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启示录:谁动了我的奶酪?

0 评论 2015 浏览 4 收藏 11 分钟

价格,如何指导市场配置?本篇文章将对“市场中看不到的双手”——价格进行讨论。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价格在市场交易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对此的分析。

我们总说,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自动调节着市场。

不需要专门的人来指导价格,只需要大家根据自身利益自由交易,市场资源也能得到有效配置。

这个过程,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价格,为什么能指导市场资源的配置?

今天我们用很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聊聊~

一、价格如何“指挥”市场?

假设你是一家奶酪公司的老板,公司通过采购牛奶,来生产「奶酪」。

市面上还有很多奶制品公司,他们也采购牛奶,用以生产「冰淇淋」和「酸奶」。

也就是说,你与这些公司同样在竞争着「牛奶」这种稀缺资源。

有一天,你发现一个良好的商机来了:

由于人们逐步认可奶酪的营养价值,奶酪的需求量上涨。

于是,你决定把之前获得的利润,都用来扩大生产——你计划购买更多牛奶,以增加奶酪的产量,从而满足不断上涨的需求。

接下来,市场上对「牛奶」资源的竞争加剧。

当市面上的奶酪生产者需要更多的牛奶时,增加的需求会促使牛奶的价格上涨。

而冰淇淋与酸奶的生产者,也不得不面对这种价格的上涨。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价格」自动调节着生产。

于是,冰淇淋和酸奶的生产者会提高价格,以弥补牛奶成本的提高。

这时,消费者可能就会因为高价格而减少对这两种奶制品的购买。

  • 如果冰淇淋的消费者愿意接受涨价,没有降低消费量;
  • 而酸奶的消费者不愿意接受涨价,因而降低消费量。

那么,奶酪所夺取的「牛奶」资源,便是来自于酸奶原有的牛奶份额。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规律:对于某种资源,某个生产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将成为其他生产者必须接受的价格。

放眼其它行业,资源的竞争无处不在:

汽油、柴油、喷气燃料都在竞争着「石油」这种资源;

衣服、毛巾、床上用品都在竞争着「棉花」这种资源;

房子、车子、桥梁、电器都在竞争着「钢」这种资源。

当其中一个生产商,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去夺取原材料资源时,其他竞争者也必须支付更多的钱,才能与这个生产商竞争。

「价格」变动的影响可能不止于此。

随着牛奶价格的上涨,牛奶厂有了动力去生产更多的牛奶。

这就意味着,他们会买更多的奶牛,并且等更多的奶牛长大成熟,而不是作为牛犊被宰杀取肉。

于是乎,牛肉变少了,开始变贵了;牛皮也变少了,用牛皮制作的鞋子、箱包、夹克、皮带、棒球手套、乐器、家具和汽车内饰也变贵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价格的影响,将逐步蔓延至整个经济体。

二、价格会有失灵的时候吗?

价格之所以能自动调节市场经济,是因为「价格」反映了真实的供需关系。

然而,如果供需关系无论怎么变化,定价权依然掌握在某一方手中,那么,价格将失去自动调节的能力。

在这里,市场经济有三大要素:

  1. 供给
  2. 需求
  3. 价格

打个比方,供给和需求分别在天平的两端,价格在中间。

  • 如果供给>需求,价格则向有利于需求的一侧移动(价格更便宜);
  • 如果供给<需求,价格则向有利于供给的一侧移动(价格更昂贵)。

价格能自由移动,才能平衡供给和需求。

有时价格不能自由调节供给和需求,比如:

  • 价格始终在有利于供给的一侧(价格更昂贵),比如垄断、信息不对称等;
  • 价格被限制在中间一段比较小的范围,比如限价等。

1. 垄断性的市场支配力

假设你在某一地区,是唯一的奶酪生产商。

那么,你可能会收取比其他竞争对手,或比其它地区更高的价格。

因为你知道,如果消费者想买你的奶酪,他们将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

你可以 “任性地” 把价格定在竞争水平之上。

同样的,在其它行业也可能有类似的现象:

如果只有一家公司生产某种药物,它可能会对这种药物收取更高的价格,因为消费者对这种药物有很大的需求;

如果一个地区只有少数几家生产汽车的公司,它们可能会联合起来设定更高的价格,因为该地区的汽车需求量很大;

如果一个地区只有一家物流公司,它也可能收取更高的快递费用,因为行业准入壁垒很高,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比如仓库等)投资。

在其它玩家进入该市场之前,只要消费者对该产品仍有大量需求,而不是轻易转向其它产品,你都有可能获得 “凌驾于” 供需关系之上的定价能力。

2. 信息不对称

假设你知道牛奶即将出现短缺,而竞争对手尚未知情。

你可能会提前与牛奶供应商谈判,以较低的价格签订长期合作的订单。

而竞争对手由于后知后觉,不得不承担牛奶的涨价,你因此获得了定价优势。

同样的,我们也可能发现:

保险公司比客户更清楚某种病症的风险,他们由此获得了定价权,向那些被认为是高风险的客户收取更高的保费;

医院比病人更清楚某种疾病的治疗费用,他们也由此获得了定价权,可以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收取更高的价格。

如果市场监管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充分,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将会在交易中处于较劣势的地位。

3. 人为的价格干预

假设你所在的地区,行业规定奶酪售卖不得高于10美元。

那么,即使有的消费者愿意出11美元购买你的奶酪,你也只能销售10美元。

现实中也有很多其它的例子,比如:

对天然气、电力、部分食品和药品进行限价;

对房地产行业进行限售、限购、限贷;

对农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进行补贴。

限价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消费者权益,但也可能会让生产商失去追逐利润的动力。

比如,假设你所在的地区,奶酪最高只能销售10美元,利润只有3%。

那么,很多供应商就会选择放弃生产奶酪,转而追逐其它利润更高的商品。

这时候,供给变得更加紧缺,消费者就更难获得便宜的奶酪了。

三、「价格」存在的意义

在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大可能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统筹者,清晰地告诉我们:

资源如何分配,用来生产什么,该如何定价,谁将可以获得这项资源。

这样不仅低效,而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假设资源管理者颁布一条指令说,我们今年生产1万吨奶酪吧。

结果,从第二季度开始,奶酪需求预冷,造成大量积压。

而同时,由于奶酪占用了过多「牛奶」的资源,冰淇淋和酸奶的生产没有得到充足的牛奶作为生产原材料,消费者可能想买冰淇淋和酸奶也买不到。

价格如同有一双 “看不见的手” ,自动调拨着供需关系的天平。

价格偶尔给人幻觉,但终究会「均值回归」。

正如奶酪的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因为当消费者拥有一定数量的奶酪后,对额外数量的商品需求并不急切。

超过某一个临界值之后,他们就不关心是否能获得更多,甚至在需求已经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他们根本就不想获得更多这类商品。

资源的配置,又会重新流向更有价值的地方。

四、写在最后

价格,如同一个神奇的“指挥官”,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发出商品和服务相对稀缺的信号。

它在“便宜”与“昂贵”之间不停轮动,记录着市场经济数以亿计美妙的交易。

专栏作家

Vinky,微信公众号:叁言梁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分享商业干货,关注互联网营销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