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中国老百姓展现的“吃货效应”

1 评论 8111 浏览 5 收藏 13 分钟

编辑导语:今年疫情期间,不少人都长胖了吧,在家闲的没事做,那就研究研究美食吧;疫情期间的朋友圈,大家都成了“大厨”,练就一身好厨艺。本文作者分析了疫情中,中国的消费趋势。

一、“口红效应”

这是国外发现的一个有趣的经济现象:经济萧条会导致口红热卖。

这个说法,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之后在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欧莱雅资生堂这些化妆品公司逆市大幅增长,“口红效应”再次显灵。

据说前段时间,这个“口红效应”曾经让不少化妆品企业欢欣鼓舞了一番。

然而悲催的是,化妆品却成了本次疫情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

为啥在国外屡屡出现的口红效应,到我们这儿就不好使了呢?啥事不能看表面,咱刨根问底儿一下就明白了。

国外的媒体说,经济不景气,人们不敢消费,消费欲望被压抑,从而转向购买类似口红这样廉价奢侈品,从而起到缓解焦虑,安慰自己的作用。所以口红就卖火了。

但这套逻辑在咱这儿行不通。

咱中国老百姓缓解焦虑、安慰自己,最豪横的方式就一个字——“”。

二、“吃”

长长的假期加疫情居家,个个都胖了不少。

有的是又白又胖,有的是又黑又胖。有的胖得还能认出来,有的直接胖得认不出来了。

有媒体称:本次长期宅家,中国人均长了3-5斤肉,算下来全国长了差不多50亿斤脂肪,折合200多万吨。

网上有诗赞曰:一月放假四月回,身材已改肉成堆。

不要整什么“因为在家不运动”的借口,你就是吃出来的。

大数据时代,谁都跑不了。

国家统计局网站上说:4月份,我国的社会零售总额已经开始恢复,达到28178亿元,同比下降7.5%。整个的1-4月份,则下降了16.2%。

但粮油食品类,却一直在大幅增长,1-4月增长了13.8%,4月份增长率居然没心没肺的高达18.2%。

还有饮料,增长了12.9%,烟酒也开始从一季度的大幅下降中缓过来了,增长也达到了7.5%。

这都哪儿说理去?

“口红效应”?不存在的,咱中国老百姓玩儿的是“吃货效应”

这是要把在饭店少吃的那些都给吃回来,还要再“报复”一下。

于是乎,生鲜粮油火了、餐饮外卖火了、方便面火了、速冻食品火了、坚果零食火了,连饮料都跟着火了。

以前说过:人是唯一不饿也要吃的动物。

吃对于我们来说,绝不是填肚子、补充营养和康健身体那么简单。

吃能让我们获得多层次的愉悦,吃上东西的我们,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大脑分泌快乐激素,心情宁静、放松,幸福感大大增强。

总之就是一个爽。

所以我们开心了要吃、郁闷了要吃、焦虑了要吃、累了也要吃,升职加薪要吃,被老板骂了也要吃。

就是减肥,也要大吃一顿才有力气减,是不是?

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这里的火锅,可以任意切换成你想吃的东西:撸串、烧烤、麻辣烫、小龙虾、哈啤酒吃嘎啦……

所以,当防疫常态化来临,我们重新面临着各种挑战。更大的压力、更多的焦虑扑面而来。

吃又成了我们最安全的港湾。

餐馆不让去,那就家里吃、办公室吃、宿舍吃、外卖吃,以及各种吃。

“口红效应”?不存在的,咱中国老百姓玩儿的是“吃货效应”

所以我们看到,在疫情期间,除了医药医疗等跟抗疫直接相关的行业增长之外,食品饮料是唯一的强大增长因素。

需求恢复期间,食品饮料更是增长的排头兵,吃货们拯救了需求,拯救了经济,拯救了GDP。

或许有人纳闷,既然经济不景气会导致吃货崛起。为啥国外总结什么“口红效应”,而不是“吃货效应”呢?

