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内容营销手册:如何在知乎做好内容营销?

5 评论 8855 浏览 20 收藏 14 分钟
🔗 B端产品需要更多地依赖销售团队和渠道合作来推广产品,而C端产品需要更多地利用网络营销和口碑传播来推广产品..

编辑导语:内容营销是推广SaaS产品的有效方式,而若想做好内容营销,可以从多个渠道进行布局,知乎也是渠道选择之一。那么,如何做好知乎的内容营销?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自己的实操经验,总结了做好知乎内容营销的相关策略,不妨来看一下。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互联网企业增长陷入瓶颈,而国外SaaS大行其道,于是资本把B端推上了新的风口,相关SaaS企业融资消息接连不断。但国内的环境却和国外截然不同,SaaS产品该如何推广成为了不少企业的难题!

之前写过一篇SaaS产品的最好推广方式是内容营销,有不少朋友又有了新的疑问:哪个平台做内容营销?该如何做?所以就有了这篇,我将把自己的实操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知乎数据

渠道决定触达,选好内容营销的渠道是最重要的事,很多时候我都推荐知乎和B站,B站可以后面说。知乎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流量最大,用户质量最高的渠道了,我们可以看看知乎十周年时公布的一些数据。

知乎2021年总用户数超过4亿,第一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8500万。

这个数据可以说非常惊人了,在国内网站流量排第五左右。这么大的流量,就决定了你在这里推广的上限很高。而更让人惊讶的是,知乎的用户质量也非常高:

66%是一线城市用户:

80%是大学本科学历:

国内其他不少社区的用户画像都是20%用户是大学学历,知乎的本科用户比例和国内其他网站是倒过来的,也就是说国内的高质量用户大部分都在知乎上了。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不管是知乎用户的自我介绍,还是从知乎上获得的客户案例,都显示这些用户是高质量人群。

曾经的公司在知乎上获得的客户,国企、传统行业、制造业、互联网公司等等各行各业都有,而且意向都比较高,当然这跟内容有关,但对于很多公司来说难于登天的破圈,在知乎上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知道了知乎的渠道基本情况,我们做营销就是为了转化,而决定转化的就是内容了,那么怎么把知乎的内容做好呢?我总结了三大模块。

二、账号体系

知乎是一个平台,我们只是借用这个平台做营销,平台和公司之间只有一个媒介,那就是账号。所以内容运营的根基是账号,账号好了,内容流量多,账号做得不好,可能就要面临限流甚至封号了。

知乎的账号体系有丰富的等级,不同等级有不同的功能。如果你是个人的话,用个人号就好,如果是公司强烈建议用机构号,有很多差异之处。机构号更适合企业推广产品,有更多推广功能,个人号如果推广产品太直接会被封号。

知乎的等级体系是建立在评分上的,叫盐值,有6个纬度:内容质量、创作力、任务奖励、信誉评级、活跃度和影响力,我们可以从这6个纬度提升分数来提升等级。

内容质量很容易明白,就是你要输出优质内容,这也是知乎运营的重中之重。

还有就是账号人设的打造,账号的各种信息要完善,起一个好名字,有逼格的个人简介,要有精准的定位,容易涨粉。

一般来说,输出优质内容保持一定的频率,再举报一些违规内容,基本就可以保持不错的分数了。

还有一些规则顺便提一下:

  1. 不要刷赞,知乎会判定刷赞,内容很难起来。
  2. 不要带外链,或者二维码,容易被限流警告。
  3. 切记千万不要输出重复的、直白的、纯广告的内容,很容易就会被折叠,严重的还会被删除封号。

三、流量

流量是转化的保障,你转化再高也不能比流量还高,所以在知乎获取流量是上游建设。

所有做内容的人应该都明白,好内容不完全等于高流量,有时候你累了半天写的文章就几个阅读,瞬间让人泄气。

这在大多数网站是普遍存在的情况,因为大多数网站是文章推荐制,内容选题是作者自己想出来的,而知乎是问答制,内容选题都是用户真实需求的提问。

也就是说知乎上的一个问题,可能有几百万人会搜索这个问题,那这几百万人肯定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时候你再输出内容,就会分到这几百万流量的一部分,你的内容越好,分的越多。而其他网站是作者自己一个人根据自己经验想出来的内容,可能只有少数人感兴趣。

所以知乎的玩法和其他网站是有很大区别的,知乎是流量为主,你可以通过数据看见问题的流量,我们运营的重点是找到那些流量大的问题,然后再输出好内容,这样是稳妥的方法,按照这个路径回答的数据一般都不错。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知乎采用和其他网站类似的运营方法,就是知乎的文章,和其他网站机制差不多,主要看运营者的能力,能力好文章数据可能会好。

知乎的流量分为站内和站外流量。站内流量就是知乎的推荐和内部搜索,外部就是被各大搜索引擎收录的搜索展现,其中百度权重极高。

站内流量,一般来说回答比文章流量大,因为问题通常是用户的真实需求。用户通常会搜索相关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会提问。文章由于不是用户需求产生的,只能通过标签推送,而标签只能打3个,所以如果你的标题和内容不是很好,阅读会比较低。

