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将至,但消费者想要的电商大促究竟是怎样的

5 评论 3221 浏览 5 收藏 15 分钟

编辑导语:618将至,各大电商平台相继公布了618大促的相关规则。但在此次618各大电商平台会为消费者带来一次真心实意的促销吗?而消费者想要的电商大促究竟是怎样的?本文对该问题做了分析和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在淘宝天猫与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相继公布了618大促的相关规则后,淘系平台的“跨店满300减50”、京东的“跨店满299减50”,以及抖音618好物节的“满299减50平台再补贴5元”等,这样的促销力度似乎又一次达到了“史上最大折扣”。

本以为今年各大电商平台会一改此前“略抠”、且“附加条件较多”的情况,在此次618为消费者带来一次真心实意的促销,但没曾想“开门红”还没到,往年预售价格“先涨再降”的套路又双叒叕一次出现了。

5月25日,#京东同款商品618跳涨1500#这一话题在社交平台登上热搜榜。据正观新闻的相关报道显示,有消费者反映称,“在京东平台看中的两款产品,都出现了预售涨价的情况”。据悉,这是某家具品牌京东自营旗舰店的双人床预售标价,相比此前上涨了1500元。

618将至,但消费者想要的电商大促究竟是怎样的

虽说消费者在电商平台“吃暗亏”并非第一次,类似“预售价不降反涨”的情况也不是今年才出现,但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是,今年618的补贴力度相较往年都有着一定幅度的提升,甚至在此前的预热阶段,诸多电商平台都将“更好的消费者体验”摆在了首位。

因此在这一阶段出现涉嫌虚假促销、价格欺诈等问题,无疑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对于平台的信任度。

尽管老话说得“买的不如卖的精”,在线下这类问题同样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例如“满XX元送XX元代金券”的活动,券的使用条件同样也会有一定的门槛,然而对于价格变动更为直观、且透明的电商平台而言,消费者反应过来的时间显然会更短。而这,或许也是电商平台更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一、今年618,电商平台选择向用户体验迈了一步

此前为了让用户“放心”,避免促销结束后出现让人膈应的价差问题,淘宝天猫日前宣布正式上线“价保中心”,并表示将在每件商品的订单中标明具体的价保期限。

不难发现,继京东方面在2021年上线“一键价保”功能后,淘宝天猫也推出了整合相关服务的“价保中心”,并且对于商家“先涨价后降价”行为则做出了比此前更为严格的管控。

618将至,但消费者想要的电商大促究竟是怎样的

此外,新版的淘宝APP中近期还上线了“比价查价”功能,针对所有在淘宝“有好价”页面的商品,用户都能更为直观地看到“过去特定天数内,在正常销售状态下的成交价格”,并对自己加入购物车的部分商品进行“价格监控”。

而对于此前多次状告第三方比价应用的阿里方面来说,通过直接推出比价工具这样的转变,显然也朝着更好的用户体验前进了一步。

而京东方面今年618则在以往一键价保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领券也能价保”的相关服务,这也意味着价保范围将会更大、限制更少。此外,该平台主打的电器以旧换新服务也迎来了再次升级,打破了以往品类与数量的限制,可实现手机、电脑数码跨品类、多件以旧换新等。

“服务将是今年618部署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林琛已明确了这一点,并且他还表示,“好的用户体验一定先从贴心的服务出发”。

无独有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日前也指出,“(我们)坚定与平台商家站在一起,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商家经营的确定性,是阿里巴巴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在今年618之前做出的各种努力,以及这两家头部电商企业高层嘴边挂着的“消费者”与“商家”,无一不显示着想要实现基于用户体验、可持续的长远生意。而在这背后,实际上也体现出了电商平台对于业绩的“焦虑”。

二、头部电商企业上一季度的财报,似乎都不那么乐观

近期恰逢各家发布季度财报的时间节点,从整体上来看,尽管京东与阿里的营收仍保持了增长,但净利润却明显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其中,京东集团在5月17日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其营收为2397亿元、同比增长18%,京东零售营收为2175亿元、同比增长17.1%。

然而该季度净其亏损达30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6亿元,京东零售不含未分配项目的经营利润率为3.6%、上年同期是4%,继续保持了一贯的低经营利润率,同时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则为13.95%。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京东的主要收入仍来自于商品销售收入(即零售业务),但受制于较低的利润率,一旦销售量有所减缓,就会出现净利润下降的情况、甚至出现亏损。

618将至,但消费者想要的电商大促究竟是怎样的

不过在用户数据方面,截至2022年3月31日,京东的活跃购买用户数已达5.8亿,一季度用户平均购物频次则创下了历史新高,ARPU(用户平均贡献收入)值接近三年来最高。

