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搜索,右手信息流,百度构建的内容帝国会成功吗?

3 评论 3772 浏览 29 收藏 13 分钟

只是“搜索+信息流”的双引擎、百家号和熊掌号的双品牌内容平台,真的能让百度在内容领域做一次漂亮的反击吗?

2017年可谓移动内容爆发元年,平台间秣马厉兵、贴身肉搏不断。而随受众端内容消费升级,对于高质量的作品也在倒逼平台的深耕细作,逐渐脱离通过恶趣味作品疗肌过瘾的拓荒时期,变成人和信息更加匹配的理性竞争。

纵观这段时期的内容生态,从表面来看,最大的变化当属从人找信息转向信息找人的转变,可以说是完成了内容领域的一次升级。但实际上两个内容的获取方向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当智能分发的新鲜度已过,人找信息和信息找人其实有可能有机结合、实现优劣互补。

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判断,百度在上个月推出了熊掌号,意图与百家号形成百度的新内容阵型。众所周知,百家号是信息找人的Feed流模式,而新推出的熊掌号,则是人找信息的搜索方式。两者在内容分发上形成了一个互补,被称为百度内容布局的双引擎。

事实上,做搜索在国内没人可以竞争过百度,而搜索在内容领域的特殊作用也无法被取代,因而百度深度挖掘移动搜索的潜力无可厚非。只是“搜索+信息流”的双引擎、百家号和熊掌号的双品牌内容平台,真的能让百度在内容领域做一次漂亮的反击吗?

搜索是百度高出其他内容平台的一个维度?

近日有爆料称微信订阅号正迎来重大改版,展现方式将变为公众号加文章的模式,即信息流模式。虽然目前腾讯官方对此消息暂不予回应,但此传闻打破过去完全基于粉丝分发的模式,无疑是在宣告信息流的又一次胜利。

截至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流的战场上已经各据一方、高手林立,入局稍晚的百度最多算作后起之秀。不过先抛开局势来讲,百度进军信息流领域,天然具有一个额外的助力就是搜索,而搜索本身也属于内容分发的重要组成。换句话说,其它主流内容平台一般只能以内容分发的自动匹配为卖点,进行单点突破。而百度的搜索基因让其多出一个维度,这在内容之争中或许能获得更为意想不到的优势。

近两年今日头条横空出世,智能推荐和信息流广告给传统互联网广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信息找人”的变革,表面上看,似乎使百度搜索在获取内容的作用大为降低,甚至还出现了“搜索已死、推荐上位”的言论。但实际上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推荐系统,用户的根本需求在于从海量信息中获得真正有用的,所以获取方式相对次要,重要的是内容平台如何为用户过滤不相干的信息,而这直接决定了搜索在内容触及用户中依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何况搜索和推荐同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分支,两者存在大量的交叠,如今更是显示出渐趋融合的变化,这可能是百度“双引擎”发挥最大效果的一个机会。

比如,搜索引擎解决运算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结构是倒排索引技术,而在推荐系统中,一类重要算法是基于内容的推荐,这其中大量运用了倒排索引、查询、结果归并等方法。反过来也是如此,搜索结果中的“相关”系列字眼,都是使用了推荐系统的产品思路和运算方法。

由此可见,搜索和信息流具备互补的价值潜力,就像百度这次推出的“熊掌号”,可以令搜索从单纯的工具转变为内容分发的一个智能辅助。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用户通过搜索进行更多需求和兴趣表达,贡献更多数据,让百度优化NLP、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进而更好地进行内容分发。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百度搜索下的服务业务。通过百度搜索引擎,用户可以寻找到各种需要的信息和服务,那么服务也可以像内容一样,通过平台的搭建,吸引更多提供服务的用户入驻。

All in AI,为何百度还要建立一个内容帝国?

在移动端的后知后觉,曾使百度错失很多时机。可以看一下阿里和腾讯,它们都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实现了估值暴增、业务大幅上涨。尤其是腾讯,可以算的上是移动服务最大的受益者,2010年其市值约为425亿美元,而现在已经首破5000亿美元大关,增幅不可不谓之惊人。

抛开长远布局的人工智能,如果移动端是拉开差距的开始,那百度若是能够在移动端重新获得市场优势,那出现大爆发也极有可能。目前来看,“搜索+信息流”的双引擎或许正是最合适的突破口。

据近来公布的财报显示,百度其实正在不断恢复营收增长的能力。第二季度百度营收同比增长14%以上,至30.8亿美元,净利润大增98.4%,至8.82亿美元。其中百度网络营销营收为人民币178.8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5.6%,约占总营收的85.7%。这种趋势也延续到了第三季度,营收235亿、同比增长29%,净利润79亿、同比增长156%。

