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品与非标品怎么定义?有什么区别?

18 评论 196744 浏览 288 收藏 15 分钟

本篇文章作者通过买家端、进店关键词、市场端三个方面来告诉大家:如何区分标品和非标品,以及其运营侧重点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电商人爱学习。但是,学习是要掌握方法的,方法不对,很容易走弯路。

比如,有很多运营喜欢在网上看直播课。

某天就看到一个大神操作直通车,ROI比自己的店高出几倍,然后就非常崇拜,听课的时候记了一堆笔记,出价出多少、加词加多少,都很细心地记下来了。

课程结束后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番事业。可是,在风风火火操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ROI纹丝不动,甚至有的还越做越差了。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大神是骗子吗?还是说,他有“秘诀”没有告诉你?

其实都不是。是你的学习方法有问题。

360公司CEO周鸿祎说:

脱离了“人性”谈“需求”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我要说,在电商行业,脱离了“品类”谈“运营”也是耍流氓。

在线下,我们常说“隔行如隔山”,电商也是一样。

做电商、做运营,最基础的认知就是——不同的品类,运营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 做手机贴膜的,想象不到服装行业退货率有多恐怖;
  • 做家乡特产的,想象不到奥利奥月销十万件有多简单;
  • 做打印机的,想象不到美妆类目毛利率有多高。

而品类的划分,最简单、最基础的形式,就是“标品”和“非标品”。如果连这两个概念你都无法分清,后面学的再多,只会让你错得更多。

这节就说一下标品和非标品怎么区分,以及运营上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一、如何区分标品与非标品?

关于标品和非标品的概念,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也看了很多人写的分析,但坦白说,这些分析要么是错的,要么太含糊。

比如,绝大多数人都将标品的概念概括为“具有统一市场标准的产品”;非标品呢?就是“没有统一市场标准的产品”。

这就是一句废话!

什么是市场标准?市场标准是谁制定的?这些搞不清楚,这个概念就无法解读。

所以,我们干脆抛开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回到实战中,来看下两者的区别。

和商业有关的任何分析,都离不开一个“市场分析三角”,那就是买家、自己和竞品。

区别标品和非标品的概念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入手。

1. 首先是买家角度。

我们从两个产品来说,一个是手机贴膜,一个是女装。

这两个产品,一个是标品,一个是非标品。

同一个买家,在购买两类产品的时候行为和态度上会有什么样区别呢?

首先,当买家要买手机贴膜的时候,它的核心关注点是什么?

是贴膜的功能吗?

比如:贴膜是什么材质?怎么用?用了有什么效果?

绝大多数不是!买家在搜索这个产品的时候,对于上述问题已经有答案了。也就是说,买家对于产品的属性是很了解的。

他更加关心的,是型号的匹配度!

找到匹配的型号,他会点开20个产品反复对比吗?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基本浏览3~5款产品就下单了,也就是说,决策效率很高。

那么,再想一下,买家愿意为这个产品付出多少钱?10块?20?

如果我现在做了一款贴膜,工艺考究、品质优良,但是50元一个,他会买单吗?恐怕不会。

还有,月销只有10件的卖得动吗?

最后,这个买家下次又要买手机贴膜,他会从已买到的宝贝里面找到这个产品,再次下单,还是直接淘宝首页重新搜索?

另外,他收货后发现产品也就那样,不算很满意,他会退货还是将就着用?

所以,总结一下以上6点,买家对标品的表现是:了解产品属性、决策效率高、价格敏感度高、排名敏感度高、店铺忠诚度差、退货率低。

符合以上六点的产品还有打印机、品牌手机、猕猴桃、书、男袜等等。

而非标品在以上6点中,买家的表现恰恰相反。我们来举个典型的例子——女装。

当买家想买一条牛仔裤的时候,她搜索了牛仔裤,但这个时候她其实对于款式、品牌都没有明确的指向,她可能逛了100家店,加购了10条不同的牛仔裤,最后却付款了一件衬衫。

同时,价格、排名对于她的付款决策,影响度比起标品来说要小很多。

而且,在这个浏览过程中,如果她发现一家店风格和自己非常匹配,她就有可能成为这家店的忠实顾客。

但是,这类产品由于在收到产品之前无法精准感知产品的质量,比如材质、薄厚、光滑程度等等,因此退货率往往比标品退货率要高。

对比一下两者:

2. 从自己店铺的角度,看买家进店的关键词

如果进店关键词主要集中在品牌词、型号词,比如“三只松鼠”、“惠普M126”,那么这个店铺一定是经营标品的店铺。

如果进店关键词更多是属性词、长尾词,比如“纯棉衬衫”、“牛仔裤 女 高腰 新款”这样的词,那么这个店铺往往在经营非标品。

3. 从市场角度,也就是竞品的角度来看

我们上面说,标品受到价格、排名的影响因素更大,因此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卖的好的会非常好,卖的差的会非常差。

比如“猕猴桃”,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品类没有品牌,是不是应该属于非标品呢?

