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游戏的最后一张入场券

1 评论 3343 浏览 2 收藏 16 分钟

随着共享单车“合并第一例”尘埃落定,哈罗单车看起来也拿到了下一轮游戏所需的“入场券”,但剧情将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犹未可知。

平静没有持续太久,共享单车行业又一次风云激荡。不过新闻的主角,不再是摩拜和 ofo,而是身后的追赶者们:

酷骑单车资金链遭重创 , 小蓝单车 、小鸣单车、优拜单车等也频传押金风波,行业里的首次并购也于近日出现——10 月 24 日晚间,永安行子公司“永安行低碳”受让 哈罗单车(Hellobike)100% 股权。

这次合并有哪些有值得注意的细节?它又将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

为什么是永安行和哈罗单车 ?

抱团取暖早有传言,不过此前在永安行的“意向名单”上,我们看到的是小蓝单车或小鸣单车,结果多少有些令人意外。虽然永安行拒绝了包括动点科技的在内的一众媒体采访请求,不过我们依然能从细节中梳理出一些逻辑脉络。

永安行以有桩公共自行车起家,去年以来一直想要补短板布局共享单车,但从财报来看,2016 年永安行共享单车的业务收入只有 36.83 万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仅为 0.05%,且其旗下共享单车平台永安低碳的量级不大,在共享单车市场上的排名依然较为靠后,一年来也并无太大起色。这样的话,并购市场上现有的共享单车品牌,对永安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作为 共享单车第一股 ,永安行现阶段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上市之后股价一度从 26.85 元每股的发行价上涨到 100 元每股,市值翻了好几倍。

接下来的问题是,选哪一家?

综合 QuestMobile 和艾瑞等多家第三方数据机构的数据来看,目前哈罗单车在第二梯队中排在靠前的位置,并且基本保持一个上升的趋势;另外,在第二梯队的其他玩家中, 酷骑单车因为押金遭挤兑 、CEO 换人而元气大伤,小蓝单车和小鸣单车最近又频繁陷入押金问题的负面传闻中,反倒是远离主战场,一直深耕二三线城市的 Hellobike 基本保持了“清白之身。”

也就是说,哈罗单车看起来是目前一个最优并购标的。

从哈罗单车的角度看,即便自身形势不错,但纵观整个赛道形势,ofo 和摩拜两分天下,依然占据了绝对优势,二三梯队玩家只能瓜分残存的市场份额,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艾瑞分析师史睿在接受动点科技采访时表示:“ofo 和摩拜基本占据了整个市场的 95%,剩下那么多家在抢那 5%的份额。从今年 6 月悟空单车的倒闭开始,很多家企业都开始出现资金、挤兑、CEO 更换等等的问题,企业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对于第二三梯队的企业来说,找到资金充裕的企业被其并购是存活下去的办法之一。”

实际上,哈罗单车 CEO 杨磊在内部信中提到这一年状况:“困难重重,换做别的团队,早就死了无数次了。”他把这次合并称作是“拿到了决胜场最后一个游戏资格”,重要性可想而知。联合创始人李开逐不久前接受动点科技采访时还在纠结于“Hellobike 是第二梯队还是可以说开始进入准第一梯队门槛”的说法,这一次的回答倒是简单明了:

“现在重要的不再是你处于哪个梯队,而是你还能不能留在这个赛道上。”

一根稻草和一张门票

那么,凭什么能“留在这个赛道”,拿到“最后一个游戏资格”又指的是什么呢?

钱、钱,还是钱。

“你可以把这次合并理解为一次融资。”李开逐这样告诉动点科技,“永安低碳业务实际体量很小,合并主要也是以我们的产品为主。”实际上,李开逐一直对二三梯队玩家抱团取暖的做法并不以为然,“两个包袱很大的公司抱在一起,说不定沉得更快。”他曾向动点科技透露,此前也有不少小公司找过来,表达了想要被收购的意愿,规模大多在十几万、几十万的量级,“但我们自己算了账,不值得。”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关于此次哈罗单车与永安低碳科技合二为一,媒体上出现了两种说辞,一种称“永安旗下公司收购哈罗单车”,一种称“哈罗单车与永安旗下公司合并”。哈罗单车方面从 CEO 到公关人员统一口径坚持了第二种说法,杨磊特地强调“此举并非收购,而是合并”,并称“新公司实际业务仍由哈罗团队负责”。关于合并可能引发的人事结构变动,李开逐也表示毫不担心:“哈罗单车将保留现有品牌和人事结构,人员不会有大的变动。”

实际上,不论说这次合并是“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都不如说是融资更能反映问题的本质,更何况永安行背后还站着蚂蚁金服。

作为一项依然在烧钱的生意,共享单车经过了长时间的野蛮生长后,我们可以看到各家手上特别是二三线玩家手上的资金链已然捉襟见肘。在这个时间节点,与其说去拼产品、运营等细节,不如说拿到粮草过冬更为实际。

酷骑单车的先例就在前面。很多人误以为它不过是个玩票选手,但数据显示并非如此:QuestMobile 今年 7 月发布的《2017 共享单车市场报告》,摩拜和 ofo 稳坐行业巨头之位置,第二梯队有以下玩家: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哈罗单车等,用户规模分别为 450.5 万、437 万、310 万。

毫不夸张的说,酷骑单车的量级至少在第二梯队还是有颇竞争力的,最后一泻千里,即便事后可以从是产品、运营、品牌上找出不少瑕疵,但压死骆驼最重要的一根稻草,依然是资金。