这背后主要的驱动力正是传统搜索业务的复苏和信息流业务的强劲。据了解,2016年Q3、Q4及2017年Q1,百度搜索收入曾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负增长,而今年Q3同比增速回升到22%。至于信息流,按照现有数字计算,一个季度就能为百度带来 27 亿元的营收。

总而言之,搜索和信息流对应的内容服务是夯实移动基础的重中之重,而移动基础又是百度目前战略体系的核心基石,因为在AI尚未落地之间,百度的营收依然要依赖移动业务。正是认清了这一点,百度“双引擎”、“双品牌”的布局才愈加重要,而与百家号能够形成互补的熊掌号的推出显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作为百度搜索在移动内容领域的一次深入尝试,熊掌号所起到的平台连接作用,其实可以和信息流有效结合。逻辑上讲,熊掌号不生产内容,只是百度的一个连接账号,提供连接关系,褡裢所有的内容与百度搜索两方面的流量。这种运营的直接作用,就是为服务提供者带来高效沟通的机会,让有价值的内容更容易触及到有需求的用户身上。

按照百度的计划,熊掌号发布以后,百度移动搜索意在通过三年时间,将搜索类绝大部分流量转移到熊掌号所连接的内容上。因而在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转变过程中,熊掌号可能能够挖掘更多的商业空间。

而随着内容分发模式的日渐成熟,用户对于高质量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被看做是一次新的内容消费的升级,它促使内容之争正在从过去的“内容流量”生态,逐步转向“用户”生态,这对于百度可以说是非常利好的趋势。因为不论是大数据、还是技术能力,以及在搜索、内容生产、服务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的优势。继百家号之后推出熊掌号,也说明了百度正在为此进行布局。

内容分迎来大清洗,最先淘汰的将是二线平台

目前活跃在内容分发上的几大巨头,表面上虽然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形态,但实际上依然暗潮汹涌,尤以百度和今日头条的动作幅度最明显。

一方面,今日头条陆续推出的新产品,包括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微头条和悟空回答,明显开始了四处扩张、挑战对手的强势态度。另一方面,百度作为信息流的后起之秀,却凭借长期积累的优势在内容分发和广告投放中,获得了移动业务恢复的新机,现在更是试图借助搜索的主营业务、探索“双引擎”的商业潜力。按照这种发展趋势,今日头条把挑战对象转向百度,甚至是直接做出自己的搜索产品,似乎都不意外。

当然百度抢夺信息流及广告投放的市场份额更是显而易见。在今年第二季度,百度将图像增强、语音交互、短视频等技术应用于传统搜索产品,并依托百度AI构建了市场领先的广告引擎,使得Q2百度信息流广告收入从一季度底的每日1000万迅速上涨到了每日3000万。

如果照此预估,百度资讯类广告收入2017年应该接近或超过100亿元,这与今日头条收入相当。因而很多业内人士都猜测,明年百度有很大几率超越今日头条的信息流营收。从双方发展动向来看,百度和今日头条必有一战,而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随着信息流赛道上第一阵营、两大巨头的对抗,内容分发或许会迎来新的清洗。

相比百度、腾讯等内容帝国,显然二线资讯或内容分发平台更容易被边缘化,至于最后信息流会不会形成更加集中的局势还很难说。不过目前来讲,借助“双引擎”战略的百度,基本上已经从一个后来者成长为行业中最有力的竞争对手,甚至移动基础也可能为百度提供一个重归荣誉的机遇。

对百度来讲,AI是未来,而内容是现在,百家号已经在内容领域取得一席之地,如今AI赋能的熊掌号,则是通过搜索助力企业品牌掌握未来,突破现在的流量红利窘境。虽然现在无法准确预判最终的效果,但对内容和服务提供者终归是有利,而未来也必然可期也。

 

作者:歪道道,科技媒体人,互联网分析师。微信公众号:歪思妙想(wddtalk)。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文由 @歪道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后起之秀,百度积累了何优势?(那些方面?)
    如何获得了恢复移动业务先机?
    有数据方能有好的说服力。

    来自广东 回复
  2. 百度想做内容分发,信息流,feed流,没问题呀,但至少先把内容做好吧,看看现在手机百度首页的推荐内容,真的是不能再低俗了,我不知道具体什么是高雅,但我知道我看了五花八门的订阅号发布的各种无聊低级趣味的内容就直犯恶心,我并不是鄙视谁,我只是想说手机百度里的内容分发真的是一堆shit,越往下拉越多的shit。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