618将至,但消费者想要的电商大促究竟是怎样的

在阿里日前发布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2022财年(2021.3.31-2022.3.31)业绩报告中显示,其收入为2040.52亿元、同比增长9%,按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97.99亿元、同比下降2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62.41亿元。

同时,以淘宝、天猫为主的中国商业分部收入为5927.05亿元、同比增长18%,季度内整体GMV同比下降,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受3月疫情影响所带来的物流和供应链压力。

618将至,但消费者想要的电商大促究竟是怎样的

然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淘宝天猫融合后,天猫推出了鼓励用户发表真实评价的商家侧评价工具,并上线了似于京东品牌自营旗舰店的“猫享自营”;淘宝更是推出了此前用户呼声颇高的“会员名修改”、以及近期的一键价保服务。

显然无论是从产品创新、还是用户服务上,阿里方面也在“讨好”着消费者。但即便如此,却仍未避免中国商业分布季度整体GMV的下滑。

618将至,但消费者想要的电商大促究竟是怎样的

不过阿里的这些努力,在用户数量上也有所体现。

财报中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里,剔除重复部分后,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AAC)达到约13.1亿,其中中国市场达到了超过10亿消费者的历史性里程碑、同比增加1.13亿。并且在整个大淘宝体系中,有超过1.24亿AAC在两个平台的人均消费超过1万元,且这些“超万元消费者”有98%来自于上一年。

这些数据都证明,消费能力较高的核心客群复购率与留存率表现都较为乐观。

在2022年的第一季度,这两家电商行业的头部企业都有着近乎类似的业绩表现,因此也不难解释他们对于二季度销量增长的渴求了,而大幅提升销量的压力也就落到了今年的618上。

更何况京东与阿里方面即便是唯一亮眼的用户数据,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控,毕竟无论在618大促到来前做出多少针对商家与消费者的扶持及让利,最终仍要面临消费意愿及能力的“不确定性”。而在这之中,唯一能确定的事情就只剩下“牢牢抓紧消费者”了。

三、重建消费者信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然而至关重要的“消费者信心”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样不是一次活动的大幅让利或是简单的一两次产品更新,就能实现的。就像今年年初张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那样,“过程中还是看能给用户解决多少问题,而不是要显得自己多么独树一帜。”

“给用户解决多少问题”其实放在大促活动中也是一样,说白了就是满足商家、消费者的需求、真心实意的给商品“打折”,而不是用花哨的营销方式来“显得自己多么特别”。

显然,曾经各类大促活动“狂奔”的阿里方面,已经认识到该做减法了。今年接管大淘宝、新官上任的戴珊此前在交流会上就已指出,“帮助商家稳大盘、有增长,是我今年最重要的事情”。而在营销端,淘宝天猫也将在保留与优化618、99、双11、双12等大促活动中,将其余20余个IP优化到5个。

这似乎也意味着,曾经让人眼花缭乱的月月大促将会告一段落,无论消费者还是商家,都能够免于为计算各类优惠、或是不得不参与平台各类促销活动疲于奔命。

618将至,但消费者想要的电商大促究竟是怎样的

相比于阿里方面2021财年1197.99亿元的销售与营销开支,占据了其营收成本的22%,京东的营销费用为387.43亿元、占营收成本仅4%,也保持了一贯较为克制的风格。

但这其实不难理解,据华创证券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阿里的获客成本约1088元/人、而京东则为327元/人,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8%和41%。

面对越来越高的获客成本,其实阿里与京东都会遇到一些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获得更多的用户、如何留住更多的用户,以及如何实现稳定持续的复购率。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拼的都是在消费者对于平台的信任度。

因此回到“预售价不降反涨”这一老掉牙的促销套路上,阿里与京东在推出了一系列的价保措施后,是否也应该确保这些承诺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呢?此前正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曾经出现过太多次,似乎连消费者对此都“见怪不怪”了。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真的需要这么多的“购物节”吗?毕竟人都是会有逆反心理的,当电商平台全年无休地推出各类促销活动的情况下,不知有没有考虑过消费者是否会走向相反的方向呢。

在“京东618”已经走过了12年,“天猫双11”也已延续13年后,难道头部电商平台还不知道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大促活动,自己需要提供哪些保障吗?

 

作者:三易菌;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KlacvNp3wknpu-X5UbatQ

本文由@三易生活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预售很破坏心情,希望商家能尽早发货。45天的预售真的让人很烦

    来自中国 回复
  2. 感觉618的活动力度一年不如一年了,现在预售搞得也挺严重的

    来自山东 回复
  3. 归根结底拼的都是在消费者对于平台的信任度

    回复
  4. 头部电商平台知道消费者想要啥样的,但就是不满足,要不就是绕个大弯子

    来自广西 回复
  5. 消费者想要的电商大促就是简单直接、全场半价,不用各种券加来加去的

    来自陕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