从频频传出的押金难退事件中无疑可以看出, 激烈的竞争之下,酷骑单车前车之鉴在前,二三梯队玩家会对粮草更加渴求。

二梯队玩家基本在上半年至少完成了一次融资。其中,小鸣单车 CEO 陈宇莹透露,今年 7 月小鸣单车刚获得了数亿元的 B 轮融资。9 月 14 日,优拜单车(英文名 U-bicycle)宣布,获得数千万美金的新一轮融资,此轮投资来自马修特里爵士创立的家族基金,这也是优拜单车首次引入海外基金。情况不太明朗的是小蓝单车,曾有消息称小蓝在 3 月份的 B 轮融已基本接近谈成,不过投资方在最后阶段没有了音讯,小蓝也曾向 ofo、摩拜等品牌提出被收购意向,均被拒绝。小蓝单车副总裁,市场运营部负责人胡宇沸曾向动点科技回应过此事,表示谣言太多,很多情况不真实。创始人李刚也在月初爆料说 近期会有重大事项披露(我们猜想可能是新一轮融资),很快就会召开媒体沟通会,不过至今没有进一步消息。动点科技就此事追问胡宇沸最新进展,并未得到回复。

可以说,资金已经成为下半场游戏的入场券。

变与不变

共享单车第一倒,第一次合并均已出现,这个行业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谈及此后双方合作的具体层面,李开逐强调了两点,即“共享对政府关系”和“共享供应链”。杨磊也说,未来和蚂蚁金服、永安行的合作,能够是哈罗获得更好的地位和机遇。即便如此,要冲击到摩拜、ofo 两分天下的局面依然很难,要知道他们手里有 95%的市场份额。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次合并或许会成为一个范例,未来或许可以看到更多合并收购的事件,当然也会看到更多的的倒下的尸体。

此前传出收购消息的包括摩拜收购由你单车,虽然摩拜自己否认了,但据由你单车 CEO 金吉晖透露, 其 A 轮融资领投方确实是摩拜 ;ofo 也有传言要收购骑呗,两家还合作出了定制款小黄车;酷骑单车在出事前询问过摩拜和 ofo 的收购意向,被拒绝;而根据包体爆出的消息,小蓝单车也遭到了同样的待遇……

“总之,共享单车的竞争非常激烈,市场份额大部分被两大巨头所垄断,给第二梯队的共享单车企业所留的空间并不大。末位淘汰已经出现,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也会逐步变得清晰起来,个人觉得未来这个行业不会是多家共存的格局,应该是 3 家左右的局面比较合理。”史睿预测。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大规模投放后,共享单车给城市监管带来的挑战也已日益加大,截至目前,已经有十多个城市叫停了共享单车的投放计划,更多城市的“限投”政策也在酝酿当中,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市场的发展空间。

一些处于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品牌悄悄转移了战场。

据了解, 小鸣单车 今年 5 月份就已经停止在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的投放,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寻找生存空间,骑呗、优拜等品牌也在转移战场。

骑呗回收投放在杭州的 10 万辆“小绿车”,撤出杭州市场,谋求转型;优拜单车 CEO 余熠接受动点科技采访时明确表示要避开巨头锋芒,不在激烈的一二线城市投入过多资源火拼,而是准备拓展三线城市及海外市场,刚刚完成的一轮融资正是源自海外的马修特里爵士(Sir Terry Matthews)创立的家族基金;此前“死而复生”的 3Vbike 拿到 1000 万元融资之后,宣布进一步退到五六线城市,未来打算以加盟制模式运作。

此外,针对不同场景的新产品也在陆续出现,包括哈罗单车正在试运营的电单车。虽然这个细分领域也早有如 享骑 这样的先行者,但李开逐认为,电单车相比自行车毕竟成本高、推广难度大,目前还尚未有竞品形成压倒性优势——这让哈罗单车看到了入局的机会。

“单车解决的是用户 3 公里之内的出行需求,而电单车解决的是 3-10 公里的出行需求,所以新业务可以与我们现有的业务形成互补,也可以与摩拜的网约车业务相抗衡。”据李开逐透露,目前哈罗单车已经有超过 1000 辆的共享电单车在试运营中。

动点科技最近也获悉,直至今年共享单车仍然不乏入局者,一家浙江企业“名天动力单车有限公司”今年四月才正式推出其单车产品 MT BIKE,其主打便是电助力辅助骑行,据称续航可达 100 公里,瞄准 15 公里以内的出行需求。

“我们发现,共享单车公司之间的战争已经绝不仅仅局限于单车本身。摩拜正在发展自己的非自行车业务,如在 App 中新增网约车入口,提供叫车服务等等。我们的思路与友商类似,那就是共享单车这个赛道上的竞争已经被放大成为了整个大出行领域的竞争,留在赛场上的各位,都会朝着纵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未来共享单车公司的发展方向。”李开逐说。

随着共享单车“合并第一例”尘埃落定,哈罗单车看起来也拿到了下一轮游戏所需的“入场券”,但剧情将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犹未可知。而更多还在苦苦排队争夺“入场券”的单车玩家们命运如何,同样需要时间观察。

 

作者:柳鹏、王婵

来源:http://cn.technode.com/post/2017-10-27/sharingbike-money/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动点科技,作者@柳鹏、王婵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