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吸尘器,已经开始给孩子上科学课了
本文向大家介绍了一款专门在疫情期间为孩子设计的一款亲子游戏——趣味科普电子卡片。
说起戴森来,给我们第一印象的是他们令人印象深刻的独特的工业设计、产品的黑科技和真香的价格。
记得今年2月上旬,被疫情围困的人们玩起了“万物皆可立”的梗,纷纷在家po出成功立起扫帚的照片或视频。
然后下面是“恶毒”的评论,难怪你至今还是单身狗,你瞧,要立也要立起戴森吸尘器。
戴森就这样中枪了,仿佛是炫富专用。其实美好的生活谁不向往呢?
前不久戴森就推出了一款免费的产品,让科技可以普惠每一个家庭,尤其是有娃的家庭。
说起戴森,其实我们还是挺少见到它做花哨的营销,进入我们心智的总是拥有俏丽外观和漂亮金属质感的产品,甚至我们对叫做戴森的白发创始人都知之甚少,更不要说他们推出过的什么印象深刻的广告内容了。
这位银发白人叫做詹姆斯·戴森,他有个外号叫风之子,他所创造的戴森品牌火遍全球,可以说是自披头士以后在全球最为人熟知的英国人之一——美誉度跟饰演《奇异博士》的卷福相比,甚至还要高上一筹。
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对产品研发极度痴迷的“奇异博士”。
但本文今天的重点不是詹姆斯·戴森,而是戴森在疫情席卷全球,越来越多欧美人也不得不宅居隔离时推出的一款免费“产品”——与其说是一个产品,不如说是一个内容,一个非常体现戴森品牌和产品所倡导的探索精神的亲子内容。
这个产品叫做:Challenge Cards!
这是戴森推出的一个趣味科普电子卡片系列——为隔离在家、不能出门释放满身好奇心和能量的小朋友们准备。
就是这套卡片。让我们放大几张看一下:
一、游戏设置
1. 封面
挑战卡片
来自戴森工程师的44个科学与工程挑战。
其实就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做的44个小游戏,分成科学和工程类。
第一个小游戏:改变状态
2. 简报
如何在不弄破鸡蛋的情况下,把鸡蛋放进瓶子里?
3. 方法
- 将鸡蛋浸泡在一杯醋中两天:壳会变成橡胶状。
- 用热水加热瓶子,切记要在操作时使用手套或毛巾。
- 把鸡蛋放在瓶口。
- 当瓶内的空气冷却下来,空气会收缩并把鸡蛋吸下来。
4. 提示
可以尝试用食用油润滑鸡蛋。
5. 材料
- 一枚生鸡蛋
- 一锅开水(须成人监督)
- 一杯醋
- 一个玻璃瓶
下面还附有这个小游戏背后的科学和工程原理(我就不翻译了)。
并且每一张卡片都有署名是来自哪个戴森员工的创意。
怎么样?
是不是非常有爱!
纵观44张卡片,需要的材料都是日常家庭就地取材的,每一个小游戏既充满趣味性和可视性,同时背后带有可以说给孩子的科学和工程原理。
用水瓶制造热气球、用意大利面建起一座桥、自制隐形药水、通过气球预测天气、把瓦楞纸做成一张沙发……
这样的小游戏,不仅对于喜欢动手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卡片建议7岁及以上),就是对大人来说都非常想要尝试一番!
给孩子讲解的时候,还能顺便温习一下隔离放假这四个月已经还给英语老师的英文!
感觉是不是不用出门,也能玩一整天。
二、游戏体验
比如「工程挑战」中的 11 号卡片——挑战气球赛车。
表面上,这只是一个利用手边工具 DIY 成小玩具进行比拼的有趣游戏。
而戴森,把其中的原理解释出来可以讲给孩子:从「气球释放的气体驱动赛车前进」延展到「推动力大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令真正的汽车能上路驾驶」的背后科学和工程原理。
深入浅出,把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都能延伸到科学原理背后,利用小实验和小游戏的设计,解释的轻松易懂。
比如,从镜面反射,引申到潜水艇的潜望镜是如何实现的原理上。
而到了桥梁制造上,戴森的工程师在阐述基本原理之外,还列举出世界各地知名桥梁的例子进行延伸。
一个简单的手工,既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能了解到科学和工程原理,甚至也一定同时还获到来自用户的品牌忠诚,尤其是那些孩子。
一举三得!