问题的推送机制主要是依赖问题标签,知乎会按照问题标签,推荐给相关的用户。一个问题可以打5个标签,创建问题者有时候会打不全或者标签打错了,这就导致问题流量少,不精准。而一个高等级账号可以修改问题和标签,所以如果你是机构号运营者,最好有一个高等级的个人号,方便你修改标签让找到的问题获得精准流量。

知乎的问题量很大,而且很多问题都非常经典,但要想筛选出高质量问题却是一个难题,因为知乎的搜索没有过滤和排序功能。如果你是机构号,有热门问题推荐工具,可以方便的找到相关领域的热门问题。

我们找到热门问题,有几种情况:

最理想的情况是流量很大,回答者很少,如果内容够好会获得大量曝光,很容易就排前面去了,甚至上知乎热榜都是可能的。笔者曾经上过几次热榜,点赞评论增长速度惊人,每次打开都是999,实在是太爽了。

当然大多数问题都是流量大,回答者多,这时候就靠内容质量出位了。

至于流量小的问题,就需要判断潜力了,主要看你对内容的敏感度,然后可以观察一下问题的浏览增长量,如果1天内增长很多,且越来越多,马上跟进吧!当然现实是大部分问题的浏览都增长缓慢,尤其是小众领域。

至于站外流量,大家应该都知道知乎拿了百度投资,知乎应该是不缺钱的,拿百度投资主要是想拿到百度的权重。知乎内容在百度搜索的权重非常高,各种关键词第一页基本都有知乎内容的出现,而且排名靠前。

所以我们可以针对这点做知乎的百度seo,根据自己领域选定关键词,然后找到这些关键词下百度搜索排名靠前的知乎内容。如果问题排名靠前,回答人少,那就太完美了,可以获得被动的百度搜索流量,每天几十几百被动流量,被动流量大的情况下还可能带动站内流量,登上知乎热榜。

四、内容

知道了哪个问题流量大,剩下的就是输出优质内容了,这个环节有两个转化,一个是回答的点赞、收藏、评论,还有就是决定了知乎到你产品转化的。那么怎么打造优质的高转化回答呢?

1. 有高度

知乎做为一个获得感比较强的平台,内容一定要有高度,要让读者能学到东西。就像见到名师高人一样,站在比较高的位置给人指点迷津。在这样的高度下,你可以结合产品的点,顺带推一下产品,可以说产品但优点,但一定要符合真实情况。

2. 选角度

有时候内容高度不好提高,可以选择角度。别人写这个角度,你就写其他角度,总之通过不同的角度,让你的产品亮点展示出来。

3. 文字表达要高级

每个作家的文风是不同的,最明显的就是他们的文字表达。

比如鲁迅的经典文字: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一句话直接就把鲁迅和其他作家区分开了。

知乎也有自己的风格,也被称为知乎体,甚至被当成梗的一些词,比如: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等等。

独特的词语,独特的文字表达,就是独一无二的风格,可以让你脱颖而出!

4. 回答要有结构

回答的结构推荐总分结构,大部分论文都是总分结构,在开头有一个精辟的总结,很容易吸引用户点击。

五、总结

除了以上总结的要点,知乎还有很多模块,像圈子、视频、热榜、信息流广告、圆桌和知+。有的是免费的,有的要市场合作,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尝试。

推荐的有两个,一个是知+,可以加速内容起量,当然前提是内容够好。另外一个是视频,知乎毕竟是图文社区,视频是一个比较重的形态,知乎作的比较轻,视频量不多,质量够好出现在首页第一位的可能性很大。

总体来说,知乎是一个不错的平台,有站内流量也有站外流量,还有长期价值,而且非常适合高端产品推广,像程序员、职场男女和学生等都是精准的用户群。

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区回复,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下期准备写一下B站营销~

 

作者:流量星球,专注于SaaS增长案例分享,内容营销实操经验。

本文由 @运营小魔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那个 有热门问题推荐工具 是什么?可以告诉下吗

    来自北京 回复
    1. 企业号自带的功能

      来自北京 回复
  2. 感谢分享!!

    来自广东 回复
  3. 很好奇知乎的用户分析里的收入类型是怎么得来的? 数据源是什么?

    来自广东 回复
    1. 这个就不知道了,确实挺有意思的

      回复
专题
7032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什么是产品的商业模式,不同类型的产品在商业模式上有什么区别?
专题
1409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析了用户运营策略的案例,为如何做用户运营策略提供了思路。
专题
1813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语音交互是基于语音输入的新一代交互模式,通过说话就可以得到反馈结果。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语音交互的入门指南。
专题
1368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作者B端的产品经理,要基于这个行业理解的大背景下去了解公司的业务全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B端产品经理如何了解业务全局。
专题
1439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苹果发布了Vision Pro这款MR头显,而这一产品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有关空间体验设计的相关可能。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Vision Pro的设计和交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