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职业学历,关于大学生职前教育产品的一些思考

4 评论 5169 浏览 30 收藏 8 分钟

职业教育的方向,就应该推出一个受到企业认可的“职业文凭”;并且为1+N的内容设计,基础通用内容+各专业内容;而形式上,为线上+线下一体化,并且尽可能多的通过线上,实现规模化的覆盖。

1.

做了多年的校园市场,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边诸多企业抱怨,校园线下的宣传工作,越来越无效;而另一边有一堆教育培训的企业,数十年如一日,在学校里刷着海报。

经历了13、14年的校园外卖大战,15、16年的校园贷狂欢,这两年的校园市场由热转冷,校园里各种产品疯狂地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恢复到了喧嚣以前的状态。

如今走到大学校园内,看到绝大部分的海报宣传,都是教育培训相关的,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英语四六级、各类考证的培训等等。

而一名学生从进入大学,到选择这些培训,最终的主要目的,非常的单纯,那就是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可由于非标的诉求,至今还未出现足够成熟的职前教育模式。

2.

复盘2017年人力资源市场,岗位和求职者之间,一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并且形势越加严峻。2018年预计我国新进劳动力不足2000万人,而820万的应届毕业生,占比已达一半。

可见大学生求职就业,其实并不是难事,代招的岗位数量大概是求职者数量的2.9倍,但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总有更高的追求,这也是我们社会前进的动力。

面向大学生的职前教育,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让学生找到工作,而是帮助学生认知自己,以及进入更好的企业。

2015年底,我在武汉创业的时候,公司校导网并购了一家传统的职前教育公司君道生涯,为了规模化,我们不断尝试如何将一些线下服务迁移到线上,折腾多了一年的时间,始终无法找到破题之处。

直到2017年进入智联招聘之后,随着对人力资源领域全面的认知,如今在我看来,想要做好大学生职前教育产品,离不开B端企业的认可和支持,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完整闭环。

前天去达内教育总部谈合作,一番交流下来,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达内有非常好的企业端合作体系,可以进行毕业学员的输送。

类似于大多数人当成段子的蓝翔技校、新东方厨师学校,其实都有非常好的B端企业资源储备。

大部分围绕C端的创业项目,如果一开始不能设法推出让企业认可的“职业文凭”,对于C端学生用户势必无法大规模覆盖。

B端企业作为职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前期相关资源就无比的重要,但真正的壁垒、护城河还是在培训课程本身。

3.

经济学里,有需求就有市场,既然学生有求职需求,自然已有一系列机构去满足。

可是满足的方式,却受利益驱动的居多。

我可以直言不讳的说,市面上绝大部分的职前教育,虽然有能力的提升,但对于学生而言,在很大的一个维度上,就是心理安慰剂。

一名二本、三本大学的毕业生,即使上过各种培训班,进入各领域名企的概率,也基本渺茫。

比如,有一类职前教育公司,只服务985、211类高校的学生,培训课程单价2-4万元,还推出了包过服务。

这个模式,其实与此前的研究生包过培训、公务员包过培训如出一辙,虽然确有一些培训资源,但更主要的就是赌一个概率,筛选出来的学生,本就属于优秀,如果考试通过,学费纯赚;如果考试失败,大不了退款即可。

而更有甚者,一些职前教育公司,与部分企业的HR形成地下产业链条,以培训为幌子,收取高额服务费,把学生通过关系渠道推送进企业。

鱼龙混杂的市场,导致这个领域的培训得不到学生和企业双方的认可。

4.

