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设计一个有效的训练营模式,提升知识付费的实际转化(上:走出误区)
编辑导语:从2015年开始,知识付费领域逐渐发展起来,其内容的制作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今训练营已成为知识付费行业主流且有效的内容形式。文章分析了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训练营模式,避免陷入无效误区,推荐想了解知识付费领域的童鞋看看。
从2015年-2021年,知识付费领域从微信免费分享到专业化团队操刀创作,过去6年间,内容的制作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关于知识付费领域,从内容分享形式与分享载体角度看,可以分为4个阶段。
一、四个阶段
1. 微信群分享阶段(2015年)
普遍分享者在微信群里用「语音+PPT」的方式做分享,比较初级。
由于分享形式新颖,大家的求知欲比较强,各种知识分享社群打的火热。
此阶段还没有专职讲师,小打小闹,规模不大。
学员对知识付费仅停留在看热闹,是看到知识的时期。
2. 垂直平台萌芽阶段(2016年)
开始有专业化团队来做了。
由于知识付费进入创作期,也逐渐出现副业类型的讲师,把自身经验与干货归纳为系列课程的形式-专栏,内容逐渐成型。
不少学员开始尝试购买99元的专栏,开启人生第一次知识付费。
但学员购买后并没有投入学习,是知道知识的时期。
3. 朝阳阶段(2017年 – 2018年)
除了垂直平台的专业化,社会各界优秀人士也逐步投入到知识付费行业,此阶段也涌现出许多现在大家熟知的知识IP,如:秋叶大叔、北大心理学家李松蔚等。
在知识付费红利阶段,大量专栏被销售一空,部分讲师实现了财富自由。
但飞速增长的市场却带来良莠不齐的内容市场。
此阶段,学员购买大量课程,了解部分内容,对课程不消化,是学到知识的时期。
4. 百家争鸣阶段(2019年 -至今)
这几年,内容的表现形式逐渐呈现多元化,出现了9.9元的爆款引流课程,也诞生成千上万的私董会课程。
越来越多的用户买了也不听,知识付费平台即便依靠低价课也无法实现持续增长。
不少讲师在课程研发时投入许多创意、精力、服务,却长期用单一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
认为不断产出内容就有学员买单,自身陷入能力舒适圈,成了「重复机器」,一方面没有成长,另一方面就此失去这个用户。
此阶段,学员面对庞大的知识付费内容体系,对课程内容不消化,仅停留在行动指令阶段,没有真正的行动成长。
那么,对于2022年来说,这是一次无效的知识付费。
我们要做的不是知识交付,不是知识服务,而是行动服务。
知识付费的价值所在:用户熟练掌握新知识,并且通过练习,可用新知识解决在其他领域遇到的难题。
那么讲师想形成有效的复购,又让学员真正用上习得的新知识,2022年我们可以做训练营模式。
二、训练营是知识付费最有效的内容形式
纵观2020年-2022年,训练营逐渐成为知识付费行业主流且有效的内容形式,抖音最火热《家庭教育4天训练营》销量高达5.8w。
讲师从体验营获客后,后端还有配套的教学服务,转化学员到高阶的《家庭教育指导师》约2000-3000元,按平均转化10%,销售额约1700万。
得到《脱不花沟通训练营》堪称2020年得到首套重磅课程,目前售价1999元,销量高达4.9w,销售额约9800万。
2020年得到团队专注研发沟通训练营,内部打造了一支分工明确的教学团队,让学员真正地做到。
同样,2019年千聊上线【训练营】课程形式,近几年千聊持续引导讲师使用新的授课形式进行教学,让学员获得真正的成长。
比照抖音与得到、千聊的训练营模式,训练营的特色是:有周期和可复制。
如果一个训练营本身的品牌足够坚挺,理论上它就可以办很多期。
换言之打造一个有效的训练营模式,可以满足讲师与学员对知识付费的双向需求。
二、如何避免陷入无效训练营模式
训练营对知识付费从业者来说并不是一个新兴事物,或许你的训练营正在筹备或进行中,但仿佛是一次性付费内容,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重服务的训练营让你大大缩减课程研发时间。
学员与训练营成为你的负担,在打造训练营的路上踌躇不前。
我们一起看看,为什么你陷入无效的训练营模式,避免踩坑。
误区1:跟不上新营销思维
最能说明新旧营销思维差异,同样是训练营用不同的营销方式会得到什么结果?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获知专栏和训练营属于两个不同的内容形式,但不少从业者有混淆的现象,认为训练营=专栏+配套社群。
其实不然,专栏一般由单课组成,而训练营是由班组成,训练营>期>班,组合形式不同,营销方式当然也不一样。
训练营产品结构模型
专栏的获客一般是利用免费直播课或爆款活动课,引入免费用户在直播中转化购买付费专栏。
训练营获客一般是利用低价体验营方式,引入精准用户在体验中转化购买中阶,高阶训练营。
这就造成同样是训练营,一部分讲师采取是专栏的营销形式去吸引用户购买训练营,不但费时费力,还颗粒无收。
误区2:没有搞懂用户需求
开篇我们提及不要陷于能力怪圈,在打造训练营模式时,作为知识付费从业者更应注重内容对学员是否有认知上的启发。
靠着啃书籍与经验主义来开发课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现代信息获取太容易,一些我们熟知的内容,学员在网络世界通过搜索可轻松获取。
如果单纯用书籍与经验打造的训练营容易陷入自嗨,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销量是个零。
面对这种挑战,有两个可选对策:
- 内容有认知革新
- 用真心赢得学员
举个例子:对于口才演讲的训练营,我们在传授演讲知识之余,可以辅助学员训练沟通技巧。
当学员上台顺利演讲,工作与生活由于习得沟通技巧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样学员不仅认识到演讲与沟通同属一个知识范畴,在认知层面上也会有新的启发,工作与生活的变化也让学员感受到讲师交付的真心。
误区3:训练营内容与教学服务不配套
上面我们谈到专栏与训练营的概念混淆会引起营销方式的差异,耽误引流获客。
同样由于概念的混淆,学员在训练营报名初期会对教学服务抱有期待。
如果我们用专栏的交付方式服务学员,即专栏+配套交流社群。而一般训练营配套班级群+助教+微信一对一沟通。
那么报名训练营的学员会大失所望,一次付费就会失去这批学员。
误区4:人员不足,分工不明确
训练营模式让部分讲师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服务,作为中小个体讲师,需要原有团队多人短时间内重服务,极易拖垮知识店铺整体运营。
训练营往往是一个周期的,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完成服务的交付,比如三天、七天等,周期最长可以到21天。
训练营时间越长,本来也是小团队作战模式,作为主理人,讲师难以集中精力研发优质内容,其他运营人员运营成本也就越来越大。
究其根本是没有做好训练营的班级管理与助教招募。
那么作为讲师,该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训练营模式,能够帮助成年人应对显示挑战,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呢?
《怎么设计一个有效的训练营模式,提升知识付费的实际转化(下:实操锦囊)》教大家结合自身资源,从营销、课程体系、教学形式、服务体系出发设计一个有效的训练营模式。
#专栏作家#
爱钻研的小饼,公众号:私域江湖,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擅长搭建各行业用户运营体系,独立策划统筹20+场全国性裂变活动;致力于输出用户运营干货,做一名有前瞻性的用户经营操盘手。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好奇有没有人做个调查,网上知识付费学习后的用户与线下相比觉得效果怎么样
知识付费确实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是现在模式还是比较单一
震惊,原来知识付费2015年就开始了,现在都过去7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