的信息共享,将世界更进一步地联结为一体。各种社交媒体层出不穷,机器算法下的APP打破了原有报纸等中心化媒体的格局,人人都是信息的发源地,人人都是自媒体。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的丰富性和用户的参与度空前繁荣。

但是,这种科技带来的便捷,负面效果也异常明显。有报告统计,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信息爆炸导致的各种真假信息泛滥,让绝大多数人无所适从。如何从繁杂混乱的信息海洋中,高效准确地获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变得非常困难。

大量虚假信息、无用信息应运而生,信息污染和信息垃圾已经成为常态。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全球范围的信息制造者。信息大爆炸,从而降低了人们利用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生产者出于不同目的,对同一事物做出不同的信息描述,令信息受众无所适从,从而无法分辨出事情的本质与真相。

互联网的信息化,某种程度上正在加剧信息的不平等。随着物质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原来食物等生活上显性的不平等开始缩小和消失,却开始产生新的、趋于隐形的不平等。对信息的综合性分析和提取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认知能力,这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不平等,在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时代,显得越发严重。

支付宝旗下的招财宝,曾经推出一款万能险的理财产品。这种产品以10天左右为一个周期循环运转,反复买卖,最后的收益率完爆整个理财界,而且风险比股票等低很多,雪球上有人晒出自己的成绩,半年至少赚了600万。作者只是一个互联网的普通职员,但是因为得到了这样的信息,经过分析提取,把所有的资产全部投入,结果赚了普通人十几年薪水才能积累到的财产。

能接触并理解数字币信息的人,购买的比特币三年赚取上万倍收益。而内地农村的高中生,面对共享单车的考题时,却是一脸的茫然和焦灼,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共享单车。这就是信息获取和认知的不平等,所造成的现实的巨大差异,且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大。而普通人囿于自我认知的局限性,根本没法获取或者分析此类信息的有效性,又谈何加以利用呢?

3、信息的提取成为商业风口

处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的核心能力,就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提纯、分析和总结。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于是就形成一种马太效应,会处理信息和内容的人,在这个信息爆炸和混杂年代,能获取和占用的资源会越来越多。

正如哲学家黑格尔说的那样,绝对的光明,等于绝对的黑暗。普通人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当自身不具备信息分析的能力时,就会陷入巨大的恐慌中,淹没在鱼龙混杂的信息大包围里。

人们永远没有办法具备相同的信息提纯和分析能力,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也没有时间去做这样的事情。这时就产生了对信息提取分析的需求,而有这种分析能力的人自然就成了一种资源优势。这个族群的人,会帮助大多数人去获得并提取关键信息,知识付费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两年,知识付费风生水起,资本市场也纷纷进入。知识付费的互联网项目也成为投资人追逐的焦点。十点读书获得A轮超6000万元融资,罗振宇的得到正在为IPO做准备,为知识大中小V提供技术平台服务的小鹅通9月完成了3000万的A轮。很多人说知识值钱了,其实知识并没有变化,是提取知识或者信息的能力值钱了。而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其身价和平台,自然水涨船高。

在小鹅通联合创始人樊晓星看来,内容付费从大背景上来看,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重新步入需要对知识进行筛选的阶段,知识由共享经济转为按需经济成为一种刚性需求。一大部分认知盈余的个体加入知识付费市场是大势所趋。

基于她的观察,在这个产业链上,生产者和消费者均被重新定义,用户既是消费者,又是传播者,同时也是知识信息的二次消费者。知识和内容被消费、分享和传播成为常态。让有价值的内容实现价值,也让被信息洪流淹没的大多数用户,获得优质且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服务。

席勒曾说,谬误越大,真理取得的胜利就越大。而这条法则,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已经失真,信息泡沫侵占了用户头脑,蔓延湮灭了真相,信息不对称加速了社会的分化,而整个过程的修复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专栏作家#

南七道,微信公众号:南七道,人人都是产品专栏作家。南七道新媒创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联网明星创业公司脸萌、FaceU等品牌操盘手,关注互联网和科技创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