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始于去中心化、成熟于中心化,未来将回归原点
编者按:这并不是一个政治概念,而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从web1.0到web2.0,互联网的几个时代起始于去中心化,发展到成熟而中心化,而最终被创新的去中心化所取代。看上去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Chris Dixon发表于Medium的文章Why Decentralization Matters详细、富有学术质感地说明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互联网的前两个时代
在互联网的第一个时代——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其服务建立在由互联网社区控制的开放协议之上。这意味着个人或组织可以在知道规则的情况下,在互联网上刷刷自己的存在感。这个时代的网络巨头包括Yahoo、Google、Amazon、Facebook、LinkedIn和YouTube。在这一过程中,像AOL这样的中心化平台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
在互联网的第二个时代,即从2000年代中期到现在,以盈利为目的的科技公司——最著名的是Google、Apple、Facebook和Amazon(GAFA)——快速建立起了超越开放协议能力的软件和服务。移动手机应用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应用程序,智能手机的爆炸式增长也加速了这一趋势。最终用户从开放服务转向了这些更复杂、更集中的服务。
好消息是,数以亿计的人得以获得惊人的技术,而且许多技术是免费使用的。坏消息是,初创公司、创业人和其他群体的环境变得更加艰难了,它们需要担心中心化平台会改变规则,抢走客户和利润。这样一来就抑制了创新,使互联网变得不那么有趣和有活力。中心化也加剧了社会紧张,这在关于假新闻、国家赞助的机器人、“无平台”用户、欧盟隐私法和算法偏差的辩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辩论在未来几年只会更为频繁地上演。
“Web 3”—— 互联网的第三个时代
对这种中心化的反应之一是由政府对大型互联网公司实施监管。这种反应假设互联网与过去的通讯网络比如电话、广播和电视网络相似。但是,过去基于硬件的网络与现在基于软件的网络——互联网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基于硬件的网络一旦建立,要想另起炉灶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基于软件的网络通过企业创新和市场力量另起炉灶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互联网是一个基于软件的终极网络,它由一个相对简单的核心层组成,然后连接着数十亿台完全可编程的计算机。软件只不过是人类思维的编码,而这样的设计空间几乎是无限的。大体来讲,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可以自由运行其所有者选择的任何软件。只要有适当的激励措施,你畅想的一切都能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技术创新和激励设计交互构成了互联网的主题架构。
但互联网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核心的互联网服务可能在未来几十年重新构建。这将被加密经济网络——比特币首次引入该概念——所支持,并进一步发展到以太坊。加密网络结合了前两个互联网时代的最佳特征:社区管理的、去中心化的网络,这决定了它们最终将超越最先进的中心化服务。
为什么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一个普遍被误解的概念。例如,有时人们会说,支持去中心化的原因是为了抵制政府的审查制度,或者是基于自由主义的政治观点。但这些都不是去中心化的主要原因。
让我们来看看中心化平台存在的问题。中心化平台生命周期是可以预测的。在一开始他们会尽其所能招募用户和如开发人员、企业和媒体组织的第三方。这样做是为了使它们的服务更有价值,因为平台(根据定义)是具有多重网络效应的系统。根据下图的“S型曲线”,随着平台的逐步升级,其影响力相对用户和第三方也在稳步扩大。
当到达S曲线的顶端时,他们与网络参与者的关系从正和变为零和。最简单的保持继续增长的方法是从用户那里提取数据并争夺利润。历史上如Microsoft vs Netscape,Google vs Yelp,Facebook vs Zynga, Twitter vs其第三方客户就是鲜活的案例。像iOS和Android这样的操作系统之争表现还算斯文,尽管收取费用并随意拒绝应用程序等情况仍然存在。
对于第三方来说,这种从合作到竞争的转变就像是一种诱购手段。时过境迁,最好的企业家、开发人员和投资者对中心化平台报以警惕之心。从用户层面讲,他们不得不放弃隐私和对自己数据的掌控,而且安全隐患也更多了。这些中心化平台的问题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
加密网络
加密网络是利用诸如区块链这样的共识机制来维护和更新的网络,它可以使用加密货币来激励参与者。像以太坊这样的加密网络编程平台可以用于几乎任何目的。而还有一些加密网络则用于特殊的目的,例如比特币就主要用于价值储备。
早期的互联网协议是由工作组或非营利组织创建的技术规范,依赖于互联网社区中利益的一致性来获得采用。这种方法在互联网的早期阶段运行良好,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很少有新协议得到广泛采用。加密网络通过向开发人员、维护人员和其他网络参与者提供代币形式的经济激励来解决这些问题。它们在技术上也更加强大,例如它们能够保持某种状态并对该状态进行任意的转换,这是过去的协议中可没法办到。
加密网络使用多种机制来确保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中立,从而防止了中心化平台可能采用的诱购手段。首先,加密网络与其参与者之间的契约是在开放源代码中执行的。第二,他们在机制中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参与者通过社区治理、“链上”和“链下”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与者可以通过离开网络和出售他们的代币退出,或者更为极端地——通过放弃协议来退出。
