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们,正在导致个人素质的两极分化

2 评论 4007 浏览 18 收藏 16 分钟

知识焦虑症当然不好,但若与未来真的被淘汰相比呢?

最近一年多,随着知乎、得到、分答等平台的持续火热,知识付费的概念刷爆互联网,引发了大众的兴趣。但本文不想再将眼光局限于诸如:知识付费产品是不是骗局、知乎究竟应该怎样盈利等频繁被探讨话题。希望通过另外一个视角,去审视知识付费、知识平台的出现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首先亮出笔者的观点:知识付费类产品的发展、去中心化知识协作平台的崛起,其实是升级了我们在学习场景中的“基础设施”、提高了我们学习的内在动机,正在加剧个人素质的两极分化

笔者最近一直在自省的想法,分享给大家共勉:知识焦虑症当然不好,与未来真的被淘汰相比呢?

OK,开始正文前先简单解释下这个观点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

知识付费和知识分享平台不会让知识变得“更好掌握”,付费不能帮你努力、帮你思考,能否学好、学成,关键在于学习者自身

知识付费和知识分享平台不会缩短你掌握知识的时间,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思考、而不是背诵,你背下的知识还是别人的,只有自己思考得来的、才是自己的

既然知识付费和知识分享平台既不能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又不能缩短知识学习的时间,那为什么笔者还要说它们正在加剧个人素质的两极分化呢?下面我们来慢慢分析。

我们从知识付费产品说起,这类产品的用户大体分为两类:

  • 真正有学习欲望、自我驱动的用户
  • 因为看旁人学、害怕自己落伍,跟风消费的用户

对于后者,可能在知识付费类产品上付出的金钱和时间都不会有太大的收获,建议首先仔细思考为什么而学。

其实笔者也经历过这个阶段,盲目的投入金钱和时间、订阅了大量知识产品,但冷静过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因此提高能力。

而对于前者,也就是真正有学习需求、具备自我驱动力的那部分用户来说,知识付费类产品确确实实聚焦了他们的一个痛点:面对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到底该如何选择?

当面对过多的选择时,我们的满足感一定会下降,因为我们经常会在事后为自己做出的选择后悔。也就是心理学里提到的,机会成本使得我们会不自觉关注被放弃的选项,这不仅使得选择的过程更加纠结,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进而使得被选择的选项在对比之下好像没那么好了。

我想很多用户都会有过这样的体验,计划读一本书,但没有明确想看的内容。于是首先根据兴趣选择一个想了解的领域(例如“管理学”)。之后到社区里去翻书评、找推荐,或者到电商平台搜索书目和书评,最后越研究越纠结,被海量的信息彻底搞崩溃,甚至可能干脆不看了……

让人纠结到崩溃的海量选择

而知识付费类产品恰好聚焦到这个痛点,给你看似更简单、更好的选择。

之所以用“聚焦”而不是“解决”,是因为“如何选择”这个问题的结果无法被量化、衡量。同样订阅一个知识付费产品的专栏,可能解决了你的问题,我却觉得一无所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这种“减法”是具备吸引力的,哪怕可能只是“看起来”更好的选择。

回到笔者的观点,之所以说“正在加剧个人素质的两极分化”,是因为知识付费类平台真实的升级了我们学习必备的“基础设施”。能否学会、学好的关键点在学习者自身,这点毋庸置疑,但同样的,在更好的“基础设施”上学习可以大概率的提高效率,也是必然的。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下笔者所说的“学习基础设施”的演进过程:

随时代演进的学习基础设施

简单说,互联网出现前的时代,我们学习的基础设施可以用匮乏来形容,严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影响。空间上,书籍和期刊都会受到国界的限制,很多国外的优秀知识读物很难在国内找到;时间上,即便国内出版社选择引入优秀的国外作品,也要受到翻译的影响,造成很大的时间滞后。

而在互联时代到来后,这两个问题被接近完美的解决了,大量的知识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快速传播,可以说只有你不想学的、没有你找不到的。相应的,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痛点逐渐演变为前文提到的:如何找到更好的?究竟要怎么选择?

所谓“只有你不想学的、没有你找不到的”,指的是一般的知识信息,并非特别前沿、深奥的内容。

之所以用“接近完美”解决,主要是在时间维度,互联网上能和国际同步的查询很多资料,但并没有解决翻译的问题。

再到现在,随着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移动支付手段等其它技术的整体升级,终于催生出了知识付费类产品,虽然不能完美解决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选择难题,但终归是给出了一种以“减法”为主的解决方案。这无疑是再一次升级了我们学习的基础设施。

同样的个体,在更好的基础设施上学习、大概率会提高效率。

谈过了知识付费类产品升级了我们学习的基础设施这个观点后,我们继续来聊聊“去中心化知识协作平台”的崛起为什么也会对加剧个人素质的两级分化起到助推作用。

提到“去中心化”这个概念,我们就必须首先了解何为“中心化”,之后才能看清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样的。

