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运营新人对逆境成长的思考:一款失败社区产品的复盘(二)

1 评论 8854 浏览 25 收藏 14 分钟

本文主要是产品运营新人对逆境成长的思考,这篇不光是复盘之前产品运营的阶段,更多地加入了对运营分析的思考。

本篇是承接上一篇产品运营新人对逆境成长的思考:一款失败社区产品的复盘(一)。没想到,还是引起了蛮多运营新人的共鸣,所以接下来继续对自己的经历复盘和总结,希望大家都可以快速成长起来。这篇不光是复盘之前产品运营的阶段,更多地加入了对运营分析的思考。

一、如何做一款产品

目前我所做的产品背景,在上一篇已经有所交代。我之所以判定它是“失败”的原因,是在经历很多尝试,并且看到结果后,做出的判断。并且在看到一篇讲述“如何做一款产品,实现从0到1快速突破”后深有感触,接下来结合具体案例(我们的产品和网易的一款社区产品)来对标分析。

1. MVP的简单方法论

《精益创业》中的MVP,指的是最小可行化产品,其中的简单方法论是:

做一个最小化可行性的产品,放到市场上检验,收集用户反馈,然后快速迭代。

这点很适合在创业公司中使用,因为其对于产品的试错成本,更看重资源成本,而对时间成本比较忽视。其实这个方法论总结一下,是一个飞轮的模型。

下面还是结合我们产品进行具体分析为例:

MVP:从最开始产品立项到第一个小的模型出来,中间大概度过了半年的时间,并且直到现在还在产品的第一步迭代阶段。我们最开始做的第一个小模型就是一个社区&新闻的资讯平台,产品雏形完成后,接下来我们运营同学开始参与。

市场检验:这一步属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运营,因为很多产品最开始立项,都只是一个模糊的需求或者只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产品。

以我们为例:最开始立项的原因就是老板层面需要一款百万DAU的产品,而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已经具体路径是结合team内的工作内容和经验,认为社区型的产品可以容纳这么多用户群体,因此就先做出了这么第一代社区类型的MVP。

但其实,这样的产品是不是真的有用户需求,是需要由用户而不是team leader来决定的。因此我们在产品1市场试水最后得出的结论:靠独立游戏的资讯社区平台是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具体过程可以看上一篇)

用户反馈:正常来说,这一步应该是具体接触用户,并且通过用户调研和收集意见反馈得出产品迭代方向。但是由于我们经过市场检验只得出用户对这种产品不买账,没有用户留存的结果,因此只能得出第一代产品雏形是失败的。

快速迭代:通过验证模型失败后,及时调整产品和运营方向。其实这一步,比较考验team的团队协作和开发能力。如果开发进度跟不上,其实整个产品阶段都会被无限期delay。

2. 第一阶段产品失败复盘

其实上一篇的总结写的更多是偏向我个人的经历描述,或许对大家可以借鉴的地方不够多,因此这里会结合理论和实际,分析总结,规避产品失败;以及新人在这个过程中做哪些才能继续成长

首先是产品立项的失败,其实这一点是大部分创业公司,甚至是大公司都无法避免的。所以看开这一点,大家对产品失败就不要太气馁啦。总结失败原因,下次避免错误才是正确的做法。

这里就要提到网易3月上线的一款游戏鉴赏社区产品《UP》,目前好像只在安卓端上线。其实这款产品上线的时候,我们已经对产品的思路的方向做了比较大的调整,但我后续还会关注这款产品的运营,是想要验证:究竟是产品立项(独立游戏社区)还是资源推广不足的问题。

在这里运用一下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对比我们第一阶段的产品和《UP》,其实产品类型可以说是基本一致,都是希望建立独立游戏的社区平台。《UP》虽然只上线了安卓版,不过在上线阶段还是投放了一些资源推广的。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

参考ASO100的数据:截止5月3日,总应用下载的人数只有9419人。

按理说,网易本身的资源导量以及投放效果等引导,应该还是会有蛮多曝光资源的。但是,结果显示,大部分用户对这类产品的兴趣度并不高。

因此可以看到第一阶段的产品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品立项失败,这里的失败定义为获取不到用户。

不过好在初步尝试之后,团队就意识到了产品立项的问题,因此在节后做出了产品方向的重大调整。不过这里还是一直都没有能成功进行下去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开发迭代速度过慢

其实这里可能属于更高层面的问题,比如:项目开发人手有限,公司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以及目标规划。

这个原因对于我们运营来说,更像是一个无法克服的客观原因,这里不进行进一步讨论,只是分析产品失败的原因。因此最重要的市场检验和用户反馈,都没有办法积极推进和尝试。而且我们在第一阶段,更多地是去猜用户需求而没有真正和用户沟通。

