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交产品,我眼中最理想的样子(四)
承接前文,本文主要讲获取用户量,打通关系链,调动用户活跃性,防止作恶。产品设计不再详细介绍,本文侧重运营。
本文以“运营商系”来做例子,“阿里系+蚂蚁系”第五篇再写。
导读:
- 大改中国移动APP
- 获取用户量
- 初步打通关系链
- 深度打通关系链(本文核心)
- 调动用户活跃性
- 丰富服务区
- 产品调整
- 运营商系的合作
- 结尾
一、大改中国移动APP
以“寻”为样板,大改移动APP(关于“寻”,请读者参考本系列第一篇《关于社交产品,我眼中最理想的样子》)。
四个tap:消息、服务区、联系人、自己
消息:扫描,搜索,收付码,对话列表。
服务区:管理,搜索,附近,动态,公告,活动,商家,移动。
附近:部分已开启的服务内容集中展示,本文指附近公告,活动和商家(后文会有解释)。
移动: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后文会有展示)。
点击服务区的“附近”,进入附近模块:
公告、活动、商家的内容都有:第一条是电力局的公告,第二条是运动协会的活动,最后一条是餐馆的广告。
点击服务区的“移动”,进入移动模块:
解释图中部分功能:
4G飞享套餐88元,用户已购套餐;87元,话费余额;321G,流量余额;120分钟,通话时间余额;7110积分,用户的积分;更多查询,比如:历史账单、话费充值记录、我的基本信息、通话账单、订单查询等等。
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APP的好多功能大量重复,而且多数功能用户不会经常使用,可以简化为服务区的移动模块。“今日流量200M”是一个新增功能,这个功能后文会具体描述。
联系人:标签,搜索,添加,群聊,公众号,好友列表。
自己:管理,搜索,设置,财务,资料,日记,相册,收藏。
二,获取用户量(签到流量红包)。
要短期内获取大量用户,补贴,是最方便的办法。补贴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物。本段,补贴的是流量。用户下载中国移动APP,签到就可领取流量红包(这种红包命名为“签到流量红包”)。
登录大改后的中国移动APP,在服务区模块,用户点击红包就可以领取。如上图,有一个红包在公告处,点击该红包,进入下图:
成功获得200M流量,提示牌只有两秒,之后会消失。
流量红包有三种:100M、150M和200M。每个用户,一天有两次获取流量红包机会——早八点和晚六点,两场红包雨,每场持续一分钟。流量红包有时限,没用完的当日24小时失效。
红包不一定出现在公告附近,有四个可能出现的位置,都在服务区模块:附近旁边,公告后面,活动后面和商家后面。这是为了吸引用户查看这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能延长用户停留时间,提升活跃度,为用户之间互动提供话题。鼓励用户查看服务区模块,也为引入商家和机构做铺垫。
用户每日所得的流量红包,可以进入服务区“移动”模块查看。
红色字体就是今日获得的红包流量。
以上所有数值,都可以改动,是具体情况而定。
除了流量红包,中国移动还可以采用价格补贴,比如通过中国移动APP充值的用户,享受8.5折。