他们可是产品的早期用户,这将不仅可以植入到他们的心智,也许还能把对科技和工程的好奇和兴趣变成一颗种子种在小朋友的心里。
就像我观察我女儿,在她刚满三岁时,跟她说夏天要带你去上海迪士尼玩儿,她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我要带上唐老鸭一起!”
我都惊了!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给她看过《米老鼠和唐老鸭》,只是沙发上放了一只某一年我从香港迪士尼买回来的唐老鸭毛绒玩具。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玩具就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迪士尼IP的种子。
戴森还建议大家把做好的作品分享出来,官方会挑选出当中优秀的创作进行转发,给孩子们更多鼓励。
我觉得戴森的这个游戏卡片的设计,给了中国企业做内容营销一个新思路。
一直以来,我们对内容营销的理解还停留在:规划内容(Plan),制作内容(Produce)、推广内容(Promote)和完善内容(Perfect)这个标准化的4P套路中。
发现没,我们是传播思维,而不是社交和互动思维。
在我的新书《内容引爆增长》中,我提到:
其实营销,真正的优秀营销,一直都是讲求互动性的,它是一条双向渠道,消费者和品牌之间从始至终都是有问、有答,有对话的。直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和普及,更是让消费者和品牌的互动可以随时启动。如今的传播速度、即时互动和交易完成机制已经让营销发生了永久性的剧变。
——《内容引爆增长》王子乔
一直以来,我们对内容营销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术”,也就是方法的层面,而不是“道”——思维的层面。
真正work的内容营销一定不是套路化的,技术层面的,因为那太容易模仿了,我们都知道在网民都获得了信息餍足症以后,对已经见过的东西完全提不起兴趣,所以只有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再是推广思维;而是内容思维,把营销推广的目的放(藏)在内容里,这个内容甚至不是营销内容,而是如同本文中戴森的案例这样:
一套游戏卡片——可以提供网络下载的电子文档,通过来自企业工程师的署名设计,用小游戏完成和成人用户以及未来消费者的深度互动和沟通。
要知道,这种沟通完全是建立在有趣味、有知识含量的深加工内容的基础上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这套PDF文档中,为用户设置了一个任务目标日历,鼓励用户用44天去完成它!而且,为了鼓励用户社交分享,还会主动去转发那些做的出色的推特。
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得到什么启发?
- 有红包刺激吗?No!
- 有社交裂变吗?No!
- 有广告洗脑吗?No!
什么是互动思维的原点?
来自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洞察。
说说有孩家庭在疫情期间的真实需求,就像我们家,在疫情期间就在淘宝上搜索买了两套科学小实验的产品,提供了几十个科学小实验和所需的材料。在不得不天天在家的日子里,填充了很多有趣的亲子时光和美好记忆。这不就是来自用户的真实需求吗?
我特别喜欢李叫兽的一个观点:
营销就是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如果带着推广思维去做内容,戴森是不会想到这样的玩法的。
我们以往对用户的奖赏机制往往主要出自于太过关注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了客户的真实需求;因此必须通过利益刺激:也就是红包啦,打折啦,抵用券啦等等来实现用户的被动互动。
如果我们从满足用户的需求的角度出发,会发现其实对于用户的奖赏机制里还有:体验、任务、奖励。
- 戴森的这个案例就展现出了互动营销的背后,通过满足(创造或者叫引领)用户需求的内容(44个游戏卡片),给用户带来了特别的品牌体验;
- 他们设置了44个简单有趣的小任务(科学实验或小游戏);
- 戴森鼓励人们社交分享,并去转发来自用户的内容,给予来自品牌的惊喜和激励,这种精神上的激励也许比给用户发了几毛钱的红包更有激励感。
那么如何设置任务,用户才愿意去完成并主动分享呢?
就是洞察和找到用户原本就想要做的任务,品牌把这个设计成品牌活动要达成的任务和目标,在品牌活动中可以把用户目标替换成用户奖励。
这样,不仅提高了用户的参与意愿还赢得了用户的惊喜和好感。
就像戴森做的那样,用户本来在隔离无法出门的情况下也要绞尽脑汁的想出花式带娃的办法,既不无聊枯燥,又寓教于乐。
更多内容营销洞见和实战干货,可以读一读我的书
作者:王子乔,微信公众号:东乔西看(ID:princeqiao)
本文由 @东乔西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