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也有价值观,取决于你想用来做什么

3 评论 3487 浏览 10 收藏 11 分钟

算法也有价值观,前提是你想用来做什么。

被央视点名之后,快手CEO宿华做出了不同于其他人的反应,没有极力为算法辩护,而是发表了《接受批评,重整前行》的声明,“社区运行用到的算法是有价值观的,因为算法的背后是人,算法的价值观就是人的价值观,算法的缺陷是价值观上的缺陷。”

快手的道歉让人联想到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此前呛声今日头条的观点,“技术是有价值观的,取决于你做什么。”在算法是否中立的话题上,深处其中的快手在舆论面前已然做出了选择,即算法也有价值观,前提是你想用来做什么。

算法是价值观和用户间的桥梁

很多时候,不同的价值观吸引到了不同的用户群,最终导致了不同的产品逻辑、不同的商业模式和不同的生命周期。

这一观点在游戏市场已经得到了验证。早期的游戏行业有两种典型的盈利模式,道具收费和计时收费,前者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应该是巨人的《征途》,谁花钱多谁的装备就顶级,谁就能成为最厉害的玩家。史玉柱因此赚的盆满钵满,可在赚钱的同时,巨人也背负了很多骂名。

《魔兽世界》是计时收费的经典之作,用户量乘以购买时间再乘以每小时的费用即是所得收入,也是游戏本身经久不衰的源动力之一。2016年魔兽改编而来的电影拿到了4.32亿美元的票房,仅中国市场就贡献了14.72亿人民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征途》已经被市场所遗忘,成了怀旧游戏的代名词。

回到算法本身来看,其价值恐怕不只是中立的技术,而是价值观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快手和今日头条无不是如此。

“记录世界,记录你”是快手的slogan,背后的价值观是让每个人自由的发声,有着去中心化的逻辑。不刻意培养KOL,不针对明星进行倾斜,不与头部用户捆绑签约,不设置热点人物、热点话题等榜单,几乎站在了微博这种中心化社交平台的对立面。

算法是快手实现这种价值观的前提,按照宿华的解释,“平台不想评判内容,告诉用户你应该去看这个或者那个。去中心化的逻辑就意味着,每个内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需平台去给它贴标签,内容本身和AI算法会自动提供选择。”截止到目前来看,快手的用户体量超过7亿,日活用户1.2亿,自由发声的价值观并不缺少受众。

痴迷于技术和算法的今日头条最本质的价值观是让用户看到喜欢的资讯,对标的是门户形态下的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曾经引以为傲的就是杜绝人工干预,门户编辑们每天忙于选择头条、二条和焦点图,你看到的任何内容都来自于人工审核和推荐。

今日头条选择了极客式的产品思维,并引发了外界一连串的批评,其中最核心的立场就是:算法考虑的只是“准不准”,而不管“对不对”,可对于新闻行业而言,新闻道德俨然是高于流量价值的。

不出意外,快手和今日头条均遭到了主流声音的批评,一方面是站在既有认知的角度,对于新事物,我们往往只希望看到好的一面,不允许任何作恶的潜在可能,无人驾驶的车祸事件和算法带来的不和谐内容都是如此;

另一方面则是产品方向的偏离,算法建立了有别于人工的新世界,在用户体量足够庞大,且面临着各种商业诱惑的时候,建立在算法上的平台还能坚持所谓的初衷吗?

算法的世界里更需要秩序

无论是快手还是今日头条,都无法苛求用户天生自律。

正如不少人喜欢深究算法推荐的“原罪”,低俗的信息会刺激人性的阴暗面,在无疑中看到某一低俗内容后,停留时间和观看频率可能会高于正常内容,这时候算法就会觉得你很“低俗”,也就会推荐大量类似的内容。

不只是低俗信息,甚至一些猎奇的内容都足以激发起好奇心,进而在行为上引发明显的喜恶。要知道,算法的背后就是流量,创作者为了掠取更大的点击量,往往会迎合观众的喜好生产内容,造成低俗、劣质内容的泛滥。

一个明显的信号,宿华在声明中没有对不和谐的现象做出辩驳,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算法,并不断完善运营机制和规则。言外之意,算法的世界里更需要规则,几乎成为所有算法驱动平台的共识。

比如建立内容分级机制。95后和00后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又往往缺少足够的判断力,很容易受到低俗内容的侵蚀。就目前的动作来看,快手已经声明要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对视频进行分级,对于未成年用户可能看到的视频,进行严格过滤。”今日头条似乎也改掉了算法至上的偏执,去年就增加了2000个编辑,在算法之外引入人工审核……

比如完善实名认证体系。《王者荣耀》遭受质疑后最迅速的动作便是实名认证,以此建立起对未成年人的识别,以及各种防沉迷措施的出台。内容平台或许更需要实名认证,补充用户年龄、性别等数据的缺失,在算法推荐上更具有针对性,限制未成年用户的权限。同时健全内容举报和追责机制,就这一点而言,用户规模同样庞大的微信和微博值得今日头条、快手等参考借鉴。

再比如对算法本身的优化。Facebook和康奈尔大学在2013年做了“社交网络中大规模情绪扩散”的实验,涉及到的人数接近70万,得出的结论是:在用户信息流中灌输“正能量”的信息,用户也会给出正面的反馈,反之则是给出负面的反馈。快手、今日头条等平台需要做的是,在算法中加入色情内容识别、用户情绪理解等技术,赋予算法以价值观并贯穿到内容推荐的逻辑之中。

当然,这个世界不是单维的,至少影响企业抉择的除了用户需求,还有来自投资者的盈利压力。企业的摊子越来越大,而管理层的约束范围始终是有限的,想要在庞大的体量下坚持不犯错,恐怕还要价值观的统一。

成也价值观,败也价值观

在我们的认知体系中,“价值观”属于比较玄乎的一个词,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可能是相貌、谈吐、人品、态度、修养。一家公司能否展现出友善、责任感的一面,不是广告、公关等营销手段可以装扮出来的,而是价值观和信仰所催生出来的一种精神面貌。

批判一家公司最狠的手法无疑就是直指其价值观有问题,而大企业的领导们也时常以价值观来“教化”员工。六六和京东的几轮口水战,最大的成功可能就是刘强东对于公司价值观的思考了,并在内部信中将京东的价值观升级为正道成功、客户为先、只做第一的“T型文化”,重要性可见一斑。

也就是说,价值观才是左右一个产品、一个平台、一家公司最终归宿的顶层设计,而不应该让算法当“替罪羊”。

算法的革命性在于解决了编辑和读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给了平台和每一个用户沟通的机会。好比说快手的去中心化理念是依靠算法实现的,让每个人自由发生的价值观得到了7亿多用户的认可。

只是大多数算法分发平台都未能迈过内容水化的坎,既要揣摩用户喜好,又要平衡商业价值和客观性,导致走向唯流量是举的不归路。所幸快手并没有甩锅给算法,“算法的价值观就是人的价值观,算法的缺陷是价值观上的缺陷”的观点实则是回到价值观来解决问题。

归根到底,算法没有对错,个中是非还是价值观在作祟。

#专栏作家#

Alter(微信公众号:spnew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观察者,文字通俗易懂,却有一颗文艺的心。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电子商务等科技领域。独立的自媒体人,走在创业的路上。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说的非常的好 😉

    来自广东 回复
  2. 说的非常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