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Apple Music们的产品体验这么差,是等着国内音乐平台降维打击吗?

7 评论 12698 浏览 13 收藏 14 分钟

假如国内APP集体出海的话,会不会是对Spotify、Apple Music们的降维打击?

前不久,Apple Music宣布收购Shazam,一句话介绍Shazam,就是一个以听歌识曲为主要功能的APP。仅以“听歌识曲”为主要功能,这个APP的盈利能力大家可想而知:2016年,Shazam亏损400万英镑。

不少业内人士为苹果收购了这样一个“赔钱货”而感到震惊,但同时也对Apple Music的未来展开了期待:也许过不了久,Apple Music就会有听歌识曲功能了。

这下轮到国内用户感到震惊了:已经2017年了,居然还有音乐APP无法实现听歌识曲功能?

新闻联播诚不欺我,外国友人的生存环境的确水深火热。

经过研究后,我们不仅惊讶于Spotify、Apple Music等国外主流音乐流媒体服务平台的用户体验之差,也为所有海外留学党感到同情。毕竟,海外华人现在想听歌还得挂个vpn翻回来,真得不容易。

抛开音乐版权使用的地域限制,音乐先声甚至脑洞大开地想,假如国内APP集体出海的话,会不会是对Spotify、Apple Music们的降维打击?

Spotify:被吹上天的用户体验真相

Spotify一直是全球音乐流媒体服务的榜样。其数据之华丽让人顶礼膜拜:160亿美元的估值,为60个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超1.4亿的用户总量、6000万的付费用户、42.9%的付费转化率、近70%的全球音乐版权……

而这些疯狂的数据让人陷入迷思:为何用户愿意掏钱呢?

对于付费用户来说,它们可以解锁的权限有:去广告、无限制地切歌、下载离线音乐、播放任何一首歌曲以及高音质音乐。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免费用户可以随机播放,但有广告,不能切歌、不能下载、播放受限及仅能播放普通音质音乐。

Spotify的广告形式足够令人抓狂。它并非如国内音乐APP般植入在banner、专辑封面上,而是以30秒视频广告的方式出现在歌与歌之间……广告界面还贴心地配备暂停键,用户不用担心错过任何广告的精彩瞬间。

不能切歌,顾名思义,却百思不得其解。这是属于免费用户,与“随机播放”搭配的豪华套餐:

在实际操作时的体验是:你无法听到你想指定的那一首歌,只能随机播放包含该曲的播放列表。

也许你会觉得,这才多大点儿事啊!列表播放之后切歌切到我想听的歌就好了嘛。于是,以下界面出现了:

你被广告和自己不感兴趣的歌曲折磨到了极限,终于订阅了流媒体服务后,获得了所谓的增(gang)值(xu)服务。

那么为何在各种新闻中,Spotify的用户体验总是被吹上天呢?

Spotify最出彩的功能,便是两个智能歌单: Discover Weekly和 Fresh Finds。前者以周为单位挖掘新人新作,后者把 KOL 口味和个人行为整合到一起,从而推荐更高质量的歌曲。

这也是Spotify用户量碾压Pandora等流媒体平台的独门武器。从最新一集的《南方公园》中,也可见Spotify的智能歌单深受美国人民喜爱。

由此可见,全球音乐用户均十分重视个性化订制的精准度。APP推荐的音乐是否合你口味,直接决定了你们之间的缘分。Spotify就是抓住了这一痛点,创造了一系列华丽的数据,也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为音乐服务付费。

从Spotify的服务中,国内APP也能从中吸取一些先进经验:要想让用户为订阅流媒体付费,付费与免费的差别必须足够大。

道理人人都懂,但国内并不会有任何一家音乐APP敢在现阶段一刀切地阉割免费用户的权限。用户早已习惯了免费的午餐。这样做,即是自杀式赶客,为竞争对手送人头。

但是,哪怕付费用户群体巨大,Spotify依然是赚得越多,亏得越多。之前,在音乐先声《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或将与Spotify换股结盟,音乐行业再起变局?》一文中,详细阐述了Spotify巨额亏损的局面。

于Spotify而言,如何及时止损,是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最大挑战。

Apple Music:为佛系用户量身打造

Apple Music出现之前,诞生于2003年、提供数字音乐付费下载服务的iTunes Store,作为苹果公司切入音乐产业的“杀手锏”,因与硬件设备iPod 所打造的音乐销售闭环,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数字音乐消费模式之一。

在国外,iTunes Store提供单曲与数字专辑购买服务。单曲定价一般为$1.29/首,主流欧美数字专辑定价在12美元上下浮动。例如,Taylor Swift的最新专辑《Reputation》售价为$13.99,Eminem的最新专辑《Revival》售价为$11.99。

在购买前,用户可免费试听1分30秒的歌曲。相比于国内无法试听的模式(国内也有一部分mv提供免费播放,可当做试听),iTunes的模式能保证用户把钱花在自己喜欢的音乐上。

但这种音乐付费下载服务也即将成为过去式。《数字音乐下载时代要被终结了?》一文中称,iTunes Store的付费下载模式将被关停。在此之后,下载服务将并入Apple Music的流媒体服务中。

目前,由于iTunes Store在中国大陆不提供服务,中国大陆则成为Apple Music唯一一个提供下载服务的地区。

Apple Music并不提供免费音乐服务,在国内,需开通10元/月的订阅服务,便无须再额外购买数字专辑与单曲,即可无限畅听与下载高品质歌曲。

但是,一旦你不再续订,Apple Music的服务将会终止,在付费期间下载的所有歌曲均无法收听。

在版权方面,Apple Music的优势在于欧美曲库的齐全。于是,国内Apple Music的用户群体多为重度的、博爱的欧美音乐迷。但是,Apple Music的用户体验又是怎样的呢?