总结一下,要想规避产品失败。最重要的是准确立项、快速开发,并且保持与真实用户的沟通和收集反馈。结合我们产品的经历,这几点都是至关重要的。

  1. 准确立项:更多不是要求team必须有准确的产品需求分析,但是对于市场敏感度把握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当前市场已经有同类型产品失败,那么再投入其中,不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2. 快速开发:不光要求产品经理层面及时反馈bug,和产品规划设计。更多的是需要开发配合团队,积极迭代产品。毕竟做出来的产品才算产品,才能接下来拿给用户使用反馈,因此保持良好积极的团队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3. 市场迭代和用户反馈:不管产品最后的反馈结果是否正向,也要在每个阶段保持和用户的沟通。这里的用户不光只针对自己产品的用户,还可以多去尝试和竞品产品的用户沟通,收集反馈,找到下一阶段的产品突破口。

二、运营新人在这个阶段能做什么

上一篇看到大家的留言,发现其实面临同样现状的新手运营不在少数。那么这篇就在和大家讨论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做什么?如何成长?

其实我在意识到产品的第一阶段失败后是特别迷茫的,这样的迷茫更多是一种挫败感,但很快意识到,迷茫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更没办法成长。虽然我们对于产品定位不能做到扭转局面,但是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将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并用结论说服提出的想法。

在总结了自己的不足之后,在产品方向调整的第二个阶段,我就开始去主动学习,并且在客观条件(资源、产品等)限制下,尽力尝试把事情做到极致。

1. 提升自己的市场敏感度

最开始我对社区产品的理解和概率都不够深刻,认知只停留在taptap是一款成功的游戏社区的层面(后来我们在做的时候tap也凉了)。因此第一阶段的被动执行,深层次的原因是自身思维的缺乏。

而弥补这种缺乏的最好方式,就是多看、多了解,去收集你在做的产品的同类型竞品都有哪些,以及当前市场风向标是什么?例如:当大家都在看短视频的时候,你去做新闻文章,就很难抓到市场红利。

而这些资料来源一方面,是公司内部平台分享,还可以通过外部网站了解当前主流市场。基础的市场了解可以通过数据指标网站了解,例如:百度指数、微信指数等,了解宏观市场需求。另外还可以通过部分数据分析的网站,客观了解产品的数据维度以及产品的迭代信息。只有当自己具备了一定市场认知和分析后,才能知道接下来该做哪些尝试。

2. 主动与潜在用户沟通

运营新人大部分还是会从基本工作做起,比如:用户运营。其实尝试了之后,才发现其实用户运营绝不仅仅是基础工作,这个模块是整个产品运营的核心,而这个模块如何做好做深才是问题的关键。

由于我们产品在第一阶段,基本没有去了解真实用户反馈,只是通过后台的浏览量和下载量去了解结论。这对于产品优化迭代是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帮助的,因此我在产品的第二阶段,开始主动尝试去了解用户。

不过我当时面临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的产品还不能上线,哪里来的真实用户呢?

这个时候,有一个突破口就是去了解竞品用户,了解他们的基本用户需求以及对竞品不满的地方。收集好反馈意见并且针对意见提出自己的优化建议,就是一份成功的产品优化策划案了。

3.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这一模块也是为了弥补和改进在产品第一阶段,运营工作的迷茫性。因为team对数据模块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很多时候问题分析都只能说,我觉得应该怎么改,而缺乏理论支持。

这个时候一旦有人反驳就会难以支撑下去(尤其还是一个新人小白的时候),并且没有数据对比,产品的优化迭代就像没头苍蝇乱撞。可能做了改了10点,有一点刚好有用,整体看来用户数量有提升,但是复盘或者再投入到下一个产品工作的时候,又会遇到同样的迷茫。

因此在第二阶段,我会开始主动收集各项详细的数据指标,例如:每个页面的点击量,以及调整下载量等。一方面有助于思考优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验证你的方向是否正确。

三、产品思维

在整个产品运营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产品思维。之前只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只知道这个产品好不好用,但是究竟和其他产品比起来,哪里好用,为什么这么设计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却没有进一步思考,而这就是产品人和普通用户的最大区别。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开始去换位思考。

未完待续的结尾

其实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成长来源于失败后的每次复盘和总结。在有限的土壤里,如何更好更快地成长,这或许是我们每个运营新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吧。

关于产品的思考还没有结束,希望能和大家一同进步,一起加油~~

 

本文由 @ crysta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很有帮助……目前啥也没有然而部门却有一个不太急的社区需求,感觉相当茫然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