我们先不说答案,先分析一下。

分析什么呢?3点:

第一、销量差距;第二,价格差距;第三,主图卖点。

  • 首先,我们搜索“猕猴桃”,按销量排名。看下销量排名第一的产品,和第一页最后一名(也就是第44名)的产品,销量差距有多大。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名月销20万件,最后一名月销9千件。22倍的差距!
  • 其次,看销量前10的零售价格,看它们的价格分布。我们发现,猕猴桃下排名前十的产品,零售价都在25~30元这个区间内,价格差距很小。
  • 最后,看下竞品主图都在强调什么卖点。很明显,大家都在强调“价格”。

也就是说,“猕猴桃”这个品类的市场表现是:销量差距大、价格差距小、卖点更注重突出价格。

我们再看一个产品——“家用电饭煲”,我想这个产品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它是“标品”,究竟对不对呢?我们还是从上面三点来分析一下。

从销量上,第一名月销2万9千台,首页最后一名月销2900千台,10倍差距。

从价格上,销量排名前十中,价格最低的39.9,价格最高的379元,10倍价格差。

卖点上呢?有强调容量的、有强调不粘内胆的,有强调功率小的,有强调省电的。

总得来说,“家用电饭煲”在市场中的表现是:销量差距小、价格差距大、卖点更注重强调产品的差异化功能。

所以,它是属于非标品品类。

因此,标品和非标品不能简单地从类目上划分,不能说哪个类目就一定是标品或者非标品。

一定要从买家、进店关键词、市场反馈三个方面来综合分析。

同样一个类目,面对的人群不同,就可能是皆然不同的品类。

比如书。儿童益智书、考试用书就分属非标品和标品。

4. 受品牌影响

另外,标品和非标品也不是永恒的,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品牌。

比如零食,在没有三只松鼠等品牌之前,这个品类就是标准的非标品,买家想买干果,往往直接搜索类目词进来,比如“碧根果”,而且往往会经过多番比较、看价格、看评价,最后才下单。

但一旦形成大品牌割据形态,这个类目就开始向标品转变,买家在搜索时会有很大一部分人群直接搜索“品牌词”来找产品,比如想买碧根果的时候直接搜索三只松鼠。

而且,从此之后,这类产品的销量差距也会逐渐拉大,很多小卖家,原来依靠产品特色能够有些销售的,但是后面就会被品牌挤占掉生存空间。

二、运营侧重点的区别

再说下两类产品不同的运营侧重点:

在标品行业,有句流传很广的话说“一个爆款吃三年”。

说的是,由于标品的销售受价格波动和排名影响非常大,做标品,降价销量会马上上来,而且排名靠前的产品会一直保持非常好的销售量,后面进入的商家很难逆袭。

所以,做标品,首先在选款的这个环节,要先看下市场情况,如果已经有非常强势的品牌或者店铺在运营,那么你就要慎重考虑是否要做这个产品了,因为你作为后来者,想要卖好,就要做好打价格战的准备,那这个说白了是考验你供应端的实力。

我们看京东的成功,是在运营上吗?很显然不是。

京东的视觉效果、推广、活动策划其实都比较简单粗暴,它的杀手锏就是价格和物流。

3C类产品,绝大多数属于标品,京东自营的销售价,有的时候比经销商的拿货价还要低。

所以,做标品,前期不管通过什么手段,把排名先做上去,之后可以联络其他卖家一起涨价。

而做非标品,前端运营要做好产品的差异化,圈定特定的买家群,保证店铺的风格、价位一致。后端要做好库存的管理、让供应链变得更加灵活。

做标品起步难,但一旦排名上去销售就会比较稳定;非标品,起步容易,而且定位做好了,可以有很大的溢价空间,但是很难做到赢家通吃。

总结

这节我们说了一下什么是标品和非标品,以及如何从买家端、进店关键词、市场端三个方面来区分。

另外,给大家梳理了一下两者运营侧重点的不同:

  • 标品前期的关键在于冲量、卡排名;后期要想办法提升利润,比如通过产品延伸、关联销售等方式。
  • 非标品前期的关键在于差异化定位,圈出目标人群;后期要注重老客户维护,比如通过定期上新、会员折扣设置、节日关怀、礼品赠送等形式。

 

本文由 @青眉煮酒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看完了,果然不是产品经理写的文章。

    如果按你这样去分的话,电商的商品管理系统就做不出来了。。

    来自北京 回复
  2. 第一次看到这么好,这么用心的老师分享干活,期待有更多类似这样的文章!

    来自广东 回复
  3. 针对第四点,我再做一点延伸,品类可以分标品、非标品;但是我们在运营上,可能可以有一点变化,非标品按标品来玩,比如AJ鞋 某个款式 复古款,鞋属于非标品,但是AJ XX款式 就限定范围是 XX款式 框架下, 我们做关键词 下精细化操作, 在这个精准词下 做卡位第一, 我们有可能获得丰厚利润(利润看市场容量,看获客成本,看自己财务成本构成等等),那么标品我们按非标品来玩, 比如单一功能的电煮锅, 这时有IP定制款,普通专款,垃圾公版款,OEM贴牌款,等等, 在价格29-59之间,这个时候价格,销量就不是绝对唯一标准, 普通专款49元,销量5000个;IP款59元,销量2w+,OEM贴牌款,销量500+,垃圾公版款,销量5W+,这个时候消费者人群画像在电煮锅类目就已经足够细分,但电煮锅还是属于标品, 我们做IP款就是非标品的玩法,社交属性优于使用属性。