最直观也最费解的问题是:歌词咋就不能动了呢?

事实上,之前Apple Music并不提供歌词文本,据音乐先声结合各方消息猜测,这大概主要与歌曲的词曲版权有关。

而近年来提供歌词文本,也算是一种长足的进步,虽然无法滚动。

同时,单曲循环功能也被藏得很深。必须先往下拉,再点击两次重复播放(直到重复播放上显示“1”字样),单曲循环功能才算开启。因此造成许多用户误解Apple Music没有单曲循环功能……

而分享功能之鸡肋也令人无语凝噎。当通过微信将音乐分享给朋友时,朋友也必须先成为Apple Music的流媒体订阅用户,才能收听分享的音乐。就算是订阅用户,也无法像国内音乐APP一样点开小三角直接在微信播放,而会跳转至Apple Music,稍事等待才能播放。

Apple Music的价格也算是良心,包月10元,包年100元,学生5折。但要享受这学生5折,却没有那么容易,必须先通过UNIDAYS资格验证。

这里所需填写的邮箱地址,是带edu后缀的邮箱地址,而国内只有部分高校提供这种邮箱地址。

国内Apple Music虽延续了国外的“大学生优惠”政策,但在本土化努力的过程中却显得僵硬,并没有因地制宜,选择更贴合国内实际的学生认证方式。因此,这档优惠并没有惠及到太多学生。

相比于国内其他音乐APP的热闹与活跃,Apple Music宛如归田园居的隐士,带有几分佛系的味道:界面简单,功能纯粹,除了听歌,没有其他功能。让人难以相信这是2017年的音乐APP,毕竟十年前国内音乐APP的功能都比这丰富。

但如果你是一个佛系乐迷,恰好不需要滚动歌词,不需要听歌识曲,不需要音乐社交……的话,Apple Music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音乐流媒体平台。

结语

Spotify、Apple Music作为国外最主流的流媒体服务(前者更以优质体验著称),也是用户量最大的两大流媒体平台,基本上代表了国外音乐APP的产品水平。但从这两者的体验看来,国内数字音乐平台与国外流媒体平台的用户体验可谓云泥之别。

不同于国外流媒体平台专注于音乐播放功能,国内QQ音乐、网易云音乐及虾米音乐等走的都是泛音乐、泛娱乐路子,流媒体只是其众多功能的一部分。在版权大战偃旗息鼓后,各平台步入用户沉淀期,于是平台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改善用户体验,依靠粉丝经济、音乐社交等社群化手段吸引用户、盘活用户。

前段时间,Spotify宣布与腾讯达成了换股合作,说不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Spotify能够吸取腾讯音乐娱乐的盈利模式,在改善用户体验、减少亏损、造福于海外华人等方面多下功夫。

正如整个国内的互联网已经从“Copy to China”走向了“to China Copy”的阶段,面对国内音乐平台绞尽脑汁的创新探索,国外流媒体目前看来确实有些“固步自封”。如果国内音乐平台真有扬帆出海之日,将是对Spotify、Apple Music们的降维打击之时。

 

作者:嘉鹿/音乐先声,音乐先生现已入驻36氪、界面、虎嗅、知乎、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百度百家、一点资讯、搜狐、网易等自媒体平台。

本文由 @嘉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在版权大战偃旗息鼓后”的三四年后,各家还是失去了版权,只剩下QQ音乐依然坚挺。所谓的音乐社交在被泛滥复制的评论淹没后,纯粹的听歌体验才体现出它的可贵之处。这也正是 Spotify 和 Apple Music 擅长的地方。

    来自北京 回复
    1. 同样

      来自广东 回复
  2. 看到标题,就不想往下看了。因为有活生生的例子被qq音乐恶心到spotify去的。

    来自广东 回复
  3. 对于我自己来说体验很好。功能简单,界面很酷。只一个丰富的曲库就足以让我付费了。免费肯定会有限制的,但是可以按专辑和top榜还有自己创建的歌单来播放,还会基于你的的音乐记录给你出一个daily mix,很符合我我的口味,导致我尝试转到网易云音乐有点不习惯。虽然不能单点让我有点抓狂,但是要求不是很高的话,免费就可以了。如果想更专注的听歌,操作不受限,就买会员。第一次买是0.99刀3个月,之后就是9.99刀一个月。虽然国内玩的花样比较多,打音乐社交的牌,但是注意力容易被转移,个人更喜欢沉浸式的音乐体验😊,话说回来,版权费占比太高,还在亏损状态,心疼一秒。。

    来自美国 回复
  4. 确实有这个因素,后来跟国外的朋友聊,发现国外用户基本把流媒体当作听CD的替代品了,没有更多其他需求。

    回复
  5. 个人意见哈,国外首先版权意识已经搭建好了,为内容付费也是一种普遍意识,所以国外的音乐平台只要把内容做好就比较容易脱颖而出了,尤其是版权歌曲,只要前期平台已经有一定的用户群体,砸钱买版权,用户只能从他这里获取内容,很容易滚雪球。国内呢,差不多16年开始才逐渐有了版权意识,那在此之前,只能拼操作体验,贴心的功能,拼智能推荐算法。。。

    回复
    1. 我感觉国内的音乐软件定位更偏向于音乐社区,而国外的,如Apple Music,定位则是音乐流媒体平台。
      国内外的需求不一样吧,社交在国内是用户选择数字音乐平台的一个重要因素。

      来自天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