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培训不要被知识服务带偏

3 评论 5235 浏览 31 收藏 11 分钟

“课程体系+训练体系+反馈体系”,构成一套完整的培训服务产品,也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参考模型。

 

全程跟完公司今年启动的线下培训业务,从落地执行角度看:

  • 课程主题–都是学员最关注的问题;
  • 讲师阵容–既有成功企业家,也有各领域的专家。
  • 配套服务–安排有序,学员配合度高。

总体来说,比较顺利。

不过,因为这个项目,最近一直在研究行业培训服务模式,看的比较多,思考的也比较多,再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也就对新青年学院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或者说发现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

  • 课程主题和讲师,是在每期开课前才确认,导致课程与课程之间缺少相关联的知识主线,讲师和讲师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协作。
  • 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有干货没体系、有体系没深度、有深度没实操性。
  • 课中缺少实战演练环节,课前和课后互动与课程内容联系不紧密,无法起到巩固学习的效果。
  • 后续对学员学习效果缺少具体的跟踪措施。

简单来说,以上列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大问题:咱们办学院用的还是办会议的思维。

其本质区别在于,一个是嘉宾分享,刷新认知;一个是老师讲课,传授技能。

这个问题其实很严重,因为在之前对2B行业培训服务的思考中说过:

垂直行业的培训服务比起以「得到」为代表,没有明显行业属性的知识服务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让用户觉得自己学到东西,比真正学到东西更重要”的套路,一定会“不–好–使”。

因为,行业用户对知识服务的目的性更强,对效果反馈周期要求更高。是否学到东西,不再依赖用户的主观感受,而是最终会客观反映到店铺经营的实际情况中。说的再直接点,店老板是生意人,账通算的很精明,投入产出比失衡的事情,从长期看,他们一定不愿意玩下去。

这就决定垂直行业培训服务的路径一定要做深。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化,从行动到持续迭代的转化,从迭代效果到反哺认知的转化,这个流程一定要画圆了。

很明显,以目前的运营模式很难把流程画圆。

从底层逻辑重新出发

项目运营的思维取决于事情的本质是什么,也叫底层逻辑。

仔细想想,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各类技能培训班,教学方式的底层逻辑都一样。即,完整的课程体系+大量的模拟训练+及时的教学反馈。

所以,试着按照这套逻辑去重新梳理线下培训业务应该怎么做。

完整的课程体系

从顶层出发,提前搭建好课程体系,包括覆盖的知识领域、课时、讲师、主题大纲、授课时间。

1. 课程设计

零售店的关注点,说来说去都绕不开人、货、场。

  • 人:人员激励、培训;
  • 货:选品策略、自有产品的开发策略;
  • 场:零售空间设计、货架陈列。

其中,又以人的管理被提及次数最多。

当规模小的时候,靠打鸡血就可以管好团队。当规模越来越大,分店越开越多,最大的上升瓶颈就落在人上面。

人的成长速度如何跟上业务发展速度?人的工作效率如何最大化?

团队的梯队如何建设?团队激励如何做?薪酬体系如何搭建?股权分配如何设计……

关于人的重要性,既然能够成为共性问题,证明老板们都有意识,不缺认知上的提升。问题在于,当大道理落到各自的实际场景中,很难落地执行。因为缺少一种模板化的方法论,能够手把手指导他们结合自身情况去一步步制定关于人的管理策略。

再进一步思考,作为一对多的培训产品,如何克服不同店铺之间的差异化,并实现能指导用户落地执行的效果。

  • 首先,克服差异化,基本属于伪命题,千店千面,很难做到一招打天下。这部分的空白,留给可能存在的延伸增值服务。
  • 其次,落地执行是包括目标、策略、任务、跟踪、反馈等一系列动作的完整过程。当下,课程需要重点解决哪个环节的问题?借助之前文章说的“安慰剂效应”—— 成功的安慰剂产品,能够让人成功产生第一步行动。
  • 放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上,优化空间也在这里。让学员从单向的认知提升,到真正愿意做出尝试,哪怕只是一小步,只要开始践行,大痛点就会分解成一个个具体问题,从而为课程迭代提供方向。
  • 最后,在内容框架搭建上,要保证每期课程主题之间,每节课之间的承接性和关联性。具体到每期课程主题的设计,要以场景为驱动,遵循“理论 → 方法 →  实操 →  解决问题”的学习路径,而不是单纯的以知识分类为驱动。

2. 讲师选择

行业讲师一般分为两类:

  • 成功企业家
  • 职业培训师

前者资源稀缺,有票房号召力,有强传播属性。缺点是课程容易散,内容集中在战略层面和经验层面,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感。像豪华的大菜,好看,但吃不饱。

后者通常是从行业从业者转型成为职业讲师,虽然有的不是行业“红人”,但实战和理论兼备,而且目的更明确,就是授课,这就意味着准备的内容一定是以培训为导向,知识结构性很强,也会更讲究授课现场的互动效果。这类属于主食,比起大菜肯定缺少话题性,但管饱,易消化。

面对这些零售店老板,每次课程,大菜一定需要,培养格局感和战略感,这种层面的认知提升,看似务虚,可指不定哪天会让你恍然大悟,有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但是,必须力推主食,他们最需要模板化的方法论,拿着就可以比着用在自己的店铺上,不管效果如何,至少转化成行动的第一步。

总地来说,无论是专家还是大咖,既然定义为老师,除背景和经历作为筛选条件外,能否将经验转化成可指导实践的知识供学员吸收也是重要考虑标准,同时还要配合设计实战场景去保证知识吸收的效果。

大量的模拟训练

所谓教学,不是单纯讲完课就结束了,跟上学老师留作业一样,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学习效果。

因此,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是必须设立的环节,而且一定是基于所学知识的实战应用,反过来也是对课程内容和讲师水平提出要求。

这次清华站的学习有个很好的改进 —— 设立晚自习环节,并在该环节中安排分组对抗演练。但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演练更多是基于某个主题的头脑风暴,而不是在相关方法理论下的应用练习。

及时的教学反馈

一方面是对学习的跟踪,就是班主任制(和其他培训机构对班主任的定义不一样)。

班主任需要监督学员去预习、复习、完成作业,保证学员课后的投入时间。

虽然面对都是“老板”,课后学习的主动性,执行力,配合度很难保证。但班主任必须通过不厌其烦的单向推动去提醒他们唤起“学生”的身份,也代表学院传递一种教学严肃的态度。

另一方面是对实践的跟踪,建立沟通机制去收集学员在店铺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协调资源提供解决方案。

以产品思维做培训服务

“课程体系+训练体系+反馈体系”,构成一套完整的培训服务产品,也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参考模型。

正常来讲,线下培训服务产品在设立之初就应该先投时间,投资源去细心打磨产品;等到产品1.0出来后,再启动招生,然后在每一届学员实际学习过程中进行产品迭代升级。

我们显然跳过这个环节。但是,如果想做成有价值的培训服务平台和一门可持续的生意,缺的课必须要补上。

#专栏作家#

李哲,微信公众号:SecondThought,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擅长项目管理,热衷产品设计。目前已跳出纯线上服务的圈子,希望在实体行业中碰出火花。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对我很有帮助,点赞!

    来自广东 回复
    1. 谢谢

      来自湖北 回复
  2.   《管子·戒》: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