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营销有几个层次?你到了哪一层?

9 评论 11031 浏览 47 收藏 10 分钟

饥饿营销是什么?真正的饥饿营销,是在限量供应的背后,又制造了一个隐形战场。只有用户争夺的足够激烈,才能达到足够好的效果。那饥饿营销有几个层次?你到了哪一层?

营销中有一个术语叫:饥饿营销。

你肯定知道。可能还策划过一场饥饿营销,效果……或许没有乔布斯的好。

不过,先不谈案例,我更想问你一个问题:饥饿营销的方法是什么?

我猜你答对了,答案就是:饥饿。限量供应,让用户饥饿。

好,我再问你第二个问题:饥饿营销=限量供应吗?

这个……好像有点不对劲。说对吧,因为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他们的饥饿营销方案都在说限量供应。说不对吧,因为明明限量供应了,甚至照抄别人的方案,营销效果却不一样。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今天师爷就来和你聊聊这个:真正的饥饿营销,其实是在限量供应的背后,制造了一个隐形战场。这个隐形战场,才是大多数人没有get到的关键点。

饥饿营销第一层

在说战场之前,有必要先思考一个问题:饥饿营销为什么要谈限量供应?

或者,换句话来讲:为什么越限量,购买越疯狂?

这是因为稀缺效应。通俗来讲,稀缺效应就是物以稀为贵的一种心理现象。

1975年,社会心理学家斯蒂芬·沃切尔和他的同事Lee、Adewole做过一个实验。

实验很简单:

从罐子里拿出一块巧克力小甜饼给参与者们品尝和评价。其中,一半人面前的罐子里有10块小甜饼,另一半人面前的罐子里只有2块小甜饼。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就像物以稀为贵一样,当看到罐子里只有两块小甜饼的参与者们,品尝后给出了更高的评价。供应量少的小甜饼让人吃了以后更想吃,也显得更贵。

这就是稀缺效应。机会越少越难得,价值就显得越高,吸引力也越大。所以,当产品限量供应后,能让消费者提高对产品的价值感知,而且也会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到此为止,就是我们绝大部分人所理解的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第二层

但是,饥饿营销不仅于此。上面提到的小甜饼试验还没结束,又开始了第二轮。这一次,同样是两批参与者。其中一批人品尝的小甜饼是从装有10块的罐子里拿出来的,另一批是从装有2块的罐子里拿出来的。

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尝一口,就被实验人员拿回去了,然后从另外一个罐子里重新取出一块给他们——也就是说,参与者们都看到了两个甜饼罐,先看到的和后来吃到的不是同一罐。

第一组,先看到的是供应充足的小甜饼,吃到的是供应紧张的小甜饼;第二组则反过来,刚开始看到的是供应紧张的,后来吃到的是供应充足的。

你猜,哪一组参与者给的评价更高呢?

答案是:第一组人。

而且与第一轮实验中同样是吃到量少小甜饼的人相比,他们给的评价还要高。

当产品由充足变成稀缺时,人们产生了比供应一直稀缺时更积极的正面反应。这意味着:比起一直稀缺的产品,刚变成稀缺的产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得而复失的东西,价值显得更高,吸引力也更大。

这就是饥饿营销的第二层,只有少数人懂了,所以他们的饥饿营销活动的效果,会比普通人的更好。

饥饿营销第三层

但是,不仅于此,还有第三层。

我们继续说小甜饼试验。不得不说,沃切尔的实验设计的很精细。

其实,在上一轮试验中,当第一组的参与者们被告知要换一罐较少的小甜饼时,他们听到的通知是不一样的。

一部分人听到的是:“因为发错了,所以要换。”

另一部分人听到的则是:“因为小甜饼不够分了,所以要换一罐少点的。”

结果发现:后者给出的评价更高一些。也就是说,当发现有人要跟我们争夺时,小甜饼的吸引力达到最高。

由于争夺,导致得而复失的东西,价值显得最高,吸引力也最大。

这就是饥饿营销的第三层,也是饥饿营销的真正含义,极少数人懂了,所以他们的饥饿营销,关键并不在于多或少,而在于制造争夺。

真正的饥饿营销,是在限量供应的背后,又制造了一个隐形战场。只有用户争夺的足够激烈,才能达到足够好的效果。如果你去看别人的饥饿营销活动,凡是没有效果的,一定是只知道限量,而没有设计出能让用户互相争夺的画面或者感觉。

案例分析

看到这里,估计你已经有了不少触动。接下来,我们找个案例,再一次看看饥饿营销可以怎么做。

在《影响力》这本书里提到过一个卖二手车的故事:

理查德卖车时,会将想看车的人约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这种安排会创造出一种竞争气氛。

通常第一个到达的人,会按照标准的买车程序,仔细检查车子,指出任何缺陷或不足,问价钱能不能商量。但是,当第二个人赶到时,气氛马上就变了。早到的人会情不自禁地产生竞争意识。

而且理查德也会对第二个人说:“对不起,他比你先来。能否等几分钟,让他先看?如果他决定不买或不能做决定,我会让你看的。”

接下来,第一个人开始变得焦虑不安。几分钟前他还从容不迫地对车子的方方面面进行仔细评估,现在却突然感到紧迫起来。如果他不买下来,可能就再也买不到了。

第二个买车人也同样被竞争搞得很不安,生怕车被第一个人买走。这还不够,当第三个预约者出现时,竞争压力再次变大。

尤其是对第一个人来说。这时候,他要么会很快买下来,要么会很快离开。如果是后一种情况,第二个人会松了一口气,但又会马上感到新来者造成的压力,因此,他通常会把车买了下来。

这就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制造出用户之间的争夺。

总结

天赋是少数人的,套路是所有人的。

最后总结下今天的文章:

(1)饥饿营销=限量供应吗?

真正的饥饿营销,是在限量供应的背后,又制造了一个隐形战场。只有用户争夺的足够激烈,才能达到足够好的效果。

(2)饥饿营销的三个层次。

  • 第一层:稀缺>充足。机会越少越难得,价值就显得越高,吸引力也越大。
  • 第二层:先充足后稀缺>一直稀缺。得而复失的东西,价值显得更高,吸引力也更大。
  • 第三层:先充足后稀缺(因为争夺)>先充足后稀缺(因为失误)。由于争夺,导致得而复失的东西,价值显得最高,吸引力也最大。

#专栏作家#

康熙师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公众号:康熙师爷,专注于“有用、有趣、普适”的套路。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小米把这套理论用的出神入化,先预约-再排队争夺-剩余捡漏!不过目前饥饿营销已经被烂大街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产生了免疫力,所以饥饿营销未来的升级方向是什么呢?

    来自北京 回复
  2. 1、充足的饼干,加上修饰,增加用户的购买欲
    2、饼干变少了,加上修饰,增加用户的竞争性
    这样理解对吗?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饥饿营销环境限制是不是很大?

    来自四川 回复
    1. 你说的环境限制,我是这样理解的:相当于一个战场,在哪里都可以发动一场战争(没有限制),但是有的战场优势更大(有限制),比如有天险的地方。

      来自上海 回复
    2. 这个比喻贴切,学习了。 😉

      来自四川 回复
    3. 这个比喻贴切,学习了, 😉

      来自四川 回复
  3. aaa

    回复
  4. rrtt

    回复
  5. 不错

    来自安徽 回复
  6. 受教,感谢作者分享。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