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心得总结,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2 评论 8485 浏览 28 收藏 7 分钟

运营的存在就是为产品传递价值,从而打造出生态和创造的玩法,在运营工作中,这四个雷区一定要小心别踩。

从事运营工作以来,身边一直有朋友问我,运营究竟是做什么的?越是有人这么问,越让我觉得——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几乎人人都觉得“运营”越来越重要,但几乎又人人都讲不清楚运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阶段。

有人曾经说过:

产品是生孩子,运营是养孩子。产品是从0到1,运营是从1到1万。

个人觉得蛮有道理的,运营的存在就是为产品传递价值,从而打造出生态和创造的玩法。讲得再通俗易懂一点吧:运营就是基于产品,以最低的预算、最优的路径、最高效的执行、最有效的手段吸引大批忠实用户,建立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壁垒,并最终取得市场成功的过程。

从事运营工作以来,踩过不少雷区。但正是踩过这些雷区,才得以成长。我个人一直坚信,运营是不可能速成的。放眼望去,哪一个好运营不是摸爬滚打多年才练出来的?就算是张小龙、乔布斯这类被公认为“神级”的人物,也是在中年之后,产品才被广泛认知,他们一样是一步步摸爬滚打走出来的。

下面就给大家分析一下,那些年我踩过的雷区。

雷区一:运营是否有所谓的“方法论”

刚从事运营的时候,我是很信奉方法论的。不断的研究别人的方案,但后来我渐渐明白了,运营是没有所谓的方法论。每个公司所拥有的资源、人脉、经费等等都不同,照着别人的方法去弄个一模一样的活动,无疑是走上一条绝路。

齐白石曾经说过:

“像我者生,学我者死”。

运营和艺术其实是一个道理:我们可以学习、研究和借鉴别人活动思路,但一定要结合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发散思维,进而策划出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切记盲目模仿和复制别人活动。

运营人员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够灵活处理所遇到的事情。一旦死死相信别人的方法,思维固定,那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好的运营,都会时刻让自己思维保持发散式和跳跃式。

雷区二:运营就是打杂的

运营的门槛很低,工作多且琐碎,导致很多时候看起来就像是打杂的。其实不然,运营人员的优秀与否,往往决定着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一名优秀的运营人员,绝对是一家企业必不可少的一环。优秀的运营人员往往需要拥有着大局观,对整个项目进行把控,分析清楚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关系,快速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好的运营人员,身上需要具备务实、注重细节、执行力强、思维灵活等要素。看似人人都可以做运营人员,但一旦入行,大部分都是打酱油的。

雷区三:运营经常背锅,一大堆KPI指标

现在很多公司业绩和指标都直接算到运营身上,找不到责任人,就是运营来背锅。“你不是做运营的吗?没业绩当然是你的问题”“项目做不起来,肯定是运营不给力,无作为”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其实转念一想,很多时候是很无奈的:产品同质化严重,毫无亮点,难道是运营的问题?落地页设计毫无美感,难道也是运营的问题?一个好的项目,需要的是大家一起群策群力,而不是互相推脱。

KPI指标这个是运营人员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因为这样能发挥运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初级运营到现在成为运营主管,从一家公司跳到另外一家公司,KPI指标一直背着。对于KPI这个事情,很多时候,也要看看一个项目产品驱动的成分有多少,另外也看你个人的担当。

雷区四:运营经费不足,还搞什么项目

没有经费这事,绝对是运营最头疼的问题,经费富足有求必应的公司绝对凤毛麟角。抱怨是没有用的,该干什么还是得照干。换个思路想,假如你以为运营就是靠钱堆起来,那公司应该先把你解雇了。

作为运营人员,在策划每一个活动之前,一定要有成本意识。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贸贸然给你经费去搞活动,到头来一点效果都没有,那公司岂不是亏大发了。

从运营看人生,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村庄,村庄里除了雨水之外没有其他的水源。有两种获取水的方式,一种是用桶去挑水,马上就可以喝到水;另外一种是修建一条管道,从湖泊通往村庄。短期内,在管道修建成功之前,管道中并没有水。因此,需要一边挑水,一边修建管道。

需要牺牲暂时的享受,付出额外的辛勤劳动。但是当管道修建成功之后,水就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管道流出,而无需再去不停的挑水。

作为运营人员,需要时常问自己: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我究竟是在修管道,还是在运水?”“我是在拼命地工作,还是在聪明地工作?”

 

本文由 @大海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切记盲目模仿和复制别人活动”
    一字之差~直接意思都变了~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