    来自广东 回复
  4. 那我们回到产品运营上,我们能做可能是顺势而为,何以理解顺势而为,就是我们跟着大盘干, 这个类目 靠爆款,靠卡位能赚到钱, 我们就想办法 卡前面, 这就是为什么标品只有头部商家(比如美的分销,整个全网1个三级类目,可能就前3个店铺赚钱,其他都是亏钱)拼死做到前面,因为做到前面对于消费者来说 购买决策越容易,即购买成本越低,大数据,而非标品,服装鞋包一百几十销量也能活得很好,爆款法则跟全店动销的思路区别。 以上4点,为本人拙见,欢迎有空交流,zh帆哥闯天涯。

    来自广东 回复
  5. 好比销量第一的 某款耐克/阿迪/李宁板鞋,你可能买,也可能不买,买的前提,有几种原因,如1、款式ok,是你的喜欢风格;2、较多人下单,产品质量可信度高;3、价格ok, 4、满足个人社交地位等等,这里会有不同优先次序,但1可能是最优;你也可能不买,因为原因:如1、你喜欢鹤立鸡群,2、产品性价比不高,3、你可能喜欢绝版款式;等等等,你就可能不停翻页,找到自己喜欢的,而不考虑卡位第一个的产品。

    来自广东 回复
  6. 回过头看老师的文章,苹果手机、贴膜、电饭煲、猕猴桃、儿童益智书、考试用书,这些都可以归为标品, 功能属性(苹果手机、贴膜、电饭煲);食用属性(猕猴桃)、阅读属性(益智书、考试用书)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不随你个人意志改变的,这些都是更多看价格、销量、品牌影响力,需要靠卡位 来获取更优解;衣服、鞋包等,这些还是可以归为非标品,即使比如阿迪的鞋,耐克的球衣,李宁的衣服,虽然有品牌的加持,但是消费群体最终的购买决策,更多是会随个人主观意志改变,无论那个牌子的产品,都能满足其使用属性,衣服用来遮蔽身体,但是另一个属性,如社交属性,是依靠个人喜好变化的,那么这个时候,眼缘就大于其他影响因素(相对,没有绝对一说),销量、价格、品牌也会影响,但卡位并不是最终影响购买决策的,这是判断为非标品的重要依据。

    来自广东 回复
  7. 一直想着要不要评论,最终,经过反复思量还是想发表下意见,标品,非标品看似一个简单概念,但是真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应该每个人群的认知及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对该品类认知,比如我是熟悉数码产品的工科男,看手机可能就看功能,她是不熟悉数码产品的女生,看手机可能就是看款式(放在20年前,苹果还没出来时候),那时候手机可能按这个定义就是非标品,但是20年后现在,大部分人眼里手机就是个标品,我个人拙见,标品是用途属性(吃、功能、穿等等都是属于这归类,不随主观意识改变的,客观的,唯物的)“权重得分(暂想不到更好的词)”大于 款式外观等不限于此(会随个人喜好、认知水平变化的、主观的,唯心的),我们可以归类为 标品,这样可能就比较好解决, 电饭煲是不是标品的 争论, 反之 我们就可以归为 非标品。

    来自广东 回复
    1. 我怎么觉得你是唯心主义啊,评了一大堆,思路不清晰,像极了作者开头所描述的那些对标品与非标品的论述的那些人一样

      来自广东 回复
  8. 手机壳是标品,日系风手机壳就是非标品了

    来自浙江 回复
  9. 有些写的挺好的,但是电饭煲是“非标品”这个观点我不能接受,其实“标品”与“非标品”区分的最核心原则,应该是能否能被市场的其他产品轻易取代,如果是,那就是标品

    来自广东 回复
  10. 感谢干货分享!

    来自河南 回复
  11. 这个角度还挺新颖的, 不过怎么去落实呢,比如买家端如何去落实不同的业务品类的标品和非标品的定义呢,是不是可以考虑量化?另外行业标品本身存在个别有共识的认可,基本上几大平台的标准就是圈内标准其实也是可以作为标品定义的一种方式。

    来自北京 回复
  12. 这是对于标品非标解读最正确的一位老师。在这位老师的理论基础上如果较为粗糙的去定义标品与非标品:我的理解是能够细分出不同人群的产品就是非标品,无法细分出不同人群的产品就是标品。

    来自山东 回复
  13. 干货,值得学习

    来自山东 回复
  14. 希望up能继续更新文章,同时有电商方面的好书也可以推荐一下哈!

    来自北京 回复
  15. 特地注册了一个账号来评价的,首先很感谢up主的细心讲解;我认为根据销量差异来判断非标品是不对的,有的标品销量差异大的是因为头部产品的权重高,获得了更多的曝光。

    来自山东 回复
  16. 总结的很到位,很有道理啊,推荐更多的产品了解,了解电商行业的规则

    来自上海 回复
  17. 哈哈哈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