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不会做,撩妹/汉你倒是很厉害
用户画像就像是在给用户打标签,每个根据标签来进行对应的分析。
对一个初阶的运营人来说,用户画像可能会成为众多让人脑瓜疼的其中一个。这种现象普遍在0—3岁左右的运营人身上很常见,但并不是无解,撩妹/汉时我看大家好像都很厉害的样子。
那有可以不可以把用户画像变得像撩妹一样简单呢?其实,挺多事情都有它的核心逻辑,只要你把它搞明白,剩下的就是一些具体的路地手段了。
一、用户画像与撩妹/汉
1.1 撩妹的过程
举个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例子,我觉得很形象。假设某天你走在大街上,看到迎面走来一个身材又棒、皮肤又好、还贼好看的小姐姐,你会不会在心里意淫:“卧槽,这妹子真漂亮”!别说你不会,除非你不是个正常男人。
假设你是个单身狗,又自认为各方面条件还不错,你会不会想和她好好谈谈人生、聊聊理想?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别意淫了,人家和你都不认识,怎么可能一见面就能被你拿下(用词不恰当,但理是这个理),妹子也对你一见钟情当我没说……
所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从相互了解开始的,你可能绞尽脑汁拿到了妹子联系方式,然后和她聊天,逐渐熟悉之后约出去吃饭、看电影,到小公园幽会,在这过程中你会慢慢了解她,包括不限于年龄、职业、家庭情况(单身否)、兴趣爱好等等……
在对这一切都了解的差不多之后,你可能会选择表白(合适),也可能会选择放弃(不合适)。
1.2 撩妹过程中的用户画像
其实你好好想想,在做出选择之前,你所做的一切不就相当于用户画像吗?并且你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从两个大方向去做了用户画像。
外在:她是个符合你审美的美女;
判断依据:身材特别好,肤白貌美,大长腿……
内在:温柔贤淑,持家有道,积极向上,做老婆的不二人选;
判断依据:说话声音又好听又温柔,不乱花钱买些没用的东西,工作努力学习也没落下,三观正,会做家务,菜烧得一流等等。
当然,小姐姐撩汉也是大体如此,只不过判断依据有所不同罢了。这就是用户画像,那个令你头疼不已的用户画像,其实你早就已经会了,用得可能比我还溜,你还能说自己不会吗?
二、运营工作中的用户画像
2.1 用户画像,撩妹与工作有何分别
刚才聊到的撩妹过程中的用户画像其实与我们运营工作中的画像逻辑上是共通的,唯一的不同之处应该就是谈恋爱你只是针对一个人去做,但在产品中时,你需要针对一群人去做。
2.2 用户画像的本质
在我看来,用户画像的本质就是给用户打上对应的标签,然后通过标签的分类来分析或判断用户属性,这样你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不同属性的用户拿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落地。
从上文中谈恋爱这件事来看,妹子的年龄、身高、兴趣爱好这些都是她的标签,并由此来判断妹子的喜好、性格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出招或做出选择。
在举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打标签例子,朋友圈大家都玩吧?你想想看,你是不是也通过某个人的朋友圈信息来给他打个标签呢?一个人老发一些很悲情的朋友圈,你是不是会给她打上“这个人很丧”的标签,甚至有可能你为了不受他影响,还会做出把他拉黑和删除的举动。
看到这,相信你对用户画像这件事已经有了大体的理解,下面我们就来展开说说用户画像的一些具体思路、流程和落地方法。
三、用户画像到底在画什么
3.1 显性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其实可以分为两个纬度来介绍,第一个就是显性用户画像,也就是那些很容易被看到的外表,比如年龄,地域,兴趣爱好等。
3.2 隐形用户画像
隐形用户画像就相对要复杂多了,需要深入分析和了解用户才能清楚知道,例如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使用你的产品,他的使用偏好等。
四、用户画像构建的标准流程
4.1数据收集
数据是构建用户画像的基础,一切没有客观数据做背书的用户画像都是扯淡,我本人是无法想象,没有数据,你的用户画像是怎么做出来的,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我的工作中,我的数据来源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于各种行业分析报告资料,第二类就是自己通过各种方法从用户身上拿到的。
4.2数据分析