三、初步打通关系链(互动流量红包)
当中国移动APP用户量达到一定量,为了快速打通用户关系链,依旧采用流量补贴。不过,此时游戏规则会改变,先演示一遍,再讲解规则。红包雨,如下:
点击红包领取:
这是一个10人流量红包,用户可以将这个红包发到群组或者发给好友。举例,用户张若虚将红包发到“大唐诗群”:
用户点击红包,但不能立即获得流量。
用户所获流量=流量基数×点击红包人数
红包有时限,时限为100秒,100秒之后结束。结束之时,如果只有5人点击了红包,那么点击红包的每人获得250M=流量基数50M×点击红包人数5;如果是8个人点击了红包,那么点击红包的每个人获得400M=流量基数50M×点击红包人数8。
额定人数是人数上限,一旦达到人数上限,其他人就领不了红包了。上图中额定人数是10人,当有10点击红包后,第11人再点击红包,会显示红包已经被抢了。参与抢红包的用户点击红包后,就可以退出了,不需要一直停留在上述界面。
互动流量红包的流量基数和额定人数规则如下:
120M=40M×3个人。
200M=50M×4个人。
400M=50M×8个人。
600M=50M×12个人。
900M=30M×30个人。
1000M=20M×50个人。
四、深度打通关系链(互动问卷红包)
流量红包不足以打通关系链,流量红包之后,是奖金红包。奖金红包是打通关系链的核心,本段也是全文的核心。
奖金红包,即现金红包。现金红包不比流量红包,这个问题会比较多。现金由谁出?商家,即广告主。多大一个?最小0.1元,最大没有封顶。商家为什么要出现金红包?这个问题,下文慢慢回答,先演示一遍现金红包。为了符合后文题意,后文会将现金红包,称为奖金红包。
用户点击红包
用户将红包发到群里或者发给好友。
用户点击红包,不能立即获得奖金。在上图界面中,红包有时限,时限为100秒,还剩25秒。25秒之后(或者点击红包的人数满员后,即有10人点击了红包,这10人包括发红包的张若虚),转到问卷界面,以中国移动作广告主为例:
用户点击自己所选的答案
每个用户只能做一道题,点击所选择的答案,该答案会标记为红色,如果用户点击之后再次点击了其他答案,以最后一次答案为准。
举例:用户一开始选择第一题的C答案,即“2004年”,这个答案会显示为红色。但用户还知道第二题,用户又点击了第二题C答案,那么第一题的C答案会变回黑色,第二题的C答案会变成红色,如果用户不再改动,这个第二次答案会作为用户的最终答案。
如果已经有用户做了某一题,那么其他用户会做不了该题。举例:有用户做了第一题,其他用户再点击第一题的答案,会没有反应。
答题有时限,为30秒。这不是答一题的时限,是整个时限,过了30秒,问卷会消失,系统会计算用户所得奖金:
用户所获奖金=奖金基数×答对人数
举例:张若虚发的10人互动问卷红包,有9人参与答题,其中6人答题准确,那么这答题准确的6人,会获得60分(0.6元)=奖金基数10分×答对人数6人。答错或者未答的用户没有奖金。
奖金基数以分为单位,但是奖金存入用户账户,是以元为单位,如下:
奖金基数最低是10分,广告主可以自由设定奖金基数,问卷人数和目标地域等(即问卷广告所覆盖的区域,可以是全国,可以是某个城市,也可以是以某个点为中心,画圆)。
为了保证用户抢红包的积极性,问卷的答对率不能低于30%(关于这条,后一篇文章会详细解答)。
商家为什么要出现金红包?换个说法,商家为什么要做问卷广告?再换个说法,问卷广告有什么优势?