2018年3月份的最后一周,尚德教育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职问宣布已获得汉能创投的千万Pre-A轮融资。

还记得在2016年12月31日,我发朋友圈,感叹大学生职前教育存在的巨大机会,一年多的时间,未曾放弃关注,但至今没找到破局之点,不能说不焦虑。

在混沌认识的一个大师兄,最近非常诚心的跟我聊过几次相关设想,并且能有非常有力的资源、资金支持,但我对于核心的培训内容,既要规模化,又能有较强的培训质量,我始终没想清合适的方法。

至今为止,绝大多数名企招应届生,第一个筛选条件就是学校、学历,我承认名校的学生大部分平均质量都是优质的,但将此作为选人的一条鸿沟,我却并不认可。

但站在企业端,真实的现状就是,作为批量招聘的校招工作而言,不通过硬性条件去筛选过滤掉大部分求职者,根本就没有替代的选项去进行筛选工作。

在我看来,职业教育的方向,就应该推出一个受到企业认可的“职业文凭”;并且为1+N的内容设计,基础通用内容+各专业内容;而形式上,为线上+线下一体化,并且尽可能多的通过线上,实现规模化的覆盖。

​#专栏作家#

孙凌,微信公众号:创业者孙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连续创业者,资深校园市场专家,关注创新与创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可以直言不讳的说,市面上绝大部分的职前教育,虽然有能力的提升,但对于学生而言,在很大的一个维度上,就是心理安慰剂。

    一名二本、三本大学的毕业生,即使上过各种培训班,进入各领域名企的概率,也基本渺茫。

    比如,有一类职前教育公司,只服务985、211类高校的学生,培训课程单价2-4万元,还推出了包过服务。

    这个模式,其实与此前的研究生包过培训、公务员包过培训如出一辙,虽然确有一些培训资源,但更主要的就是赌一个概率,筛选出来的学生,本就属于优秀,如果考试通过,学费纯赚;如果考试失败,大不了退款即可。

    而更有甚者,一些职前教育公司,与部分企业的HR形成地下产业链条,以培训为幌子,收取高额服务费,把学生通过关系渠道推送进企业。

    鱼龙混杂的市场,导致这个领域的培训得不到学生和企业双方的认可。

    来自河南 回复
  2. 写的真好

    来自上海 回复
  3. 我有一些浅薄的看法。大学还是真的分好和一般,针对不同种类的高校肯定要有不同的业务模式。大学同时也可以大致分3个阶段,刚入学时的情怀积极、大二大三后时的安于现状、毕业前的现实焦虑。大学对大多数人的意义是什么?从工作角度,大多数人毕业后未能掌握专业技能,多的是意识和知识,可以这么说,多的是各个方面的意识和知识。大学是更开放更扁平化的,学生有大把的时间去尝试新鲜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难专一。但是进入社会,面临的是专一的岗位专一的行业和一个陌生但熟悉的社会,面临种种压力。最大的是心态上,事与愿违,不成熟造解决问题一团乱。他们其实不是担心找不到工作,不是担心生活不了,他们担心的是未来的发展和当下的生活品味。互联网时代的原著居民,游戏网红直播短视频演唱会等等精神娱乐方式和创业暴富神话看过了那么好的职位,别人家那么好的另一半和公司,说真的每个人的品味审美都提高了,对自己的认知也高于现实。所以如果想要区别其他职前教育。我觉得要从大一就开始,从校园内容就有一道价值观的引导和贴近生活的内容资讯,而不是被博眼球、高浮夸、毫无营养的内容占据碎片化时间,从内容潜移默化的去带来共鸣。每个阶段的内容推送也会有他们阶段的时间特色。第二步:加入移动短视频求职功能。公司生产内容,包括团建、各个岗位基础工作场景(使用操作软件啊、正常开会、新人培训),能够让拥有意识和知识的学生在大三时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认识到我未来的公司企业文化怎么样,我应聘的职位具体都做什么基础的工作、我的直接上司是谁等等。从而将意识和知识变成了基础实习经验。求职看公司看薪水福利看未来成长,其实第一次求职最看中的是带你入行的师傅怎么样。职前培训真的适合所有人嘛?对很多人都是性价比最高的吗,未必。他更适合有经济基础有野心的人,但往往是少数人,更多的人需要的是一个好的获取职位的渠道和一个适合自己的带自己入行的师傅。如果真的想将毕业求职这件事做大做的更有意义,职前培训,微信公众号现在的招聘软件都不够。

    回复
  4. 孙老师我有一个办法,是关于校园市场的创新项目,目前在参加互联+比赛我希望可以有机会和您沟通下这个项目

    来自湖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