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做不出《旅行青蛙》这样的游戏?

5 评论 6369 浏览 25 收藏 16 分钟

我不配拥有这么专心努力的青蛙。

“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世界原来很小,小到在这座四通八达、五脏俱全的城市里,留给我的只有简陋的公寓、工业化风的办公楼,还有连接它们的长长的坡道。”

在Taptap的《旅行青蛙》(日语《旅かえる》)游戏评论中,网友@萌小黑的玩后感引来数千人点赞。

自去年年底“佛系”的概念走红后,最近,这款名为《旅行青蛙》的佛系游戏又刷爆朋友圈。在游戏中,只有庭院和房子两个场景,玩家除了收割三叶草、为青蛙准备便当外,几乎不需要花费任何时间和金钱,与青蛙唯一的交流也只来自它出门旅行寄回来的照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款佛系游戏,却在1月21日登上了APP Store免费游戏榜第一名,Taptap上的下载量超过100万次,微信指数超过1000万,而百度搜索指数显示,“旅行青蛙” 的数据在1月21日达到了323563。

一只画风简单的青蛙,怎么突然就火了?为什么游戏发达的中国做不出这样的游戏?

1.少女与人母的距离,只隔了一只青蛙

截至1月22日,微博#旅行青蛙#的话题阅读量接近3亿,与该话题相关的帖子超过6000个,粉丝2万个。而日文#旅かえる#的话题阅读量超过1.2亿,相关讨论超过25万次。动漫博主@WU朳通过猜测青蛙的旅行见闻,用漫画画了出来,让广大网友大呼:“我的崽太可爱啦!”

“养男人只会骗我充钱,养青蛙不但不用充钱,它出门回来还会给我带礼物。”

在接受采访前一个小时,杨阳把玩了一个月的《恋与制作人》卸载了。她的朋友圈里,一个星期前还是李泽言对她说甜言蜜语的截图,而这两天,已经全部换成了青蛙的日常动态。

在25岁的杨阳看来,《恋与制作人》让她体验到了言情小说中玛丽苏女主的怦然心动感,但是长期氪金才能推动剧情发展的游戏设定,又让她没有长期玩下去的动力。“我分得清虚拟和现实,当我开始埋怨这个游戏需要充钱时,说明这个游戏给我带来的幸福感已经到达了边界。”杨阳说。于是,当看到朋友圈有人晒《旅行青蛙》的截图时,她迅速入坑了。“有种一夜之间从少女变成人母的感觉。”

杨阳很自然地接受了这种身份的转换,从一个围绕着四个男人转的少女,变成一个每天担心青蛙吃没吃饱、旅途安不安全的老母亲。“两个游戏玩下来,就像是模拟了两个阶段的人生,不同的是,前者我清楚地知道是假的,后者却总让我思考很多现实的事情。”

最让杨阳感触的,是通过这只青蛙,她理解了母亲的感受。“以前总嫌弃妈妈烦,回一趟家她就什么都往我包里塞。其实在妈妈心里,打包行李,就是打包一份沉甸甸的爱吧。”杨阳说,不管游戏真正想传达给玩家的信息是什么,只要能给玩家带来正面的情绪,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游戏。

胡嘉接触到《旅行青蛙》,也是因为朋友圈被刷屏。“万万没想到,我躲过了四个男人,却躲不过一只青蛙。”在这之前,胡嘉成功地抵抗住了所有热门游戏的诱惑,栽进《旅行青蛙》里是她始料未及的。

“一开始我也很疑惑这么简陋的游戏怎么会有人喜欢,现在明白了。”在胡嘉看来,正是因为游戏足够简单,才给了玩家足够的想象力发挥空间。游戏中,青蛙在家除了吃东西外,就是削木头、看书和写东西。“它怎么看书看那么久,会不会对视力不好?今天它出去玩,会遇到新朋友吗?”每次打开游戏,胡嘉脑海里都会上演几场大戏,虽然青蛙没有给她任何回应,但她还是孜孜不倦。

对胡嘉来说,《旅行青蛙》带给她的,更多是关于人生的思考。胡嘉是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总监,这是她毕业四年来日以继夜加班工作换来的岗位,为此她连年假都没有申请过。她经常想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另一方面,她却囿于现实:“凭我的水平,再找一份这样的工作很难的,说走就走,我做不到。”

青蛙旅行寄回来的照片

胡嘉做不到的,青蛙帮她做了。在游戏中,青蛙的旅行地点是不固定并且不受控制的,只有当它发回照片,玩家才知道它去了哪里。“我有时候想,我连一只青蛙都不如,就像很多人想要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其实没有多少人敢放下眼前的一切去这样做。前两年有人搞逃离北上广,事实上也并没有多少人会真正离开,因为他们要赚钱。”胡嘉说,她每次看到青蛙寄回来的照片,心里都会想:我没走过的路,你替我去走吧。

事实上,正如杨阳所说,《旅行青蛙》是一款很简单的游戏。也因此,游戏中青蛙的状态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而玩家眼里看到的状态,实际上是他们本身对生活的一种假想。

2.为什么《旅行青蛙》会在中国火爆?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危机,生活在大都市里的日本人,每天以高强度的工作和超负荷的身体运转,换取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日本人普遍存在焦虑、紧张、抑郁、厌倦、空虚、猜忌等心理问题和情绪障碍。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治愈系”这个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日本社会中。“治愈系”最早仅仅是在音乐领域,随着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被激发,“治愈”的力量也不断被需求。于是,“治愈系”逐渐扩展到文学、影视和游戏等领域。基于这样的文化土壤,日本市场诞生类似《旅行青蛙》这样的治愈型游戏,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然而,时至今日,需要治愈文化的不仅仅是日本。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让越来越多人不堪重负,焦虑与孤独蔓延在整个社会中。人们渴望抓住一点力量来温暖自己的内心,也急切地需要一个载体寄托自己空虚的精神世界。《旅行青蛙》的出现,恰好给了他们情绪宣泄口,他们希望能慢下来,像青蛙一样,能慢慢地做自己的事情,能随心所欲地旅行。与其说他们在养青蛙,不如说是透过青蛙看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在日语里面,青蛙的发音(カエル)与回家(かえる)的发音是一样的,同时,青蛙在日本也有归来的寓意。因此,《旅行青蛙》最想表达的一个信息,就是回家。

