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收购蓝图:基于电商的大肆扩张

0 评论 4021 浏览 1 收藏 7 分钟

古有熟语“无奸不商”,放在今日已早就不分褒贬,但其中的精髓:“为盈利而奋斗”则丝毫未曾有过变化。

6月12日消息,阿里将于下周更新上市招股书,其不断在收购、入股的动态终于要告一段落,我们简单整理阿里近几年的收购入股史,看看这些年阿里巴巴的变化与其想要带来的互联网神话。

从PC端引流到移动端流量的抢占

互联网是一个缺流量就必然会干涸的舞台,阿里从2005年就看好搜索引擎将给自己带来的新鲜活力,2005年8月,阿里收购雅虎中国,但是天不随人愿,自阿里收购雅虎中国之后,雅虎的业务就没好过,2013年雅虎邮箱停业,9月1日网站正式关闭,而其原有的团队据说转行做阿里公益去了。2013年8月,阿里曾战略投资UC,时至今日,2014年6月11日,当大环境下都在争抢移动端资源的时候,阿里放不下UC家浏览器的庞大用户资源,拿19亿美元收购了UC优视。

搜索中的巨大流量是BAT巨头都在抢占的资源,百度是搜索起家、其居于国内首位的位子也无需多说,而腾讯则于6月9日将移动端最具话语权的微信接入搜狗搜索(此前腾讯搜搜已经并入搜狗),移动端的流量之争各自都已备好粮食。

从本土电商延伸开来的业务:团购、在线旅游等

阿里从淘宝网、阿里巴巴批发市场、天猫、爱淘一路走来,其一旦提到网购用户第一反应就会想到阿里旗下平台的这一地位,无人可以取代,在不断发展中,阿里也曾并购收纳想要拓张的领域,却每每不太尽如人意。2006年10月,阿里收购了当时与大众点评旗鼓相当的生活服务点评网,或许是阿里自身业务与口碑网难以调和,口碑网自此于风雨中摇曳、战略摇摆不定,2009年9月口碑网并入淘宝网之后,就愈发失了自身的颜色,现在我们已经难寻口碑网的身影。

2011年5月阿里曾投资美团,2012年11月也曾投资省会类服务网站丁丁网,但都属于小型的持股,据业内相关声音透露,美团与丁丁都急于撇开阿里安在自家的小棋子。

自淘宝上线旅游平台之后,2013年7月阿里战略性投资穷游网,企图切入出境旅游市场,但是到目前为止,相比于百度收购的去哪儿、腾讯支持的同程艺龙,穷游网似乎也没能从阿里借多少势。

与阿里自身业务相重合的团购、在线旅游等行业,难以获得阿里的大力支持, “下场”大概都是品牌逐渐趋于淡化、最终融入阿里,假若还能留点品牌身影已经算是万中之幸。

阿里的金融扩张

2009年9月,阿里收购中国万网,2011年5月,阿里1500万收购CNZZ,不过万网与CNZZ已经被阿里划入“阿里云”旗下,优土的案例告诉我们,万网与CNZZ两大品牌也只会越来越淡化于阿里云的羽翼下。

2014年3月,阿里用11.8亿元收购天弘基金51%股份,推出余额宝,也是2014年3月,阿里收购恒生电子,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几乎最大的IT供应商,恒生电子加入阿里,显然为天弘基金助阵不少,但在遭受中央与银行的打压之后,余额宝的声誉已经从火热趋于平静。

投资媒体都是看重了什么?

阿里对于媒体的入股与投资最初是体现在新浪微博上,2013年4月阿里以5.86亿美元获新浪微博28%的股份,这个时候新浪微博已经开始减少了当年叱咤风云的风范,阿里入股新浪微博之后,最大的一个举动是挂广告、为电商引流,至于新浪用户的体验之类完全不在阿里考虑范围之内。

利用对方资源为自己服务,这有点想封建王朝的买卖官职,我既然花钱买官,上任之后肯定是要赚回来,谁还管什么民众灾难、用户体验,这是阿里与新浪微博的故事。

2014年4月阿里入股华数传媒;2014年6月,阿里以40%的股权入股虎嗅、占股20%投资21传媒。阿里对这些传媒的把握大约类似于百度的百度百家,有几个平台为自己宣传,那些没入股传媒的企业们在上市前还要对舆论做次大清扫呢,阿里不过是大手笔、直接强揽了几家只说自家正面信息的媒体。

其他投资

2012年11月,战略投资陌陌;2013年1月,收购虾米网;2013年4月以8000万美元收购友盟;2013年5月,阿里以2.94亿美元获得高德28%的股份;2013年12月,28亿港元入股海尔电器;2014年1月,入股快的打车、13亿港元收购中信21世纪;2014年3月,62亿港元入股文化中国、注资银泰百货;2014年4月,入股优酷土豆;2014年6月,入股恒大俱乐部。

阿里的投资身影无处不在,为了即将的上市更是频频布局、再整合,但是作战粮食虽已备足,战略依然还是重中之重。

转载自:创业邦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