答案是:成本不高且不浪费,效果很好还转化率高。
问卷广告的成本,最低0.1元(10分钱),答对了才有钱,答错是没钱的。如果商家去主流视频网站做个贴片广告,要达到用户记住品牌,花10分钱肯定是不够的。而且有时候花了钱,还没人记住。
问卷广告的效果,不只是让一个用户记住广告,而是让用户和他的亲朋好友们都记住。关于利益,我们是不会和陌生人分享的。
举例:一个4人卷,用户很有可能发到家人群、宿舍群、基友群、闺蜜群。一个10人卷,用户很有可能发到亲戚群、同事群、好友群、班级群。
我们把红包发到熟人群,不管亲朋好友们最终有没有获得奖金,都会念着我们的好。让一个人记住广告,还是让一群人记住广告,对于商家而言明显后者更有价值,因为后者的转化率更高,后者的用户购买商品的可能性更大。
再者用户不管答没答对,都会记住题目。
中移动产品不多,广告词不好写,蚂蚁金服就好多了:
本系列下一篇文章,是以支付宝为例,会有更多的设计细节、更详细的运营规则、更好的问卷玩法。
对于问卷广告,商家会乐意参与的。商家积极了,用户就能抢到不少的红包,用户也会很开心。为了抢到更大的红包,用户会主动添加更多的好友,建更大的群,让奖金翻更高的倍数。
熟人关系链,体现在社交软件上,主要好友和熟人群。流量红包和奖金红包,能极大化打通熟人关系链,能促使更多用户下载软件。
五、初级调动用户活跃性
活跃性,换言之是互动频率。初期,两个技巧:积极推动问卷广告+努力丰富服务区模块。
红包能打通关系链,促使用户自己添加好友,创建群聊。成功领取奖金的用户,会在群里炫耀;没能领到奖金的用户,会在群里抱怨。
服务区模块的“公告”和“活动”,某种意义上就是话题。丰富服务区,能带给用户聊天的话题。“活动”不仅是话题,也是潜在的关系链,用户参与活动,能接触到更多朋友。
这是初级调动用户活跃性,还有深度调动用户活跃性,本系列下一篇文章会补充。
六、丰富服务区
中移动有大量的线下营业厅,这是一个极大的优势。给营业员赋予两个新的任务:推广和审查。
推广:营业员向营业点附近的商家和机构做宣传。吸引和指导商家和机构在移动APP发布“公告”“活动”“商家”,吸引和指导商家和机构投放问卷广告。
审查:对商家和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查,对服务区的内容进行审查(“公告”,“活动”,“商家”等)。对问卷广告进行审查。
七、产品调整
产品在运营过程中,会不断做出小变化,尤其是问卷红包这个功能,后期会慢慢转成一个固定功能,放在服务区。
当用户量变得庞大,熟人关系链打通,活跃度非常高,产品可以尝试做临时群。也就是慢慢转成“寻”的模样(关于“寻”,读者可以阅读本系列第一篇和第三篇)。
八、运营商系的合作
移动的用户量庞大,比起腾讯,还是少了很多很多,运营商系要在社交网络成功,需要三家合力,也就是三家共同使用一个APP(至少三家各自的产品能互通)。
九、结尾
本文的核心观点:
- 分享利益,我们会选择和熟人。
- 让一圈熟人记住广告,比让几个陌生人记住广告,更有价值。
- 撇开红包的金钱利益,一群人做题领红包,是件有趣的事情。
下一文,是以支付宝为例。
相关阅读
《关于社交产品,我眼中最理想的样子》(一)
《关于社交产品,我眼中最理想的样子》(二)
《关于社交产品,我眼中最理想的样子》(三)
本文由 @ 言吉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一开始,我们都习惯用QQ,后来才改微信。
我为什么从用QQ转微信和他们沟通?很大原因是因为我父母辈不会用QQ,发短信要钱,微信超级简单。
所以我和他们为什么要换“寻”这个App聊天?
很多时候解决需求,并不是靠功能多。
哈喽,近期才看到您的文章,受益匪浅,能加您聊一下关于“社交”的想法嘛?
微信当年花了太多力气去导流 手机号码 qq 红包 社交产品的生长曲线有一条长尾 只有长尾够长才能够得到那条陡峭的生长线 社交产品前期的难度在于那条长尾 多数即时社交软件再没够到那条陡峭线的时候就已经挂了 楼主留意一下 即刻 这个产品 这个产品再用兴趣做用户沉淀 即时群聊也出现了 只不过………… 即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就看方向和痛点能不能抓到。
完了完了跑偏了。。。。我是从第三篇开始看 然后再看下来的的 您乱了兄嘚 社交的核心痛点是什么 到底多痛,又或者它不痛,而是兴奋,兴奋点有多兴奋这些才是要去深入挖掘的 社交的市场永远都有 看您怎么做了。
任何一个靠补贴,靠利益点驱动来获客的产品,都是伪需求。真正好的产品一定是靠产品本身解决了用户的一些问题,给用户创造价值的。
我有个疑问,现在即时聊天的市场被腾讯垄断,移动的APP里做即时聊天,仅仅通过红包的形式真的可以打通客户链条吗?