简而言之,加密网络与其参与者有着共同的目标——网络的发展和代币的增值。这是比特币继续破除怀疑和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像以太坊这样的新加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当前加密网络受到许多制约,使得其无法真正挑战中心化的那些平台。最严重的制约是其性能和可扩展性。接下来的几年将会是突破制约和构建网络的几年瓶颈期。在那之后,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已有的基础设施之上建立起应用程序了。
去中心化是如何获胜的
说去中心化的网络应该取胜是一回事,能够取胜又是另一回事。让我们来看看对此持乐观态度的具体理由。
软件和web服务是由开发人员构建的。世界上有数百万高技能的开发人员,他们中有一小部分在大型科技公司工作,而在这部分人中又有一小部分从事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工作。历史上许多最重要的软件项目都是由初创公司或独立开发者社区创建出来的。
大多数最聪明的人都在为别人工作,任谁都概莫能外。—— Bill Joy
去中心化的网络可以赢得第三个互联网时代,就像通过赢得企业家和开发者赢得了第一个时代一样。
举一个例子吧,2000年的时候Wikipedia与Encarta缠斗正酣,Encarta是一家中心化的网络平台。如果你在21世纪初比较这两种产品,Encarta确实性能更优,话题覆盖率更广,准确性更高。但Wikipedia胜在其改进的速度,因为它有一个活跃的志愿者社区,他们被Wikipedia去中心化、社区治理的精神所吸引。到了2005年,Wikipedia已然成为了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参考网站,而Encarta在2009年则关门大吉。
从中可得的教训在于,在比较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系统时,你需要动态地考虑它们,而不是把它们视为静态的刚性产品。中心化的系统通常是完全成熟的,但只有在员工改进它们的时候才会变得更好。去中心化的系统在一开始是不成熟的,一旦条件合适,由于对新贡献者的吸引,它们会呈指数级增长。
在加密网络的案例中,有多个复合的反馈循环,涉及核心协议的开发人员、加密网络的开发人员、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以及提供服务的运营商。这些反馈回路被代币的激励进一步放大——正如我们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中所看到的——它极大地提升了密码社区发展的速度(不过有时也会导致负面结果,就像比特币在挖掘过程中会大量消耗电力一样)。
中心化或去中心化的系统是否会在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取得成功,这一问题可以简化为谁将提供最引人注目的产品,进而再简化为谁能争夺得到更多高质量的开发者和企业家人才。GAFA有很多优势,包括现金储备、海量用户基础和运营基础设施。对于开发者和企业家来说,加密网络有一个更具吸引力的价值主张——如果他们能赢得人心,他们就能调动比GAFA多得多的资源,使其产品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如果你问1989的人们需要什么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他们就不太可能会说出超文本链接的去中心化信息节点网络这样的话来。—— Farmer & Farmer
中心化平台通常会在推出时捆绑销售应用程序:Facebook有其核心的社交功能,而iPhone有许多关键的应用程序。相比之下,去中心化平台通常只发布不成熟的和非明确定向的产品。因此,产品契合市场的过程中要经历的两个阶段:首先,平台与开发者/企业家之间的契合;其次,平台/系统和终端用户之间的契合。这一过程会导致许多人——包括技术专家——低估去中心化平台的潜力。
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
有一点是要牢记于心的,那就是去中心化网络并不是解决互联网现存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很明显,它提供了比中心化系统更好的方法。
将Twitter垃圾邮件的问题与电子邮件垃圾邮件的问题做一比较——自从Twitter关闭了其第三方开发者的网站,如今Twitter唯一的参与公司就是Twitter本身。相比之下,有数百家公司试图打击电子邮件垃圾邮件,它们的资金来源是数十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和企业融资。虽然电子邮件垃圾邮件并没有得到解决,但是现在好多了,因为第三方知道电子邮件协议是去中心化的,所以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业务,而不用担心规则突然改变。
再来考虑一下网络治理的问题。如今在大型平台上,无数的员工们决定了信息的排列方式和过滤方式,决定了用户可以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他们还做出着其他重要的治理决策。在加密网络中,这些决策是由社区以公开透明的机制做出的。正如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所知道的那样,民主体制并不完美,但它们比其他体制要好得多。
中心化平台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以至于许多人都忘记了构建互联网服务的更好方法。加密网络是一种建立社区所有权网络的有力武器,它为第三方开发者、创造者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我们在互联网的第一个时代看到了去中心化系统的价值。希望下次我们还能看到它。
原文链接:Why Decentralization Matters
译者:喜汤,由36氪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译文地址:http://36kr.com/p/5120657.html
本文由 @郝鹏程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那么,区块链的重点就是去中心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