回家

纵观日本的历史,日本曾是一个家庭至上的国家。但经历了经济腾飞后,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们越来越追求个人享乐主义,妇女越来越多地从家庭走向职场。生活增加、职场压力大,让日本的家庭关系变得冷漠。对于现代日本人来说,在高强度的社会压力面前,他们需要的家不是一个虚幻的梦,而是伴随在日常生活中的平淡。

在崇尚人文精神与世俗生活的中国,家的意义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更是意义非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无数被裹挟着前进的人变得惶恐不安。他们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向何方。他们甚至会羡慕《旅行青蛙》中的青蛙,不管去了哪里,最终的归宿都是回到家里。而背井离乡的他们,却只能隔空思念遥远的故乡。即便知道故乡有人牵挂自己,也不能像小青蛙一样,在外面累了就能回家走一遭。

专注

《旅行青蛙》里,青蛙往往可以连续看几个小时的书,削木块似乎永远不会累,伏案写日记的时候也可以不吃不喝一整天。很多玩家在社交平台上调侃:“我不配拥有这么专心努力的青蛙。”

做了五个小时手工的青蛙

《旅行青蛙》表现出来的专注,在某种程度来看,与当下中国青年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反比。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浮躁,离开网络或通讯工具五分钟都会坐立难安,相比之下,能像青蛙这样安安静静地专注几个小时做一件事,已经十分难能可贵。

慢下来

“我的青蛙为什么还不回来”“我的青蛙终于回来了”是《旅行青蛙》玩家最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但是,青蛙似乎一点也不着急,任凭老母亲们在家望穿秋水,它依然闲适地在外面旅行,给老母亲发回一张张表达“我很好,请勿念”的照片。

木心在《从前慢》里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当下,“慢”已经变成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许多人每天都要喘着气挤进早晚高峰的地铁公交洪流里,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根本不敢停下自己的脚步。这时,等青蛙回家这个漫长的过程,成了能让自己心里有一个地方真正慢下来的时候。

3.为什么中国做不出来《旅行青蛙》这样的游戏?

《旅行青蛙》之所以能一夜火爆,与中国游戏市场上这类游戏的空白有很大关系。

日本游戏产业的发达,与日漫的积累息息相关。日本有大量动漫IP改编为游戏,如去年上线的《火影忍者博人传:忍者先锋》,就是由《火影忍者博人传》改编的。

此外,《海贼王》、《数码宝贝》等国民级的IP,也都有改编成游戏。动漫的积累与游戏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对IP价值的变现能力和对受众喜好的判断力,不管是游戏剧情、人物,还是画风,都能较好地契合用户的口味。

反观国内,国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饱受诟病,画风大多被贴上“低幼”、“无聊”等标签,缺少对用户心理和审美的研究。因此,国内的绝大多数游戏都很难出现让人惊艳或者一见倾心的游戏画面。近年来,随着国漫的崛起,这一现象有所改善,但目前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长期以来,我们市场上的游戏模式都处于比较单一的状态。不管是《王者荣耀》,又或者是去年年底大火的吃鸡游戏,玩家进入游戏后,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战胜另一方,玩家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在某种程度上说,“赢”确实能给人带来愉悦感,但这种情感很难得到持续,尤其是对一些“佛系”玩家来说,游戏的输赢并不能对他们的心情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游戏氪金仿佛是中国游戏市场约定成俗的事情。从当年火爆的《梦幻西游》、到后来的《阴阳师》,再到前段时间的《恋与制作人》,往往采用的是前期给玩家制造出一种“不花钱也能玩”的错觉,当玩家玩到中途不可自拔时,不氪金基本无法继续进行的策略。

诚然,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人愿意花钱买快乐。但是,当有更纯粹的快乐摆在人们面前,人们必然会选择它。《旅行青蛙》里,所有的商品都可以通过收割三叶草来购买,氪金与不氪金玩家之间的差别并不大。

在国内的游戏市场上,女性向游戏的缺失也是让《旅行青蛙》迅速占领榜单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游戏的核心受众都是男性玩家,游戏操作、设置,都对男性玩家更有倾向性。这导致女性向游戏长期局限在恋爱、换装等类型中,玩法雷同,很容易使人丧失兴致。《旅行青蛙》的出现,则给她们开启了新的玩法。

可以预见的是,《旅行青蛙》的崛起,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国内游戏厂商的思考。不论这款游戏是转瞬即逝,还是细水长流,对于中国游戏市场来说,都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

 

作者:高灵灵

来源:微信公众号:南七道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这篇分析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所有关于旅行青蛙的文章里面最好的,很多地方有共鸣~

    来自湖北 回复
  2. 日本也有感官刺激强烈的游戏,但永远不会像国内产品那样走不进心理的舒服。

    来自广东 回复
  3. 中国没有这样的漫画家或者设计师,做出来的产品或漫画,其实可以看出国人是停追求感官的生理刺激,而不是感受的心理层面。反而日本将生理需求的满足,投射到了其它行业上进行寄托,例如AV。

    来自广东 回复
  4. 极其简单,去并不低幼 😥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