另外,这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呢?如果仅是即时聊天、移动普通服务、附近商家公告,我觉得未免有些单薄呢?
以中移动为例,是很单薄,因为移动没有什么互联网产品,后期会慢慢丰富。
下一篇以支付宝为例,服务区就会多很多了。
除了腾讯和运营商,目前没看到其他公司能打开关系链,奖金红包,是个机会。
核心竞争力,下一篇也许能回答你
看了现在的4篇文章,核心一个点,产品定位不清晰(看到作者和很多人解释和强调了半熟人社交,但产品定位不是靠说的,更多是产品本身传达给用户的感受,原型没有做到),整体上想象很丰满。不知道作者是否有实际的产品从业经历,感觉不太像已从业人员,如果是从业人员还有这么美好的想法我觉得是可敬的。作者说项目适合大公司做,其实我不觉得,我觉得这个项目更适合一门心思就觉得这个好不缺钱的创业团队做,因为大公司以这样的想法很难要到资源支,没等做到啥时候就夭折了。这个产品没有啥吸引力,但很多思考都比较好,整体来说空想高于实际,个人觉得这个项目真的落地实践,可能有漫长的投入期。产品思考值得肯定,希望第5篇能有不一样的认知
关于作者的这个系列文章,个人觉得产品的切入点非常不错,但是我还是有几个问题没有通过这个系列文章搞清楚,一起探讨探讨~
1.作者关于这款产品的最终定位是什么?最核心的功能是什么?更符合场景的沟通?
2.作者关于这款产品的出发点是做产品还是做工具?
3.作为一个产品人(亦或者是产品发烧友),定位社交是不是太极限,我也用你画原型的这个软件画了一个产品,但我觉得解决这样一款功能的产品,定位为连接工具是否更好?
4.无论是否定位是社交还是连接工具,以返利也好,利益驱使也好做用户推广和拉新,都不是一个好的运营方案,建议你把产品的运营结合到产品功能设计中,不然可能会重现老罗的聊天宝、子弹短信的下场
评论仅供讨论,欢迎探讨,欢迎吐槽~
谢谢
大佬能否加❤聊聊,我正在做一个垂类的社区社交项目
能否加❤聊聊
就打通关系链这一层,作者还是颇费心思钞的,只不过建议除了补贴策略外,可以考虑一些其他基于人性激发的元素,毕竟补贴是把双刃剑,并不是打造良性生态的长久之计
其次,任何产品设计还是回归本源,就是不断挖掘和上溯到业务终极需求及业务背后的商业模型,打通关系链的目的是…… 促活?提升客单?还是单位转化?
流量补贴是真的补贴,不能持续。奖金补贴,本质不是补贴,是一种新的广告方式,这个可以持续的。
打通关系链,是为了产品转社交产品作准备,如果没有完善的关系链,社交产品很难活下去(社交产品指熟人社交,生人社交我不感兴趣)。
看完了这系列的几篇文章,作者都把产品细节、规则写的很详细,但是我觉得这些意义都不大,只有几个问题想问:
1、这个产品到底能解决用户什么需求?即时聊天?内容消费?还是什么鬼流量?
2、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对比竞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3、通过一些红包奖励、流量奖励获得的用户,对产品本身的价值、氛围有什么帮助?用户是为了奖励来的还是为了社交来的?如何保证?
4、理想不是空想、瞎想,不是说几个「熟人社交」「关系链」这种看起来很专业的词汇就能把一款产品搞定的。
谢谢你看完了全部文章,下一篇文章答复你。
看到尾,没看到应用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啊
通过红包打通关系链,很多熟人社交产品做着做着消失了,往往因为关系链打不通。