所谓“中心化”的概念,网络上有很多概念释义,有的说的很深邃,在这里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形容 — 可以想象为类似传统媒体的组织架构。由报社、电视台等机构雇佣具备专业素质的员工,制作各种媒体内容、并通过他们自己的报纸、电视台等平台分发出去。在这一场景下,传统媒体机构就是一个中心化的组织,他们具备“发声”的权利;而广大用户则是内容的接收者,只有接收的权利。这是一种“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对于发声者的门槛限定很高,普通用户很难加入到这个群体中,仅持有少量的选择权:可以选择不看内容、但不能选择改变内容。

而“去中心化”的概念又为什么会产生呢?还是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它让信息的流动由单向变成了双向,用户既可以是内容的消费者、也可以是内容的生产者,并且,互联网是开放的架构,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或机构。这使得人们在网络中具备了平等“发声”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在诸如博客、微博等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感想。

当普通用户拥有了“发声”的资格后会引发什么后果呢?内在动机对人们的驱动力大幅提高

所谓“内在动机”,简单说就是:兴趣驱动的、不以赚钱为目的的行为。说白了就是你在工作之余的各种兴趣爱好。比如你喜欢摄影,这个爱好不是你的职业、也不会为你带来财富方面的增加。在去中心化协作平台诞生以前,这种工作之余的个人兴趣很容易成为“三分钟热乎气”,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

因为你的内在动机虽然可以由兴趣来驱动,但想要长时间保持却很困难。还拿摄影的例子来说,思考这样一组情景:你周末起个大早,翻山越岭登上香山顶峰,精心拍摄了一组风景照,自己喜欢的不得了,觉得是你摄影领域的巅峰之作,然后兴冲冲的拿给身边的亲朋友好欣赏,结果大家对摄影并没有特别的兴趣,完全 get 不到你的兴奋点,不知道你在美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对反馈有很强烈的需求,特别是在情绪激烈的状态下。比如上文摄影的例子,你兴致勃勃的和人分享你的得意之作,结果却感觉鸡同鸭讲,完全得不到反馈,这样会很容易造成我们的失落、沮丧感,甚至陷入一种自我怀疑的情绪中。时间一久,自然就对这个兴趣提不起多大心思了。

同样的例子如果放在当下这个时代会是怎样的发展呢?你可以将你的得意照片上传到各种社区平台上,轻而易举的找到同道中人。大家会七嘴八舌和你探讨作品的优缺点,不论是正面的评价、还是负面的批评,都会让你觉得意犹未尽,如果这时候再有几个人打赏你点小钱,是不是就更有成就感了呢?

这种分享、反馈一体化的社区机制能够增加参与者对于兴趣的持续时间,慢慢养成习惯。由一时兴起、发展为真正的爱好,甚至有机会未来在该领域做出更大的成就。

网络文学的兴起,催生出了众多收入媲美传统作家的网络写手

很多草根出身的网红,获得了专业偶像都不具备的关注度

基础学习设施的升级、内在驱动力的提高,形成了一套:由兴趣驱动学习、因分享反馈驱动思考,最终带来了切实提高的良性学习体系循环

如果说对于学习提高拥有强烈欲望的用户占据了天枰的一侧,那么另一端则是被同样升级了基础设施的“泛娱乐”光芒照耀的用户群体。

开篇的时候笔者强调过,学习、学好的关键点在于学习者自身。无论是知识付费、还是分享平台,都只是辅助选项,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学习”这一驱动力,天然会受到“放松、休闲、娱乐”等欲望的影响。

笔者其实也更喜欢娱乐、喜欢放松,但是客观讲,在时间总量不可变的前提下,你在娱乐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你学习的时间自然就越少。相比于学习要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娱乐是我们大多数人更感兴趣的话题、是更能够吸引我们的。互联网平台对任何产业都是平等的,既然能升级学习领域的“基础设施”,自然也能提高娱乐产业的魅力。

老规矩,首先通过思维导图回顾下随时代渐进的娱乐方式:

随时代演进的娱乐方式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我们的日常娱乐方式,正在由电视为主导的传统媒体平台、逐步发展为网络(移动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媒体平台,这个发展趋势与上文中分析的学习平台演进基本是一致的。从看电视剧发展为看网剧、从看电视综艺发展为看网络综艺,名称上看起来差不多,但在内容呈现方式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 数量上:网络上的娱乐内容是海量的,并且拥有不受国界限制、与国际同步观看的优势
  • 差异性上:各种小众的、长尾的内容呈现,用户的选择权更大,能够吸引不同个性的用户
  • 互动性:与偶像、明星的交流变得比以往更加容易,可以更方便的关注自家偶像明星的动态

笔者对于文娱产业的了解并不够深入,但可以确定的是网络对于文娱产业的升级是更加全面、精致的。因为相比于“知识学习领域”,“文娱产业”吸引的用户量更加庞大,其相应的商业价值自然更高。

天枰的一端是学习效率越发提高的用户、另一端是被文娱产业越发吸引的用户,两极分化怎能不加剧。

最后再次与大家共勉:知识焦虑症当然不好,与未来真的被淘汰相比呢?

 

作者:袁啸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9ba29a7416f

本文由 @袁啸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深度好文,从表层到到深层地分析了知识付费用户为什么会接受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会导致怎样的现象。能运用到心理学分析,受教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