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的开始,单车的宿命

3 评论 4554 浏览 17 收藏 10 分钟

2017年12月,共享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取自《必然》一书对共享的描述:

未来30年中最大财富和最有意思的文化创新都会出现在共享领域。到2050年,最大、发展最迅速、盈利最多的企业将是掌握了当下还不可见、尚不时尚未被重视的共享要素的企业。

共享之下有合作、协作、集体主义为之工作,协助共享机制构建适合自己生长的生态圈。而共享+工具|内容|信息等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潜心修行,而共享+单车的模式首先在2016年中旬完成破土所需的养分的积累和成长所需要的环境场景模拟。也就在同年下旬市场争夺的火药味慢慢变得浓郁起来,并在2017年上旬引爆中国市场。

既然共享已经引爆了一个传统市场,就会存在于新|旧的争夺战,而自行车这战却抓住传统市场的衰落逆流而上抢下市场。话说:当这场战役打响之时,我们就能想到市场应该被侵占的结局。

不妨我们模拟这个场景:自行车的特有属性就是短距离出行+个人,那么自行车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就是私有关系;而拥有自行车平台的属性就是出行+共享,那么自行车和用户的关系变成租赁的公用关系。后者包含前者,解决前者存放难、维修难、租赁难等问题,所以零散的市场就是这样被平台占领的。

故此我们来想:假如“共享”和“私有”发起争夺,市场的天平最终倒向了共享的一边吗?

下面我们来开顺次侵袭中国市场的“共享+”,理性地看待共享机制下的发展。

共享单车

首先来看:摩拜|ofo|优拜|小鸣|小蓝|哈罗这六家相关信息图谱:

内容来自:百度|极光大数据

相关产品还有很多,维度有限就不拿全部来作分析啦!我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整理,如:品牌分类|起始时间、品牌理念|范围覆盖、品牌图标|连接形式|市场份额、技术支撑|试行城市

模拟共享单车的想法起源

共享单车是起始于北大的校园,也可以说:大学生将会是这个市场的增长因子。为什么(因子)对自行车特别钟爱呢?回顾童年时代的我们赶上了个性自行车的大推广时代,各式各样的学生车被引入我们的眼帘,拥有就变成我们最大的乐趣。

还有一个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大多数不能实现财务自由,也就不会支付过多的出行费用。还有学校占地面积有点大,跨校区上课,路程也就是求学路上的最大难题。总结来说共享单车是温故童年+财务+上课难三个要素形成的。

简述运营共享单车的发展路径和部分问题

典型的事件+时间:

  1. ofo:首先北大校园开启运营点~2015年5月
  2. 摩拜:首先在城市开启运营点~2016年4月22日
  3. 町町单车:首先陨落~2017年6月
  4. 哈罗单车:上线~2017年12月
  5. 小蓝单车:收购~2018年1月9日
  6. 小鸣单车:再度陨落~2018年3月22日

随着运行时间轴的转动,共享单车的漏洞慢慢扩展开来,而漏洞呈现用户的主要漏洞就是挪用押金这块。

思考:挪用押金的背后是什么造成的?

町町单车是出事最早的共享单车,也就是共享单车挪用用户押金的开始。话说这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也足够拼,价格战驱动市场拓宽,市场拓宽之后又要重新制版新的市场所需物质。

回头来看,进水口流量细缓而出水口流量巨大。市场运营成本大,可以概括为:造车成本比较大,运营市场比较杂乱,维护费用比较多。故此造成押金的挪用,也是想继续为旗下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共享单车引发的停车位问题

典型实例如下:

  • 重大事件:北京上千共享单车围堵被清除 将明确违停出发规则等等
  • 事件发生地点:八王坟东公交车站
  • 事件发生原因:导致公交车行驶困难

好多人会去想,怎么这么麻烦呢?刚解决交通堵车问题,就组团去打劫公交车站,这些错谁来承担呢?

问题的开始总是这么凌乱,为什么公共资源加速了其发展又阻碍了他的发展呢?两者之间的协调似乎从未开始就擦出了交际的火花。

思考:单车携手用户走上文明停车的道路到底有多难?

问题主要呈现以下三点:

  1. 投放过量
  2. 市场数据调研不足,为抢夺地盘而忽略交通环境
  3. 用户支持类型不同

解决方法主要呈现一下两点:

  1. 虚拟停车地点的发放
  2. 特定区域探索宝藏的方式

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提高了我们时间的质量,合理化的调整思似乎很是适合我国社会发展;但是话说回来,凌乱的停放和混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结合当下的场景怎么来评价共享单车的海外扩张?

国内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之下,国内两大巨头开始布局自己的海外战略计划。对于此我有两方面看法:

  • 第一点:维持自己数据稳定上升,进而稳住市场投资;
  • 第二点:展开多维度的运营模式,探索最优解。但是共享单车行业频频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和押金挪用等风口之上时,确实给用户带来不小的伤害和损失。最主要的是信誉损失,我们都知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再想捞回失去的用户可就难上加难喽!

作为大学生活的学生没有体验到共享单车也算是大学生活的不圆满吧!(淡淡的吐槽一下)

不过话又说回来,国内孕育出来的共享产品能走出国门,也是值得高薪的事之一。但是高心之余我们还是希望避免发生杂在国内的乱扩张、乱摆放等问题,让用户用的开心便捷。

共享单车引发的“共享+”

共享单车的历程终究会被雕刻在共享机制的时间轴之上,“共享+”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四个做好,四个不要”描述所要注意的问题:

  • 做好市场调研,不要肆意扩张市场
  • 做好财务预算,不要动用用户对你们的信任
  • 做好有效竞争,不要先破坏后弥补
  • 做好用户体验,不要违背了放弃原本的战略方向

总结以上整理的内容,当下的共享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共享,而是偏向共享的租赁罢了。结合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合理开拓市场,先发现盈利点,后谈论扩张。这有有何不可呢?

附带优质内容:

日本针对自行车管理系统:ECO-Cycle Park 系统,它是设在建设在街道地下11米处的全自动化的自从行车存放系统,持车人只需要等待8秒完成存车&取车

起始启用区域:东京港南星公园

模范视频源:http://mp.weixin.qq.com/s/tVFeGu3wQGIH68Q2F-z9A

来自我对日本自行车看法:

  1. 良好的社会秩序,完善的法制制约行车工具的使用
  2. 高昂的购买费用&注防范登记费用等等,已经限制了购买者&和使用者的范围
  3. 政府对自行车相关业务的鼓励&奖励,也很好的处理了交通堵塞的问题
  4. 环保健康的基础之上,“便利”才是自行车发展关键因素
  5. 相对于土地资源短缺&多地震国家,ECO-Cycle Park 系统整合了两个问题为国家做贡献,国策支持也是更好的解决国内问题而已。

 

作者:胡小黑,进军互联网行业的学生,兼腾讯课堂产品学院运营人。(数据搜索方式提供者:杨继超先生)

本文由 @胡小黑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铁子明鉴!好多都是披着羊皮的狼…

    回复
  2. 其实说那么多好听的,最终还是大家竞争同一个市场,slogan说了也只是披上一个面罩。
    最开始的时候有可能没考虑好用户的各种问题。想是轻资产。但实际上运营的资金也耗费很高。现在比的是资金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