超级简单,就因为他们“土鳖”啊(当然也可能是老苗土鳖,人家总结过我没看到)。

DG品牌设计师“筷子辱华”事件,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

这位牛逼的设计师表示,用两根小木棍来吃他们伟大的美食披萨,是件很老土的事情。

当时引起强烈反响,无数媒体和自媒体起来反驳,大家从筷子的历史到中国饮食的各种文化,各种不同角度,洋洋洒洒一大堆。

可惜没一个写到点子上,把“鄙视用筷子”上升到“辱华”,我倒觉得没必要。

因为根本原因是这个设计师、包括广告的制作者、以及背后的品牌相关者太low。

孔子他老人家说:蚂蚱就是成了精,也不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

我们都知道,中国也有过用刀叉吃饭的历史;用筷子吃饭,表示着饮食的技艺、文化发展到了更高的维度。

它意味着我们在厨房就可以把食材细致加工,可以切丝、切丁、切块、切片,可以做成我们任意想做成的样子。因此才有炒煮煎炸烧溜焖,才有煲烩烤焗炖,这是我们所有烹调技艺的基础。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更多食材,可以做出更加繁复多样的口味,可以做出更多层次的饮食体验。‍

咱中国老百姓所能享受的饮食愉悦,不是西方人所能理解的,更不是没有经历过冬季的蚂蚱所能理解的。

那个筷子事件,与其说是辱华,不如说是一帮low货的自取其辱。

我就喜欢他们这副没见过世面又自以为是的样子。

三、结论

回到咱今天讲的主题,结论是:

  1. 进入防疫常态化,经济发展变缓,人们收入下降,购买力下降,压力变大,更加焦虑,消费欲望被抑制,但会转到其它一些消费形式进行疏解。
  2. 在国外通常表现为购买“廉价奢侈品”,因此被称为“口红效应”。由于文化的不同,在咱中国市场,则会表现为食品、酒水、饮料类的热卖,老苗把它命名为“吃货效应”。

吃货效应”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1. “正确的废话”:你要真正的去了解消费者

这句貌似“废话”,恰恰是大多数企业最短也最致命的短板。

这么多年,大部分企业都是渠道思维,把经销商当客户,把零售商当客户。最近这些年又喜欢围着平台转,跟着热门销售方式变来变去。

社交电商热就跟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热就跟直播带货。

唯独忘了最重要的——用户是谁?在哪里?为什么消费你?为什么持续的消费你?

当然这也难怪,传统的销售方式,生产企业都离消费者太远了,就几个不痛不痒的市调,根本无法做出直切要害的市场洞察。

反倒是微商、电商之类的企业,由于贴近最终顾客,经常能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虽然品牌影响力、品质方面往往跟传统大企业有很大差距。

2. 做有情绪的食品

前面说了,人是不饿也要吃东西的动物;吃,满足的不仅仅是生理需求,还有更多的心理需求。

主打健康的食品通常都做不大(除非披上一层情绪外衣),而吃着“爽”、喝着过瘾的总能一飞冲天。

据说消费品有这么一个鄙视链:做烟的看不上做白酒的,做白酒的看不上做饮料的,做饮料的看不上做普通食品的,做普通食品的看不上做保健品的。

心理属性越强的产品,越容易成功。

3. 要勤出镜

咱中国人吃东西最好“色”,色、香、味,卖相摆在第一位的。

能不能让顾客没吃之前就流口水,是检验营销效果最重要的标准。让人流口水,你就要多露脸、多亮相、多出镜。

包装能透明就透明,试吃能做点就做点,不但终端要做,社区里也要做。

电商详情页一定要诱人,有机会放视频的一定要放视频。有条件的上直播带货,馋死人不偿命那种。

相对于其它产品来说,食品天然就适合直播。真的好东西,看别人吃,跟自己吃一样爽。

薇娅给周黑鸭带货,一次就卖了52万单,罗老师的首秀,销售量最多的是小龙虾,之后卖牛排也大火。

最近央视主播、市场、县长们也去带货,卖的最多的也是吃的。

4. 中国化

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数食品企业都是跟着国外学,在国外找产品,然后引进国内,是企业做新品的一个重要方法。

但中华饮食文化的巨大宝库却远远没有得到挖掘。

当然,这里有个客观条件——中国传统饮食吃法讲究,烹饪方法复杂,而且对厨师依赖度较高,工业化、标准化难以实现。

但这恰恰也是很多食品企业的机会,谁能率先实现某个广受欢迎饮食的工业化、便利性,谁就能开创一个巨大品类,赢得市场先机。

鸭脖子、盐焗鸡翅、小龙虾,都是这方面的成功探索。

老话说,“民以食为天”,“鲁迅”先生说,“振兴需求从喝酒开始”。

虽然本次疫情严重,后续的防疫期还很长,但吃作为人的第一需求,并没有被压抑。

相反,随着其它消费需求的抑制,饮食需求更可能被放大,这就是我说的“吃货效应”。

在餐饮消费、社交饮食消费被限制的情况下,它会以更变化多样的形式体现出来。

到处都是机会,到处也都是坑,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迷人之处吧?

 

公众号:老苗撕营销 ,《营销按钮》作者

本文由 @老苗撕营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来自安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