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得,初中时辍学山上放羊手捧《离骚》背的滚瓜烂熟、初到北京求职无门逼上天桥签名设计、南京时夜宿长江边上思考未来…当时惨状,现在想来却是一种渴望的自由姿态。在网站运营108将的微信上我常贩卖我的胆子,敢于说出运营弊端,这也是崇尚自由的一种精神状态。
人说,韩利你好屌…啊丝
没有兴趣和耐心,趁早离开运营界
刚进京时,和同学混居贫民窟,每日必做之事就是偷窥楼对面的洗澡不关窗户的姑娘,乐此不疲,偷窥成为日常作业,这就是一种兴趣爱好:目不转睛的看着,生怕一时疏忽而遗漏任何东西。运营需要这样的姿态:对你的产品痴迷、对数字痴迷、对知识痴迷。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得陇望蜀,动不动就和公司结账走人,借口一大堆,工作枯燥,项目难以推进,工资低,加班等等。每逢这时,我总是掏出我的贱兮兮的脸面谆谆告诫他们,不要看重钱、不要嫌弃活多、身处越复杂的环境中,你成长的越快…但总是以失败告终。有时候想,我是不是太有点自以为是傻气横秋了。但是,我是处女座,我有啥办法。
没有兴趣和坚韧的态度,就趁早离开运营这个行当吧,运营是拼资历的,因为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人人都可以做运营,但是对业务的日积月累和运营的经验方法却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所以一个能坚持搞运营的人,往往有十年寒窗之感。
做运营,不要装逼,虚心些
如果在你的单位里有一群牛人,对单位来说可能是噩耗(谁都不服谁,结果产品出来后是各家之言折中的结果),对我们来说则是一个十足的机遇。遇到牛人,靠近他,刺探他的学识,不要因为你是做运营的而只学运营技能,要博通产品、开发、算法、测试、数据,只要是你能学到的,全盘接收。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不容易,遇到一个靠谱的人更难,所以如果你遇到了,恭喜你未来你又多了一个筹码。我在这点上特别幸运,每到一个公司都会碰到牛人。
如果你已如我一样老了,也且勿装逼。多和年轻人接触,尤其是90后,未来假设你走出职场单干的时候,你赚的将是他们的钱。所以接触下90后,看他们都在干什么。这一点我深有体味,我一直认为一个肌肉块硕大的男人会比较豪爽熊放,而最近却发现他们对皮肤的护理程度丝毫不亚于郭美美。相对于80后对内涵的追逐,他们更注重外表的张力。接受不了被拒绝的感觉。
我们不装逼,但你将来若想位列极臣,必须得学会吹牛逼,“短笛无腔信口吹”。吹牛逼不是为了彰显你的学识,更多的是一种管理手段和博弈技能。互联网界的团队管理很另类,员工们更渴望能有牛人担纲团队leader。这个牛人一方面是你各种知识端口都能输出一些干货,还有一种就是你的工作态度特别能让人感动。
运营人是水边上的一条鱼,上岸就是coo,退一步就销声匿迹,所以,虚心且努力的充足气。等待射门的那一刻。
运营人干活要抓核心,找重点
互联网产品失败在资本上、失败在市场上都是外因,而更多的产品如果失败在了Kpi的错误定义上,那就闹笑话了。
当领导因资本压力,急功近利或自己为了夺得年度头彩而慌了阵脚错误的定了指标,倒霉的就是产品。假设一个电商站,因为领导说我们要在今年把PV提上等级的时候,如果这个重任交付给了产品经理,那么欧了:疯狂的增加页面,给用户制造麻烦,比如在购物流程上多增设门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不信你去各大牛逼的网站看看,那些流程繁琐、导航迷乱的网站多是kpi不清晰导致的;好多的社交网站不是当电商站来运营,而是错用了门户站的运营策略。
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大体在3年之内,成功早则3月迟则3年,如果在这个时间区间内不能达到用户数的爆棚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混乱。人员结构混乱,良莠不齐,各产品屡易产品经理,一人一个产品逻辑风格,最后导致产品四不像;而在整个产品团队中,资历深的老员工和新任员工之间的博弈剑拔弩张,这导致内耗相当严重。随之而来的便是产品优化推行不动,二度创新一纸成灰。而被目前推崇备至的精益创业方法也根本无施展之地。所以,3年内,在有限的人力财力成本下,抓核心指标相当重要。
本周听到的最有道理的一句话
前几天曾在国家队做过搜索的同事开会时说了一句话深得人心:再好的交互设计也不如搜索结果直接命中用户心中所需来的实在。而这却是很多产品经理忽略的东西,过分强调交互的极致而疏忽了核心的东西。
#专栏作家#
韩利,微信公众号:weboper,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原网站运营108将个人站长。互联网产品运营知识一网打尽思维导图作者,创作有15万字有关互联网产品运营方面文章,现任职大街网运营副总监。关注内容型社区和新媒体,擅长运营优化、数据分析、文案,一直致力于研究四两拨千斤的运营技巧!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从自考生来从头看起
从运营部故事二来的,到第一篇了解
嗯,从第一篇开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