拿到这些数据之后,接下来就是分析整理了,经过加工之后,形成数据报告,最后建议大家可以尝试可视化数据报告,虽然一开始可能并不美观,多练练就行了。
严格来说,到这一步还需要搭建数据模型,用来做数据分析,但考虑到运营工作正常来说不太会遇上,所以不细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找找,什么叫数据模型。
五、数据收集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最直接也是最能体现用户特征的方法就是直接去问用户,没有之一。但在问问题,我们也要学会有技巧地提问,否则不但得不到用户真正的想法,还有可能把你带沟里去。
5.1 明确主题
收集数据前,务必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去发散。
5.2 问题的设定
我常说,要学会提问,没错,提出正确的问题很重要。而正确提问并不只是提出准确的问题,还要考虑到这个问题用户是否会说真话。
有些问题天然就得不到真实答案的,所以需要用一些策略迂回一下,比如我最近看到一个段子。
一位运营向公司程序员提产品BUG,他并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问程序员小哥哥是不是自己手机出问题了,怎么产品功能和设计的不一样?这时候你猜程序员小哥哥还会不会发飙?又会不会觉得,卧槽,这哪是手机问题,明明就是BUG。
所以,不管是向你的用户提问也好,生活工作中的交流也好,有些问题真的不能就那样不加粉饰地提出来,否则就是反人性的。
5.3 问卷收集渠道选择
我有看到一些刚入行的小伙伴,可能他的领导让他做个问卷调查,所以他就随便搞了个连接,然后扔到一个垃圾群里,里面的人可能和自己产品本身一点关系都没有那种。跑进去发个红包就让人帮忙填,更甚者连话都没有一句,丢个链接就跑,你不知道我看到这样真是替他心累。
第一,尽量找一些与产品定位有所关联的用户收集数据;
第二,别悄无声息的丢个链接就消失。
问卷调查或者用户访谈这类方法最好与用户有过沟通深入的交流,得到效果绝对是你意想不到的。
5.4 学会站在用户角度去了解用户的大脑
用户也会经常在说最真实的“假话”,他们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可能他形容的是1,但其实需要的是2,这就要靠收集数据的人去分辨了。
这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用老乔和张小龙的话来说,就是要把自己变成白痴,用小白的思维去思考。
六、总结
用户画像,其实跟我们挑选男女朋友的过程一样,都是从由外而内去进行了解的,你不能光看表面,当然也不是说就不可以,如果你只想找个花瓶,那当我没说过。
完整的用户画像也不能光凭外在的资料草率地做出判断,你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拿到外部数据,然后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最后才能更好地找到或接近于事实的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的大概流程差不多就是这样了,至少我目前的认知就到这里了。把最后的结果总结出来,一份还算完整的用户画像就做好了。
最后,希望你有所收获,如果还有什么要补充,也欢迎你与我交流!
作者:机器猫小钻风,公众号:运营瞄成长笔记(ID:gh_9c00c966fe8a)
本文由 @机器猫小钻风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其实这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有那么多人拿出那么多的时候来写出自己的经验。道理就摆在那里,什么成为高手的这课程,那课程不能说不好,只能说再多的课程看完没能融入自己的思维里面都是白费的。像这篇文章其实并不难,但是有逻辑有思路有方法,可以直接拿来就用。 为什么懂得那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你只是懂,却不去做! 把一个大道至简的真理真的付出实践就能成为高手。
🙂 明白人,无论怎么样,就去做就完了。互联网行业,一个是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很重要,另一个是足够的实践能力
不好意思我不会撩,但是你这篇文章太迷,如果做文案还好,pm你会被直接打死
绕了一大圈都绕晕了 简单概括一句:用户画像从目的出发,就是我们依据某些特性进行用户分组,并对不同组用户匹配不同策略,从而提升关键数据指标。
你可以让他突出重点,但是按你那么说,真的估计局外人都看不懂!
正解,知识付费就是这样被磨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